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
来自:豆瓣广播
#我的情绪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真正重要的事情,绝大部分情绪根本没有必要产生。然而,由于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在剩下的全部世界眼中的形象,将种种负担念想时刻加诸于自己脆弱的神经之上,把本该自己掌控情绪之权力,拱手让给这个漠不关心的世界。
说到底,人总是要死的,把岁月浪费在瞎操心、喋喋不休和念念不忘上面实在是不值当。我在世界眼里不甚重要,世界在我眼里也不甚重要。
来自:豆瓣广播
月薪拿到 5 万后,我才发现,真正工作能力强的人其实就看这五点。
月薪拿到 5 万后,我才发现,真正工作能力强的人其实就看这五点。
1.接任务的时候,只需要问清楚要求就行。
老板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先弄清楚交付的要求,说白了就是搞清楚“老板希望这个任务达到啥效果?”
📌用 SMART 原则(真的很好用😀)
- 具体点 (Specific):目标和细节要明确。
- 能量化 (Measurable):确保目标可以量化。
- 能实现 (Achievable):目标得实际,别空想。
- 要相关 (Relevant):得和大目标挂钩。
- 有时限 (Time-bound):得有明确的截止日期。
2.请教问题时,自己要先想好办法。
碰到问题,别直接跑去问老板该咋办,得带上至少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才行。
📌试试 RIDE 说服模式(让老板支持你😀)
R-risk:风险,说清楚目前的问题。
I-interest:利益,找到共同的好处。
D-difference:差异,方案 A 和方案 B 有啥不同。
E-effect:影响,适当提一下缺点(只说好的不真实)。
3.汇报工作时,重点说结果就够了
😜试试 PREP 汇报法(很常用的😀)
- Point(直接说结论):上来就说结果,简单粗暴。
- Reason(解释下原因):说明原因,提供证据。
- Example(举个例子):最好来个实例。
- Point(再强调下结论):把话题收回来,强化观点。
4.分享经验时,详细说流程
要是老板让你跟团队分享经验,那得深入分析,别光说点表面的。
📌用 5W2H 方法——业务/产品分析(万能的模板😀)
从七个方面思考,产品、业务、项目运营都能用。
What:产品是啥玩意儿
Who:目标用户是谁
Why:目标是啥
Where:在哪用
When:啥时候用
How:咋验证
How much:需要多少资源
5.复盘时,总结出标准作业流程 SOP
📌GRAI 法则——超好用的工作复盘模型😀 G-Goal:回顾目标 R-Result:评估结果,调整方向,验证数据 A-Analysis:分析成败原因,表面和深层的都要,偶然还是必然得搞清楚 I-Insight: 提炼出规律和方法论 🙋在职场里想进步,就不能光在原地打转,要学会用经过验证的 SOP 和方法论,提升思维能力比光埋头苦干更重要。
来自:豆瓣广播
和老警察唠嗑,我问过他们一个问题,在以前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生活会不会特别麻烦和无趣啊?
有位老哥一开始说当然啦,八十年代他们抓贼最怕走散,那时候连呼机都没有,行动中丢了搭档简直就是灾难。一开始他们走散后都是回队里集合,但有时候距离太远,一天就搭进去了。后来他和搭档合计了个办法,给京城划分了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里设定一个联络点,哪里走散就到这个点位集合。
联络点都和吃的有关,雪糕店、煎饼铺、甜水摊等等。都是精心挑选过的,大老远过去集合,当然要吃点好吃的犒劳自己。老哥至今记得那个雪糕店都是纯手工制作,最招牌的是小豆冰棍,五分钱一根,牛奶裹豆沙,嵌着一颗颗绵软的红豆,暑天啃上一口,立马觉得这个夏天值了。
还有那个甜水摊,莲子芍药枸杞子,永远都是最大颗的。摊主是个老头,天天摆个臭脸依然门庭若市。有一次他大早上过去,老头还未出摊,不久后搭档赶来,他却还舍不得走,非喝上一口才作罢。后来各种美食层出不穷,他唯独想念那股漾在心底的甜味儿。
讲到这里他改了口风:“你说那会儿要是有手机,我哪儿有这些口福呀!”
有位大姐则说,过去没有智能设备的日子里,一到晚上吃完饭,她就会躺在床上听半导体。当时有档节目,叫什么她忘了,只记得是念家书的。那个年代通讯不畅,很多地方收不到信,写信人干脆就把信寄给电台,由主持人直接播送出来。当时这台深夜栏目异常火爆,好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和家属都围炉聆听。
她记得有封信是一个女孩写给当矿工的父亲的。说是父亲年轻时肺就不好,总咳嗽,为了一家生计还是去了千里之外下矿赚钱,两年了也没个消息,她愈发担忧,于是特意买了很多梨,切片晒了做成梨干,请父亲一定抽空回来一趟,带走她的梨干泡水喝。大姐说,后来自己看到梨,就会惦记着那女孩的爸爸到底喝没喝到梨水?再后来她逐渐悟了,梨水只是一个幌子,其实女孩儿只是想见父亲一面啊。
还有一封信,是一个男孩写给女朋友的,写的都是自己在异乡的见闻,非常非常细致,大篇幅的描写甚至有些寡淡,最后一句话却令她如雷贯耳:“怕你在天上看不清,找不到我在哪儿。”她这才意识到女孩儿应该已经不在人间了。随后她就哭了,难受了好几天。
大姐后来都有点不好意思:“现在你们都是追剧上头,没想到有人听广播也能上头吧?”
有位老哥讲的也很有意思,当年他和爱人处对象,对方有长达一年的时间在外地工作,俩人写了几封信,该说的都说了,觉得没啥意思,爱人就想了一个办法,说咱们每人订一份报纸,互相做剪报吧!把每天看到的好内容剪下来贴在小本本上,一个月交换一回,看谁做的有意思。
老哥以前本来不怎么读书看报,接到这项任务后,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研究报纸。那会儿报纸主打一个猎奇,登的都是谁家生了个三条腿的猪崽呀,多年失散的双胞胎兄弟街头偶遇呀这种,竟然越看越上瘾,然后剪下来粗粗笨笨地贴在本上寄给爱人。结果爱人寄来的都是清新的散文、诗歌等等,他欣赏不了,又怕对方说自己上心,只能硬着头皮苦读,还写了一大堆读后感。
现在他们家里还存着十多本旧得发黄的剪报,老夫妻俩偶尔翻出来还会互相打趣,男的说,你瞅瞅你当年还装文艺,剪的都是无病呻吟的小短文。女的说你好!你收集的都是些什么烂事,我在单位怕人笑话都不敢掏出来。
我听了之后觉得真好,虽然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排遣寂寞的方式很落后,却都能留下回味无穷的记忆点。凭借着它们,灵魂好像一下就回到了自己曾经的身体,真切体会到从岁月中掠过的瞬间。
而现在我捧着手机,即便能想到最近刷到的最好玩的短视频,也忘记了当初自己是身在何处、在什么心境下发出笑声的了。
也许我们也应该试试用手机之外的东西填补空虚,虽然不一定比它有意思,但一定会比它走心。就像这些昔日的年轻人一样,明明都是聊胜于无的小确幸,却有着可以静止时间的魔力。
我愿意称之为浪漫。
#超简单的活在当下的方法##人气创作计划#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