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作家
来自:豆瓣读书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1889年6月23日出生于敖德萨附近,童年时期在皇村度过,1911年在阿克梅派杂志上首次发表诗作,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三岁时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二十五岁时出版第二本诗集《念珠》,这两本诗集使她名声大振,但她的第三本诗集《白色的鸟群》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而没有引起多少关注。苏联时期,阿赫玛托娃受到不公正的...
来自:豆瓣读书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Марина Цветаева,1892-1941),俄罗斯诗人。她出生于莫斯科一个颇具艺术氛围的家庭,六岁时即开始诗歌练习,十八岁时自费出版诗集《黄昏纪念册》,引起俄罗斯诗坛的关注,此后她又出版了多部诗集。1922年,她离开祖国,先到柏林生活了两年多,之后到巴黎生活了近十四年,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1939年回到苏联,不久陷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绝境,于1941年8月31日自缢身亡。
来自:豆瓣读书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十八岁时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徒》(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代表作品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琴声如诉》、《情人》、《痛苦》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
来自:豆瓣读书
安·兰德(Ayn Rand,1905年2月2日-1982年3月6日),原名“艾丽莎·济诺维耶芙娜·罗森鲍姆”(俄语:Алиса Зиновьевна Розенбаум)。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她同时也写下了《源泉》(The Fountainhead)、《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等数本畅销的小说。
她的哲学和小说里强调个人主义的概念、理性的利己主义(“理性的私利”)、以及彻底自由放任的资本...
来自:豆瓣读书
埃莱娜·费兰特,目前意大利最受欢迎也最神秘的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是一个笔名,其真实身份至今是谜。
埃莱娜·费兰特1992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讨厌的爱》,很快引起关注,1995年就被意大利导演马里奥·马尔托内拍摄为同名影片;此后她相继出版小说《被抛弃的日子》(2002) 、《迷失的女儿》(2006)、《夜晚的沙滩》(2007)和散文、访谈集《不确定的碎片》(2003)。
2011年至2014年,埃莱娜·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
来自:豆瓣读书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Elizabeth Strout)
美国当代作家。1956年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市,大学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1998年,出版长篇处女作《艾米与伊莎贝尔》,获《洛杉矶时报》最佳首作奖及《芝加哥论坛报》中心文学奖,并入选橘子奖短名单及笔会/福克纳奖,在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口碑。2006年出版《与我同在》,登上全美畅销榜,入选美国独立书商协会选书。
《奥丽芙·基特里奇》是她的第三部作品,2008年出版,获2009年普利策小...
来自:豆瓣读书
希薇亚·普拉斯(英语:Sylvia Plath,1932年10月27日—1963年2月11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牙买加平原区,儿童作家出身的美国天才诗人、小说家及短篇故事作家。
普拉斯生于1932年10月27日的波士顿牙买加平原社区。母亲欧蕾莉亚·萧柏·普拉斯(Aurelia Schober Plath,1906–1994)为奥地利裔, 父亲奥图·普拉斯(Otto Plath,1885–1940)为德国血统,身为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及昆虫学家。有弟弟华伦(Warren)出生于1935年4...
来自:豆瓣读书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 ),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1962 年获哈佛大学文科硕士学位,曾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加拿大最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其作品包括小说、诗歌与批评散文,迄今已在全球35 个国家出版。小说《女仆的故事》《猫眼》与《别名格雷斯》曾获得加拿大的吉勒尔奖与意大利的雷米欧•蒙德罗奖;《盲刺客》曾获2000 年英国布克小说奖。
来自:豆瓣读书
紫式部(日语原文紫式部 假名むらさきしきぶ 罗马字Murasaki Shikibu,973?~1014?)又称紫珠(紫珠草,花语是“聪明”),是平安时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源氏物语』的作者。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式部」源于她父亲的官名「式部丞」,「紫色」原自『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有种说法是中国的红楼梦就是受源氏物语影响和参考才被创作出来的。紫式部也被评...
来自:豆瓣读书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
来自:豆瓣读书
残雪,女。原名邓小华。祖籍湖南耒阳,1953年5月30日生于生于长沙。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短跑成绩和倔强执拗在学校都很有名。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1970年进一家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1978年结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乡下自学成木匠。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
来自:豆瓣读书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名张瑛,1920年(一说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籍河北省丰润县欢喜庄乡大齐家坨村,张姓该村大户,张家至今人丁兴旺。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
来自:豆瓣读书
乔治·桑(George Sand,原名:Amandine-Aurore-Lucile Dupin,1804年7月1日 --- 1876年6月8日),法国著名小说家,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她凭借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而一举成名。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244部作品,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 雨果曾称颂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
来自:豆瓣读书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1938—),著名当代俄罗斯女作家,也是近年来最受欧美文坛瞩目的俄罗斯小说家,其作品多次刊登在《纽约客》等著名杂志。她于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先后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剧团等单位担任记者、编辑和编剧等职。1992年,小说《夜深时分》获得普希金奖,同时入围俄语布克奖短名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当代的契诃夫”。"
来自:豆瓣读书
萨拉•凯恩(Sarah Kane),英国当代著名戏剧家,被誉为“英国继莎士比亚与品特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她出生于1971年,1999年自杀身亡。28岁的生命中只留下五部戏剧作品,却部部经典,作为新生代戏剧家,她本人及其作品颇受人们争议,然而当她死后,世人又都为她作品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及艺术探索而震撼和折服,许多人认为,世界失去了二十世纪末最优秀的剧作家。
其作品有
戏剧:《摧毁》、《菲德拉的爱》、《清洗》...
来自:豆瓣读书
安妮·普鲁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令人瞩目的女作家。1935年出生于康奈狄格州。自八十年代末开始,陆续创作了《心灵之歌及其他小说》(1988)、《明信片》(1992)、《船讯》(1993)、《手风琴罪行录(1996)、《近距离:怀俄明故事》(1999)、《老谋深算》(2002)等作品。文学界对普鲁给予了普遍的认可,使她获得了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
来自:豆瓣读书
尤瑟纳尔(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 真名Marguerite de Crayencour(玛格丽特·德·凯扬古尔),尤瑟纳尔是作家与父亲一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组合后为自己起的笔名。法国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翻译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兰西学院三百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她在生前已经赢得不朽者的地位,而她的作品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入选著名的“七星文库”,她也因此而跻身经典作家之列。
来自:豆瓣读书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197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南部城市埃努古,起初在尼日利亚大学学习医药学,后在东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学习传媒学和政治学,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创意写作的文学硕士学位。\r\n2003年,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紫木槿》获得2004年橘子小说奖的提名,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尼日利亚的政治骚乱和一个被信仰裹挟的家庭的悲剧,该书最终获得2005年英联邦图书奖最佳新人小说奖。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半轮...
来自:豆瓣读书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乔治亚州府哥伦布,十七岁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创作,十九岁开始构思,二十二岁完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创作。麦卡勒斯一生倍受病痛折磨,十五岁时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之后,她经历了三次中风,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
来自:豆瓣读书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2.16~1817.7.18),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
来自:豆瓣读书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
来自:豆瓣读书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第二任妻子,英国著名小说家,因其1818年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来自:豆瓣读书
艾米莉·狄金森(又称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似的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
来自:豆瓣读书
J·K·罗琳,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毕业于英国 University Of Exeter(埃克塞特大学),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英国曼彻斯特接受教学培训。她父亲是罗伊斯罗尔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罗琳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相貌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妹妹是她...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Yann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宇宙,时间和空间,天文
- 女性作家
- 书单|現代文學
- 书单|溝通心理學 (1人关注)
- 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