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与群星

Hope
来自: Hope (Antarctica) 2021-01-28 01:46:44创建   2024-11-08 14:41:52更新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广播

Secludedplace的广播:

仅仅哭喊着嘶吼:“给我力量,给我力量!”是不足以让一个人强大起来的。医院里有多少各类缓解病痛,支撑患者的医疗手段呢?可是内在的疾苦怎能被外在的权威所治愈? 解脱是内在的恩典,所以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按照真知经典和圣人圣语中所说那样去生活: 当时机成熟,力量就会从一个人的内在升起。只有缺乏责任感,不够自律的人才会总想求助救援。当你能做到靠自己安顿好红尘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又怎会在祈祷、冥想、静心之时需要神助? 怀着无限信仰和无限耐心专注于精神领域的训练,所有所需力量都会自动升起。不过,当你觉得遇到瓶颈障碍,难以继续,你大可检查那种无力感的根源是什么,从而决绝地拔除那本属虚幻的,业的野草。否则你只会无限放大不必要的内在困境、冲突、痛苦,除非天恩降临祛除心魔。这可能吗? 在一条崎岖坎坷的泥泞道路上,必须有一头使出浑身解数的马,或者带有发动机的交通工具,才能让负重的轮子向前滚动。同样,想要把头脑从其深深认同,深深迷恋的对象上移开,就必须要把全部的个人意志力转向对终极实相的追求 要成为一个完全臣服的奉献者,一个人必须将“我”从思想、情感、语言中根除,并停止根据头脑智力、过往经验去判断他人。一个小小的婴孩自从有了浊身,就总是伸开双臂,想被母亲抱在腿上,但因为婴孩什么都不会,母亲会擦拭他,清洗他,再笑着抱起他,摇啊摇。这就是自私之爱的法则。完全的自我抹杀必须通过实修,不需要任何咒语或密宗。 试着去成为一个孩子,那么无需自我努力,母神便会拥你入怀。相反地,如果你想被你自己的智力引领,就只能承担扬升过程中的全部责任。你难道还未厌倦这出自导自演的戏吗?难道还没尝够胜利和失败的滋味? 现在是时候抛开一切庇护与支撑,将自己掷入全知全能的慈悲中。跳进他的怀里,你会从小心翼翼、惴惴不安中彻底解脱。记住,只有真正的傻瓜才能找到神。 终极实相是极乐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圣人,圣徒的生命目标是喜乐。恒常给予和接收快乐,听到、看到世间美好,你就会过上一种被深深祝福的喜悦生活。阴郁、悲伤、消沉、黑暗是死神的令牌,遍及穹宇没有一个生灵对其甘之如饴。若你的心灵被沮丧侵袭渗透,用你的意志力坚定地舍弃远离吧!对自己说:“为什么我,作为源头极乐的一部分,要体验坠落?” 一个富家子弟会哪怕有一秒显示贫穷吗?就算他的父母散尽家财,他也不会匮乏不安,失去尊严,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凡家族的后代。那你呢? 你的内在珍宝从未被窃取分毫,为何你要像乞丐一般苟活度日?一旦弯曲了你的神圣脊梁,你又能做成什么事,活成什么样呢? 永世放逐你内心属于恐惧、焦虑、绝望的任何业相体验吧。哪里有喜悦和对信仰的笃行,哪里就有源头能量的临在。学着在所有人类有价值的活动中看到神。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会穿越三维物质世界的业力,走向实相,走向极乐。 所有生灵为一体,正如整个宇宙也都是“一”的显化。一个听说过“喜马拉雅”从未瞻仰其貌的人,会以为那是一座山。但若他站到喜马拉雅脚下,才会发现它包含千千万万的山峰,延绵数百英里,覆盖着无法计数的植物,畜牧,飞鸟,昆虫,溪流和瀑布。 所以,一个人越是虔行于修行之路,越是能清楚地感知到多中之“一”。其实我们从未失去一体性,只是在分心中遗忘了。一步一步地,我们学会走路。一口一口地,我们填饱肚子。字母组成单词,日累计成月,月叠加为年。 你们总是说,“只有一个无始无终的大知。”没错,整个宇宙除了那个唯一的存在,什么都没有。这个世界充斥着感官体验。虽然眼耳鼻舌身都是在揭露无限的造物主的不同面相,但是他们永无止息的变化来自于“一”,也终将休憩于“一”。他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在于成为“一”的显化,“一”的表达。 有了这个目的,试着去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种形状,一种味道,一种触感,一种声音上,你会渐渐看到所有事物的同一本质。于是你明白,一生万物,万物归一,此外无他。 ——Anandamayi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关于如何知道真假 穆罕默德有过这样的忠告: “当你感到平安喜悦,你就靠近真理。 如果你不安、远离中心、嫉妒或贪婪, 那你所做的事就做作, 而且,你周围的人也不真诚。 清晰地说出你所知道的真理 让不安得到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我认为,由于极其拒斥书呆子这一形象,人们低估了人“在存在论意义上”对书籍的诉求,从而将书籍当成了一种信息的来源,或者当成了学习“用具”,当成了实用手册——虽然实际上,书籍乃是我们存在的一种方式。事...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如人所能地,也就是,根据一种至今无法破解其法则,却能在其发生的同时予以经历的必然性,也就是,出于偶然,日复一日、年复年度过的生活,剩下了什么?” 回答是,剩下了,如果有剩下的,“人之所是,人曾经之...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就算地球上再无新鲜事物,旅行者还是能从天上找到。它们总是会在你眼前翻开新的一页。风在这片蓝色的背景上留下字迹,好奇的人永远能从中读出新的真理。那字迹用微妙稀薄的墨色写就,比酸柠汁还要浅淡,白天看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一个人生活在大地上不仅需要精神上超凡脱俗。而且需要自然化。“风儿应是他的呼吸,季节应是他的情绪,而且他应该把自己的安详平静传给大自然本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梭罗在日记里多次写到友谊,以及他对友谊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说,友情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感情。因为梭罗没有结婚,也很少写家人,除了对大自然的感情,他的感情全都送给了朋友。梭罗最看重的是心灵之间的交流,他...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接受大自然的这些恩惠不仅要以斯文体面的方式,而且要心怀某种谦卑的感激之情。我们获取树的果实,甚至都不该那么粗鲁地摇动树干。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蓝知更鸟用背驮来了苍天。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纠结在人间浅薄的事务中,结果是人粗俗得无可救药。尽管我所接触的甚至是这个城镇以及周围城镇的头面人物,但我却有了难以言说的被玷污的感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山是登天的垫脚石,就像骑马人门前的上马石。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RS
在这种对孤独的存在论根基的回溯中,我希望瞥见这种狐独以何种方式被超离。让我先说明这种超离不是什么。它不会是一种认识,因为通过认识,无论是不是出于人们的意愿,客体都会被主体所吸收,二元性则会在其中消...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然而,爱之哀婉是在存在者之无法逾越的二元性中构成的。它是与一种永远在避开之物的关系。这种关系事实上( ipso facto)并没有中立化/抵消( neutraliser)他异性,而是保持着它。情欲之乐( volupté)的哀婉在...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这个系列讲座的目标在于展示,时间并不是一个孤立和单一的主体的所作所为,而是主体和他人的关系本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我们被诸存在者和事物所围绕,我们和它们一起维系着各种关系。通过观看、触摸、同情和合作,我们与他者在一起。所有这些关系都是可传递的( transitive)……我是完全孤单的(seul)。这就是在自我之中存在( I'...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文学对他(汉德克)来说,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认为追求现实主义的描写文学对此则无能为力。 他追求在艺术世界里感受永恒与和谐,在文化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KK
奇怪,目光遇着火就变为凝视,碰到流水却常常避开。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落鳥 8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早在祈求上天的施舍时,阳光就已使我变盲。 如果我生活在花园里,宗教不可能存在。花园的缺失促使我思念天堂。没有花和树的空间导致眼睛仰望天空,使芸芸众生回忆起他们的第一个祖先倏忽之间永眠在果树的阴影下。...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暴行对于同时代人来说是不道德的;像历史一样,它变成一幕戏剧,犹如封闭在一首十四行诗中的痛苦。旦写进史册,灾难本身就变成审美的一个动因。 只有瞬间是神圣的,无限的,不可逆转的。你正在经历的瞬间。 我如...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有了这样心灵的活力,你如果不用来谱写没有实用的音乐,不把厌恶上升到神谕的高度,那么你将把自己理葬在什么秘密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非天然的一切皆是病态。历史的发展表明大自然患病的各个阶段,这些阶段并非生活匮乏,而是发展高度的危机。因为,健康只是在精神出现之前才可能是一个正面概念。 由于身份认同的烦恼,世界从最初的平静开始演变。...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疾病乃是个人本源的胜利,我们身上无名物质的失败。 因为,生病意味着不同于你本原状态的另一种东西,迫使你接受任何可能的决定,将机遇与意外混为一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掌握着自已的命运,每时每刻做出预见,...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心灵的活力把你向下拉去,强迫你沉入原始的深渊,去重新认识自己的本源一抽象空间及其不可遮蔽的清晰性将你与之分隔开的原生态。 伤感乃是通过生活手段,而不是精神手段与世界分隔的距离;是越出神经内在组织的潜...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Hope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