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统治的艺术的书评 (46)

维舟 2016-08-01 13:27:45

高山上的乌托邦

我们日常所惯用的概念经常会误导人。例如说到“国家”,我们的自然反应便会以为那是像我们眼下所熟知的那种,在固定领土疆界内的排他性政治实体,没有任何非国家行为体可以和它争夺对人民的支配权。但这倒不如说是现代产生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大部分地区,情...  (展开)
我家狗叫茅台 2015-10-12 06:20:24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版

论James Scott高地东南亚新命名Zomia的意义与未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来源于《历史人类学学刊》(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第九卷第一期(2011年4月,p77~100),作者何翠萍(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魏捷兹(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黄淑莉(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这里文章被分成两...  (展开)
就知道玩 2016-04-22 10:55:39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版

【转】James C. Scott:文明缘何难上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来源:http://cranth.cn/1005/00004.html James C. Scott:文明缘何难上山? 开场白 王铭铭(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 很荣幸能代表合办这个特别讲座的三个单位——“985工程”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及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在...  (展开)
冰火菠萝油 2022-01-17 23:38:1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版

但它还在动啊——福柯和拉康的分野

我们这里所有的不仅仅是机械装置,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非他们自己安排自己,否则你不能随意安排他们。过去我将革命想成蒸汽机,现在我发现它不是。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切文古尔镇》 [切文古尔镇] 在福柯那里,具有否定性的抵抗力量是平民(pleb),平民用来指称那...  (展开)
🐧是นก 2017-10-19 16:20:11

政治与宇宙观-水稻与佛教

从序言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斯科特希望改变的是长期以来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政治关系的民族国家话语式的理解,他引入了van Schendel所提出的Zomia概念,认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山地-谷地模式以及多如牛毛的族群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纵向关系,也不是序列性的进化发展关系,而是一种互生...  (展开)
就知道玩 2016-04-22 10:41:55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版

【转】杜树海:《山民与国家之间——詹姆斯•C. 斯科特的Zomia研究及其批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b90e43f0102vaj0.html 转载 2015-03-04 12:52:53 标签:人类学无国家国家效应中国南方山地批评 本文发表于《世界民族》2014年第2期。 因版面限制,注释省略。 内容提要: 詹姆斯•C. 斯科特近著《不被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  (展开)
耆夜 2016-03-30 07:37:14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版

思想与证明

上个学期社会学课上的老教授超喜欢韦伯。他喜欢韦伯在新教伦理里的想法,他说他希望有人证明能它,因为他喜欢这个理论。但是他也说,最近的社会学,大家都在问“你怎么证明这个”之类的问题,却没有人写出比韦伯涂尔干更深刻的思想。 教授说这话之前我读了斯科特的《国家的视...  (展开)
替替No.4 2019-04-25 14:06:59

读《逃避统治的艺术》

中国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仔细想,可见其居心之险恶,这句话无外是站在所谓的“文明中心”看那些僻壤之境人群的生存方式,并在掌握了话语权的情况下随手贴上标签,维护自身秩序井然的形象。 但Scott 这本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说的很清楚,首先,山地居民的...  (展开)
理一分殊 2019-11-13 10:54:0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版

郑鹏:陶令不知何处去 ——评述斯科特的赞米亚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三期) 一 引言 布罗代尔曾批评道:“长期以来,历史学家总是对平原流连忘返,而不愿意进入附近的高山。”[1]与历史学境况不同,山地是人类学家时常光顾的田野。晚年费孝通行行重行行,武夷山、南岭、凉山、武陵山等南方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将...  (展开)
Me No Car 2023-02-05 23:35:4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版

逃避并不可耻且有用:一种“文明”的“野蛮”与《逃避统治的艺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这篇文章还存在另一个版本,题目原来是文明与野蛮的辩证法,写完后重读,一股浓重的学究气扑面而来,内容也是偏重科普介绍而非随笔杂谈,细思其实毫无必要,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枯燥乏味,更何况我想其实本没什么人会闲的来看一本书内容的“复述”——与其听我复述还不如看...  (展开)
YWF 2018-11-07 20:15:57

文明”和“民族”概念的解构:从东南亚高地无政府主义历史谈起

解构极端现代主义:从前现代国家发展中寻求启发:以人民的名义来反对个人,以程式化、扭曲化、精确静止的理念实现独裁统治。而这些理念背后反映出的统治者试图以极具说服力的现代工具和社会欲望为诱饵,强加于人民权威意识形态的行为,其实在无政府主义的抗争中就已经被解构了...  (展开)
西姆市流浪牛马 2021-10-26 10:19:01

读《逃避统治的艺术》所思

老师给的版本大概是节选,并不完整,但作者的观点可以窥见一斑了。 一以贯之的观点是“高地居民诸多被现代国家看作是‘原始’的特点,其实是刻意设计以逃避统治的艺术”,在文明中心论和偏见深植人心的时代,这一观点不可不谓是富有洞见、振聋发聩。作者给出了种植作物选择、文...  (展开)
理一分殊 2019-11-07 09:56: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版

王晓毅: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的逃避——《逃避统治的艺术》的理论价值探析

(《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三期) | 王晓毅 如果将社会发展看做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过程,山地社会往往被看做是落后的,并被认为会在先进文明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斯科特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构建了与这种想象不同的山地文明,山地为山地居民提供了保护,从而...  (展开)
Luftmeer 2022-10-27 14:08:25

文明边缘

这本书延续了斯科特之前作品的丰富想象力,山民上山与谷地国家的“文明”话语形成差异化发展的过程是双线向前的,这一点往往也是许多偏好单线叙事的人难以理解的真实过程。 受拉铁摩尔、克拉斯特、蒂利等人研究启发,Zomia地区的独特性在于其反国家的气质,斯科特用一种接近于...  (展开)
文山 2021-10-28 19:36:5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版

《逃避统治的艺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本书研究的地区是赞米亚,包括六个国家的地区,民族众多,情况复杂。赞米亚地区的人群尚未完全被纳入到民族国家中,时间还较短,他们居住的区域更适合被称为碎片区(shatter zones)或避难区。和他们有关的一切:谋生手段、社会组织、意识形态,甚至颇有争议的口头传承文...  (展开)
sunfai 2021-04-17 08:51:21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版

筆記

- 早前因自己在亂想進修的事情,去找周哥聊天,聊著我在想像自己可能會想做的題目時,他說那你要去看 James C. Scott啦。他自己講的很興奮,我大概也聽懂了點,便記下名字打算找個時間看看啦。 - 早前讀《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時,也注意到作者引用了不少James C. Scott...  (展开)
景天瀟 2020-11-16 15:29:24

何以为家——一部东南亚无政府人群的消亡史

迄今为止,公众所认知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国家的历史、王朝的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正统的历史书第一章总是从本土的第一个法统政府开始说起。在这种历史观下,“前历史”的历史和王朝统治领域之外的历史是在“历史”的界域之外的,不属于历史应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让人们的...  (展开)
豆瓣用户544 2020-05-29 05:38:39

“文明”深在此山中-读《逃避统治的艺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没什么原创的东西,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记录,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参考借鉴。 一、作者首先介绍了赞米亚的相关情况和他的基本观点。赞米亚,约250平方公里的东南亚高地,人口分散,文化多样,社会结构灵活和平等,作者认为他们的社会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逃避的社会结构”...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6条)

订阅逃避统治的艺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