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经典》参考书目

那小狐
来自: 那小狐 (New York City) 2019-09-06 00:23:00创建   2019-09-06 01:21:35更新
暂时参考豆瓣ID为“瘦竹”整理出来的书单,把它做成了豆列,与“瘦竹”给出的书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我考虑了相关作者的代表作,并在斟酌了相关中译本之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个列表并不完美,欢迎指正。列表会继续更新。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读书
7.5 (271人评价)
作者: [意] 切萨雷·帕韦泽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3-2
评语:《月亮与萤火》是帕韦塞的小说中充满最多象征符号!自传主题与专断陈述的,或许过度了:仿佛从他沉默寡言与轻描淡写的典型叙事风格中,浮现大量的沟通与呈现,将短篇故事转化为长篇小说。(卡尔维诺)狐注:中译为《月亮与篝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2396人评价)
作者: [法] 雷蒙·格诺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
评语:他的叙事作品极为一贯、紧密,在《地铁姑娘扎姬》中达到喜剧性优雅的极致……在我们的世纪,格诺是睿智作家的独特例子,他总是与他所处时代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特别是法国文化。(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4763人评价)
作者: (阿根廷)博尔赫斯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
评语:在诸多动机之中,我愿意把表达的精练放在首位:博尔赫斯是一位简洁大师,他能够把极其丰富的意念和诗歌魅力浓缩在只有几页长的篇幅里……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风格上的奇迹,在西班牙语中无可匹敌,且只有博尔赫斯才知道其秘方。(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447人评价)
作者: [法] 弗朗西斯·蓬热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9-6
评语:我们突然发现,存在可以是一种更紧张、更有趣和更真切的经验,而不是已使我们五官麻木的心不在焉的日常程序,我相信,正是这,使弗朗索瓦·蓬热成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哲贤之一,也是我们为了不使自己在原地绕圈子而需要接触的少数几位根本性的作者之一。(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360人评价)
作者: [意] 蒙塔莱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
评语:蒙特莱的诗歌,其文辞、节奏和所唤起的形象,都具有明白无误的精确性和独特性。(卡尔维诺)狐注:蒙塔莱是卡尔维诺喜欢的意大利诗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6 (524人评价)
作者: [苏联] 帕斯捷尔纳克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0-8
评语:帕斯捷尔纳克给整部小说灌输一种渴望,渴望那已不再存在的小说。然而,具有悖论意味的是,我们可以说,再没有比《日瓦戈医生》更典型的苏联小说了……《日瓦戈医生》是、也不是一部十九世纪小说,就像它是、也不是一部缅怀革命前那个时期的小说。(卡尔维诺)狐注:每个作家只有在评论他喜欢的作家时,他的意见才值得一听,卡尔维诺也不例外,他这几句话是废话。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379人评价)
作者: 康拉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1985
评语:尽管我不相信唐拉德所写的大部分东西,我却始终相信他是一位好船长,他将那种很难写作的元素带进他的故事里……除了康拉德,还有谁可以用这种技术上的精确性,这种热情,以这么不浮夸、不做作的方式,来写作他所从事的行业的工具?(卡尔维诺)狐注:卡尔维诺的这几句话实在不足以概括康拉德小说的精髓,不如参考特里林。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694人评价)
作者: [美] 亨利·詹姆斯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1-9
评语:詹姆斯其余作品的特征是难以捉摸、欲言又止、沉默寡言,从这个背景看,这篇故事显得突出,因为这是他最清晰的作品之一……然而这则故事隐含的神秘感并不逊色于这位内向的作家所写的其他故事,它依然沉浸在一些主题中,这些主题总是若隠若现,却贯穿他所有的作品。(卡尔维诺)狐注:亨利·詹姆斯是一个值得引起更多注意的作家。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63人评价)
作者: 高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8-01-01
评语:我们承认他的成就,亦即他不仅是个娱乐读者的作家,而且他也积聚了许多材料,以建构美国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一整组国家需要用来发展自身形象的叙事工具。(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88人评价)
作者: [英] 查尔斯·狄更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1998年1月1日
评语:在我们的眼前,狄更斯的世界变成了贝克特的世界,狄更斯晚期的作品中充满了黑色幽默,我们在其中预先尝到了贝克特的味道。(卡尔维诺)狐注:有人翻译成“相互”,有人翻译成“共同”,翻译成“相互”的人有他的理由,但我觉得“共同”更顺耳。卡尔维诺这句评语有趣的地方在于,他指出了狄更斯与贝克特之间的联系,引起了我对贝克特的兴趣。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1294人评价)
作者: (法)巴尔扎克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9-9
评语:巴尔扎克此时所热衷的,是一部关于巴黎的地貌学史诗,他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而他是第一位对巴黎有这样一种直觉的人,也就是把这座城市当做语言,当做意识形态,当做某种制约每一思想和言行的东西。(卡尔维诺)狐注:卡尔维诺并未指定,所以我就随便在傅雷译本中找了一本,不知道是否能体现卡尔维诺所谓的巴尔扎克“对巴黎的直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200人评价)
作者: 狄德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58-9
评语:在当代文学奠基者当中,狄德罗的地位仍在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他那部反小说或曰超小说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这个文本的丰富性和创新动力,永不会完全耗尽。(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1960人评价)
作者: (法)伏尔泰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7-8
评语:今天《老实人》最令我们欣赏的,并不是“哲理小说”,也不是它的讽刺,也不是逐渐显现的道德观和世界观,而是节奏。一系列不幸事故、惩罚和屠杀在书页上奔驰,从一章跳到另一章,不断分岔和繁殖,却不会煽起读者的任何情绪,而是使读者感到一种神采飞扬和野性的生命力。(卡尔维诺)狐注:今年8月份刚刚重版的傅雷译本。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4 (31人评价)
作者: ( 英)笛福 / 梁遇春 译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 1997
评语:笛福避免了十七世纪的浮夸文风,又避免了十八世纪典型的滥情,他的语言冷静而简练,像司汤达那样……《鲁滨孙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卡尔维诺)狐注:《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也是多如牛毛啊,暂时来不及一一比对,先收入梁遇春这本。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217人评价)
作者: 伽利略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4-1
评语:伽利略最著名的隐喻——这隐喻本身包含新哲学的核心——是关于用数学语言写自然之书的隐喻。……当伽利略谈到字母时,他的意思是一个足以代表宇宙万物的综合体系。(卡尔维诺)狐注:这本书居然是周煦良老先生翻译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145人评价)
作者: (意) 亚利欧斯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1-3
评语:《疯狂的奥兰多》是一本体裁独特的书,可以——也许应该说必须——独立来读而不必参考它之前或它之后任何其他文本,它是一个自足的宇宙,读者可以在这宽广的宇宙中漫游、进出、迷失。(卡尔维诺)狐注:卡尔维诺怕是很喜欢《疯狂的奥兰多》吧,因为他也写了一本同名书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3 (750人评价)
作者: [古罗马]奥维德 / 贺拉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4
评语:《变形记》是一首迟来之诗:每一段插曲都以紧凑的节奏相随,为了在我们的想象力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意象都必须与另一个意象相重叠,以便在消失之前获得一种稠密感。(卡尔维诺)狐注:《变形记》是莎士比亚许多创作灵感的源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848人评价)
作者: 色诺芬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1985-5
评语:在今天阅读色诺芬的《长征记》,极似观看一部时不时在电视或录像上重播的老战争纪录片。我们观看一部退色的黑白电影时,那有点粗糙的明暗对比和快动作会产生奇异的魅力,同一种魅力总是自发地出现于《长征记》的段落中。(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3 (3364人评价)
作者: [古希腊] 荷马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6
评语:也许,对奥德修斯—荷马来说,真与假之间的界线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在记述同一经验,这经验一会儿存在于现实的语言中,一会儿存在于神话的语言中,如同哪怕是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每次旅程都依然是一部《奥德赛》,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奥德赛》。(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1193人评价)
作者: [法] 福楼拜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
评语:我爱福楼拜,因为他之后人们再不能像他那样做了。《三个故事》中的三则故事几乎是福楼拜所有作品的精华……小说以高明的精确性探索人类的心灵,不过这些篇幅就像关闭的百叶窗,让什么都看不见,小说中的可见性开始于司汤达与巴尔扎克,到了福楼拜的时候,它达到了文字与影像间的理想关系。(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310人评价)
作者: [英] 切斯特顿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1-5
评语:我爱切斯特顿,因为他愿意做天主教徒伏尔泰而我愿意是共产主义者切斯特顿。(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148人评价)
作者: 亚历山德罗·曼佐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6月
评语:我爱曼佐尼,因为不久前我还在恨他。(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4 (8530人评价)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7-8-1
评语:我爱托尔斯泰,因为有时我觉得几乎是理解他的,事实上却什么也没理解。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结构”最为明显的作品之一是《两个骠骑兵》,这是他最典型的故事之一——至少是早期风格——较为直接的托尔斯泰作品——同时也是他最美的作品之一,因此观察它的结构,可以让我们了解作者的创作方式。(卡尔维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9 (7331人评价)
作者: [俄]契诃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3-01
评语:我爱契诃夫,因为他没有超出他所去的地方。(卡尔维诺)狐注:契诃夫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卡尔维诺对契诃夫的这个评价不足以概括契诃夫作品的魅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599人评价)
作者: [美]海明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1
评语:我爱海明威,因为他唯实、轻描淡写、渴望幸福与忧郁……他发展了一种风格来充分地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而且这种风格尽管有时暴露其局限和缺点,但在其较成功的时刻,可以说是现代文学中最冷峻最直接的语言,最干练最不加雕饰的风格,最明哳最写实的散文。(卡尔维诺)狐注:海明威的译本太多,暂时未一一比对,印象中林疑今的译本较好,先列在这里。补充一句在别处看到的对海明威的评价:“也许算得上是他的最佳作品,在这部书之后,人们再也无法模仿这种和谐悦耳、水晶般透明的风格。”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读书 人文

那小狐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