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精进书籍

欢乐马
来自: 欢乐马 2021-07-19 12:12:33创建   2025-04-19 20:09:45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
7.8 (95人评价)
作者: 安晓辉 / 邓程天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2 (244人评价)
作者: [德] 乌多·贝尔 / [德] 加布里埃莱·弗里克-贝尔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2-3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有人可以甜甜地梦过一生,从来不需要醒来,有人却似乎带着前世的诅咒,从一降生就经受着炼狱般地折磨,不断成长,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进入另一个火炕,而把他们推进火炕或他们求救时不肯拉他们一把,冷眼旁观的,正是他们的亲人。 被天生打上了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从前有一个老人。他独自生活在花园中间的一座老房子里,那个花园一望无际,辽阔无垠,老人需要很多天,才能从这头走到那头。当他垂垂老矣,当没有人再需要他的时候,他非常苦闷。过了很久,苦闷渐渐离他远去,老人感觉担风袖月,身轻如燕。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去吧,去收集那些被世人抛弃的日子吧!” 这样的日子可太多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轻如鸿毛,便让风载着自己四处飘荡,揽尽世间之人不想拥有的日子。 他收集人们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大量的说服信息,研究发现,其中99%的信息都被忽略了,作为销售人员,如何让自己的信息真正进入受众的大脑,有效的说服他人,最终触发受众头脑中的“购买按钮”? 《销售脑科学》作为《销售脑:如何按下消费者大脑中的“购买按钮”》一书的续篇,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人与人之间最难还的债就是情债,特别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如果第一次见面,一个人无缘无故的对你好。或者是在你最危难的时候帮助你,你就会打内心里感激一辈子。如果我们对待顾客有这这种心态,想抓住顾客的心很容易。 【1】负债感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对别人的帮助或者赠予很难做到置之不理,就算我们不愿意或者力不从心,那也不愿意背负有愧于对方的心理负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对于别人的付出,我们总会给予对方平等或者稍高一点的回报,如果不这样做自己的心里就会有一种负债感。 【2】互惠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免费的商品或者免费的服务往往总是心存芥蒂,无法心安理得、踏踏实实的接受,反而生怕其中有什么阴谋,让自己讨不得好不说,还要遭受额外的损失。这样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这其实就是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互惠的力量在作祟。因为对方给了你好处,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感觉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对方,如果不这么做内心...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也请不要输在错误的要求上。提要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我为什么要有这个要求,我该向谁提这个要求,怎么提要求,我的要求被成功采纳的筹码是什么?《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这本书里都有解答。 先说被要求。我想我们要学会提要求前,先学会拒绝。我们大多数人更多的是在充当一种“老好人”的状态,朋友说:“你帮我做个简单的事儿吧”,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其实你根本不想帮他,但是碍于情面,你只说了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你是否羞于表达?当你对另一半有所期待时,你敢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吗?在你努力工作后,面对上司,你会直接提出升职、加薪的请求吗?《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就是写给职场、生活、情感中说不出口的你! 含蓄是中国的国风,一直以来,我们推崇的是谦让、含蓄、内敛的品格。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与世无争、要谦让有礼、要舍己为人。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腼腆、害羞、含蓄、不好意思的自己。我们常常口是心非,明...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79人评价)
作者: [美]大卫·B.罗森格伦(David B. Rosengren)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20-9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前言: 向下看: 够得着、可控制的东西,用不着计划、努力或思考也可以移动、操控它们 当下神经递质 让你体验满足感,享受你当下拥有的一切 向上看: 必须计划、思考和计算,需要花点精力来协调,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 多巴胺 激励你去追求、控制、拥有你无法即刻抓取的世界 渴望你没有的东西,并驱使你去寻找新的东西 服从它,就奖励你;不服从,就会让你痛苦 创造力的源泉,甚至是疯狂的源泉 上瘾的关键因素,也是康复的途...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作者\云海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上学的时候很羡慕成绩好的同学,自己也废寝忘食刻苦了一阵,但不管怎么使劲,成绩就是不见提高,以至于怀疑自己是否天资不如别人;工作以后每天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直到几年后参加同学聚会,发现有的同学当年成绩垫底,...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很少遇到如此好的鸡汤书,道理表达得非常清晰,言简意赅,有深度。 水准接近李笑来的成名作《把时间当作朋友》和《财富自由之路》。 关于成长,终生学习,提升认知,竞争,长期目标,时间管理,社交,赚钱等非常实用的主题。 值得一读。 Note: 你有多想上行? 1. 一个人最终能不能上行,跟他的个人欲望是否强烈有极大关系。 2.一个人的欲望是否强烈,不在嘴上,而在于他愿意为了自己能力范围所及的概率性不确定收获付出多大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一说到自信,我们通常都会想到一些成功人士淡定从容、意气风发、镇静自如的模样。同时,内心也充满着无比的羡慕和渴望:我要是那么自信,我的人生肯定会不一样! 可是,当我们尝试着去变得自信时,却又总是不得章法、屡屡受挫。比如马上要上台发言了,尽管已经反复练...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第一部分 理论与研究 认知疗法 + 情绪是由认知/思想创造的,怎么想就会怎么感觉。认知就是你看待事物的方法:知觉、心灵态度、信念。 + 抑郁 <- 消极情绪 <- 消极思想 = 非理性/错误的扭曲思想。 + 抑郁症不是一段珍贵的、真实的或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而是一种廉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今年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从夜型人变成晨型人。 曾经的我觉得早起无用,然而,内心时不时还是会冒出一点点负罪感,觉得这样不行啊,年轻人这样身体遭不住的,还是想要多一些时间来做真正想做的事…… 好笑的是,每次我应对这种负罪感的办法,就是去找一本时间管理或者个人成长类的书来看,看完以后做好笔记,然后该干嘛干嘛,熬夜赖床一个都不少,香,真香。 不过今年好像突然福至心灵,也不知道是哪一本书起了作用,或许是量变造成了质变,总之,我奇奇怪怪地开始践行早起了。 最开始定的时间是6点,有个闹钟专治赖床,比方说必须深蹲多少下、走多少步、扫个什么码才能关上闹铃,否则就会一直响。我选的是扫一本书的条形码,书放在客厅,每天6点的时候我必须起床穿好衣服,然后走到客厅去扫那个劳什子条形码,好了,世界清静了。 不过,突然早起,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困得不行,不管是看书还是学习,效率都很低,很多人到这一步就破防了,跟我...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9 (17人评价)
作者: 路璇 李余贵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2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6 (16人评价)
作者: 李南錫
出版社: 本事出版社
出版年: 2017-3-23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5.9 (220人评价)
作者: 鲍勃•比汀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生活中,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都很努力地打拼,日复一日,绝不懈怠。但相较于其他人,似乎总有一些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或许会将他们的成功仅仅归因于运气好,但其实更可能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万事都称心如意,也...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王绍培(深圳)·书游记 现代人或许比过去受到更多负面情绪的困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生活的内容太多了,我们活在各种信息的疾风骤雨中,情绪的波澜起伏不定,管理情绪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至少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很多年轻人关注各种心灵的课程,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阅读当然也是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中,詹姆斯发现的“表现”原理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王绍培(深圳)·书游记 奖励有助于人们采取某种措施,这个认识来自早期心理学家的一项动物实验。但是,当人们把这些实验的成果运用到人类身上时,发现用奖赏来处罚是有副作用的,它甚至阻挡了正能量流向我们。用奖励来鼓励一些艺术家从事创作,远不及他们自发地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创作更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品。因为,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用奖赏来鼓励的事情其实是人们并不喜欢从事的事情,因此,一旦奖赏消失,他们也就不会再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驴的面前有两堆草,到最后却饿死了,这背后的原因值得让人深思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有一头小毛驴,他每天都会从附近的农民家里订购一堆草料去喂养它, 有一天,农民为了答谢他,多送给他一堆草料,这下毛驴却犯难了,它看着一模一样的两堆草料,左看看,右瞧瞧,数量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我们体内,向内寻找答案吧。——鲁米 3年前遭遇人生低谷,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后来我立志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为了做个人体验,今年年初,我也找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开始20次的中长程咨询。上个月结束了最后一次,我感觉心里不断在生成新的东西,越往后力越深。 形象点比喻,心理咨询不是播种,而是春风化雨,唤醒、浇灌了我心里那颗迟迟没有生长的种子。 这颗种子,究竟是什么呢?——是我自己。 心理咨询让我从身及心都深刻了悟,人活着有且只有一个使命:成为自己。 我最喜欢的作家黑塞说过,通向自己的道路,...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9 (196人评价)
作者: 朱建军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1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9 20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欢乐马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