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Zzz
来自: Zzz (上海) 2023-04-18 12:31:49创建   2024-06-21 09:33:53更新
来自:豆瓣广播

方和斐的广播: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马斯克似乎很关心星辰大海,代表了人类面向宇宙的未来;但是实际上,真正观测宇宙的天文学家,都很讨厌马斯克。 Starlink正在摧毁各个波段的天文观测。星链卫星反射太阳光,在夜空中造成肉眼可见的一长串轨迹。按照计划,星链将形成一张大网,完全笼罩夜空,锁住人类窥探宇宙的窗口。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意味着永远失去仰望自然星空的机会——仅SpaceX计划发射的小卫星就有超过四万颗,十倍于夜空中四千颗肉眼可见的星星。 可见光的观测已经证实,星链对天文图像的污染是无法恢复的。马斯克曾经允诺,在星链卫星上涂抹哑光漆,降低反光,但这被证实几乎没有效果。星链会在天文照片上留下刷子刷过一样的轨迹,变相瘫痪地球上的大型光学、近红外望远镜。为了公司营收,他们也不会积极投资光污染问题:这些小卫星都是廉价品,预期寿命其实只有5年,随后就会变成占据太空轨道几世纪的太空垃圾。 在射电波段,星链泄露的射电信号更是致命性的——射电干扰使得地面上的射电望远镜也难以使用了。我和一位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聊过这个话题,她表示现在他们正在向国际射电委员会投诉,但困难重重。首先,这种国际机构没有针对私人公司的强制力,其次,即便这些公司允诺降低污染,他们也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而卫星一旦发射了就无可挽回。天文学家只能努力和这些公司沟通,合作补救——她的口吻让我想到黑道电影中被迫与毒枭合作的好人。 有人说,有了SpaceX带来的更强大的太空运力,我们把望远镜都发射到太空里不就避免问题了?有一位做理论的物理学家曾持此观点,我们讨论后,他转向了反面。首先,小卫星挤占低地轨道,实际使火箭发射的碰撞风险更大了。这种碰撞造成的问题,在现有国际法律框架下很难解决——我曾指导过2020年的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案例正是卫星集群与大型卫星碰撞,几乎无法归责和执行。 其次,望远镜无法简单地发射到太空里。1990年代,我们才有了两米级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而地面的两米级望远镜,1910年代就已经成熟,二者相差了八十年。现在的天文发现肯定不能再等待几十年了。何况,光学望远镜已经是最易升空的类型之一。例如在地面射电望远镜发明近一百年后,我们还没有媲美地面的空间射电望远镜,发射这种几千吨重的望远镜是不现实的。再最后,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只占成本的小头,哪怕发射免费,也省不了多少。 有人认为,这件事是“星链代表的技术进步正在淘汰传统天文学”。恰恰相反,星链几乎是卫星最简单的形态,缺乏技术含量。地基望远镜则是人类技术突破的集大成(天文探测要求高,远远超过商用甚至军用水平),对应的天体物理实测更有可能引发新的科学革命。所以在我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是“低技术水平的粗糙牟利产业正在驱逐真正有创新价值的科技研发”。 总之,星链为代表的低轨卫星群,已经成了威胁天文和人类仰望星空权利迫在眉睫的威胁。说到底,探索宇宙只是公司老板满足私欲的所打出的虚假旗号。可惜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进行约束,我们似乎只能束手待毙。 (之所以想到这个,是看到今年的国际天文大会上,有一个分论坛是讨论“保护暗静夜空免收卫星集群干扰”;英国天文学年会也有一个分论坛是“大型卫星集群对天文学的影响:五年以来”。两个论坛简介的论调都颇为悲观)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方和斐 199人喜欢
2020年,诺贝尔奖发给了黑洞研究。我和我的科普编辑说,要不要赶紧写篇文章,防止拿奖的热点过去了?编辑说,不着急,慢慢写就行,本来也不是热点。 听了这话,我哭笑不得。那是诺奖连续第二年颁给天体物理领域,朋友圈齐刷刷地全是转赞评。但很显然,在普罗大众眼中,这其实不算什么。 更不要说一般研究。做综合类科普的朋友们告诉我一条常识:科普账号一旦发表天文内容,阅读量立即跌出一条低谷。天体物理的科普书、天文科普杂志,卖得举步维艰。 研究天体物理,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据说是满足人类对星辰大海的好奇心。但是实际看来,“人类”好像并不怎么好奇星辰大海。至少,远远比不上好奇小猫为什么呼噜叫,或者面包片为什么总是果酱一面先落地。 能被写成科普的研究,又是所有研究中的凤毛麟角。天体物理有五六本顶刊,影响因子都在5左右。这意味着在最热乎、最有时效性的时候(刚发表1-2年),平均每篇论文也只被用到5次。所有顶刊论文平均...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哲夫成城 5人喜欢
摘要:《自然之死》一书自出版以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一直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环境史两方面。科学史领域忽视了该书对"科学革命"的重构。该书以女性主义立场对科学编史学的修正,即对作为狭义科学编史学核心议题的科学革命及其连带科学观的重塑,应该被重新评估。此...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Zzz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