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一粒麦子
来自: 一粒麦子 (Amsterdam) 2021-02-16 01:24:26创建   2024-01-21 11:47:26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qiuyue 17人喜欢
这是我今年读得最慢的一本书。读得慢,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写得就很慢,另一方面是因为篇篇都是了不起的文字,不舍得踩油门。 刘亮程是一位农民作家,他出身乡村,写作的主题也多围绕着乡村。从他的文字中能读到农民的质感 —— 那种质感不是浮光掠影般田园生活的浪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王贤 27人喜欢
一个人的村庄 ——看人类在现代文明进程和时间面前的失落与拯救 文/竹子 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重名该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乐会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永恒之音中的每个音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魏小河 30人喜欢
很多人写过村庄。没有人像刘亮程这样写村庄。 村庄是古代文人书写的一个重要题材。不论他是要“归隐”还是“出世”,文人对村庄是有企图的。就像文人山水画,诗文里的村庄,不论怎么看,都是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竹喧浣女,老树昏鸦,就算切入生活,也是一个院子,几口人家,就算有泥土,也是刚翻过的新田,视角总是从外而内,就像你知道的,村庄毕竟是更原始的生命场所,而已经掌握了书写能力和条件的文人大多已离开了这种环...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立夏 15人喜欢
我们生来追求真理,却又因真理迷失。 读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很多从前积压在我心里的疑问和难题,都得到了解答。 胡适,作为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我认识他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上,历史讲他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语文课本上则选录了他《我的母亲》中的章节,坚韧不屈的母亲,培养出了品行端正,博学多才的人才,这是母亲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对于读书一事,他说...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三胖 5人喜欢
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很多危险的、是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俗语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凝黛色 503人喜欢
《额尔古纳河右岸》横跨百年历史,人物众多,梳理了一下人物关系。(短评里不支持图片,所以就放到了长评里) 版本一 2022年4月更新:在版本一的基础上优化了一下,展现为下面的版本二,看起来更直观一点。 版本二 版本二部分放大的细节图: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时...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野原新之酷 3000人喜欢
插画家Alireza Karimi Moghaddam的梵高相关作品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李綦周 217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劉時光 35人喜欢
“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强迫她作。 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就去做筋肉的劳动吧 但我这一双弱腕,怕吃不下一部黄包车的重力。 自杀! 我有勇气早就干了, 现在还能想到这两个字,足证我的志气还没有完全消磨尽哩。 今天那无轨电车的机器手,他骂我什么来? 黄狗? 黄狗倒是一个好名词。 我想了许多凌乱断续的思想,终究没有一个好法子,可以救我出目下的穷状来。 听见工厂的汽笛,好像在报12点钟了,我就站了起来,换...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胡晓晨 157人喜欢
可能是受《三块广告牌》的影响还没走出来,所以看到Frances·McDormand出场的时候,我总有种一把砍刀砍进画面的恍惚感。看完全片后,我发现Frances这次还是一把刀,只不过它锈了钝了,却不掩过往的锋芒。倔强如她,不肯承认自己是“homeless(无家可归的)”,只说是...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一粒麦子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