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history
艺术史我觉得是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特别害怕,这个专业完全就是凭兴趣的,可能你以前从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一接触就爱上了,也有可能你以前觉得你有点喜欢看画展,结果真一学艺术史倒崩溃了。艺术史专业要求阅读量和写作量都很大——这一点跟大多数文科专业一样。艺术史到大三大四,5页以内的论文都是小论文= =,50页以内的阅读都是小阅读……经常是每周due小作业,每月due大作业。真正要来回跟老师讨论、修改,花心思熬夜什么的,基本都是10页以上的term paper。但是一开始不会这么可怕,大一的时候所有人都一样囧,写3页都嫌多,到后来写多了没办法就习惯了。
考试读图题之类的就不说了,本科的论文方面,主要是两种,comparison和term paper。
comparison写的是两个作品之间的比较,这两个作品不一定都是画,可能是两种形式的艺术品,但是他们之间一定都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是指时代和功能两个方面。比如说让你比较一个汉朝的中国香炉,和一个17世纪荷兰从东南亚进口的瓷器。两者都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有权有钱的贵族家里使用的摆设,并且反映了当时社会材料工艺的水平,和那一个阶级大众的审美需求。区别是,香炉是中国自产的用品,香料可能是中东进口的,而荷兰当时的殖民扩张深入东南亚和非洲很多地方,带回的瓷器自然也是亚洲风格的,也说明当时欧洲贵族对于亚洲艺术品的喜爱。comparison是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里面写的最多的一种论文,刚才的例子讲的是跨地域、跨年代的比较,也有同一年代不同地域,或者同一地域不同年代的比较。
term paper就是传说中的大论文,在大三大四的专业内专业课上,一般都会有,老师会非常细心地指导每一个同学的topic,这个是不可能独自完成的,要经常去老师那讨论、修改,一般一个term paper完成4、5个draft最后finalize是比较正常的。这种论文都是你选的课里面,任选题目,只要跟这个课程有关的,和老师商讨之后,老师approve了就可以写了。建议选题之前浏览一下你有兴趣的书籍,不用细看,但是要看一下自己想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研究过了,或者说哪一点你不明白,觉得有必要再拿来讨论的。本科论文老师不会期待你写出什么突破性的东西,只要把你感兴趣的话题说明白,论点明了,论据支持论点,逻辑和条理都很清楚,就足够了。
3. 对历史知识要求高嘛?
这个专业主要的focus就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分析什么呢:社会文化宗教背景。比如说:XX名作诞生的时间,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艺术家本人的经历等等。看的不是这画怎么好看,而是这个作品的诞生,或者放置作品的地点,这个作品自身的经历(成行、转手买卖、展览等等)到底能反映什么。也就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去研究历史(说白了还是历史,只不过这个研究对象比较特殊)。我们研究的问题和历史系研究的问题差不多,都是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影响与被影响),以及作品为后代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
对历史知识的要求算是比较高的了,至少你要知道作品所在年代的大的时代背景,和那一个小区域内发生的事情。也不是要求你精通历史(当然能精通的比较好= =,现在就是没精力去看罢了),你选定一个年代做研究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去补习知识,也完全可以。美国这边艺术史的老师,大牛的老师,不夸张地说,都是人文社科的全才:相关语言懂得好几种,其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可以倒背如流,同时有政策法律、工程技术、环境影响、社会学、政治学、宗教、甚至是哲学等等多方的背景。
本科要想做到这个地步基本是不可能了,但是可以捎带手地了解一下,真正以后要用的时候再回头认真看。老师们现在也是不停地读书,也没有因为当了正教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文科都是学一辈子知识的,而且学科之间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
4. 要求几种语言?
本科艺术史专业不会强制大家学英语以外的二外。(英语就不用说了= =,读写都要很强,将来present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很多,所以口语和听力也不能闲着)MA阶段要求pass一门外语,PHD进入ABD状态之前再pass掉另一门外语。(ABD=all but dissertation,也就是考过qualify,正式开始独立research、写thesis的状态,只有过了qualify才被认为是official的Doctoral Degree Candidate。)
外语的选择:应该是与你研究方向相关的,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比较慎重,毕竟重新学一门语言还是很费时费力的。举例:如果你现在的兴趣仅仅是欧洲艺术,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请学法语,因为多数艺术史专业学到研究生阶段都会要求欧洲向的同学“法语+另一门自选欧语”。如果你现在的兴趣是东亚美术,中文已经是你的母语了(意味着你MA阶段可以免一门语言要求!东亚的同学很爽!),请再学日语,一般学校对东亚方向同学的要求是“中文+日语”。
艺术史对英语以外的外语的要求:不会要你听说读写样样全。对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学外语的目的是让你看原文资料。虽然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东西都有英文版了,但是很多地方化的历史资料、视觉艺术档案等等,还是原文状态,另外英语翻译版的也有很多不权威的,这就需要你有阅读并利用原文的能力。研究生阶段对于外语的考核主要就是翻译材料,英翻外,外翻英,都是笔头的。当然,如果你以后要到当地去做research,或者想申请某国政府的fellowship,那口语和听力自然也得跟上了。很多美国研究生同学的状态是,英语母语+一外很强(足够生存、用外语研究和学习)+二外一般(可以看材料、在当地可以生存)。
5. 这个专业宗教背景很强?
除非你研究近现代(当然近现代也是从古代发展来的,宗教影响也是有的)……如果是做19世纪以前的艺术史,甭管哪个区域,宗教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中国人,东亚美术也够咱们喝一壶= =。怎么说呢,很多中国同学在这边做东亚,语言和文化的问题稍微小一些,可是讨论到佛教、道教、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传统佛教etc……的时候,还是一样崩溃。而且如果你看过美国这边的东亚美术材料,都是中文的,看着也晕乎乎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即便这些字儿都不可能不认识||| 咱们从小都是被无神论培养长大,就算是自己国家存在的那些宗教,其实了解的也不多,都是后天通过读书之类的途径了解的,有多少人真的信佛?少数吧。中国同学上佛教理论的课,一点都不轻松,很多不能理解的。说白了就是国内这方面通识训练太缺乏,大家都得从头学。再说难听点,跟美国这边研究东亚艺术史的神棍们一比,咱们都显得超级没文化。
再说西方的。我上过一些欧洲艺术史,都因为没有宗教背景而感觉非常难学。加上我们没有从小学习拉丁语,意大利语和法语也都是上了大学才学的,学的英语呢,也就是纯语言,早期的英美文化了解的根本不够。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很喜欢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还有巴洛克时期的法国艺术,但实在是想避开跟宗教联系太多的内容。圣经看不懂,神话故事没读过,高中学世界近现代史的时候,宗教改革那一段儿还(被)选修了……所以无奈只能focus到现当代,这个跟宗教联系稍微弱一点的时期。
6. 艺术史专业到了高年级都分什么方向?
建议你在决定选艺术史这个专业以后,想一下自己到底是对哪个方向有兴趣,大一大二可以随便选各个方向的课,到了大三大四高等级专业课,就要定下自己的方向了。美国这边的划分大概是:
【年代划分】
Pre-History 史前
Classical 古典艺术(东亚、中东、古埃及、希腊、罗马)
Medieval 中世纪
Renaissance文艺复兴
Baroque/Rococo 巴洛克
Early Modern 近现代
Modern/Contemporary 现当代
【区域划分】
East Asian/South East Asian 东亚、东南亚
Middle East 中东
European (Northern Europe, Western Europe, Mediterranean/Northern Africa, Eastern Europe/Western Asia) 西欧、北欧、地中海和北非、东欧和西亚
Sub-Sahara African Native 撒哈拉以南非洲土著
North American (modern, native) 北美近现代、北美印第安
Caribbean 加勒比
South American 南美
【作品类型划分】
绘画、壁画、设计等平面作品
摄影作品
雕塑艺术(相对规模小)
建筑和城市化(大型)
行为艺术和表演艺术(多数学校专门有theater art studies,少部分学校theater art的教学是在艺术史里面,不是教表演,是研究舞台艺术、戏剧史等等)
以上这些方向,你可以交叉选,但是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肯定会越做越专。比如本科阶段你可以只focus到西方现当代,研究生阶段focus到欧洲现当代美术,博士阶段就专门做“某人/某国在某个年代内的一些具体作品/艺术风潮的影响”……之类的课题了。本科大家都是喜欢什么上什么,到研究生阶段就有所侧重了。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所有这些方向,有些学校只有其中几个方向,任教faculty不同的缘故。有的学校东亚方向强(Stanford/Princeton),有的学校美国艺术强(delaware),有的学校建筑史强(Virginia/UIUC),有的学校现当代比较强(NYU-IFA)……申请的时候要看你感兴趣的方向, 然后有重点地找老师,当然你也可以申请不是某一方面很强的学校,避开竞争,比如说做现当代美术的大牛们都去挤IFA了,这两年IFA又是喊穷又是升高入学门槛儿的,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多申请其他学校这个方向,相对来讲会增大录取的几率,即便wailist了,也很有可能转正。本科申请艺术史专业不用太在意这个问题,多数同学研究生会换学校,不会留校,老师也希望把你送到不同的地方,去接触其他老师的研究内容,避免学术上近亲繁殖。
考试读图题之类的就不说了,本科的论文方面,主要是两种,comparison和term paper。
comparison写的是两个作品之间的比较,这两个作品不一定都是画,可能是两种形式的艺术品,但是他们之间一定都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是指时代和功能两个方面。比如说让你比较一个汉朝的中国香炉,和一个17世纪荷兰从东南亚进口的瓷器。两者都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有权有钱的贵族家里使用的摆设,并且反映了当时社会材料工艺的水平,和那一个阶级大众的审美需求。区别是,香炉是中国自产的用品,香料可能是中东进口的,而荷兰当时的殖民扩张深入东南亚和非洲很多地方,带回的瓷器自然也是亚洲风格的,也说明当时欧洲贵族对于亚洲艺术品的喜爱。comparison是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里面写的最多的一种论文,刚才的例子讲的是跨地域、跨年代的比较,也有同一年代不同地域,或者同一地域不同年代的比较。
term paper就是传说中的大论文,在大三大四的专业内专业课上,一般都会有,老师会非常细心地指导每一个同学的topic,这个是不可能独自完成的,要经常去老师那讨论、修改,一般一个term paper完成4、5个draft最后finalize是比较正常的。这种论文都是你选的课里面,任选题目,只要跟这个课程有关的,和老师商讨之后,老师approve了就可以写了。建议选题之前浏览一下你有兴趣的书籍,不用细看,但是要看一下自己想的问题以前有没有人研究过了,或者说哪一点你不明白,觉得有必要再拿来讨论的。本科论文老师不会期待你写出什么突破性的东西,只要把你感兴趣的话题说明白,论点明了,论据支持论点,逻辑和条理都很清楚,就足够了。
3. 对历史知识要求高嘛?
这个专业主要的focus就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分析什么呢:社会文化宗教背景。比如说:XX名作诞生的时间,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艺术家本人的经历等等。看的不是这画怎么好看,而是这个作品的诞生,或者放置作品的地点,这个作品自身的经历(成行、转手买卖、展览等等)到底能反映什么。也就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去研究历史(说白了还是历史,只不过这个研究对象比较特殊)。我们研究的问题和历史系研究的问题差不多,都是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影响与被影响),以及作品为后代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
对历史知识的要求算是比较高的了,至少你要知道作品所在年代的大的时代背景,和那一个小区域内发生的事情。也不是要求你精通历史(当然能精通的比较好= =,现在就是没精力去看罢了),你选定一个年代做研究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去补习知识,也完全可以。美国这边艺术史的老师,大牛的老师,不夸张地说,都是人文社科的全才:相关语言懂得好几种,其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可以倒背如流,同时有政策法律、工程技术、环境影响、社会学、政治学、宗教、甚至是哲学等等多方的背景。
本科要想做到这个地步基本是不可能了,但是可以捎带手地了解一下,真正以后要用的时候再回头认真看。老师们现在也是不停地读书,也没有因为当了正教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文科都是学一辈子知识的,而且学科之间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
4. 要求几种语言?
本科艺术史专业不会强制大家学英语以外的二外。(英语就不用说了= =,读写都要很强,将来present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很多,所以口语和听力也不能闲着)MA阶段要求pass一门外语,PHD进入ABD状态之前再pass掉另一门外语。(ABD=all but dissertation,也就是考过qualify,正式开始独立research、写thesis的状态,只有过了qualify才被认为是official的Doctoral Degree Candidate。)
外语的选择:应该是与你研究方向相关的,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比较慎重,毕竟重新学一门语言还是很费时费力的。举例:如果你现在的兴趣仅仅是欧洲艺术,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请学法语,因为多数艺术史专业学到研究生阶段都会要求欧洲向的同学“法语+另一门自选欧语”。如果你现在的兴趣是东亚美术,中文已经是你的母语了(意味着你MA阶段可以免一门语言要求!东亚的同学很爽!),请再学日语,一般学校对东亚方向同学的要求是“中文+日语”。
艺术史对英语以外的外语的要求:不会要你听说读写样样全。对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学外语的目的是让你看原文资料。虽然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东西都有英文版了,但是很多地方化的历史资料、视觉艺术档案等等,还是原文状态,另外英语翻译版的也有很多不权威的,这就需要你有阅读并利用原文的能力。研究生阶段对于外语的考核主要就是翻译材料,英翻外,外翻英,都是笔头的。当然,如果你以后要到当地去做research,或者想申请某国政府的fellowship,那口语和听力自然也得跟上了。很多美国研究生同学的状态是,英语母语+一外很强(足够生存、用外语研究和学习)+二外一般(可以看材料、在当地可以生存)。
5. 这个专业宗教背景很强?
除非你研究近现代(当然近现代也是从古代发展来的,宗教影响也是有的)……如果是做19世纪以前的艺术史,甭管哪个区域,宗教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中国人,东亚美术也够咱们喝一壶= =。怎么说呢,很多中国同学在这边做东亚,语言和文化的问题稍微小一些,可是讨论到佛教、道教、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传统佛教etc……的时候,还是一样崩溃。而且如果你看过美国这边的东亚美术材料,都是中文的,看着也晕乎乎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即便这些字儿都不可能不认识||| 咱们从小都是被无神论培养长大,就算是自己国家存在的那些宗教,其实了解的也不多,都是后天通过读书之类的途径了解的,有多少人真的信佛?少数吧。中国同学上佛教理论的课,一点都不轻松,很多不能理解的。说白了就是国内这方面通识训练太缺乏,大家都得从头学。再说难听点,跟美国这边研究东亚艺术史的神棍们一比,咱们都显得超级没文化。
再说西方的。我上过一些欧洲艺术史,都因为没有宗教背景而感觉非常难学。加上我们没有从小学习拉丁语,意大利语和法语也都是上了大学才学的,学的英语呢,也就是纯语言,早期的英美文化了解的根本不够。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很喜欢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还有巴洛克时期的法国艺术,但实在是想避开跟宗教联系太多的内容。圣经看不懂,神话故事没读过,高中学世界近现代史的时候,宗教改革那一段儿还(被)选修了……所以无奈只能focus到现当代,这个跟宗教联系稍微弱一点的时期。
6. 艺术史专业到了高年级都分什么方向?
建议你在决定选艺术史这个专业以后,想一下自己到底是对哪个方向有兴趣,大一大二可以随便选各个方向的课,到了大三大四高等级专业课,就要定下自己的方向了。美国这边的划分大概是:
【年代划分】
Pre-History 史前
Classical 古典艺术(东亚、中东、古埃及、希腊、罗马)
Medieval 中世纪
Renaissance文艺复兴
Baroque/Rococo 巴洛克
Early Modern 近现代
Modern/Contemporary 现当代
【区域划分】
East Asian/South East Asian 东亚、东南亚
Middle East 中东
European (Northern Europe, Western Europe, Mediterranean/Northern Africa, Eastern Europe/Western Asia) 西欧、北欧、地中海和北非、东欧和西亚
Sub-Sahara African Native 撒哈拉以南非洲土著
North American (modern, native) 北美近现代、北美印第安
Caribbean 加勒比
South American 南美
【作品类型划分】
绘画、壁画、设计等平面作品
摄影作品
雕塑艺术(相对规模小)
建筑和城市化(大型)
行为艺术和表演艺术(多数学校专门有theater art studies,少部分学校theater art的教学是在艺术史里面,不是教表演,是研究舞台艺术、戏剧史等等)
以上这些方向,你可以交叉选,但是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肯定会越做越专。比如本科阶段你可以只focus到西方现当代,研究生阶段focus到欧洲现当代美术,博士阶段就专门做“某人/某国在某个年代内的一些具体作品/艺术风潮的影响”……之类的课题了。本科大家都是喜欢什么上什么,到研究生阶段就有所侧重了。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所有这些方向,有些学校只有其中几个方向,任教faculty不同的缘故。有的学校东亚方向强(Stanford/Princeton),有的学校美国艺术强(delaware),有的学校建筑史强(Virginia/UIUC),有的学校现当代比较强(NYU-IFA)……申请的时候要看你感兴趣的方向, 然后有重点地找老师,当然你也可以申请不是某一方面很强的学校,避开竞争,比如说做现当代美术的大牛们都去挤IFA了,这两年IFA又是喊穷又是升高入学门槛儿的,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多申请其他学校这个方向,相对来讲会增大录取的几率,即便wailist了,也很有可能转正。本科申请艺术史专业不用太在意这个问题,多数同学研究生会换学校,不会留校,老师也希望把你送到不同的地方,去接触其他老师的研究内容,避免学术上近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