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

never
来自: never (忻州) 2022-07-15 09:31:28创建   2023-01-27 13:16:59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第一章:我们居住的宇宙 1.1 探索太空的目的 1. 重要资源:全球观察、清晰的空间观测、始终环境、丰富的资源(太阳能及宇宙材料)、探索最终疆界。 2. 航天任务的四个领域:通信、遥感、导航、科学探索。 1.2 航天任务组成要素 1. 任务:任务目的、任务使用者或者客户、任务运作概念。 2. 航天器:有效载荷和平台。 3. 弹道和轨道: 4. 运载工具: 5. 任务操控系统: 6. 任务管理和操控: 第二章:探索太空 2.1 早期的太空探索 ...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翻了翻笔记,从1月29号开始看,每天从写志的时间中抽出约一个小时阅读,到3月20日正式读完。收获不小。本书可以笼统概括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研究,但若是仔细探究又会觉得这种概括太过于简略而忽略了很多细节。要完整概述本书主题不容易:在明代军事制度下,民众是如何应对以获得生存利益的策略,可能更好一些。但还是会有很多遗漏的点:国家与市场,制度套利,文化与制度等等都是关键点。 本书描述了明代的一种特别制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写于2009-04-26,当时书还没出版,现在补上。 《世界市场中的小国家》,也是比较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指定阅读材料,去年翻译完之后还没有出版,作者是朱老师在康奈尔大学的导师彼得.卡岑斯坦,一位相当严谨而又勤奋的学者。这本书是作者写于二十年前的著作,当然这不代表本书就丧失了其现实意义,它对欧洲小国家发展出不同于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统合主义发展模式的分析仍然有着其实际意义,特别是对其他国家,比如本书作者所刻意...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给国内政治学教材一个评价,从高到低:      罗斯今的《政治科学》(第6版),   燕继荣的《政治学十五讲》(《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两书差不多)   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   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惠岩的《政治学》(好多版本,内容雷同)。      王惠岩《政治学》就是科社或者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论(八十年代)   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是以利益为分析原点的、涵盖若干西方政治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编目的电子版可以在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网站下载。但是每一卷的前言很有价值,主要是对各国冷战期间档案的馆藏情况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整理情况做了一个简介,相当于是对搜集到的数量庞大的档案做了一个导读。当然,根据时间线也是可以找到档案条目的,但是有专题档案集的介绍的话相对来说更加容易聚焦,且部分旁涉的档案不易遗漏。花了一周时间断断续续把文献编目撸了一遍,挑了一些个人感觉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做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郡县制是从西周封建制转向战国中央集权国家过程中的典型标志,也是之后历朝历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其背后的思路一直延续到今日。 西周的封建制依托于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土地,其他儿子则被分封出去。「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隶有子弟。」周天子将王畿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则将都邑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分封给子弟家臣。在这种分土而治的制度下,诸侯的土地和国民与天子无关。诸侯们只要完成了纳贡、朝觐和助征伐的义务后,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地盘,具有高度自治权。西周初...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第一部分 历史编纂学 第一章 革命的理论 阐述了关于革命的各类政治学、社会学见解 比如查默斯·约翰逊: 针对政府职员A、政治体制B、社区C;领导者为群众1、精英2;两两搭配出现六种革命: A1:自发农民起义;B1:千禧年起义(有乌托邦梦想);C1:无政府主义叛乱 A2:雅各宾派共产主义革命(高度集权化的地方发生,建立更理性的制度);B2:阴谋政变;C2:军国主义化民众暴动 马克思认为经济剥削最严重激发革命,托克维尔认为经...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本书以托克维尔《法国大革命》为楷模,试图更全面地探讨英国1642年革命原因。在检讨了学界有关该事件起因的各类理论模型后,作者将1642年事件之原因并非由单纯某一因素造成,更非“历史之必然”。作者首先将分为长期的前提条件,中期的促变因素,短期的诱因。长期条件探讨的较为详细,首先是都铎王朝体制的脆弱,亨利八世未能建立真正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宗教改革后没收了大量教会财产,王庭本可以不经议会而获得充足之财源,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一位编辑朋友问有什么尚未有中译本的历史书值得翻译,于是就有了这么个贴。 这是个关于早期近代史的书单:它忽略了很多较为细碎的地区研究、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国内已有译作的作品,且主要集中在英国史上。因此它其实不·是·入·门·书·籍·推·荐·,因为真正的入门书籍如《欧洲近代早期大众文化》、《自我的根源》、《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屠猫记》还有波考克、斯金纳他们写的政治思想史早就有中译本了。既然这些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两汉时期的中国,乃至唐宋以前的中国,论人口、经济、粮草,首推司隶校尉辖区所包括的关洛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与黄河下游的冀、青、兖、豫四州,这是夏商周秦汉唐时期将近三千年的东亚世界之精华所在。能不能及时掌握这片核心区域,并调动这一区域资源去整合天下,就是唐宋以前各大王朝兴衰的核心命题。刘秀之成功与刘备的中殂,关键点就在于此。 《西汉人口地理》 刘秀较早地占据了大河之北与环嵩山地带,并相对干练地消灭了青徐、兖豫、关中的割据势力,这是刘秀统一战争的核心进程。该进程被迅速完成后,刘秀便完全占据了整个东...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2016年4月7日阅读《我在大清官场30年》 历史上很多人,不以功绩留名,而已诗文著称。也有很多人,因为在某个历史关头扮演了关键角色而青石留名。甚至有的人纯粹因为文学作品的宣扬而获得历史地位。当然,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无论是丞相也罢,庶民也罢。张集馨最大的官是代理巡抚,官并不大,其诗词作品也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但他写下的一部自叙年谱《道咸宦海见闻录》,因为相对客观真实的反映了清末官场的现状,成为众多研究...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9 (39人评价)
作者: 李萍(编)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年: 2010-6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原文地址: 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7/0919/2232618.shtml 参考消息网 9月19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1日发表题为《一种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机器》的文章称,《中文打字机:历史》作为一本书的书名似乎令人难以置信,这看起来是个极度枯燥无味的可笑书名。 长期以来,在西方人的想象当中,中文打字机一直是一种奇异、可笑或仅仅是不可能的设备,上面有许多键盘。这种机器的不可置信让人对书名产生了怀疑。不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这份美国史书单,包括: 埃里克•杰•多林的“野性北美”三部曲:《皮毛、财富和帝国:美国皮毛交易的史诗》《利维坦:美国捕鲸史》《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杰克•E.戴维斯《美国海:墨西哥湾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恩 威廉·克罗农《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江苏人民出版社 威廉·贝纳特彼得·科茨 《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 @译林出版社 《辉煌信标:美国灯塔史》加上之前的《皮毛、财富和帝国:美国皮毛交易的史诗》、《利维坦:美国捕鲸史》,埃里克•杰...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历史是偶然+悖论的组合。如果没有公晓成功暗杀源实朝,“东国王权”+“京都王权”所形成的政治体制就会成型,就像院政体制在“承久之乱”后基本成型一样。如果后鸟羽不是一个既强势又敏感,既具备权术又富有文艺范儿的帝王,他就不会因坛之浦海战中遗失的象征王权的三神器之一的天丛云剑而有点神经质地去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进而在“唐船入海”失败后又犯了“修复大内里”引发抗税暴动的错误,更不会在源实朝被暗杀后幕府依然...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清代政府行政以钱粮、刑名两项为基础。刑名一词在清代的语境中主要代指与谳(yàn,审判定罪)狱相关的政务。在地方,刑名事务有内地直省与边疆地区两种管理体制,其中直省由州县、府(道)、按察司、督抚组成;边疆地区则根据各自情况由理刑章京、驻防将军等组成。二者都以“同级集权、纵向监督”为基本运作特点,每一级的权责高度统一。相比之下,中央刑名体制的安排要复杂一些,有资格参与刑名事务的衙门和官员很多,其中刑...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据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在北宋时期已达顶峰,发达的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上没有国家能望其项背,但此时并未出现以节省人力的大机器被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而是从此以后陷入停滞,甚至有的方面还出现倒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达到了某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临界点。根据对中国人口数量与战乱的关系的规律性研究,发现如果和平持续七十年,中国的人口就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倍。到了北宋时期,儒...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科学首先指的是自然科学,它是分科性的,而且一定能转化为技术力量,提升我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军事力量等。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实际上是最近一百多年科学启蒙后从西方经日本传播过来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我们今...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Master熊。每周看本书,看完做图解。 小熊之前啃了一本书——《独裁者手册》,看完后感觉打开了视角的新大门。所以在这也把这本书图解下,分享给大家。 先说下本书中的核心——选举人理论。小熊尽量简洁得表述,也请大家仔细看看。 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制造同意:基层政府如何吸纳民间的抗争?——基层政府的维稳运作 几个月前我浏览豆瓣时发现了名为《维稳的政治逻辑》这一书。略见简介,书的大意主要包括:介绍我国政府为了维稳采取了哪些手段、分析现行我国维稳...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这是个太大太大的话题以至于无从说起,在复习《高等教育学》时翻来覆去的一道题,“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何时?答案:中世纪”。便对这个充满了宗教迷幻色彩的时代,及其大学与知识分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看雅克勒戈夫的《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对那个黑暗千年的特殊群体,期待有一些了解。 大学的自主性。在大学能独立自主作科研与教学以前,他们都是从属于宗教,为当时的权力机构服务的,这虽然体现了文化的某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勒高夫在《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一书中,以时间为线索,围绕知识分子展开了多个主题。随着时间流淌,中世纪知识分子从萌芽至鼎盛再至消失,不过存在了短短三个世纪,但却伴随着文化与思想的改变。此书的涉及面不可谓不广泛,并非每一部分都和主题直接相关,但对于了解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状况有所帮助。书中涉及的主题过多,包括知识分子的生存保障、身份认同、思想沿革和大学的组织结构、变化趋势、与教廷的关系等,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在欧洲中心主义态度下,中国是所有大国中唯一拒绝西式代议民主体制的国家,似乎也不能体现作为现代民族国家核心特征的“主权在民”原则,现代中国的合法性和生命力始终受到质疑。然而面对这种历史与逻辑之间的矛盾,首先需要从这套既有的逻辑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到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 德国觉得他们强大了,当时的技术和文化德国都是先锋的,他们觉得欧洲其他地方是物质主义、平庸和虚伪的。德国人想要解放、自由、战争的目的是诗歌、艺术、文化,是关于精神的自由的需要,追求真实追求自我。他们又有被迫害妄想症,以及8月的天气太适合上街游行,就在火热的气氛和刚愎自用的性格驱使下,宣战了。 - 英国参战,是他们认为德国是不稳定和不负责的化身,英国要出面维护欧洲的和平、维护社会价值观。 - 对德国人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0109更新 排名不分先后 推荐补充欢迎留言 商务印书馆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douban.com) 科学史译丛 (douban.com)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douban.com)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douban.com)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济 (douban.com)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douban.com)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言学文学艺术 (douban.com) 涵芬博物 (douban.com)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 (douban.com) 汉译名著权威全译本(精装典藏版) (douban.com) 古典文明译丛 (douban.com)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douban.com)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douban.com) 社会学名著译丛 (douban.com) 倾向与可能丛书 (douban....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never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