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与群星
来自:豆瓣读书
现在我们来欣赏另一部名作,也是一个童话故事。我们赏析的这组童话故事中,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最富浪漫色彩的一篇。从文体上讲,这部小说以散文担当了诗歌的职责 小孩子听你读故事的时候往往会问,这故事是...
来自:豆瓣读书
顺便说一句,我这里所指的“读者“是一种泛泛的说法。奇怪的是,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一个优秀读者,―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 其实,只要摘一句也就...
来自:豆瓣日记
苏格拉底和雅典民主政体发生的矛盾起因是他在哲学的三个根本问题(人类社会群体的性质、什么是美德和知识、个人与政治的关系)上与大多数雅典同胞乃至古代希腊人有着深刻的分歧。 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一个polis的含义不仅仅是我们生活在现代民族国家中的人所了解的“城市”的含义。它不仅仅意味着生活在城市地区,不生活在乡村地区。polis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和主权“国家”。polis制定自己疆界之内的法律,在疆界之外视其是否必要而进行战争媾造和平。 Koinonia------按字面翻译即英文community...
来自:豆瓣读书
如果我们暂且把柏拉图当作戏剧家,把苏格拉底当作他的悲剧英雄,我们就能看出,如果要他来写一场戏,其中由苏格拉底援引言论自由的传统,那么这样写是完全不合他的性格的。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就像柏拉图笔下的苏...
来自:豆瓣读书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从来没有对奴隶制提出过怀疑,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这是“自然的”。他们三人都生活在一个有着因为战争或者海盗的不幸而丧失自由的奴隶的社会中。然而这些人被带到古代奴隶市场,是由于命运不济,而...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法国思想家雅克•朗西埃据说是当代西方文化左翼知识分子中最激进的一位:譬如他认为仅仅打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还不够,仅仅让知识分子接受农民的再教育还不够,政治的任务如果是致力于人的解放,那么它的使命就更在于重新界定知识本身,在于给予被压迫者以自己发言的位置并聆听他们的声音,在于让过去那些不被当作话语的“噪音”真正被人听见和辨认。出于这种激进政治的考虑,朗西埃早年爬梳了巴黎公社时期劳工写的诸...
来自:豆瓣日记
《共时性》 共时性为什么神秘? 因为对因果关系的信仰造成了冲击,很难想象毫无关联的事物会是某件事情共同的因。非线性的创造性行为与线性的因果事件同时存在所造成的理解共时性的困难 如何看待共时性? 可以看成是无因秩序的特殊实例,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偶然重复自我实现且并非由一直的前例中推导出的连续创造(P151) 什么是共时性? 有相同或相似含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无因果关系事件的巧合。与一些客观的外部事件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意外,与普通的心灵状态发生偶然的巧合。 如何识别出非因果事件的组合?(P5) 那些因果...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美国反智:弑父与悖谬 ——评Hofstadter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反智主义何为? 美国大选尚未落下帷幕,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曾担任收购公司CEO米特•罗姆尼并不直接嘲笑奥巴马的政治能力有所不逮,而是讽刺他“连柠檬水摊子都没有摆过”,与之相比,罗姆尼可谓从商经验异常丰富,力挽狂澜于99年盐湖城奥运会的财务危机,并创下收购公司业务佳绩。在美国政坛,这种对商业因素的大肆鼓吹是与对文化因素...
来自:豆瓣读书
过去,自由社会的主要美德之一就在于,知识分子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风格都有可能存在——比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以激情和叛逆著称,也可以发现其他人以高雅和华丽、节俭与严苛、聪明和复杂,或耐心与智慧闻名,还...
来自:豆瓣日记
文明与轻狂 一切创造与杰作,若是没有那些放肆而可爱的人儿,给它们构织的布幅添上一道精微的轻蔑与不暇思索的嘲讽作花边,我们能承受它们粗糙的厚重与深刻吗?而惯性和礼节附加在聪慧无用的毛病上的那许多规矩、风俗、内心的条纹,如果没有那些以他们的精雅,同时置身于社会之上与社会之外的诙谐的人儿在,我们又将如何忍受呢? 要感谢那些不曾滥用过严肃的文明,感谢它们曾与价值嬉戏,感谢它们曾陶醉于价值的创生和对它们的...
来自:豆瓣日记
惠特曼:太阳之爱 1. 道德原则是美学原则,你怎么造你的拱顶石,诗歌的空间是以这个为尺度设计的,也就有抵抗政治的力量。抵抗政治的意思不是说怎么样拗一个身型表演行为艺术,诗是自我声音存身的地方,怎么样让诗成为一间房,让自我的声音住进去,不被其他的声音所吞没。诗人是诗歌的声音借由涌现的管道,声音本身是众声合唱的一部分,表达自己还不够,必须表达更多,比自己更高,比自己更低,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把自己当作人类的一个,即阿多诺所说的“从根本上讲,抒情诗内容的普遍性具有社会的性质。只有那种能在诗中领受到人类孤独的声音的人,才能算是懂诗的人。”诗的核心是既少又多的问题,成为一个人,才能为其他人说话,置身于人之中,人才有意义。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布罗茨基所认为的诗歌本身是尺度,要看诗歌的表达本身是否具有这种彰显借由自我加入众声合唱的能力。这是惠特曼的诗歌奠定的一个基本尺度:自我之歌,什么是好的自我,是属于人的自...
来自:豆瓣日记
今天这种雾霾天,不免的可以想想生老病死,人生的意义,到底该怎么活。在网上看到Henry Miller这老头在他80岁生日之后发表的一本小册子On Turning Eighty,相当对胃,翻几段。 “If you are young in years but already weary in spirit, already on the way to beco...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