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渔隐
来自: 渔隐 2021-05-17 17:19:57创建   2024-06-01 00:53:05更新
喜欢收藏文字笔下的故事。
来自:豆瓣小组
刺槐 1749人喜欢
01.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姚鼐《登泰山记》 02. 落日熔金,暮...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203人喜欢
重庆应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吧。。。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豆瓣酱 23人喜欢
说的就是余华这种的悲剧,他的悲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太惨了,很刻意的惨,...
评语:悲剧喜剧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wendy 1415人喜欢
其实我写了两个对联😂,喜欢的话,请随意使用。 A. 吉光片羽 大象栖...
评语:无用大用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Orz. 1580人喜欢
17年的暑假,上了高中的我点开了火了一段时间的网剧--最好的我们, 看着...
评语:crush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3379人喜欢
好多人想看原版,但是原楼主已经把帖子删了,我从百度、快照上复制出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168人喜欢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月亮与六便士》,所以今天打算好好地来说一说为什么它是我最喜欢的书。 《月亮与六便士》第一次看是在大一。我是心理学专业,但是大一我学习的专业知识尚浅,那时我只是觉得斯特里克兰德那种对理想的热忱使我感动。我向来不喜欢名气很大的书,觉得此类书大都过于严肃,读起来枯燥乏味,其表达的主旨大多相同,(这只是我个人对名著的刻板印象,一直在积极改正)。所以一开始读《月亮与六便士》时,以为它是那种我眼中所谓的名著,是带着抗拒的心态读的。读第一章时我几乎就要下结论了,此书必是和我预测的那般,是枯燥的名著。但出于对故事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好奇,我还是耐着性子读了下去,等读到斯特里克兰德去巴黎的时候,觉得故事仿佛开始有趣了起来,此后便完全陷入其中。读这本书的心路历程是起伏跌宕的。先是愤怒,斯特里克兰德太冷漠太厚颜无耻了,然后是震撼,我记得读到最后五十页的时候我是流着泪读完的,不是因为感动,...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渔隐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