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光涪
来自: 光涪 (绵阳) 2019-02-14 20:38:04创建   2019-04-25 11:19:18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
8.0 (1245人评价)
作者: 冯至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6
评语:冯至是很优秀的白话诗人,写的《杜甫传》却不甚高明,既不是因为文字功底差,也不是历史材料掌握得不到位,毋宁说恰恰相反。写得不够好的主要原因还是时代的局限,太多“封建主义”、“地主阶级”一类陈词滥调。解析历史背景,或者整体社会背景时,使用这些概念还不那么惹人讨厌,可是用来解释诗人的所感所想、所作所为时,就显得过度简化、标签化与隔膜——并没有触碰到诗人真实的生命,没有鲜活的血肉。 相比之下,附录五所收的夏承焘商榷的文章《读〈爱国诗人杜甫传〉》所提的意见都切中肯綮。而且夏文本身即是好文章,不落在时代的窠臼里。可惜夏承焘所寄望冯至的,以此传为底子,再写一部精详博大的杜甫传,并没有实现。就连这篇文章(写于1951年),好像当时也没能发表,注释说文章系根据手稿整理。可为一叹。 另:此传的写法倒是中规中矩的传记写法,以人物事迹的考辨编排为主,放入历史社会背景中,再略加作者的议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138人评价)
作者: 周作人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
评语:有些疑惑要不要把这本书归入传记类,虽然图书馆是把它放在传记的架子上的。提供了很多鲁迅生活和作品的原型、外围信息,可是笔法是纯正的周作人散文,这是他独一份儿的能力和资源特权,别人写作传记恐怕没法仿效。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33人评价)
作者: [英]保罗•施利克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3-3
评语:涉及十五个主题:1、阅读经验。2、对戏剧的热情。3、写作习惯。4、论(插)画家。5、文学友人。6、与出版社的关系。7、生命中的女性(母亲、妻子、小姨子)。8、宗教和犹太人。9、旅行。10、美国。11、犯罪与执法机构。12、社会问题与社会救济(孤儿、贫困、酗酒)。13、教育。14、政治生活。15、运动与休闲。 另外,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要用假想跟狄更斯的鬼魂对话的形式来撰写这本书,想不出有什么必要性,但也不得不承认作者把这种形式运用得很好,平实亲切。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49人评价)
作者: 钱穆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2-10
评语:收罗材料,考证辨别材料都是研究历史的人的基本功夫,但更难的是收束自己怀疑的目光。在决断材料、必须取舍的时候,需要更为高屋建瓴的思想。如为孔子立传,不得不接触到他全幅的智慧与生命光华。钱穆先生所著传记有这个高度。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光涪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