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历史中,为何充斥着“悲剧色彩”?
“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英国作家亚当·扎莫伊斯基的《波兰史》。亚当·扎莫伊斯基,亚当·扎莫伊斯基,波兰裔英国历史学家与作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历史与文化。作者以生动和充满激情的方式铺展开这部历史画卷,分析讲解波兰历史中的诸多史实,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国际背景之中来讨论。之后,作者走入当代,为读者展示了在波兰人民历尽艰辛重获独立与统一之后,又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此外,本周书单从经济、文学等类别选择了4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英国作家亚当·扎莫伊斯基的《波兰史》。亚当·扎莫伊斯基,亚当·扎莫伊斯基,波兰裔英国历史学家与作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历史与文化。作者以生动和充满激情的方式铺展开这部历史画卷,分析讲解波兰历史中的诸多史实,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国际背景之中来讨论。之后,作者走入当代,为读者展示了在波兰人民历尽艰辛重获独立与统一之后,又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此外,本周书单从经济、文学等类别选择了4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2
评语:“了不起的德国人。战败后,德国在废墟上很快重新崛起,成为欧洲第一等经济体。”联邦德国当年创下的经济奇迹在坊间就像是一个神话。而在此之前,同样是“德国人”作为纳粹主导力量登上战事舞台,实施大屠杀、大侵略,经济也同时被深度纳粹化。联邦德国,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只是德国分裂的一部分,但它因为在战败后引入市场经济而改写德国经济史,同时超越周边国家和地区。 联邦德国的经济模式,既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非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以自由市场为前提且兼顾社会公平和福利的“社会市场经济”。这一提法出现于1947年,它之所以在纳粹德国战败后不久诞生,离不开对计划经济进行反思性论证的弗赖堡学派。自20世纪末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国内出现了不少关于德国经济制度的译著、论著。包括德国在内的学者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比如有的认为经济增长源于“社会化”。《社会市场经济》由中德两国学者参与经典文献选编,他们追随历史以说明“社会市场经济”的成功源于突破计划思维束缚,并由此开启兼顾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经济转型。(罗东)
3
评语:波兰这个国家似乎总笼罩着一层悲剧色彩,三次惨遭瓜分的经历和纳粹德国的暴政让波兰给大众心中留下悲惨的形象。无论是肖邦的《波兰永不亡》还是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波兰人易于感怀这种对历史的悲怆之情。 本书是波兰裔英国历史学家亚当·扎莫伊斯基所撰写横跨一千多年的波兰史,他在讲述这个国家的苦难和曲折的现代历程的同时,也讲述着波兰人在保存自身文化特质的斗争。 波兰人率先在欧洲实现分权制衡的设计来限制王权,但是在列强环绕的欧洲,并在列强纷纷对外集权对外扩张的时代里,波兰最终招致了被瓜分的下场。这种分权制衡和列强环伺之间的张力成了这本书分析波兰史的切入点,这也是波兰及许多历经痛苦的现代转型的国家的一个共有经验和矛盾。波兰的历史也给了许多夹在大国之间的国家以启示。(徐悦东)
4
评语:1981年出生的玻利维亚作家阿斯布恩被誉为富有潜力的拉美文学新星,而小说《寻找帕依提提》的炫技也证明了他驾驭叙事结构的能力。在这本容量不到6万字的小说里,他将时间与视角的跳跃性变化发挥到极致,使之具有了长篇小说的厚度。故事由一个从纳粹德国出逃的摄影师父亲开始,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女儿踏上玻利维亚的土地,在雨林中寻找一个叫做帕依提提的地方。随后,时空便如不同人手中的照片般破碎,不同时间段的人用各自的视角讲述后来发生的故事。读者需要带着耐心,把各个角色的叙事慢慢组合起来,才能理解这个家庭故事的悲剧性。 这个从德国出逃的父亲并没有在新大陆上找到内心的“帕依提提”,他的女儿没有获得人生幸福,二女儿莫妮卡还加入了切·格瓦拉组织的游击队,继续为自由而抗争,最终牺牲。一个带着新希望的家庭就此进入坟墓。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叫帕依提提的地方吗?阿斯布恩用自己的作品,对拉美大陆提出了这个质疑。(宫照华)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集体无意识如何影响“一战”? (10人关注)
- 新闻的理想主义与新闻业的现实 (1人关注)
- 糟糕的翻译将一本佳作变成了空谈 (18人关注)
- 日记中的伍尔夫|一周新书风向标 (4人关注)
-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本桑塔格传记 (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