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出来的激情
《粉墨》:拼贴出来的激情
让自己慢下来
让世界慢下来
慢是勇气,也是实力
每个瞬间可以是璀璨的爆发
慢下来,生命越发的饱满
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慢
当你能把风捉住时
会得到自由无限
近日连看了两场济南杂技团的演出《粉墨》。第一场时坐在剧场后排中间位子观看全貌,第二场到第一排察看细微。由远及近仔仔细细看了个过瘾。一方面被台上演员的高超技艺所震撼,被他们渗透情感的表演及音乐舞美共同营造出的氛围所打动。同时,又因为视觉听觉心灵头脑处处的感应开关,统统被开启并高速运转,感觉是应接不暇,简直累坏了。一同前来的摄影师更是给累坏了。
意象 意在视觉吸引
名为齐风鲁韵,齐鲁风韵何在?从何处体现出来?名为京剧意象。京剧何在?看完了演出,一些疑问也随之而来。
观众所看到的京剧意象,就是几处京剧道白 加上简化了的京剧舞台服装。道白听不清,听不懂,或许应该字幕提示一下?
挂帅一节中表演的是车技,女孩们个个英姿飒爽,一排排立在行进的自行车上,向观众们齐刷刷亮相并向挥手致意,那亮丽洒脱的动作像极了电影中的美式军礼。看似庄重,实际又是俏皮的调侃。此处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观众乐不可支,心领神会。
西方现代戏剧的观念与手法 也尽可能地体现了出来,有时运用了疏离的效果,比如那个三岔口单元,剧场保持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除了台上的夜行人衣服反射出的荧光。还在提示屏上特意注明,不允许用闪光灯拍照。有几次则是台上台下互动,互融,当钟馗带着妹妹出嫁时,迎亲队伍最后跑到了台下观众当中,新娘揭开面纱展示了下面容。竟然是个脸上长了些黑痣的丑男,观众都一惊,接着全场爆笑。
杂技本身,吸取了世界各地的精华,异域风情也统统拿来。
草帽一章,造型趣味明显都是墨西哥风格的。
当然,多数还是借用了京剧中的中国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来塑造意象,为杂技表演增添了情节的框架与文化氛围,不过有些地方略显牵强。
梁红玉高台击鼓,是压轴节目。表演者却不是女的,是个精悍的男生。据说是因为动作强度太大,女的做不来。
音乐 通俗歌曲为主
节目使用的音乐主要还是通俗歌曲,至少三首可称得上整场演出的亮点,旋律动听,较为新异,演唱者投入了饱满的情感,演绎得相当成功。曲作者是丁锋。网上搜了下,此人是央视的音乐总监,当代知名作曲家。去年的奥运会歌曲就有他的一首作品。
剧中歌词令人回味:《粉墨人生》
我是哪一个//生旦净丑人是什么//粉墨褪去没有颜色//只有千古不变一首歌
你是哪一个//梦里是彩色的//面具背后藏着火//只想真心燃烧一首歌
忘了哀愁//转身以后//千山万水风景走过//沧海桑田回眸片刻
《虞歌》
四面楚歌声//为君舞婆娑//今朝清秋后//无人解忧愁
如何骓不逝//如何可奈何//爱可敌十面//劝君听虞歌
分别一瞬间//对酒当歌浪迹天涯//爱情的悬崖//剑器飞舞谁挣扎
分别一瞬间//对酒当歌浪迹天涯//爱情的悬崖//长袖飞舞热血洒
可奈何//英雄做梦美人寂寞//可奈何//力拔山兮无法依托
可奈何//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听虞歌//朝朝暮暮悲欢离合
等来世再相会
这些歌曲往往都是慢歌。甚至比京剧的节奏还要慢。从中你可以联想到整个世界行进快与慢的关系。究竟世界的发展是越来越快,还是越来越慢呢?一些古老的艺术形式比如京剧昆曲等等遭受冷遇面临灭绝危机,究竟是因为人们不喜欢它的慢节奏,还是不满足如今对它们的演绎太缺少内涵?王菲的歌无非都是说说情感,想想自我。就这一个意思,哼哼叽叽没完没了。把她所有专辑里的歌加起来时间不会比一出折子戏短吧。怎没见过有人抱怨她节奏太慢呢!
除了通俗歌曲,伴随杂技表演的是多姿多彩的戏剧舞台音乐,效果听起来像是好莱坞大片里出现过的、似曾相识的影视配乐,里面充满了眼下最摩登的种种音乐元素,爵士,电子,打击乐,无调式,纯节奏。
拼贴出来的激情
杂技本身,要比强度,冒险性和刺激性,恐怕还是西方的更胜一筹。中国人就先天的身体条件来讲,更适合扬长避短,以头脑智慧取胜。相信济南杂技团的演员在平时训练和实地演出时也都是尽了力的。但东方人从身体到精神一向是属于温和中庸型的,不同于西方民族那种半神半兽的类型,不如他们更适合从事爆发力和持久性要求特别高的表演与运动项目。
第一次观看的那场,台上有些女孩子表现得软软踏踏,没有节奏感。该刚劲时刚劲不起来。开头的泥塑还好。后来松懈了。那不是表演。只是在休息在放松。慢和柔想要表现出美感,尤其需要特别强的控制力方能表现出来,方能不至于显得拖踏随意。像以前样板戏里的舞蹈,一举手一抬足相当的遒劲利落。恐怕是下了大苦功才收到的效果。
《粉墨》得奖的最高纪录是国家级的二等奖,银牌。如此对它的评定还是恰如其分的。
它的编创者有着非常大的野心,也有相当开阔的视野,极力想把现有的古今中外一切精华融于一炉,想以现代理念 重新审视、改造、整合、颠覆传统艺术,完成一种升华。
最终成功了吗?对此还存疑。
如果观众个人能感觉得到这种种的努力,也许会看得非常累。也许抛开那些刺激人听觉视觉的种种拼贴,把精神集中在杂技的技巧展示上,会让观看演出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愉快些。
一旦要攀上顶峰,可能立时发觉自己很吃力,用力。真正完美的艺术总是让人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到,是不着痕迹的。不管怎样,意识是好的。所有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让自己慢下来
让世界慢下来
慢是勇气,也是实力
每个瞬间可以是璀璨的爆发
慢下来,生命越发的饱满
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慢
当你能把风捉住时
会得到自由无限
近日连看了两场济南杂技团的演出《粉墨》。第一场时坐在剧场后排中间位子观看全貌,第二场到第一排察看细微。由远及近仔仔细细看了个过瘾。一方面被台上演员的高超技艺所震撼,被他们渗透情感的表演及音乐舞美共同营造出的氛围所打动。同时,又因为视觉听觉心灵头脑处处的感应开关,统统被开启并高速运转,感觉是应接不暇,简直累坏了。一同前来的摄影师更是给累坏了。
意象 意在视觉吸引
名为齐风鲁韵,齐鲁风韵何在?从何处体现出来?名为京剧意象。京剧何在?看完了演出,一些疑问也随之而来。
观众所看到的京剧意象,就是几处京剧道白 加上简化了的京剧舞台服装。道白听不清,听不懂,或许应该字幕提示一下?
挂帅一节中表演的是车技,女孩们个个英姿飒爽,一排排立在行进的自行车上,向观众们齐刷刷亮相并向挥手致意,那亮丽洒脱的动作像极了电影中的美式军礼。看似庄重,实际又是俏皮的调侃。此处实在令人忍俊不禁,观众乐不可支,心领神会。
西方现代戏剧的观念与手法 也尽可能地体现了出来,有时运用了疏离的效果,比如那个三岔口单元,剧场保持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除了台上的夜行人衣服反射出的荧光。还在提示屏上特意注明,不允许用闪光灯拍照。有几次则是台上台下互动,互融,当钟馗带着妹妹出嫁时,迎亲队伍最后跑到了台下观众当中,新娘揭开面纱展示了下面容。竟然是个脸上长了些黑痣的丑男,观众都一惊,接着全场爆笑。
杂技本身,吸取了世界各地的精华,异域风情也统统拿来。
草帽一章,造型趣味明显都是墨西哥风格的。
当然,多数还是借用了京剧中的中国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来塑造意象,为杂技表演增添了情节的框架与文化氛围,不过有些地方略显牵强。
梁红玉高台击鼓,是压轴节目。表演者却不是女的,是个精悍的男生。据说是因为动作强度太大,女的做不来。
音乐 通俗歌曲为主
节目使用的音乐主要还是通俗歌曲,至少三首可称得上整场演出的亮点,旋律动听,较为新异,演唱者投入了饱满的情感,演绎得相当成功。曲作者是丁锋。网上搜了下,此人是央视的音乐总监,当代知名作曲家。去年的奥运会歌曲就有他的一首作品。
剧中歌词令人回味:《粉墨人生》
我是哪一个//生旦净丑人是什么//粉墨褪去没有颜色//只有千古不变一首歌
你是哪一个//梦里是彩色的//面具背后藏着火//只想真心燃烧一首歌
忘了哀愁//转身以后//千山万水风景走过//沧海桑田回眸片刻
《虞歌》
四面楚歌声//为君舞婆娑//今朝清秋后//无人解忧愁
如何骓不逝//如何可奈何//爱可敌十面//劝君听虞歌
分别一瞬间//对酒当歌浪迹天涯//爱情的悬崖//剑器飞舞谁挣扎
分别一瞬间//对酒当歌浪迹天涯//爱情的悬崖//长袖飞舞热血洒
可奈何//英雄做梦美人寂寞//可奈何//力拔山兮无法依托
可奈何//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听虞歌//朝朝暮暮悲欢离合
等来世再相会
这些歌曲往往都是慢歌。甚至比京剧的节奏还要慢。从中你可以联想到整个世界行进快与慢的关系。究竟世界的发展是越来越快,还是越来越慢呢?一些古老的艺术形式比如京剧昆曲等等遭受冷遇面临灭绝危机,究竟是因为人们不喜欢它的慢节奏,还是不满足如今对它们的演绎太缺少内涵?王菲的歌无非都是说说情感,想想自我。就这一个意思,哼哼叽叽没完没了。把她所有专辑里的歌加起来时间不会比一出折子戏短吧。怎没见过有人抱怨她节奏太慢呢!
除了通俗歌曲,伴随杂技表演的是多姿多彩的戏剧舞台音乐,效果听起来像是好莱坞大片里出现过的、似曾相识的影视配乐,里面充满了眼下最摩登的种种音乐元素,爵士,电子,打击乐,无调式,纯节奏。
拼贴出来的激情
杂技本身,要比强度,冒险性和刺激性,恐怕还是西方的更胜一筹。中国人就先天的身体条件来讲,更适合扬长避短,以头脑智慧取胜。相信济南杂技团的演员在平时训练和实地演出时也都是尽了力的。但东方人从身体到精神一向是属于温和中庸型的,不同于西方民族那种半神半兽的类型,不如他们更适合从事爆发力和持久性要求特别高的表演与运动项目。
第一次观看的那场,台上有些女孩子表现得软软踏踏,没有节奏感。该刚劲时刚劲不起来。开头的泥塑还好。后来松懈了。那不是表演。只是在休息在放松。慢和柔想要表现出美感,尤其需要特别强的控制力方能表现出来,方能不至于显得拖踏随意。像以前样板戏里的舞蹈,一举手一抬足相当的遒劲利落。恐怕是下了大苦功才收到的效果。
《粉墨》得奖的最高纪录是国家级的二等奖,银牌。如此对它的评定还是恰如其分的。
它的编创者有着非常大的野心,也有相当开阔的视野,极力想把现有的古今中外一切精华融于一炉,想以现代理念 重新审视、改造、整合、颠覆传统艺术,完成一种升华。
最终成功了吗?对此还存疑。
如果观众个人能感觉得到这种种的努力,也许会看得非常累。也许抛开那些刺激人听觉视觉的种种拼贴,把精神集中在杂技的技巧展示上,会让观看演出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愉快些。
一旦要攀上顶峰,可能立时发觉自己很吃力,用力。真正完美的艺术总是让人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到,是不着痕迹的。不管怎样,意识是好的。所有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