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0】持零消费
这文章我放了很长时间,其实也不是因为时间精力原因而一拖再拖,而是真正深入思考“消费”这个主题的时候,发现每周都会有新的、对我来说更有益的想法。这些想法是我以前没有触及到的地方,也是我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而自从这些想法的产生,而让我对消费有了更多的尝试,从而让自己感觉到了自己又进了一步。
文章本身只是我经历中的一些感悟,所以关于我的消费观,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会不断地演变。然而,正如文章本身的题目《坚持零消费》一样,它的核心不在于消费的多少,而是消费本身这个行为能否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消费观如同金钱观、不会在我的生活占据重要的地位,满足够用就好。
简单说说自己消费在6个方面的心得吧:
1.消费分类
每个人的消费看上去有很多不同,但是基本类型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作为个人,各个基本类型的消费都是不可或缺的,某一种类型的消费可能在你那里很少,但是是不可能没有的。常见的消费无非8种类型:餐饮、交通、购物、娱乐、医教、居家、投资、人情。我们花出去的每一笔钱,很大程度都在这个里面。对于我来说,我目前在餐饮上的消费和人情的消费比较多,目前正增加医教、投资方面的消费比例。
在这里其实就不太必要去追究细节,因为管理消费和很多其他事情差不多,首要的是掌握一个大的趋势,然后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所以对自己的消费有基本的分门别类,收支明细是首要的。如果你觉得你看到你的交通比重很大,那么可以考虑把出租自驾换成BMW(Bus、Metro & Walk);如果你觉得餐饮比重太高,那就可以考虑wcaohe(World Chinese Association of healthy eating)推荐的饮食规划,这个应该依据个人的喜好去做处理。
2.帐务管理
目前看到比较好的记账软件有随手记和挖财,前者支付20元就可以使用在线同步了,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后者,提供淘宝数据导入,还能分享心得。一开始也不需要太复杂的记账方式,能记下自己的每一笔消费就可以了。然后后期可以做报表啊、晒单啊什么的都随便的。毕竟处理问题建立模型的第一步是收集数据,而收集收据往往要占到整个消费控制的60%时间。而至于预算啊、折旧啊、复式啊、摊提等等的专业会计方法,大家自己根据需要来吧。以前自己记账也记得不好,主要原因还是不太方便,不过现在有这么多好的服务,不用真是对不起自己。
很多学会计的友邻,倒是希望能给一些基本的推荐建议,因为现在觉得有一些基本的会计知识对自己消费管理还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记账的好处,谁用谁知道,不解释~
3.购物清单
经常看到一个不错的东东,以前是恨不得赶紧买下来,现在则喜欢先记录在清单里面,依据前面提到的消费分类,积累时间长了,就会把几个同类的东东做做比较,然后只留下自己更需要更喜欢的。等到看到有不错的促销活动或者优惠的时候,直接就拿下了。
我看到的东东很多都是从时尚杂志的推荐看到的,杂志的好处是东西比较正规新潮。但是也有很多靠口碑不用广告的好产品,例如NuSkin,这些就需要朋友的推荐了,或者发挥一下自己的Geek精神。
目前购物清单里面的大部分东西我都没买过,但是这样记下来好处很多:
a.掌握各方面的明星产品,了解最新的资讯;
b.送礼人情方面有了很大操作性;
c.由于反复更新,自己对产品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d.可以通过晒单,提升自己清单的性价比。
清单当然不能只是个List,在利用上面的分类的同时,也要利用子分类,推荐加上标签
4.收费服务
现在使用两个收费服务:Evernote和读览天下,在之前使用免费版的时候,遇到种种诸多不便。虽然可以有很多替代方案,但是使用这些替代方案往往耗时耗力,非常不划算。从使用经历上看这样的收费服务还是相当划算的。
当然这样的服务有一个陷阱,大家爱要知道,健身房的收入来源不是里面的俱乐部,而是交了年费然后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再去的“懒人”们(这里也包括我=.=#)。所以各位可以尝试试用服务的,真的觉得自己很适合了再花钱也不迟。
之所以写这个收费服务一节,只是觉得,零消费不是不消费,更不是一毛不拔,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宝贵,如果你不花去适当的金钱,就要付出更多。我现在使用收费的Evernote,可以离线笔记、历史笔记、大容量存储(可以不用网盘了)、支持PDF搜索。而是用了收费的读览天下,我可以看任何一个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三联》《凤凰》《智囊》《政策研究》……等等。而这些只需要我100(原价是45$,但是我是团购的Evernote年费,没想到吧^_^)+518(读览天下年费)=618,也就是每天不到2元的价格。对于我一个爱看书和记笔记的人来说,实在是在划算不过了。
当然对于那些不喜欢看书的人,我严重不推荐这样的方式,那就好比是我这样的懒人把1K扔到健身房打水漂了。但是,对于你长期关注需求的地方,收费服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这就好像学英语的人会订阅英语相关的信息,创业方面的会订阅最新科技信息类似。而喜欢娱乐消费的也可以订阅相关的服务,虽然收费,但是物有所值。
5.注重质量
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太看重外在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去看看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最重要的是对你来说值不值。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些明星能把国际大牌传出淘宝风格的吧……所以东西的质量,还是要多试试才行。现在很多商家也提供试用的服务,其实不必客气的,就算试用效果不好,也可以记录下来为自己做一个积累。可以知道什么东西适合自己什么东西不适合自己。
举个例子,说说衣物吧:
前面看很多人说衣服涨价了,其实我觉得重点不是这个。对于衣服来说,重要的是面料里料和精致做工。我从工作买衣服到现在,有两种衣服我一直都保留的很好。一种就是知名的牌子:ESPRIT、G-Star、ECCO、C&A、Me&City、Levis、Lee、Nike……另一类是没有牌子,但是衣服也很合适,质量也很好,从10元的短裤到100元的外套不等,也有1K+的羊绒衫。这些衣服共同的地方就是质量很好,做工也精细。我个人一开始也喜欢Zara,Jack&Jones。但是实话说他们的衣服你很难穿上2年,第二年基本上就得换了,而且衣服质量很差(Zara用过王老吉易拉罐做皮带扣……)。而那些奢侈品也不一定适合你,你自己穿上去就知道了,我当时去Y-3店试了半天的衣服,看上去都不错,但是对着镜子看就很囧……
买衣服的时候还是一定要看面料里料的,比如大衣含毛量如果不超过70%,保暖性就不行了。而T恤如果是纯棉的,你也不能指望它洗了不变形,更不要说透气了……衣服做工这个去现场看时间长了都能有自己的心得。至于版型真非我所爱,我也理解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版型去买衣服,也不打算穿很长时间,当然你喜欢这样也无妨,不过我建议起码你要知道你买的这件衣服的基本信息,而且你要接受这些~
总之,价格、版型、面料做工不会三者兼有的,大家根据需要来吧,我选择价格和面料,版型我折衷走Classic路线。
6.不贪小便宜
现在大家爱喜欢团购,网购。不过我们应该在买之前问问:有你需要的东西么?
首先是劣质产品:
最近卖背包很火,而且都是名牌。可是大家容易忽略的是:虽然是名牌,但是包的质量还是有差别的。就好象lenovo的CPU和Thinkpad的芯片区别一样。那样便宜的包包很多都是买笔记本配送的,一些商家就把这个扣下来单卖。而这些包包的材料都是用的边角料做的,所以质量一定会和正规渠道的有区别。
用护肤品的MM们,你们买到的护肤品大部分不会是当月当季生产的吧,而且你们买的是行货的话,可以用里面提供的生产批号去上卫生部相关网站查询,相信很多人会看到大吃一惊的结果的,再加上前面爆过大量的“仿制”化妆品……
再说一个例子:食品。北上广的人对于这一点可能不需要太担心,因为查得很严,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这些地方食物较贵的原因之一,但是二三线城市真的不敢说了。很多吃饭的地方,如果你能去他们的后堂看看,估计你应该再也不会去这家店了……
再者是浪费:
现在购物方便的,可是我们买过的东西,真真正正用的上的很多么?我当时买电纸书的时候,图那个所谓的“大礼包”,多花了300,结果我拿到的只是一副劣质耳机(直接扔到垃圾桶);极少可读书籍的读书卡和听书卡(直接送人);没有任何包装的贴膜(我去电子市场重新花了15贴了一个);电纸书充电器(基本没用);电纸书保护壳(严重影响手感)……也就是说我多花了300图便宜,买来一堆没用的东西。
而现在,我身边很多人每天盯着各种网站和商场的促销信息,很多人买的东西,比如有一次乐扣做优惠,好几个人买了一大堆,到现在都崭新的没用,结果再次折价卖给我了……其实,我觉得问题在于他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在这次电纸书的教训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消费管理。
从长期来说,占这些小便宜是得不偿失的,不从对自己身体损害的角度讲。但从养成自己的消费观来说:这就好比你在股市里面看到一些所谓的“绩优股”,等你购入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是“垃圾股”。可是你不会怪自己吸取教训,你反而会骂国家对股市监管不慎,最后你还是在寻找下一个披着“绩优股”外衣的“垃圾股”……长期的消费不但没能让你有愉悦的体验,却变成了骂政府抱怨的理由……我们花钱买东西,结果被劣质的产品所控制了,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更不是我们希望的。
结语:
我们大部分人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可能都不太记得了,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哨子》:大意是说富兰克林七岁时去玩具店买东西,半路上被一个小男孩的哨子吸引,于是倾其所有买下了这只哨子。他得意非常,可是到家以后,哥哥、姐姐、表姐却告诉他:他买这只哨子付出的钱远比哨子本身的价值高出四、五倍。这使小富兰克林懊恼极了。不过,他却得到了启发: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的钱,不要为了无价值的事花费太多的精力。
有人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哨子”,却付出了数倍于“哨子”本身的价值;有人为了得到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却失去了非常宝贵的东西;有人为了得到眼前小小的欢乐和利益,却拒人生真正的欢乐与利益于千里之外……我们需要抵制“哨子”的诱惑,不能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为了可有可无的小利益而付出太大的代价。
消费本身,也是一种积累学习,它不应该原地踏步,它应当学有所成,劳有所获。
文章本身只是我经历中的一些感悟,所以关于我的消费观,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会不断地演变。然而,正如文章本身的题目《坚持零消费》一样,它的核心不在于消费的多少,而是消费本身这个行为能否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消费观如同金钱观、不会在我的生活占据重要的地位,满足够用就好。
简单说说自己消费在6个方面的心得吧:
1.消费分类
每个人的消费看上去有很多不同,但是基本类型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作为个人,各个基本类型的消费都是不可或缺的,某一种类型的消费可能在你那里很少,但是是不可能没有的。常见的消费无非8种类型:餐饮、交通、购物、娱乐、医教、居家、投资、人情。我们花出去的每一笔钱,很大程度都在这个里面。对于我来说,我目前在餐饮上的消费和人情的消费比较多,目前正增加医教、投资方面的消费比例。
在这里其实就不太必要去追究细节,因为管理消费和很多其他事情差不多,首要的是掌握一个大的趋势,然后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所以对自己的消费有基本的分门别类,收支明细是首要的。如果你觉得你看到你的交通比重很大,那么可以考虑把出租自驾换成BMW(Bus、Metro & Walk);如果你觉得餐饮比重太高,那就可以考虑wcaohe(World Chinese Association of healthy eating)推荐的饮食规划,这个应该依据个人的喜好去做处理。
2.帐务管理
目前看到比较好的记账软件有随手记和挖财,前者支付20元就可以使用在线同步了,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后者,提供淘宝数据导入,还能分享心得。一开始也不需要太复杂的记账方式,能记下自己的每一笔消费就可以了。然后后期可以做报表啊、晒单啊什么的都随便的。毕竟处理问题建立模型的第一步是收集数据,而收集收据往往要占到整个消费控制的60%时间。而至于预算啊、折旧啊、复式啊、摊提等等的专业会计方法,大家自己根据需要来吧。以前自己记账也记得不好,主要原因还是不太方便,不过现在有这么多好的服务,不用真是对不起自己。
很多学会计的友邻,倒是希望能给一些基本的推荐建议,因为现在觉得有一些基本的会计知识对自己消费管理还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记账的好处,谁用谁知道,不解释~
3.购物清单
经常看到一个不错的东东,以前是恨不得赶紧买下来,现在则喜欢先记录在清单里面,依据前面提到的消费分类,积累时间长了,就会把几个同类的东东做做比较,然后只留下自己更需要更喜欢的。等到看到有不错的促销活动或者优惠的时候,直接就拿下了。
我看到的东东很多都是从时尚杂志的推荐看到的,杂志的好处是东西比较正规新潮。但是也有很多靠口碑不用广告的好产品,例如NuSkin,这些就需要朋友的推荐了,或者发挥一下自己的Geek精神。
目前购物清单里面的大部分东西我都没买过,但是这样记下来好处很多:
a.掌握各方面的明星产品,了解最新的资讯;
b.送礼人情方面有了很大操作性;
c.由于反复更新,自己对产品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d.可以通过晒单,提升自己清单的性价比。
清单当然不能只是个List,在利用上面的分类的同时,也要利用子分类,推荐加上标签
4.收费服务
现在使用两个收费服务:Evernote和读览天下,在之前使用免费版的时候,遇到种种诸多不便。虽然可以有很多替代方案,但是使用这些替代方案往往耗时耗力,非常不划算。从使用经历上看这样的收费服务还是相当划算的。
当然这样的服务有一个陷阱,大家爱要知道,健身房的收入来源不是里面的俱乐部,而是交了年费然后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再去的“懒人”们(这里也包括我=.=#)。所以各位可以尝试试用服务的,真的觉得自己很适合了再花钱也不迟。
之所以写这个收费服务一节,只是觉得,零消费不是不消费,更不是一毛不拔,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宝贵,如果你不花去适当的金钱,就要付出更多。我现在使用收费的Evernote,可以离线笔记、历史笔记、大容量存储(可以不用网盘了)、支持PDF搜索。而是用了收费的读览天下,我可以看任何一个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三联》《凤凰》《智囊》《政策研究》……等等。而这些只需要我100(原价是45$,但是我是团购的Evernote年费,没想到吧^_^)+518(读览天下年费)=618,也就是每天不到2元的价格。对于我一个爱看书和记笔记的人来说,实在是在划算不过了。
当然对于那些不喜欢看书的人,我严重不推荐这样的方式,那就好比是我这样的懒人把1K扔到健身房打水漂了。但是,对于你长期关注需求的地方,收费服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这就好像学英语的人会订阅英语相关的信息,创业方面的会订阅最新科技信息类似。而喜欢娱乐消费的也可以订阅相关的服务,虽然收费,但是物有所值。
5.注重质量
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太看重外在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去看看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最重要的是对你来说值不值。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些明星能把国际大牌传出淘宝风格的吧……所以东西的质量,还是要多试试才行。现在很多商家也提供试用的服务,其实不必客气的,就算试用效果不好,也可以记录下来为自己做一个积累。可以知道什么东西适合自己什么东西不适合自己。
举个例子,说说衣物吧:
前面看很多人说衣服涨价了,其实我觉得重点不是这个。对于衣服来说,重要的是面料里料和精致做工。我从工作买衣服到现在,有两种衣服我一直都保留的很好。一种就是知名的牌子:ESPRIT、G-Star、ECCO、C&A、Me&City、Levis、Lee、Nike……另一类是没有牌子,但是衣服也很合适,质量也很好,从10元的短裤到100元的外套不等,也有1K+的羊绒衫。这些衣服共同的地方就是质量很好,做工也精细。我个人一开始也喜欢Zara,Jack&Jones。但是实话说他们的衣服你很难穿上2年,第二年基本上就得换了,而且衣服质量很差(Zara用过王老吉易拉罐做皮带扣……)。而那些奢侈品也不一定适合你,你自己穿上去就知道了,我当时去Y-3店试了半天的衣服,看上去都不错,但是对着镜子看就很囧……
买衣服的时候还是一定要看面料里料的,比如大衣含毛量如果不超过70%,保暖性就不行了。而T恤如果是纯棉的,你也不能指望它洗了不变形,更不要说透气了……衣服做工这个去现场看时间长了都能有自己的心得。至于版型真非我所爱,我也理解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版型去买衣服,也不打算穿很长时间,当然你喜欢这样也无妨,不过我建议起码你要知道你买的这件衣服的基本信息,而且你要接受这些~
总之,价格、版型、面料做工不会三者兼有的,大家根据需要来吧,我选择价格和面料,版型我折衷走Classic路线。
6.不贪小便宜
现在大家爱喜欢团购,网购。不过我们应该在买之前问问:有你需要的东西么?
首先是劣质产品:
最近卖背包很火,而且都是名牌。可是大家容易忽略的是:虽然是名牌,但是包的质量还是有差别的。就好象lenovo的CPU和Thinkpad的芯片区别一样。那样便宜的包包很多都是买笔记本配送的,一些商家就把这个扣下来单卖。而这些包包的材料都是用的边角料做的,所以质量一定会和正规渠道的有区别。
用护肤品的MM们,你们买到的护肤品大部分不会是当月当季生产的吧,而且你们买的是行货的话,可以用里面提供的生产批号去上卫生部相关网站查询,相信很多人会看到大吃一惊的结果的,再加上前面爆过大量的“仿制”化妆品……
再说一个例子:食品。北上广的人对于这一点可能不需要太担心,因为查得很严,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这些地方食物较贵的原因之一,但是二三线城市真的不敢说了。很多吃饭的地方,如果你能去他们的后堂看看,估计你应该再也不会去这家店了……
再者是浪费:
现在购物方便的,可是我们买过的东西,真真正正用的上的很多么?我当时买电纸书的时候,图那个所谓的“大礼包”,多花了300,结果我拿到的只是一副劣质耳机(直接扔到垃圾桶);极少可读书籍的读书卡和听书卡(直接送人);没有任何包装的贴膜(我去电子市场重新花了15贴了一个);电纸书充电器(基本没用);电纸书保护壳(严重影响手感)……也就是说我多花了300图便宜,买来一堆没用的东西。
而现在,我身边很多人每天盯着各种网站和商场的促销信息,很多人买的东西,比如有一次乐扣做优惠,好几个人买了一大堆,到现在都崭新的没用,结果再次折价卖给我了……其实,我觉得问题在于他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在这次电纸书的教训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消费管理。
从长期来说,占这些小便宜是得不偿失的,不从对自己身体损害的角度讲。但从养成自己的消费观来说:这就好比你在股市里面看到一些所谓的“绩优股”,等你购入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是“垃圾股”。可是你不会怪自己吸取教训,你反而会骂国家对股市监管不慎,最后你还是在寻找下一个披着“绩优股”外衣的“垃圾股”……长期的消费不但没能让你有愉悦的体验,却变成了骂政府抱怨的理由……我们花钱买东西,结果被劣质的产品所控制了,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更不是我们希望的。
结语:
我们大部分人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可能都不太记得了,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哨子》:大意是说富兰克林七岁时去玩具店买东西,半路上被一个小男孩的哨子吸引,于是倾其所有买下了这只哨子。他得意非常,可是到家以后,哥哥、姐姐、表姐却告诉他:他买这只哨子付出的钱远比哨子本身的价值高出四、五倍。这使小富兰克林懊恼极了。不过,他却得到了启发: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的钱,不要为了无价值的事花费太多的精力。
有人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哨子”,却付出了数倍于“哨子”本身的价值;有人为了得到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却失去了非常宝贵的东西;有人为了得到眼前小小的欢乐和利益,却拒人生真正的欢乐与利益于千里之外……我们需要抵制“哨子”的诱惑,不能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为了可有可无的小利益而付出太大的代价。
消费本身,也是一种积累学习,它不应该原地踏步,它应当学有所成,劳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