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

Maxine郑麦淇
来自: Maxine郑麦淇 (Auckland) 2019-05-05 17:16:44创建   2024-10-12 19:09:54更新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小组
今天打印网页内容时有点问题,页面最上一行和最后一行文字只显示一半。 ...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我想告诉她下个月再入职应该怎么回复!! 因为我还在考虑其他的机会呜呜呜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t.
收藏多极了,小红花几乎没有 💧 早餐/午餐(含炒菜)完全靠一个有快...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更新一下自己3年的变化 大家有什么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可以多交流,我也是...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1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一 时代 那是一间书店的二楼,二十岁的他站在书架上的梯子上,搜寻着...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孙一通(王一通)诗摘 其一 把麦穗摔打成灰 在幽深的咀嚼中 大雪过境 困住风的气球开始斑斓的远行 蝉鸣铺满河床 人们聚在秋天的岸边 一场大火里 在插满羽毛的草堆旁 和归来的骏马对视 破碎蛋壳的月光 被潮汐收回深海 作为交换 水母上山 遮住流动的窗 好奇的鱼游进...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做读书笔记的核心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最复杂的内容。 把大的文章切分成小的段落,把每个段落用一句话来概括,再把这一句话浓缩成一个词。 这个世界上,有谁不会做笔记? 年前和朋友聚餐,聊起小时候老师布置过的作业,我们都有抄写《新闻联播》的经历。 记得我动作慢,抄到一半,电视上那一行蓝底的提要已经不见了,所以家人都要上阵。要么帮忙记住剩下的一半,要么干脆就拿过笔来直接写。 播新闻的人很忙,我们抄起来也很忙。 有位朋友的经历更奇特,老师让他们要学会使用电码。敌人随时会打过来,我们的计划让人偷听去了怎么...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隨安室的广播:

曾经和朋友聊过,做艺文考据一定要非常谨慎,例证在数据库遍地的时代一搜可得,但是不能乱用,否则只会愈解愈谬,成为惑人惑己的烟幕弹。其中,解诗常常遇到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对此,最好的办法是推求语例:如果给不同层次语例的可依据程度排个序,那么作者本人诗文集中的语例,高于作者同时代人的语例;同时代人的语例高于作者前代人的语例;前代人的语例高于作者后代人的语例。而不论是那一种语例,都高于今人胡拍脑袋的揣测。如能同时找到作者自己的语例、作者同代人和前代人的语例,就非常可靠了。另外,应当先假设每一首诗的意思都是自足的,排除那种水准不够的情况,必须要仔细揣摩作者逻辑的开展,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心裁,一个字也不可放过,如此内证外证合参,不以一己之心度人,庶几可以不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猪柳蛋麦满分、的广播:

指导的一个本科生拿到了美国一所相当不错大学的社会学全奖,太棒了!还拿到了几所英国前十大学的硕士录取,我让他直接去美国读博。敝校没有名校光环,又是没有任何发表甚至没拿过什么最高奖学金的本科生,很不容易。该生早就拿到了,竟然一直不好意思跟我说。这是作为老师最开心的时刻。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辛蔡的广播:

陈剑老师课上推荐的一个诗经资料库,很好很强大,分享给各位友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都说贺铸长得丑。怎么个丑法?《宋史》云:“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陆游《老学庵笔记》则曰:“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去世后,好朋友为其作《墓志铭》,又加一条“哆口疎眉”——嘴巴大,眉毛稀。不过一好朋友也说了,看人看气质:“仪观甚伟,如羽人侠客。” 宋代一尺,官尺约合31公分,民间度量衡混乱,若依最短的浙尺则是27.5公分, 身长七尺, 按前者算,得超二米了,按后者算,那也有一米九二了。( 注1) 既然特别提出,时人又多其身形魁梧的记载,那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七尺男儿”,而是实指。说明身高实为传主一大特色。 周紫芝 《竹坡诗话》中说:”方回寡发,功父指其髻谓曰:‘此真贺梅子也’。”案此年贺铸在安徽当涂,任太平州通判,年五十出头,头发稀少也是正常。古人扎发髻,发量少,发髻便小,小到宛如青梅……哎!真讲起来,也不算大毛病,现代男性到这个年纪,头发地方开始支援中央的也不少了呀。 皮肤...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п,功德变现流的广播:

沿着中午那个话题再扯两句,面试被问“你为什么想做xx(学术/某某类型的工作)”,只回答“我(从小/一直)喜欢”基本上是不得分的(出国申请写ps的时候也是)。 比较好的回答,可能是把“成就感”、“能力”、“自身对发展的思考”、“对xx的专业理解”等等表达出来,能通过一两个故事的话效果更好。家属说当年他mba同学被公司问为什么想做xx的时候说,『我做xx是原因是,需要xx的公司,都处在重大调整和变革的阶段。我非常喜欢这种“身处变革,并以己之力推动和改变其未来走向”的状态。』 这算是一个比较漂亮的回答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前几天的吐槽下面有朋友想让我推荐几个可能还对年轻学者比较友善的C刊,我这里提几个我知道的。有几点要声明的啊:第一,说它们友善只是我个人感觉,不一定对,可能别的朋友可以提出相反的意见;第二,我这里说年轻学者,主要是指青椒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我真的不知道了(文章真的牛,你们可以直接投《社会学研究》、《社会》,它们也有发本科生论文的先例);第三,期刊各自也有选题的喜好和写作形式,大家投稿时候应该先把它们以往发表的文章多看看,了解一下它们的选题和风格,不合适的也就不用投了;第四,这里提的主要还是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刊物,尤其本人关注的小领域。 名单如下: 中国青年研究(前几天有朋友提了,确实编辑们都比较负责,作者投稿过去应该都会回复,不合适就拒了,不会拖着石沉大海。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投过,虽然被拒。选题时髦,年轻学者发的挺多) 探索与争鸣(也有朋友提了,据说对年轻学者有支持。我理解它还是有...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陈皮子安的广播:

我入门读哲学是在初中一年级,提前看了马原理,当时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后来看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时被深深打动,但不明就里。 初中二年级,和人辩论的过程中,对方举了斯宾诺莎,当时还不认识,就读了那本公则定理写成的《伦理学》,也觉得哪里不对劲。从此开始了哲学之路,真正全神贯注地反复阅读了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喜欢的不得了。 至今也在心里常常感谢笛卡尔将我真正带入到哲学世界。后来高中陆续阅读了几乎所有商务的哲学书,从康德、黑格尔、谢林、费希特、尼采、叔本华,到古希腊罗马、经院哲学、现代哲学等等。 高中二年级,开始写作自己的格言体思想录,写到现在也未完成。这些年从未停止阅读哲学。 当然,我不推荐按我的学思历程来学哲学,那时候没人带我入门,完全是自己走到这条路上来的。这么多年下来,哲学书也看了二三百本,若让我推荐一些入门书,或者阅读顺序,我大概凭经验可以推荐如下几部: 1.入门书籍,建议阅读张卜天主编的《大问题》,非常不错,从哲学各类问题入手。另一部从问题入手的建议读罗素的《哲学问题》,很薄,也很容易懂。 2.哲学史推荐斯通普夫和菲泽的《西方哲学史》,比较清晰易懂,也很全。如果还想继续阅读哲学史的话,建议接下来可以看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然后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高段位的可以试试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等。著名的提利的《西方哲学史》文笔很差,但可作为参考书,客观详实。 这些读的差不多了,可以试试阅读一些原著了,当然推荐那些名气最大,最经典的书。尼采、叔本华这两位要稍微谨慎一些,尤其是尼采,容易理解偏了,误入歧途,尼采本身是很好,也很重要。 发一张我自己做的哲学谱系和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还没做完,现代哲学一脉比较复杂,希望能有人做更全面,更好的表,在这里抛砖引玉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п,功德变现流的广播:

有个朋友说,他的稿子被XX拒了,编辑给的理由是“无法引起广泛的关注,建议投向更专业的期刊”。他回信说,“你们上次也是这么说的。结果那一篇我转投了YY(XX对标的刊物),成为该刊物的热点论文之一。所以建议你们重新考虑。”然后就重新考虑了,最后还发出来了。#这都可以#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Adieudusk的广播:

社会分裂,但是也有同样方向的关注社会的努力。贴着“自由派”标签的人做的工作,受到左派很多批评。行动和认识之间,产生的影响发生的作用并不是同质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北溟鱼的广播:

只有记录”光鲜“才能衬托一个城市的”伟大“吗?安史之乱前,杜甫在长安城生活过十年,是后代屡屡要用长镜头、高台楼阁、艳丽的衣衫、妆容和歌舞描述的那个长安城。他住过城南启夏门边的破房子,下雨天门内青苔连榻,门外积水成潭。他在长安城夏天无休无止的暴雨里去终南山采药,进城去换了钱买政府发放赈灾的便宜”太仓米“。长安城的边缘并没有规划严谨的方格坊巷,他一路向北,经过农田,墓地,荒废坊巷,深一脚浅一脚地踢掉鞋底拉着他往下坠的烂泥,他看见被暴雨浸榻的屋子,他闻见空气里弥漫着沟渠漫溢的臭气。这是天宝十三载,长安城繁华的顶点,甚至为了证明与有荣焉,下一年,皇帝还给在京官员加了工资。他可以选择歌功颂德(为了拍马屁,他当然也这样做了),长镜头对他来说太容易了(e.g.,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etc.),但他依然选择留下城市里站在低处,在高耸的楼台之下的阴影里生活最具体的记录,哪怕他自己”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比站在泥地里的那些平民,他已经站得够高了。但就是这样的日常,他还是在离开这座城市之后,一次次地努力想要回去。这才是一座城市致命的吸引力吧。之前和之后,都有许多详细地讲长安城的文章著作,两京新记,长安志,酉阳杂俎,etc。哪有一个有杜甫的长安有重力?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兵工厂的广播:

“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罗素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Maxine郑麦淇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