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开始的自然生活之路
一、我为什么会选择自然农耕生活方式
儿时生活在农村,经常会观察薄荷蔓生根在土壤表面上下穿行,数一下小杏树又长出了几片新叶,直到现在还有一颗我亲手栽种的家槐树生长在老家门口。
2000年左右,偶尔看到了一本关于有机农业的书,便勾起了儿时的回忆,憧憬着过一种悠闲自在的自然农耕生活。从此我一直不间断的搜集关于有机耕种的相关书籍和知识,《一根稻草的革命》、《新世纪农耕》、《自然农业》、《永续栽培设计》等等给了我许多美好的阅读与思考时光。
2005年开始,我家阳台的花盆中只有蔬菜生长,很少见花。但种菜的水平却日渐提高。开始种出的菜都黄黄瘦瘦的,到现在一家人最期待的就是采摘自家菜园中的蔬菜,味道真的好极了!那种感觉与口味只有你亲自尝试才能体会。
2008年,我了解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目前有数据指出为大于51%),超过交通运输业,成为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方之一。
德国生态经济研究所研究指出:有机纯素食者的碳足迹最低,仅为普通或有机杂食者的十五分之一,普通纯素食者的碳足迹次之,约为普通或有机杂食者的七分之一。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畜牧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实,从我们在中学的生物课本上学过的关于食物链及其金字塔结构的知识就能很明白的说明这一问题……
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必须和其它生物保持某些关系才能生活下去。种的个体数在食物链中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而言,在食物链金字塔中底层的草食动物数量最多,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数量则较少,而以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其数量就更少了。所以数量最少的肉食动物便居于食物链最上方。将种的个体数关系以图形来表示,即呈金字塔形。
这里有一个能量传递基本原则—十分之一原则:能量在层级之间传递时只有大约10%的下一层级能量能够被上一层级利用,其他90%都耗散掉了。这也就是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原因。
所以,60多亿人类如果是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化,这个金字塔结构迟早将因打破平衡而倾覆,到时,恐怕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
包括人类自己……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我终于下定决心在自然农耕方面做一些工作,希望让自己一家人的生活转向一种更顺遂自然的生活方式。
二、我的自然农耕实践
为了更接近土地,又兼顾家庭,08年底我把家搬到了楚雄,一边接着进行我的阳台种植,一边先后开发了两块试验田,分别有三分和七分地,半年后开了一家瑜伽馆。2010年3月份租下了一个20亩的农场。2010年9月又到了大理,边在那美灵性学校担任园艺老师,边指导超人蔬菜馆种植2亩菜地。
2011年初又回到楚雄,开始蔬菜、粮食和食用菌的种植实践。在遵循朴门农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摸索完善适于素食者的以食用菌为循环核心的庭院经济模式。
2011年底,搬家到大理,租了一个六分地的院子,开始遵循朴门农艺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
阳台种植试验
阳台全景
朋友农场中的三分试验田—免耕土豆种植试验
免耕土豆
楚雄城边的八分试验田—蚕豆
楚雄城边的八分试验田—萝卜
楚雄城边的八分试验田—豌豆
占地20亩的实验农场,在这里我没能做太多工作。
大理超人蔬菜馆的2亩菜地
那美学校的孩子们在菜地中播种
楚雄市郊区的万家坝村,自从80年代末就一直从事人工食用菌的生产。
我就是在这里观摩学习食用菌种植的
菌糠堆肥
阳台湿地式自然水塘
在大理中和村租的6分地的院子,目前正在建设中。满园的树,可以根据我的需要进行置换和修剪,并用做建设和生产材料。
简易分集式厕所
湿地式自然水塘
......
三、我的阳台蔬菜自然种植方法
配制营养土 将三种材料(粘性材料、砂性材料、腐性材料)按体积比1:1:1的比例均匀混合,以便为植物提供一个水、气、肥、热相对均衡的生长环境。
我的营养土主要是将红土、生物碳、取自山上的半腐熟的落叶按等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生物碳就是由这个汽化炉烧出来的。
育苗 播种 移栽 大多数的植物都可以采取先育苗再移栽的方式种植,以方便管理。育苗基质采用与种植时的营养土相同的配方,只是颗粒度相对要更均匀一些。
九层塔(中间三盆都是)香味浓郁,是佐餐的佳品,可以用来煮面、烤面包、做沾水等等。如果你的阳台不大,其实只是种几盆罗勒、紫苏和几丛薄荷、香菜就很令人满足了。
与芦荟种在一起的薄荷,种根采自小区地下泉水旁
紫苏、朋友给的种苗,叶片直接食用或包饭团都很美味。
开着塔形花的是香苏,种苗是在地摊上买的,一次购买,终生受益,再也不用购买种子了。有心形叶的是紫山药,在菜市场购买来食用后,顺手将山药头埋入了土中,谁知它的生命力如此旺盛,已经爬入天空中了。
小番茄苗,先是在纸杯中育苗,然后移栽到了植物油桶中,已经开花了。现在又将盆底削掉,连盆一起种在了泡沫箱中,如下图。
泡沫箱是在水果摊买的,3到4元一只。在泡沫箱的侧边靠底部的位置用起子戳几个洞,以便排水。
管理
每天空闲时,都要观察一下,如果叶子有点焉了,或者土壤表面干燥了,就要浇水,最好一次浇透。
可以将树叶、干草、或厨余的一些较干燥的如豆杆等直接铺于土壤表面,既保水又有施肥作用。对于一些结果类蔬菜也可以施一些菜籽饼肥。也可以利用厨余垃圾自制沼肥,用塑料筒。
虫子?...顺其自然吧...香草类的基本没有病虫害,番茄...也还没见...
收获
罗勒、紫苏、薄荷、荆芥、番茄等都收获了。
收到了多种植物的种子:紫苏、罗勒、荆芥、番茄等。
四、自然耕种与本土智慧的结合
在楚雄时,我主要将精力放在验证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上,由于一些方法并不太适合本地情况,所以有成功也有失败。
关于覆盖,由于楚雄旱季较长、空气比较干燥,所以覆盖保水并不能解决缺水的根本矛盾。
免耕也是一样,由于土壤质地较粘、缺乏有机质。如果不翻耕,发芽率及早期生长没问题,但是进入旱季后由于土地板结而使得蔬菜生长不良。
……
到大理后,我就很注意考察当地的耕种方法,并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其相结合。
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流,我了解到:由于苍山和洱海所形成的小气候环境的独特作用,古城周边自古以来就是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非常肥沃。
从南诏时代起,当地即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翻地 ,每次采收后、播种前都要深翻土地达30cm深。具体方法如下:
先挖出一条深30cm、宽50--70cm的沟;
再将靠近沟处未翻耕土地上的杂草及枯植株割掉放入沟中;
再将草根铲入沟中;
然后将土壤翻入沟中将杂草埋上;
接着翻下一沟,以此类推,直至翻完整个地块。
这样一来,将会使大部分杂草种子翻入30cm的土下,抑制它的发芽,从而控制了杂草的过度生长。草叶的腐烂在秋冬季还会为蔬菜提供热量和肥料,促使其发芽和生长。
鉴于古城这里的耕作方式是比较科学的,并且为了照顾耕作者的思维惯性,我们采取了在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前提下,雇用了土地主人基本按照当地的耕作方式进行种植。基本上先选择少用肥料、少生病虫害的品种来种植,如:萝卜、香菜、生菜、绿干菜、茴香、菠菜等等。
肥源采用菜籽饼为主。
虫害预防采取紫荆泽兰和苦蒿泡水喷施。
其实上面两项尚未真正使用过,只是为了缓解一下主人的紧张心理而已。
……
然后,分中线。
播种:
出芽后,在小苗时,要将行间的杂草在很小时就锄去,比较省劲。
茁壮成长的豌豆尖
绿杆菜
青笋
收获
好开心…
五、今后的工作
遵循福冈氏自然农法和朴门永续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以农民世代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利用自然的科技手段、发展创新的技术方法,构建一个将工作、生活融为一体的自然农耕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有志于自然农耕生活方式的朋友分享。
通过自己的生活证明自然农耕可以让人过上一种安详富足、悠闲自在的生活。它是顺遂自然的生活方式,并非致富之道。只有真正喜欢这种生活的人才能安于其中。
目前主要工作:以可食用真菌类为循环核心的永续栽培系统的设计和实践。
六、目前大理古城附近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
超人蔬菜馆耕种着4亩菜地,并且正在探索建设生态社区的可能性
银桥镇有一个近20亩的有机种植试验农场
一然堂素食馆有20亩菜地,但是没能充分利用
那美灵性学校有28亩农田,今年种植向日葵
土上文化种植黄豆制作有机豆腐
不断有朋友来大理找地希望从事自然农耕
我有一个6分地的院子,从事朴门农艺的实践,希望明年之内会扩大到3--5亩,做一个完善的适于素食者的自然循环农耕模式
还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
……
自然农耕 重在实践 播种现在 收获未来
儿时生活在农村,经常会观察薄荷蔓生根在土壤表面上下穿行,数一下小杏树又长出了几片新叶,直到现在还有一颗我亲手栽种的家槐树生长在老家门口。
![]() |
2000年左右,偶尔看到了一本关于有机农业的书,便勾起了儿时的回忆,憧憬着过一种悠闲自在的自然农耕生活。从此我一直不间断的搜集关于有机耕种的相关书籍和知识,《一根稻草的革命》、《新世纪农耕》、《自然农业》、《永续栽培设计》等等给了我许多美好的阅读与思考时光。
![]() |
![]() |
2005年开始,我家阳台的花盆中只有蔬菜生长,很少见花。但种菜的水平却日渐提高。开始种出的菜都黄黄瘦瘦的,到现在一家人最期待的就是采摘自家菜园中的蔬菜,味道真的好极了!那种感觉与口味只有你亲自尝试才能体会。
![]() |
![]() |
![]() |
2008年,我了解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目前有数据指出为大于51%),超过交通运输业,成为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方之一。
![]() |
德国生态经济研究所研究指出:有机纯素食者的碳足迹最低,仅为普通或有机杂食者的十五分之一,普通纯素食者的碳足迹次之,约为普通或有机杂食者的七分之一。
![]() |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畜牧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 |
其实,从我们在中学的生物课本上学过的关于食物链及其金字塔结构的知识就能很明白的说明这一问题……
![]() |
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必须和其它生物保持某些关系才能生活下去。种的个体数在食物链中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而言,在食物链金字塔中底层的草食动物数量最多,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数量则较少,而以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其数量就更少了。所以数量最少的肉食动物便居于食物链最上方。将种的个体数关系以图形来表示,即呈金字塔形。
![]() |
这里有一个能量传递基本原则—十分之一原则:能量在层级之间传递时只有大约10%的下一层级能量能够被上一层级利用,其他90%都耗散掉了。这也就是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原因。
所以,60多亿人类如果是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化,这个金字塔结构迟早将因打破平衡而倾覆,到时,恐怕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
包括人类自己……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我终于下定决心在自然农耕方面做一些工作,希望让自己一家人的生活转向一种更顺遂自然的生活方式。
二、我的自然农耕实践
为了更接近土地,又兼顾家庭,08年底我把家搬到了楚雄,一边接着进行我的阳台种植,一边先后开发了两块试验田,分别有三分和七分地,半年后开了一家瑜伽馆。2010年3月份租下了一个20亩的农场。2010年9月又到了大理,边在那美灵性学校担任园艺老师,边指导超人蔬菜馆种植2亩菜地。
2011年初又回到楚雄,开始蔬菜、粮食和食用菌的种植实践。在遵循朴门农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摸索完善适于素食者的以食用菌为循环核心的庭院经济模式。
2011年底,搬家到大理,租了一个六分地的院子,开始遵循朴门农艺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
阳台种植试验
![]() |
阳台全景
![]() |
朋友农场中的三分试验田—免耕土豆种植试验
![]() |
免耕土豆
![]() |
楚雄城边的八分试验田—蚕豆
![]() |
楚雄城边的八分试验田—萝卜
![]() |
楚雄城边的八分试验田—豌豆
![]() |
占地20亩的实验农场,在这里我没能做太多工作。
![]() |
大理超人蔬菜馆的2亩菜地
![]() |
那美学校的孩子们在菜地中播种
![]() |
楚雄市郊区的万家坝村,自从80年代末就一直从事人工食用菌的生产。
![]() |
我就是在这里观摩学习食用菌种植的
![]() |
菌糠堆肥
![]() |
阳台湿地式自然水塘
![]() |
![]() |
在大理中和村租的6分地的院子,目前正在建设中。满园的树,可以根据我的需要进行置换和修剪,并用做建设和生产材料。
![]() |
简易分集式厕所
![]() |
![]() |
湿地式自然水塘
![]() |
![]() |
......
三、我的阳台蔬菜自然种植方法
配制营养土 将三种材料(粘性材料、砂性材料、腐性材料)按体积比1:1:1的比例均匀混合,以便为植物提供一个水、气、肥、热相对均衡的生长环境。
![]() |
我的营养土主要是将红土、生物碳、取自山上的半腐熟的落叶按等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生物碳就是由这个汽化炉烧出来的。
![]() |
![]() |
育苗 播种 移栽 大多数的植物都可以采取先育苗再移栽的方式种植,以方便管理。育苗基质采用与种植时的营养土相同的配方,只是颗粒度相对要更均匀一些。
![]() |
九层塔(中间三盆都是)香味浓郁,是佐餐的佳品,可以用来煮面、烤面包、做沾水等等。如果你的阳台不大,其实只是种几盆罗勒、紫苏和几丛薄荷、香菜就很令人满足了。
![]() |
与芦荟种在一起的薄荷,种根采自小区地下泉水旁
![]() |
紫苏、朋友给的种苗,叶片直接食用或包饭团都很美味。
![]() |
开着塔形花的是香苏,种苗是在地摊上买的,一次购买,终生受益,再也不用购买种子了。有心形叶的是紫山药,在菜市场购买来食用后,顺手将山药头埋入了土中,谁知它的生命力如此旺盛,已经爬入天空中了。
![]() |
小番茄苗,先是在纸杯中育苗,然后移栽到了植物油桶中,已经开花了。现在又将盆底削掉,连盆一起种在了泡沫箱中,如下图。
![]() |
泡沫箱是在水果摊买的,3到4元一只。在泡沫箱的侧边靠底部的位置用起子戳几个洞,以便排水。
![]() |
管理
每天空闲时,都要观察一下,如果叶子有点焉了,或者土壤表面干燥了,就要浇水,最好一次浇透。
可以将树叶、干草、或厨余的一些较干燥的如豆杆等直接铺于土壤表面,既保水又有施肥作用。对于一些结果类蔬菜也可以施一些菜籽饼肥。也可以利用厨余垃圾自制沼肥,用塑料筒。
虫子?...顺其自然吧...香草类的基本没有病虫害,番茄...也还没见...
收获
罗勒、紫苏、薄荷、荆芥、番茄等都收获了。
收到了多种植物的种子:紫苏、罗勒、荆芥、番茄等。
![]() |
四、自然耕种与本土智慧的结合
在楚雄时,我主要将精力放在验证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上,由于一些方法并不太适合本地情况,所以有成功也有失败。
关于覆盖,由于楚雄旱季较长、空气比较干燥,所以覆盖保水并不能解决缺水的根本矛盾。
免耕也是一样,由于土壤质地较粘、缺乏有机质。如果不翻耕,发芽率及早期生长没问题,但是进入旱季后由于土地板结而使得蔬菜生长不良。
……
到大理后,我就很注意考察当地的耕种方法,并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其相结合。
通过与当地农民的交流,我了解到:由于苍山和洱海所形成的小气候环境的独特作用,古城周边自古以来就是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非常肥沃。
![]() |
从南诏时代起,当地即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翻地 ,每次采收后、播种前都要深翻土地达30cm深。具体方法如下:
先挖出一条深30cm、宽50--70cm的沟;
![]() |
再将靠近沟处未翻耕土地上的杂草及枯植株割掉放入沟中;
![]() |
再将草根铲入沟中;
![]() |
然后将土壤翻入沟中将杂草埋上;
![]() |
接着翻下一沟,以此类推,直至翻完整个地块。
![]() |
这样一来,将会使大部分杂草种子翻入30cm的土下,抑制它的发芽,从而控制了杂草的过度生长。草叶的腐烂在秋冬季还会为蔬菜提供热量和肥料,促使其发芽和生长。
鉴于古城这里的耕作方式是比较科学的,并且为了照顾耕作者的思维惯性,我们采取了在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前提下,雇用了土地主人基本按照当地的耕作方式进行种植。基本上先选择少用肥料、少生病虫害的品种来种植,如:萝卜、香菜、生菜、绿干菜、茴香、菠菜等等。
肥源采用菜籽饼为主。
虫害预防采取紫荆泽兰和苦蒿泡水喷施。
其实上面两项尚未真正使用过,只是为了缓解一下主人的紧张心理而已。
……
然后,分中线。
![]() |
播种:
![]() |
出芽后,在小苗时,要将行间的杂草在很小时就锄去,比较省劲。
![]() |
茁壮成长的豌豆尖
![]() |
绿杆菜
![]() |
青笋
![]() |
收获
![]() |
![]() |
好开心…
![]() |
五、今后的工作
遵循福冈氏自然农法和朴门永续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以农民世代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利用自然的科技手段、发展创新的技术方法,构建一个将工作、生活融为一体的自然农耕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有志于自然农耕生活方式的朋友分享。
通过自己的生活证明自然农耕可以让人过上一种安详富足、悠闲自在的生活。它是顺遂自然的生活方式,并非致富之道。只有真正喜欢这种生活的人才能安于其中。
目前主要工作:以可食用真菌类为循环核心的永续栽培系统的设计和实践。
六、目前大理古城附近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
超人蔬菜馆耕种着4亩菜地,并且正在探索建设生态社区的可能性
银桥镇有一个近20亩的有机种植试验农场
一然堂素食馆有20亩菜地,但是没能充分利用
那美灵性学校有28亩农田,今年种植向日葵
土上文化种植黄豆制作有机豆腐
不断有朋友来大理找地希望从事自然农耕
我有一个6分地的院子,从事朴门农艺的实践,希望明年之内会扩大到3--5亩,做一个完善的适于素食者的自然循环农耕模式
还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
……
自然农耕 重在实践 播种现在 收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