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来自:豆瓣日记
注:猜2010-2019年的国产电影 第一章 最早的故事或许要从商朝末年说起。 公元前1046年,陈塘关李府里,家里的小儿子正闹着要踢毽子,下人们一听纷纷四散奔逃,他的妈妈鼓起了勇气,打算陪一陪自己这个从来就没有玩伴的儿子。后来,这个小儿子被姜子牙派去对付妲己,他在与百爪蜈蚣大战之后,瞬间长大了,还从动画形态变成了真人,这时候,一根仙草要他去找一把剑,而他却先要拿回风火轮。 公元前583年,靖国大将屠岸贾正在全城搜捕一个婴儿,公孙杵臼的家里也被翻了个底朝天,正当屠岸贾的军队一无所获时,墙壁建的夹层发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 公元前496年,一位操着广普口音的圣人去卫国见了那里一位位高权重的女子,而那位圣人的大弟子觉得这次见面实在不妥,圣人于是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公元前343年,齐国一个残疾军师显然没学到圣人的品德,他居然和田忌一个虚构的女儿产生了暧昧之情,而后者在和他打情骂俏...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先提个小细节:书的评分比我想的略低一些,看了下长评短评,很多人认为一个硬伤是“中间重复引用的案例太多了”。 这是事实,不过有一种可能是:作者之前在各种渠道发过零散的篇目。在这些独立篇目里,每次引用同一个案例,都等于要重新讲述一次,保持案例完整性很重要。 而本书可能是这些旧作的整合,并加入部分新编(这很常见)。这种情况下,有这种重复实属必然,也并非故意注水。 书里开篇提到的,用计算机统计来考据后40回...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在《小径分叉的花园》中主要有三个人物,理查德·马登、主人公余准、斯蒂芬·艾伯特。 理查德·马登意味着一种必然的命运,即因果逻辑的成立。主人公意味着一种当下,斯蒂芬·艾伯特则意味着诸般可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更为深层的一面:当作为当下的“我”企图反抗命运的必然之时,我来到了这座分岔的花园,看到了属于我种种可能的发展道路,杀死斯蒂芬·艾伯特便意味着,我的不明确消失,这时“马登”便“闯了进来,逮捕了...
来自:豆瓣日记
说到电影里的凝视,最有名的莫过于宋康昊凝视: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饰演小镇警员的宋康昊留给观众这个镜头作为结尾,它厉害的地方在于,作为角色的演员打破了电影的局限,与观众发生了某种有可能的联结,当然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也一定都能体会到在电影结尾放这个镜头是什么意思。 设计这个镜头的导演奉俊昊,在另一部举世闻名的新作里,也让宋康昊承担了很有意思的镜头。 但这一次,镜头没有在这里停留,转而走到了另一个更神的领域。 不过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然后我发现2019年的电影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各位导演不知是...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我是有多闲…… ——————————我是分割线———————————— And they wonder why 大人们很疑惑 those of us in our twenties... 为什么我们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refuse to work an 80-hour week... 拒绝每周工作80小时 just so we can afford to buy their BMWs... 只为了买得起他们生产的宝马汽车 why we aren't interested... in the counterculture 对他们发明的反流行文化不感冒 that they invented... as i...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2022.5.29 更新至第一集 2022.6.1 更新至第二集 2022.6.4 更新至第四集 2022.7.16 更新至第七集 S4E1 [9:50] “California Dreamin” The Beach Boys 非常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不仅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里,也构成了很多人对加州的印象。 这首歌最早版本由John Phillip...
来自:豆瓣日记
文|梅雪风 序 在华语电影导演之中,杨德昌相当特殊。他的特殊倒不在于他的文以载道,中国大部分优秀的或者说有想法的创作者都是如此, 而在于他始终的理性,在于他追问到底的执着或者说幼稚。 中国的大部分导演,就如同大部分中国人一样, 从骨子里过份的早熟或者犬儒, 让他们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精致的老态。他们天然地知道,真理是不存在的,道德是相对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到达的, 所以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谅解,坚定不移地哀叹。这样的好处是,他们能够体谅这个世界的复杂,人性的暧昧,不去苛责人,但坏处是他们过早地放弃了追寻答案的冲动, 甚至是会养成一种隐性的懒惰,以悲天悯人的名义。 而这一点,正是杨德昌的好处。 他对于答案有着一种异出寻常的热爱,这种对于精确和确定的追寻,让他的电影呈现出华语电影所少有的缜密,以及因这种缜密而拥的说服力, 而那种对于绝对真理的热忱,让他拥有一种绝对的道德洁癖,一种让人无法凛视的尖锐。 ...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