路易斯·塔潘(Lewis Tappan)
来自:爱奥尼尤斯(以说真话为荣,美国内战史第一人)
by 尼可 不得转载
一七八八年,路易斯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他的事业与哥哥亚瑟高度重合。两兄弟经营丝绸进口公司,变得非常富有,但都生活俭朴,从不将钱用在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上,而是把赚来的钱全部用来进行慈善事业。
跟沉默寡言的哥哥亚瑟不同,路易斯能言善辩,因此在兄弟两人的共同事业上,在外面奔走的总是路易斯。
一八三零年代废奴运动兴起之后,在纽约市,没有人比路易斯更积极的投入其中,以至于波士顿的废奴主义者曾调侃说,纽约市的反奴隶制协会就是塔潘一个人而已。
一八三三年,路易斯·塔潘资助成立了俄亥俄州奥柏林大学,是为第一所不分种族和性别的大学。
一八五七年,路易斯患上了风湿病,从奋斗一生的正义事业的第一线退了下来。
在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纽约市庆祝《解放宣言》生效的大会上,路易斯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他向人们发表了演说,在结尾,他说:“荣耀的印记在内心而不在肤色。”
兄弟两人都是十分谦逊的人,亚瑟从来没有写过自传,路易斯也没有,但是他在哥哥亚瑟去世后,写了一本《亚瑟·塔潘回忆录》,后人因此得以全面了解亚瑟的生活细节。
说到塔潘,其实应该分出来两个主人公。
以前我介绍塔潘的时候,一直默认两兄弟合体叙事,而且默认哥哥亚瑟是主心骨。
其实,亚瑟和路易斯两兄弟各有各的故事,著名的阿米斯塔德案(改编成了电影《断锁怒潮》)就是弟弟路易斯一手操办的。
说到阿米斯塔德案,有一个令我动容的细节是关于路易斯·塔潘的女儿。那个可爱的女孩当时身患肺结核,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却不能得到父亲陪伴。但是她在病床上平静的接受了命运,她知道父亲必须为被奴役的人挺身而出。
在阿米斯塔德案胜诉的时候,她死了。她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像父亲一样做个有用的人,为正义事业尽一份力。
其实塔潘兄弟从事丝绸进口生意有个道德上的理由,我们不应该忽视有这种道德上的理由——棉花是奴隶生产的,丝绸不是。这也是作为棉花的最大进口地纽约市的商人普遍憎恨塔潘的原因。
至于人类奴役蚕宝宝,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毕竟首先关注人类被人类奴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巴伯的葬礼》废奴主义者和诗人约翰·惠蒂尔纪念堪萨斯的烈... (爱奥尼尤斯)
- 人物 (爱奥尼尤斯)
- 阿尔弗雷德大帝、威塞克斯和七国时代:这是一段非常迷人的历... (爱奥尼尤斯)
- 《飘》的文本细读:一部宏大精致的种族主义南方秽史 by 北大飞 (爱奥尼尤斯)
- 影片 (爱奥尼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