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小别离
来自:豆瓣日记
开篇一个字,难,太难了。不光是现在大环境不好大家都难,更是找到同类很难:找工的似乎都在转码/转data,系里的同学又都在找教职。 但我今年也很幸运的在1月就拿到了3个面试+收到了一个offer,所以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现在还有很多夏季实习和全职在进行中,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为数不多的Econ/商科PhD提供一些经验~ 心得1: 你是谁?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每个求职者(但尤其是Econ/商科PhD)应该问自己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说“我是一个Econ PhD“,或者“我熟练使用python、SQL“,真的很难在成千上万的candidate中脱颖而出。 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总考第一,混得不错,但真的上了职场才意识到,这点优势扔在茫茫人海里很可能连个响儿都没有。所以寻找到自己的出彩点并扬长避短就非常重要。 那么Econ博士的优势在哪呢?对业界来说,你对causal inference的了解(...
来自:豆瓣日记
简单的回答:可行。 但是先预警一下,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也不适合所有人。希望本文对大家做出最佳的选择有所帮助——特别是究竟该来加拿大留学,还是该在本国学法语。 注:如果法语已经很好(比如法语专业,或者在欧洲法语国家留学工作的人),请看我之前 这篇文章里第二部分的第2点“会英法双语的申请人” ,了解开挂模式。 对于其他需要从零开始学的人,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要学法语? 可以给EE至少加62分! 比较一下,去加拿大读一个硕士(最快一年制的),也只能最多加45分(如果原来是本科,学历提升增加1...
来自:豆瓣日记
一、前情提要 2021年5月开始从零自学法语,2022年7月第一次参加TEF Canada考试,获得CLB7。 二、个人背景 1. 英语基础:2017年英语六级605,2017年托福101分(阅读和听力28分,作文25分,口语20分)。 2. 个人评估:阅读是强项,听力和作文可以冲一把,口语是老大难,需要重点攻克;因此本文重点不在阅读,而在后三项。 3. 学习习惯:“随心所欲”,不喜欢做计划,一边学一边备考。 三、学习+备考+休闲材料 以下学习阶段和备考阶段是同时进行的。 所有评价都是个人主观看...
来自:豆瓣日记
申请结果:US news ranking 11-20 2个offer;21-30 1个offer;U of Toronto Phd。另外收了大波拒信(Top10我申请了9个最后全聚德) 教育背景:国内985社会学本科,香港政治学mphil;本科、硕士分别去美国US news top10学校交换一学期 研究背景:三篇国际会议。其中一篇ASA paper session。没有期刊发表 研究兴趣:定性为主,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方向 硬件:GRE V163 Q165 AW4.5;T113;本科绩点4.0/4.0(本科学校绩点换算逆...
来自:豆瓣日记
我之前在豆瓣写过一篇《近期关于读文科博士的一点思考和体会》,没有想到得到小文章会得到不少友邻的喜欢,也因此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是意外之喜。我那篇文章只写了当时觉得最有体会的三点,一直想着有机会要接着写。很快,小半年过去了。感觉这半年,我自己,以及我身处的城市与社会,都经历了跌宕起伏。所以也想在此,一来书写自己从本科毕业、念两个硕士到决定读博士的感受与体悟,二来也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写作一直是我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一段时间不写日志,就好像情绪快要溢出来一样。(今天先写申请篇,之后再写关于如何平衡学术和生活,如何处理个人情绪,稳定心里状态的部分) 我时常觉得我没有什么资格写经验。因为我从来不是一个特别优秀、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的人。我从小都没有拿过班级第一,一直都只是中等偏上。高中毕业,去差不多的学校念书,运气不好不坏,从来不是顶尖的那一个。申请北美phd,也只拿到一个offer,没有像...
来自:豆瓣日记
今年1月底,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未来潜在导师的非正式谈话邀请。在从导师处了解到被录取的消息后,我心里的石头基本落了地。2020年夏到2022年春的人文博士申请经历绝对算不上长,但其间境遇的小小变幻,以及心情所受的微妙起伏也让我萌生了一丝自我总结的想法。 所以,这篇申请经验的总结主要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尝试聊聊我的申请得失和从中汲取的建议。这里我推荐豆瓣用户 nbpr 、 ztshin 、 草木有本心 、 差点没头的女巫 的相关日志,以及其他收藏在豆列 歐美文科申博經驗參考 (兼博後/高校教職) 中的日志。这些日志从选校到offers取舍都提供了相当全面的建议;配合GradCafe和Academia Stack Exchange食用,风味更佳。最后,希望我多国艺术史/比较文学/电影研究博士混申的经历能为以后的人文博士申请者提供一点微小的帮助。 目录(以下内容不会涉及太多标化、推荐信和writing...
来自:豆瓣日记
导言 对我申博帮助很大的一位前辈如是说:“作为一个媒介研究的学生,我一直相信Open Access和Information Network的重要性,而文科博士申请的信息板块,可能仍然是现有的(尤其中文)网络平台里面最欠缺的部分。”(见 《【2020Fall】北美 电影与媒介研究 文科Ph.D.申请总结》 )此言非虚。就我自己搜寻博士申请信息的经历而言,各种平台上见得最多的除了理工科,就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经验。真正的“人文(Arts & Humanities)”申请经...
来自:豆瓣日记
在PhD申请这件事上,尤其是对于较为小众的人文专业来说,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经验参考,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在申请过程中,从一些前辈的总结分享贴中受益颇多,因此,我也决定将自己的申请经验分享出来,也许能为一些同样打算申请艺术史PhD的同行提供帮助。虽然我没有得到藤校的青睐,申请结果算不上漂亮,目前仅有UNC和UIUC两个录取,但是希望能够为其他人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呈现一些真实的情况。 一、是否读博 每个想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具有对世界纯粹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然而这种好奇与渴求是否能真的成为以学术为业的动力,不仅需要深思熟虑,还需要亲身体验。本科时我读过很多读博劝退贴,也深知自己不是什么学术天才,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要读博吗?每次别人问我之后要做什么,我总是不敢把话说太满:“可能读博吧,不过先读完硕士再看,也许就去工作。”或许我早已接受学术生活在经济水平方面的低预期,但不能确定我是否真正...
来自:豆瓣日记
申请季正式结束了,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写点什么以飨后来。虽然最终结果离自己去年此时设定的目标有些距离,没有申到美东的几个梦校,但结果总归还算不错吧,还算是可以以传授经验的姿态写这篇文章了吧。 2023.1.6(PT)更新:捋了一下之前凌乱的结构。 2022.11.10 (PT) 更新:新增了一个板块:招生委员会如何审材料及决定录取结果 2022.4.12 (PT) 更新:微调了自己的背景信息表述(模糊涉及个人信息的表述+更精确描述申请时的背景) 先讲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本科、硕士都是历史学专业,专业的全国排名都是top 5。我日语过了N1,在日本交换过半年,但是零会议零论文。鉴于自己的既往研究,也根据各校的院系设置和导师所属情况,我这次既申请了历史系,也申请了东亚研究/亚洲研究系。我一共申请了美国+加拿大共12所学校,最终被加拿大某三所学校的其中一所录取,这也是我本次收到的唯一offer。 ...
来自:豆瓣日记
写在前面: 这种自扒贴熟人一眼就能认出来我是谁,鉴于我的大号是一只专注吐槽玩乐三十年的小透明,不靠谱不正经,并且想继续小透明下去,思来想去就特别注册了一枚马甲来发这篇正儿八经的总结贴,然后拜托Smoky兄推荐给大家以作参考。由衷希望[并不多的]熟人们勿以任何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这篇总结与我的豆瓣主id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推荐、留言、评论、广播之类的地方就这个日记艾特或提及我的大号。欢迎在这只马甲的范围内进行交...
来自:豆瓣日记
序:从结果说经历 现在按照往年社会科学PhD申请时间线来说基本上应该是明确结果,选择学校,考虑访校的时间了。回首自己从本科毕业开始,一路百转千回,从一个准学渣到现在终于有几所学校愿意收留的情况下,感慨颇丰。现在虽未坚定继续深造的志愿,也没有确立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希望温故而知新,能够通过总结回顾有新的收获。(注:自己写完全文以后再看,竟然发现脑子清醒了些许,对于选择也有了把握,真好。) 对于申请这个事情,尽管过程很重要,但实质上还是看的结果。最终的申请结果—— offer: UChicago,U Toronto,McGill(political science & sociology),Indiana-Bloomington, Vanderbilt, UC-Davis, UC San Diego, UC Santa Cruz(political science) Rej: Corn...
来自:豆瓣日记
💡:许多友邻分享了自己学科的funded master’s programs,我努力定期搬运补充到本文2.1.3之后。所以机会真的比想象中多,一定要鼓起勇气先搜集信息。 最近终于有心情来整理一下申请的经历。每年申请帖遍地都是,本来觉得不足挂齿没打算写;但是最近跟一些朋友小范围交流之后,意识到还是有点东西可以且有必要分享,遂作此文。为了达到零门槛科普的目的,我会尽量减少直接使用黑话、英文和缩写。 在我的申请季,钱的问题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这件事情被讨论得太少了。绝大多数的选校帖,仿佛都默认读者背后的家庭可以毫不犹豫地出资砸向最好的名校;群组里有关费用的讨论,有时候是在80w和100w人民币之间纠结。 我爸妈非常支持我留学,但我并不想因为自己的冒险决定给他们造成额外的负担——拜托,我都21岁了!随着年岁的增长,追求经济独立的渴望逐渐按捺不住——是真的按捺不住,具体表现为我的自尊心变得非常...
来自:豆瓣日记
眼瞅着从法国回来快大半年了,法语也基本上不用了。前两天打开网站收藏夹,突然看到之前收藏和使用的各种法语网站,不禁感叹我这人虽也没见多爱学习,但真的十分擅长寻找学习的入口和资源,心想也许会对一些人有帮助,遂决定分享出来。可惜最先开始学法语用的那些网站,基本都被我删掉了,要不然可以从学法语开始讲起——毕竟我的法语基本上是自学的。 介于本电影学子上网看电影类信息居多,所以先从电影类讲起好了 一、电影类网站 1、Surlimage:http://www.surlimage.info/ 这个网站直译为「图像之上」。其实一定程度上,只需要知道这一个宝藏网站就够了!因为这是一个针对电影、艺术、设计、摄影、数字技术等图像门类的导航网站。每一个门类都会细分为非常多的部分。比如电影类的部分,分为官方机构、专业协会网站、杂志等。 在官方网站的部分里,你将会找到诸如以下网站的官方页面(只列举一些我觉着有意思的):...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小宽恕曲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和他们幸运的沉默
- 圣小别离 (1人关注)
- 赤花
- 幸运者
- 电影是不完美的集合体——《失败笔记本》影单 (5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