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中克林·密斯特理即是御手洗洁的线索整理。
闲来无事,随手翻了几页康薇儿作的《开膛手杰克结案报告》,不由想到岛田这本《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由此絮叨几笔,写个短文,毕竟此书于我意义非凡。当然,不可否认,写这个的时候我是有点蛋疼。
首先,主角的名字。《百年孤寂》中以圣诞老人般形象现身,头衔为“开膛手杰克研究会名誉顾问”的男子自称为“克林·密斯特理”——Clean·Mystery——“清理谜团”的意思,这与御手洗洁之洁除表达“清洁厕所”之意,亦可以理解成“清理谜团”之意异曲同工,当然此点也可以说成是穿凿附会。
其次,《御手洗洁的旋律》中之短篇《SIVAD SELIM》中出现了时间的佐证。此篇故事情节暂且不谈,之引述文中句子。
1、【“我想这(《SIVAD SELIM》)是发生在一九九零年的年尾,马车道的商店街中……”】
2、【别的轮椅上的人发言了。他的发音也不太清楚,他背后的年轻女性于是为我翻译道:
“前年的秋天,听说你们去了柏林……”
“是的,我们是有去。”因为有点意外,所以我没有想就回答了。不过他们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通过以上两段可以知道,一九八八年秋天,御石二人去过柏林。接着,在《百年孤寂》中,一九八八年柏林妓*女连续被杀案,发生在九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二十六日。克林·密斯特理亦在十月八日入住于纽伦贝葛路赫尔希饭店207号室。御石在柏林的时间与密斯特理在柏林的时间重合。
第三,收集《百年孤寂》文中对克林·密斯特理的描写,以及岛田御手洗系列中对御手洗的描写,以作对比。
1、【服务台老先生的回答大致如下:住在207号室的客人叫做克林·密斯特理,是一个年轻的英国人,从十月八日起,就住进这个饭店。他的身高大约180公分,黑头发,黑眼珠,肤色比较深,看起来好像有东方人的血统。……他好像很钻牛角尖,但是态度很果决;还有脸上很少有笑容,好像随时都在想事情,但动作有很利落。】
2、警察也餐厅老板的对话。
【“啊,是有哪有那样的人,是一个奇怪的英国人。”
“怎么知道他是英国人?”
“因为他只说英语,而且是不列颠英语的口音。”】
这且不是活脱脱御手洗洁形象的素描吗?一九八八年,御手洗四十岁。在系列其他作品中有提及御手洗被赞长的很欧美,派头亦很有英国范儿,在资料中御手洗精通多国语言,由于御手洗精湛的口音被误认为是英国人也正常,这与“看起来好像有东方人血统”相契合。并且前台老先生的描述与《异邦骑士》中御手洗形象一致。
3、克林·密斯特理来到警局,有这么一段描述——
【空旷门厅的长沙发上,坐着一个样子很滑稽的人。他的头上戴着黑色的大礼帽,从帽子的边缘冒出来的头发,大多是银发。但是,银发里也掺杂着几许白发,虽然数量极少,但是很勉强地看出他的头上是有黑头发。
这个人的鼻子下面、下巴、脸颊都有胡子……也就是说:他的脸大部分被埋在银色的头发和胡子里了,只靠滑稽的圆眼睛……】
4、【“克林·密斯特理。好名字吧?我的头衔是开膛手杰克研究会名誉顾问。】(一贯御手洗吹牛不打草稿的做派)
在以上两段中,警局出现的所谓克林·密斯特理是经过精心变装的。在尚未离开石冈成为“世界型侦探”之前,御手洗是随性而怪异的,此可说是恶趣味的变装癖亦可以说是对柏林警察的调戏。
5、在警察回到警局,克林·密斯特理却反客为主。
【“嗨,欢迎。”穿着红的大礼服的老人精神饱满的说。……老人发出大到天上都可以听到的声音,以英语大声说了上面的话,】
6、在《异邦骑士》中石冈第一次在“御手洗占星教室”门外敲门的桥段。
【一个嘶哑的声音回应了我的敲门声。果然是一个老先生……“我就是。”这个年轻的男子非常有精神几乎是用喊叫般的声音,回答我的问题。他的声音也有点哑哑的。】
以上两段非常相似,亦能说明把面孔遮住的克林·密斯特理为何被当做老人,御手洗的声音本来便是很沙哑,再经过精心的隐藏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7、克林·密斯特理认错警察,遭到吐槽后的回答。
【“名字这种东西,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什么事”】
8、在《异邦骑士》中御手洗谈论名字的经典桥段。
【“名字只是一种记号!”这个高个子的年轻男人突然说,“在意名字这种事是俗气的行为;以为名字隐藏着人生的秘密,是愚蠢的想法。……”
两段想表达的观点是一样的,语气在不同的环境有了不同的调整。
9、克林·密斯特理与宾达主任道别时:
【“我们还会再见面吗?密斯特理先生”
“谁知道呢?只要发生这么大的事件,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都会赶去。”】
早期的御手洗是属于行动派,对破解谜有极度饥渴的执着。参照《黑暗坡》、《水晶金字塔》都不远万里去到案发地点。不像后期俨然一副安乐椅神探的架势。
10、【“真是伤脑筋,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像你这样的人,不愧是来自福尔摩斯国度的人,英国还有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吧?”
“不知道耶!我不知道英国怎么样,但是东京好像有很多这样的人。好了……”】
若克林·密斯特理真为英国人,即使谦虚也不会拿日本来说事,况且之前的很多情节中密斯特理亦说出了关于,应该说是只说了些关于日本的东西。
最后,是与短篇《SIVAD SELIM》相呼应的桥段。
【大马路对面的长椅子那边有一个横越马路坐过来,看起来像是他朋友。那位朋友相当年轻,好像是东方人。……他两讲的话不是德语,也不是英语,好像是日本话的样子。】
当时一九五零年生的石冈是三十八岁,加上其文弱书生、玉面郎君的气质。当然这个东方人必然就是石冈了,在宾达主任眼里想必是算年轻的。
《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中最后一段是一个有力的先决的基本的条件。
【宾达主任终于忍不住通过住在伦敦的友人去调查,得知伦敦有13个以“开膛手杰克研究会”为名的组织,可是,没有一个组织的会员或名誉顾问里,有叫做克林·密斯特理的人。】
以上内容纯属本人蛋疼所写,一来舒舒筋骨,而来活跃气氛。明眼人一看便知克林·密斯特理即是御手洗洁,不过整理整理线索亦不为过。
首先,主角的名字。《百年孤寂》中以圣诞老人般形象现身,头衔为“开膛手杰克研究会名誉顾问”的男子自称为“克林·密斯特理”——Clean·Mystery——“清理谜团”的意思,这与御手洗洁之洁除表达“清洁厕所”之意,亦可以理解成“清理谜团”之意异曲同工,当然此点也可以说成是穿凿附会。
其次,《御手洗洁的旋律》中之短篇《SIVAD SELIM》中出现了时间的佐证。此篇故事情节暂且不谈,之引述文中句子。
1、【“我想这(《SIVAD SELIM》)是发生在一九九零年的年尾,马车道的商店街中……”】
2、【别的轮椅上的人发言了。他的发音也不太清楚,他背后的年轻女性于是为我翻译道:
“前年的秋天,听说你们去了柏林……”
“是的,我们是有去。”因为有点意外,所以我没有想就回答了。不过他们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通过以上两段可以知道,一九八八年秋天,御石二人去过柏林。接着,在《百年孤寂》中,一九八八年柏林妓*女连续被杀案,发生在九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二十六日。克林·密斯特理亦在十月八日入住于纽伦贝葛路赫尔希饭店207号室。御石在柏林的时间与密斯特理在柏林的时间重合。
第三,收集《百年孤寂》文中对克林·密斯特理的描写,以及岛田御手洗系列中对御手洗的描写,以作对比。
1、【服务台老先生的回答大致如下:住在207号室的客人叫做克林·密斯特理,是一个年轻的英国人,从十月八日起,就住进这个饭店。他的身高大约180公分,黑头发,黑眼珠,肤色比较深,看起来好像有东方人的血统。……他好像很钻牛角尖,但是态度很果决;还有脸上很少有笑容,好像随时都在想事情,但动作有很利落。】
2、警察也餐厅老板的对话。
【“啊,是有哪有那样的人,是一个奇怪的英国人。”
“怎么知道他是英国人?”
“因为他只说英语,而且是不列颠英语的口音。”】
这且不是活脱脱御手洗洁形象的素描吗?一九八八年,御手洗四十岁。在系列其他作品中有提及御手洗被赞长的很欧美,派头亦很有英国范儿,在资料中御手洗精通多国语言,由于御手洗精湛的口音被误认为是英国人也正常,这与“看起来好像有东方人血统”相契合。并且前台老先生的描述与《异邦骑士》中御手洗形象一致。
3、克林·密斯特理来到警局,有这么一段描述——
【空旷门厅的长沙发上,坐着一个样子很滑稽的人。他的头上戴着黑色的大礼帽,从帽子的边缘冒出来的头发,大多是银发。但是,银发里也掺杂着几许白发,虽然数量极少,但是很勉强地看出他的头上是有黑头发。
这个人的鼻子下面、下巴、脸颊都有胡子……也就是说:他的脸大部分被埋在银色的头发和胡子里了,只靠滑稽的圆眼睛……】
4、【“克林·密斯特理。好名字吧?我的头衔是开膛手杰克研究会名誉顾问。】(一贯御手洗吹牛不打草稿的做派)
在以上两段中,警局出现的所谓克林·密斯特理是经过精心变装的。在尚未离开石冈成为“世界型侦探”之前,御手洗是随性而怪异的,此可说是恶趣味的变装癖亦可以说是对柏林警察的调戏。
5、在警察回到警局,克林·密斯特理却反客为主。
【“嗨,欢迎。”穿着红的大礼服的老人精神饱满的说。……老人发出大到天上都可以听到的声音,以英语大声说了上面的话,】
6、在《异邦骑士》中石冈第一次在“御手洗占星教室”门外敲门的桥段。
【一个嘶哑的声音回应了我的敲门声。果然是一个老先生……“我就是。”这个年轻的男子非常有精神几乎是用喊叫般的声音,回答我的问题。他的声音也有点哑哑的。】
以上两段非常相似,亦能说明把面孔遮住的克林·密斯特理为何被当做老人,御手洗的声音本来便是很沙哑,再经过精心的隐藏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7、克林·密斯特理认错警察,遭到吐槽后的回答。
【“名字这种东西,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什么事”】
8、在《异邦骑士》中御手洗谈论名字的经典桥段。
【“名字只是一种记号!”这个高个子的年轻男人突然说,“在意名字这种事是俗气的行为;以为名字隐藏着人生的秘密,是愚蠢的想法。……”
两段想表达的观点是一样的,语气在不同的环境有了不同的调整。
9、克林·密斯特理与宾达主任道别时:
【“我们还会再见面吗?密斯特理先生”
“谁知道呢?只要发生这么大的事件,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都会赶去。”】
早期的御手洗是属于行动派,对破解谜有极度饥渴的执着。参照《黑暗坡》、《水晶金字塔》都不远万里去到案发地点。不像后期俨然一副安乐椅神探的架势。
10、【“真是伤脑筋,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像你这样的人,不愧是来自福尔摩斯国度的人,英国还有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吧?”
“不知道耶!我不知道英国怎么样,但是东京好像有很多这样的人。好了……”】
若克林·密斯特理真为英国人,即使谦虚也不会拿日本来说事,况且之前的很多情节中密斯特理亦说出了关于,应该说是只说了些关于日本的东西。
最后,是与短篇《SIVAD SELIM》相呼应的桥段。
【大马路对面的长椅子那边有一个横越马路坐过来,看起来像是他朋友。那位朋友相当年轻,好像是东方人。……他两讲的话不是德语,也不是英语,好像是日本话的样子。】
当时一九五零年生的石冈是三十八岁,加上其文弱书生、玉面郎君的气质。当然这个东方人必然就是石冈了,在宾达主任眼里想必是算年轻的。
《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中最后一段是一个有力的先决的基本的条件。
【宾达主任终于忍不住通过住在伦敦的友人去调查,得知伦敦有13个以“开膛手杰克研究会”为名的组织,可是,没有一个组织的会员或名誉顾问里,有叫做克林·密斯特理的人。】
以上内容纯属本人蛋疼所写,一来舒舒筋骨,而来活跃气氛。明眼人一看便知克林·密斯特理即是御手洗洁,不过整理整理线索亦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