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手槍黎講得 黎廣德
非常人語
雞蛋手槍黎講得 黎廣德
2010年02月04日
每次反對政府建設項目,有破有立,提供造價較低的 Plan B,政府不理。政府興建添馬艦總部要五十多億,他們只須三十多億,「幾十億不是少錢,但市民覺得幾十億跟幾百億差不多,大家都不知道等於幾多,都沒見過,所以上次做不出氣勢。」今次高鐵,他們的設計只須三百億,加上八十後的抗爭,終於做出氣勢。
高鐵一役,工程師黎廣德沒有曲迎舔痔,討好政府,乞求生意,反而跟政府對着幹。
五十二歲,賺錢賺得不耐煩了?「若要一言蔽之,借用村上春樹的說話,『讓專業站在雞蛋的一方』,前面有一面牆(強權),雞蛋代表弱勢,擲出去。」黎廣德說。
○七年成立公共專業聯盟,他當主席,幫助弱勢擲蛋,「香港的專業,不論律師也好,工程師也好,英文叫 hired guns,租來的槍。
誰有錢租槍?當然是有權有勢的人,那麼無權無勢的人呢?」
問問題的人,自己便是答案,「我們不但免費借槍出來,還組織游說工作,說服更多專業人士、學者,將他們的知識、手槍給予更多人用。」
曾當長春社主席,目前是理事,環保人士大多愛惜身體,但他無意奉行低糖、低油、低鹽、高鈣、高纖等麻煩規條,這個人嘛,只慎防高鐵。
早年設立工程公司,業務主要在內地,幾年前上岸,再無顧忌,放心借出佩槍,難怪關菊英也這麼唱:「誰想講骨氣,最先必須有一些儲備。」
別說「上岸」,很難聽的,應該說我比較獨立,不用餐搵餐食。○五年,有一家英國公司買起我們的公司,我便沒有再做水利投資,少了生意利益牽制,當然好重要,我不會否認。如果我有好多生意聯繫,好容易被人用各種方法牽制——我講得好白。
他是公民黨副主席,記者訪問過該黨不少成員,他最坦白。早前左報每日點名謾罵,有次劉迺強錯寫「黎廣得」,下次可以考慮,錯寫成「黎講得」。
黎廣德固然 gun正苗紅,但別人未必視財如糞,總怕政府以合約要脅吧?
不一定要脅,也可引誘,威逼利誘。做 hired guns,到立法會講高鐵,來去只有一、兩個團體,
專業團體更只有我們一個,其他都站在政府一邊,為什麼?
我不是說這些人完全沒有骨氣,各樣人有各樣計算,政府未必立即把合同交給他們,但他們想跟政府、港鐵保持關係,你叫他們完全獨立,不可能。
你看,有幾多個專業團體,在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上,跟政府有不同意見?不是沒有,皇后碼頭事件上,規劃師學會有些代表,採取完全獨立於政府的取態,他們承受好大壓力,甚至失去工作 他們任職公營機構,政府當然可以指揮……我不能講得更白,他們不想開名。
他跟政府作對,工程界行家將他視作異類,生人勿近麼?
剛剛相反,他們好支持我。即使單看利益,這個高鐵方案剝奪好多工程界人士利益,令好多其他工程上不到馬,例如大埔濾水廠,本來有個工程要做,現在拖着;吐露港公路擴建工程也拖着;本來有一項渠務工程,接駁全港所有鄉村,收集污水,現在又不做了,多等幾年吧。
除了幾家大公司從高鐵得益,大部分 contractor爭不到這些大 job,他們只想接細 job,興建學校、起水廠、鋪渠,現在都沒有了,或者少了好多,所以他們絕對不會疏遠我。
得益
香港的專業都親政府?「不是個人問題,只是還未建立制度,假如學會請我做獨立評估,我便代表學會出聲,不應該秋後算賬。香港的官場文化……應該可以講得更白,從我們特首的胸襟,以至局長,你做每一件事,他們分不清楚你戴哪一頂帽(身份)。」
有人愁,當然有人快樂,高鐵讓誰得益?
這些消息從哪裡來,你不要問——你應該知道,九鐵、地鐵一向不咬弦,港鐵當然由地鐵主導。港鐵接手(高鐵)時,管理層有個好清楚的信息,不能用回九鐵的設計,必須擴大研究,一地兩檢不行的話怎辦?駁條線入去福田站,就像機場快線,也想過總站設在錦上路,可是政府高層否決了擴大研究。
說回文化問題,地鐵始終是上市公司,什麼都要自掏腰包,要計掂數,所以講求成本效益;九鐵從來百分百是政府公司,講求聽話。九鐵聽話是對的,錢不是自己的,多花錢便多花錢吧。
現時危險在,這種文化已經滲入合併後的港鐵,特別是這個項目,港鐵收取工程管理費,他們沒有公布比例,假設 3%,○八年 395億, 3%就是十幾億,現在六百億,便 double,對他們來說,沒有一個誘因叫他們替這個項目省錢。
去年出席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近來科學家大談地球冷化,迷你冰河,何須再搞環保?「現在用全球 1-2% GDP去做,有機會避免將來 10-20% GDP損失。買汽車保險,買了也可能永不撞車,你覺得值得買,就買吧。」
這跟特區政府的管治心態有關,上行下效。好少國家、城市像香港,有這麼多儲備盈餘,並不健康。我們做生意講求 financial discipline,財政紀律,錢一多,便身痕,誰都一樣,公司 CEO也好,政府首長也好,一樣身痕,(麻甩佬一樣?)對了,上深圳去。
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操守,前兩天港大工程學會搞了個論壇,請了我及邱誠武(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我跟他們說,我上第一課(工程),跟他們上第一課一樣,用最少資源,讓社群得到最大服務,這是專業操守,是戒條,若戒條也達不到,大家便知道不妥。
記者有興趣知道,他怎樣看邱誠武?
他好可憐——我不是對他個人有貶意——他要講好多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甚至不是他百分百相信的,換作是我,便做不來,我只能做我相信的事,所以我畢業時,政府請我,我還是決定不入政府,性格問題。
出路
「高鐵期間,有些其他專業的人,我不認識,主動找我,提供資料,不肯開名。我好理解。」
故事要從兒時說起,住在深水埗大南街,街頭是他的遊樂場,他有充分條件學壞,但他選擇發奮。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爸爸,早年行船,後來擔任船上理貨員,原來也不易當,要懂英語,他說過一個故事:我爺爺在鄉下順德桃村當中醫,德高望重,所以也擔任保長,村民有何糾紛,他要擺平。一次有個村民怪他處事不公,一槍殺了他。那時這叫造反,不是起義!
十個子女四散,我爸爸跑到廣州投靠他的叔叔,沒有人教他英語,只有拿起書本亂讀。叔叔臥床抽鴉片,他有學識,看不過眼,大喝:「我教你!」當時爸爸已想,讀書是唯一出路。他常說這故事,可能對我有一定激勵吧!
我讀書從不用錢,不是申請免費,就是有獎學金。唸石硤尾聖方濟愛德小學,當時上午校是私校,我便唸下午校,不用錢;中學唸九龍華仁,初中開始當童軍,全港只有六人考獲 Green Scout Award,我是其一,可以到英國白金漢宮,在英女王手上領取獎章,但我沒錢買機票。
兒時玩伴跑上天台放紙鳶,不慎墮樓身亡,黎廣德睡午覺避過一劫,這個故事他說過幾遍,此處不贅,只是他說,日後在港大唸土木工程,碩士唸城市研究,這是原因之一。
舊樓天台沒有圍欄,當時覺得理所當然;經歷過後,覺得應該有這些安全措施。土木工程其中一科是環境工程,為了環境,找個工程答案,那時還沒有環境科學。
畢業後,政府請我,但我寧願在外面當工程顧問,薪金不及政府工。政府工多限制,直接點說,像邱誠武現在做的,屁股決定腦袋。
後來在澳洲生活八年,加入當時全澳洲最大工程公司 BHP,負責亞洲工程,中國水利部長、建設部長到訪,叫我找商業資金,回國投資,我便跟一名澳洲投資銀行家搞公司,回國興建水廠。
罪無可恕
剛才他大談 hired guns,幫助弱勢,可是,建水廠,加水費,豈非害苦窮人?
水廠沒資金,窮人最受害。香港差不多百分百地區有自來水,內地城市不同,窮鄉僻壤可能僅一半人有,就是市中心最有錢的人,包括市政府官員。自來水幾毛錢一噸;窮人向水車買水,幾十塊錢一噸。你說加水費害苦窮人,其實由幾毛錢加到一塊錢,我們便有錢擴闊水網,人人(水費)一塊錢,對窮人來說便宜很多,對有錢人貴了少許。作為基建項目,如何平均分配,這是典型例子。
一次搞污水廠投資,涉及英國資金,在北京簽約,英國大使館知道了,剛好貝理雅訪華,便請他來,作為見證。(黎廣德好大面子!)互相俾面吧,當時他是首相,也要顯示他找到生意。
你未必知,我也幫過曾蔭權,當年他率團開發大西北,訪問四川時,要找一些政績,證明訪問成效,貿易發展局打鑼找公司交貨,適逢我們在四川商談投資,還未談得成熟,但見他們這麼可憐,而我們也要簽一份框架協議,便安排了,作為他訪問其中一個成果。結果投資談不攏,但他已經攞彩,我相信他的訪問團經常要做這些事。
早年營商,常與內地市領導談判,「當大家不知道對方底牌去到哪裡,你作出任何讓步,都好戇居。」情況跟現在政制問題相似,「中央不是好清楚香港人有幾大決心,願意放棄幾多去爭取普選,例如表面上的和諧、經濟上內地給予甜頭的假象。我們要讓中央知道香港人願意行到哪步,談判才有意義。」
當年曾蔭權(右三)訪問四川,貿發局四處替他找政績,找到黎廣德(右一),「曾蔭權未必知情,別要怪他。」
近幾年專心搞環保,替弱勢擲蛋,「先不說我有沒有貢獻,起碼做得開心,是另一階段,擴闊了視野,符合一直以來的理念,公義的理念。」
我跟曾蔭權打交道,最多是在持續發展委員會,他是主席,鄭維健是副主席,鄭找了我及長春社幾人,擔任策略小組委員,幫手度橋。現在常說的公眾參與,就在那時開始,那是可持續的其中一個概念。
○五年搞了個高峰會,討論公眾參與的成敗,曾蔭權坐第一排,我代表專家小組上台說話:「今次難得做到公眾參與機制,但這機制取決於一件事,政府一定要放棄長官意志的傲慢,和市民平起平坐決策,否則,好快市民便有好大反彈 。」我一講完,他便面黑 。
我強調,當時我不存敵意。結果,高鐵應驗了○五年我說的反彈。曾蔭權好清楚這件事(公眾參與),他當主席,起碼理論上好了解,為何要搞公眾參與?如何成功?現在做得不好,他罪無可恕。
撰文︰陳勝藍
攝影︰鄭樹清
協力︰鄒潔珊
雞蛋手槍黎講得 黎廣德
2010年02月04日
每次反對政府建設項目,有破有立,提供造價較低的 Plan B,政府不理。政府興建添馬艦總部要五十多億,他們只須三十多億,「幾十億不是少錢,但市民覺得幾十億跟幾百億差不多,大家都不知道等於幾多,都沒見過,所以上次做不出氣勢。」今次高鐵,他們的設計只須三百億,加上八十後的抗爭,終於做出氣勢。
高鐵一役,工程師黎廣德沒有曲迎舔痔,討好政府,乞求生意,反而跟政府對着幹。
五十二歲,賺錢賺得不耐煩了?「若要一言蔽之,借用村上春樹的說話,『讓專業站在雞蛋的一方』,前面有一面牆(強權),雞蛋代表弱勢,擲出去。」黎廣德說。
○七年成立公共專業聯盟,他當主席,幫助弱勢擲蛋,「香港的專業,不論律師也好,工程師也好,英文叫 hired guns,租來的槍。
誰有錢租槍?當然是有權有勢的人,那麼無權無勢的人呢?」
問問題的人,自己便是答案,「我們不但免費借槍出來,還組織游說工作,說服更多專業人士、學者,將他們的知識、手槍給予更多人用。」
曾當長春社主席,目前是理事,環保人士大多愛惜身體,但他無意奉行低糖、低油、低鹽、高鈣、高纖等麻煩規條,這個人嘛,只慎防高鐵。
早年設立工程公司,業務主要在內地,幾年前上岸,再無顧忌,放心借出佩槍,難怪關菊英也這麼唱:「誰想講骨氣,最先必須有一些儲備。」
別說「上岸」,很難聽的,應該說我比較獨立,不用餐搵餐食。○五年,有一家英國公司買起我們的公司,我便沒有再做水利投資,少了生意利益牽制,當然好重要,我不會否認。如果我有好多生意聯繫,好容易被人用各種方法牽制——我講得好白。
他是公民黨副主席,記者訪問過該黨不少成員,他最坦白。早前左報每日點名謾罵,有次劉迺強錯寫「黎廣得」,下次可以考慮,錯寫成「黎講得」。
黎廣德固然 gun正苗紅,但別人未必視財如糞,總怕政府以合約要脅吧?
不一定要脅,也可引誘,威逼利誘。做 hired guns,到立法會講高鐵,來去只有一、兩個團體,
專業團體更只有我們一個,其他都站在政府一邊,為什麼?
我不是說這些人完全沒有骨氣,各樣人有各樣計算,政府未必立即把合同交給他們,但他們想跟政府、港鐵保持關係,你叫他們完全獨立,不可能。
你看,有幾多個專業團體,在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上,跟政府有不同意見?不是沒有,皇后碼頭事件上,規劃師學會有些代表,採取完全獨立於政府的取態,他們承受好大壓力,甚至失去工作 他們任職公營機構,政府當然可以指揮……我不能講得更白,他們不想開名。
他跟政府作對,工程界行家將他視作異類,生人勿近麼?
剛剛相反,他們好支持我。即使單看利益,這個高鐵方案剝奪好多工程界人士利益,令好多其他工程上不到馬,例如大埔濾水廠,本來有個工程要做,現在拖着;吐露港公路擴建工程也拖着;本來有一項渠務工程,接駁全港所有鄉村,收集污水,現在又不做了,多等幾年吧。
除了幾家大公司從高鐵得益,大部分 contractor爭不到這些大 job,他們只想接細 job,興建學校、起水廠、鋪渠,現在都沒有了,或者少了好多,所以他們絕對不會疏遠我。
得益
香港的專業都親政府?「不是個人問題,只是還未建立制度,假如學會請我做獨立評估,我便代表學會出聲,不應該秋後算賬。香港的官場文化……應該可以講得更白,從我們特首的胸襟,以至局長,你做每一件事,他們分不清楚你戴哪一頂帽(身份)。」
有人愁,當然有人快樂,高鐵讓誰得益?
這些消息從哪裡來,你不要問——你應該知道,九鐵、地鐵一向不咬弦,港鐵當然由地鐵主導。港鐵接手(高鐵)時,管理層有個好清楚的信息,不能用回九鐵的設計,必須擴大研究,一地兩檢不行的話怎辦?駁條線入去福田站,就像機場快線,也想過總站設在錦上路,可是政府高層否決了擴大研究。
說回文化問題,地鐵始終是上市公司,什麼都要自掏腰包,要計掂數,所以講求成本效益;九鐵從來百分百是政府公司,講求聽話。九鐵聽話是對的,錢不是自己的,多花錢便多花錢吧。
現時危險在,這種文化已經滲入合併後的港鐵,特別是這個項目,港鐵收取工程管理費,他們沒有公布比例,假設 3%,○八年 395億, 3%就是十幾億,現在六百億,便 double,對他們來說,沒有一個誘因叫他們替這個項目省錢。
去年出席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近來科學家大談地球冷化,迷你冰河,何須再搞環保?「現在用全球 1-2% GDP去做,有機會避免將來 10-20% GDP損失。買汽車保險,買了也可能永不撞車,你覺得值得買,就買吧。」
這跟特區政府的管治心態有關,上行下效。好少國家、城市像香港,有這麼多儲備盈餘,並不健康。我們做生意講求 financial discipline,財政紀律,錢一多,便身痕,誰都一樣,公司 CEO也好,政府首長也好,一樣身痕,(麻甩佬一樣?)對了,上深圳去。
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操守,前兩天港大工程學會搞了個論壇,請了我及邱誠武(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我跟他們說,我上第一課(工程),跟他們上第一課一樣,用最少資源,讓社群得到最大服務,這是專業操守,是戒條,若戒條也達不到,大家便知道不妥。
記者有興趣知道,他怎樣看邱誠武?
他好可憐——我不是對他個人有貶意——他要講好多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甚至不是他百分百相信的,換作是我,便做不來,我只能做我相信的事,所以我畢業時,政府請我,我還是決定不入政府,性格問題。
出路
「高鐵期間,有些其他專業的人,我不認識,主動找我,提供資料,不肯開名。我好理解。」
故事要從兒時說起,住在深水埗大南街,街頭是他的遊樂場,他有充分條件學壞,但他選擇發奮。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爸爸,早年行船,後來擔任船上理貨員,原來也不易當,要懂英語,他說過一個故事:我爺爺在鄉下順德桃村當中醫,德高望重,所以也擔任保長,村民有何糾紛,他要擺平。一次有個村民怪他處事不公,一槍殺了他。那時這叫造反,不是起義!
十個子女四散,我爸爸跑到廣州投靠他的叔叔,沒有人教他英語,只有拿起書本亂讀。叔叔臥床抽鴉片,他有學識,看不過眼,大喝:「我教你!」當時爸爸已想,讀書是唯一出路。他常說這故事,可能對我有一定激勵吧!
我讀書從不用錢,不是申請免費,就是有獎學金。唸石硤尾聖方濟愛德小學,當時上午校是私校,我便唸下午校,不用錢;中學唸九龍華仁,初中開始當童軍,全港只有六人考獲 Green Scout Award,我是其一,可以到英國白金漢宮,在英女王手上領取獎章,但我沒錢買機票。
兒時玩伴跑上天台放紙鳶,不慎墮樓身亡,黎廣德睡午覺避過一劫,這個故事他說過幾遍,此處不贅,只是他說,日後在港大唸土木工程,碩士唸城市研究,這是原因之一。
舊樓天台沒有圍欄,當時覺得理所當然;經歷過後,覺得應該有這些安全措施。土木工程其中一科是環境工程,為了環境,找個工程答案,那時還沒有環境科學。
畢業後,政府請我,但我寧願在外面當工程顧問,薪金不及政府工。政府工多限制,直接點說,像邱誠武現在做的,屁股決定腦袋。
後來在澳洲生活八年,加入當時全澳洲最大工程公司 BHP,負責亞洲工程,中國水利部長、建設部長到訪,叫我找商業資金,回國投資,我便跟一名澳洲投資銀行家搞公司,回國興建水廠。
罪無可恕
剛才他大談 hired guns,幫助弱勢,可是,建水廠,加水費,豈非害苦窮人?
水廠沒資金,窮人最受害。香港差不多百分百地區有自來水,內地城市不同,窮鄉僻壤可能僅一半人有,就是市中心最有錢的人,包括市政府官員。自來水幾毛錢一噸;窮人向水車買水,幾十塊錢一噸。你說加水費害苦窮人,其實由幾毛錢加到一塊錢,我們便有錢擴闊水網,人人(水費)一塊錢,對窮人來說便宜很多,對有錢人貴了少許。作為基建項目,如何平均分配,這是典型例子。
一次搞污水廠投資,涉及英國資金,在北京簽約,英國大使館知道了,剛好貝理雅訪華,便請他來,作為見證。(黎廣德好大面子!)互相俾面吧,當時他是首相,也要顯示他找到生意。
你未必知,我也幫過曾蔭權,當年他率團開發大西北,訪問四川時,要找一些政績,證明訪問成效,貿易發展局打鑼找公司交貨,適逢我們在四川商談投資,還未談得成熟,但見他們這麼可憐,而我們也要簽一份框架協議,便安排了,作為他訪問其中一個成果。結果投資談不攏,但他已經攞彩,我相信他的訪問團經常要做這些事。
早年營商,常與內地市領導談判,「當大家不知道對方底牌去到哪裡,你作出任何讓步,都好戇居。」情況跟現在政制問題相似,「中央不是好清楚香港人有幾大決心,願意放棄幾多去爭取普選,例如表面上的和諧、經濟上內地給予甜頭的假象。我們要讓中央知道香港人願意行到哪步,談判才有意義。」
當年曾蔭權(右三)訪問四川,貿發局四處替他找政績,找到黎廣德(右一),「曾蔭權未必知情,別要怪他。」
近幾年專心搞環保,替弱勢擲蛋,「先不說我有沒有貢獻,起碼做得開心,是另一階段,擴闊了視野,符合一直以來的理念,公義的理念。」
我跟曾蔭權打交道,最多是在持續發展委員會,他是主席,鄭維健是副主席,鄭找了我及長春社幾人,擔任策略小組委員,幫手度橋。現在常說的公眾參與,就在那時開始,那是可持續的其中一個概念。
○五年搞了個高峰會,討論公眾參與的成敗,曾蔭權坐第一排,我代表專家小組上台說話:「今次難得做到公眾參與機制,但這機制取決於一件事,政府一定要放棄長官意志的傲慢,和市民平起平坐決策,否則,好快市民便有好大反彈 。」我一講完,他便面黑 。
我強調,當時我不存敵意。結果,高鐵應驗了○五年我說的反彈。曾蔭權好清楚這件事(公眾參與),他當主席,起碼理論上好了解,為何要搞公眾參與?如何成功?現在做得不好,他罪無可恕。
撰文︰陳勝藍
攝影︰鄭樹清
協力︰鄒潔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