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

她
来自: 她 (成都) 2023-09-07 20:07:43创建   2025-02-02 20:23:15更新
来自:豆瓣小组
首先,我要毫不收敛地夸夸点进这个帖的大家!你们太棒啦,迈出了走向...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同理可证,过度渴求被爱和外在的肯定可能是因为自我不完整。 楼主走上...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九小陆的广播:

跟着我做这12个旺自己的小习惯,迎接即将到来的2024: 01不皱眉头唉声叹气 02去热闹的商场、店铺,感受高能量 03鲜艳的颜色、好闻的香氛、喜欢的穿搭、鲜花,都能给你锦上添花 04出门晒太阳,不要长时间宅家里 05读轻松不深奥的书籍 06赞美别人也要赞美自己 07保持家里整洁干净 08多和爱笑又乐观的人接触 09及时倒掉垃圾 10帮助别人 11去公园运动,哪怕散步2小时 12保持积极的心理暗示,多说赞美自己的话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起因是我姨妈四十多岁了经常身无分文地过着,网上也有女性到了三四十...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和大家分享楼主福至心灵的一个感悟:我意识到,尽管我不喜欢现在的日子...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1.早睡和足够的睡眠(有睡意和愿意早睡),健康的饮食(肠胃-情绪),适...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是从室友身上发现的这个规律 室友①: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问我是不是去图...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我们日常里就听到别人说,“心力交瘁”,“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词语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之前发了个帖子,谈自己这些年从被孤立到人见人爱(bushi),好多人问我怎么做到的,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决定写几篇日记。一方面是对自己经验的梳理,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的分享能够对其他人有启发,那就太好啦。 初中时候自己被孤立,不知道人际关系到底怎么处理才好,想了好久,“我讨厌什么样的人?我讨厌那些讨厌我的人。我喜欢什么样的人?我喜欢那些喜欢我的人。”最后推导出结论,“只要我爱所有人,所有人就爱我。”我真是个逻辑鬼才!十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这个推论也还算是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这句话说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就像是幼儿园老师,能做到爱每个孩子吗?很难。有可爱的小孩,就有不可爱的小孩,哪怕是可爱的小孩也有令人讨厌的时候。所以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发现每个孩子的可爱,这样才能对每个孩子都保有热情和善意。 就我的所学和实践经验而言,不管是处理和他人的关系,还是和自己的关系,乃至和物品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上个月还在一起吃饭喝酒的师兄前天晚上走了,校友群里炸了锅,死因不明,大概率是心梗。我打电话去问老师,老师说昨天去他家里,他夫人只是哭,一字不能说。想我那天吃饭时还怪他对我这个改了行的师妹关心不够,他则保证再来威海一定找我聚聚,言容宛在,今天讣告就在眼前。 去年是同班同学的离去,脑梗,今年又是师兄。好消息少,同学之间谈起,都是叹息,你一声长叹我一声长叹,最后无话可说。 我以前说我幸运,没有见过人的离去,不想去年今年,母亲与同学纷纷辞世,都是让人心有不甘的事情。所以我今年的心情,就很奇怪。快乐像是水面的波纹,它的波动影响不到水底的内心。笑也笑着,心里并不笑,那是一团死水,温度不会变化。 还有病。前几天回婆家,一位两个多月不见的亲戚,瘦到脱了相,脖子细嘴巴尖,像只鸟一样。他的耳下长出一大团肿瘤,我一见心惊,因为在临终关怀护理区见过这种,不是个好东西。回来了几天,打听一下检查结果,舌癌中晚期。 人...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分享一个我最近发现的小方法——站在朋友的角度给自己发微信 注册一个...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三四月份的时候工作很忙,整个人很疲惫,周末就想休息,很多时候就躺着...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在很多组里看到很多人对年龄、学历、家世、恋爱、婚姻、生活有很多焦虑...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的广播: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今年进入工作环境,仔细回想发现已经过了6个月多,整体上我的焦虑,我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中年美少女壮士的广播:

格局打开🫴 抖音看到一个博主说老公出轨这个事,简直绝了哈哈哈 她说老公出轨了,你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别犹豫直接答 1:老公出轨和你得癌症活不了几个月,你选哪个,选老公出轨 2:老公出轨和孩子丢了,你选哪个,选老公出轨 3:老公出轨和你注定发不了财你选哪个,还是选老公出轨是吧 所以你老公对你来说,有那么重要吗?好像挺难过,又好像没那么难过对吧,本来就是陌生人组成的家庭,有什么好难过的,只不过是再回到陌生人的状态而已 哈哈哈哈哈,换种思路,格局打开🤩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1、地铁看书 我一般18点30打卡下班,从等车开始,我就会打开微信读书,...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饼干大王的广播:

我觉得女生年轻的时候,不要把过多时间花在男人的身上 特别是自己是普通家庭出身 应该多把时间花在投资自己身上去提升然后再去整合,你这样圈子才会好 很多人方向搞错了,年纪轻轻就把感情看的太重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你的未来?你的孩子? 你靠父母,父母也会老的,如果你是独生女你更要想远点 他们万一身体有个小毛病,你能扛的起这个家吗? 你现在男朋友他能帮你什么? 可能他父母已经开始让你男友和你分手了怕你父母基因不好影响到你,然后到你们未来的孩子 这就是现实,也是人性。你不要以为他能和你共同承担。他有那个条件和心跟你承担吗? 他会想换个人就是最好解决问题 看问题,不要只想自己开心,也要想后面的事 人出来“混”一定要还的。不要以为你能躲过这个规律。 不要任性,也不要纠结,只管向前跑,向上走就行 趁父母身体是最好的,也趁自己还年轻。你苦苦追寻的“爱情”,其实不在对方身上的 是在你自己努力的这个过程中 在你建立起来的核心利益价值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感谢管理员加精!】 或许我遗传了我爸的乐观向上 和我妈的以解决问题...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omo的广播:

妈妈的影响力真的是巨大的,尤其是出生配置就是能量敏感的女孩子,不觉醒,真的很容易,无意识就活成了你不想成为的妈妈的样子。 妈妈有她自己的创伤,她的自我固化,很难改变,你能改变的只有你看待她的视角,提升你的能量频率,包容她的存在。看到她在用内在脆弱的小女孩,奇奇怪怪的方式表达她的爱。 这个场景,你应该没少遇到过吧。老妈子各种嫌弃你,这个东西不会放好,那个东西不会放好。她的本意是想让你把东西收拾好,别落下了,又或者出门别忘记带东西。 但是她的固有模式,语言表达模式是恶狠狠的方式,哎!你眼睛瞎了啊!这么大东西看不见!哎!这个XX你怎么乱放啊!你快点给我弄好!这个小孩真是讲不通,都讲了多少遍了,一点都听不懂。养这种小孩真是冤孽啊……她陷入在她的受害者牛角尖里。 于是,她没办法正向表达她的关心,她裹挟了层层盔甲,明明最深层是关心是爱,但是出来的能频是稠密的攻击。 你很敏感,你就会承接她的能频。你会把她的话太当回事儿,你会开始自我PUA是我不够好,才让妈妈这么生气的,然后又很生气,妈妈为什么会对你这么凶。你无法消化身体感受到的低频能量团。 现在,你要告诉自己,那个能量团,这个阴暗浓稠密度的能量团不属于你,不要把自己等同于它。在处理母女的议题上,你要学会向内长大,不要再做那个太乖太懂事的小女孩。想让妈妈全方位的开心。你妈妈自己都不想自己开心,她的内核就是受害者模式,你怎么可能让她真的开心呢?每个人能解开心结的只有自己。 在和她的关系相处上,你不要太把她当回事儿,不要太把她说的话当回事儿。你就把每次你们互动的机会,当做是修炼自己内在的机会,练习你在生活中贯穿冥想能频的功力。你在内在不当回事儿,内核稳稳的,你可以带着觉知再去观察下,母亲刺拉拉的能频,到了你的领域,是不是就会安静下来很多了。 母女关系的本质也是能量博弈,你太关心,就会白送能量,她在能量高位,她会把你吃得死死的,怎么会引动你进行自我pua就怎么来。你不当回事儿了,内核能量稳稳的,她就找不到攻击点了。因为你变得透明。你只是透明的能量团,你可以让她刺拉拉的能频穿透你。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omo的广播:

人性关系/大法则都是相通的。无论是恋爱还是家庭。都一样。 人性定律,他失去你,就会珍视你。你形成独立完整通透的精神体,你尊重自己,没有期待没有黏连,他自然被笃定的势能引导得尊重你。 当你的精神独立人格完整,你成人,心智完整,不依附。他就是会对你刮目相看,不自觉被你的高能状态吸引,他不会再打压你,他就算言语吐槽你,你也没有感觉。你的没有感觉,他自然本能会感知到。他无法靠这种伎俩吸取能量互动,他自然地就会越来越懂得怎么尊重你。 经历过婚恋痛苦局,有成长的话,很容易悟实证到这个点。 饱受掌控欲很强的家长能量的自我成长,其实也是一样。你依附严重,你不独立,你还把完美父母的幻想投射在她们身上,你自己不断奶。家长自然把你吃的死死的,她们会对你各种教育批评找茬,希望你好。这是双向的吸引。你没有允许自己长大,丢掉依赖。彼此在角色里纠缠。 所以在她们的潜意识你还是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她们拥有你,她们可以对你为所欲为。 和他们的互动,转化成和谐模式。也和婚恋局的超越是一样的。你的中心聚焦在自己的独立成熟,精神体完整圆满。你断奶了不依附了,不把完美父母投射给她们,她们本能感知到你长大了,她们失去你了,她们不能再像拥有物一样对待你,你们的关系升华了,是平等独立的个体,你们可以彼此尊重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达令欧尼的广播:

原谅。 如果连原生家庭都不会原谅的人,以后不会原谅自己伴侣的错误。当然,如果你父母是樊胜美似的父母,我觉得还是远离。 但是大多数的父母,还是懂事的,尤其是年龄过了50后的父母,感觉他们老了,好像就变成了小孩。 我原谅了父母,就像他们也会原谅叛逆时期的我,对他们曾有过敌意。 谁都不是有经验的父母和做子女,都是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而已。他们越在乎,他们才越会念叨。 经济半独立后,跟父母关系好了不少。用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证明自己会过的好,他们也就安心支持你了。 我爸妈开始催我弟婚,不催我,因为他们知道,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我很倔,想做的一定会去做,催了也没用。 那天跟法国学生聊父母,我说:“我爸妈说,他们以后有养老保险,不用我来养他们,我知道自己过得好,就行。” 法国学生说:“你很幸福啊,我有一个中国女性朋友说,她给父母生活费,父母还要跟邻居家的儿子对比,嫌少。” 那一刻,我有点顿悟,自己所谓的‘小成就’,多是因为我‘懂事’的父母给我足够的自由。 小时候,我在村里,他们在外工作,一年回家几次看我。 现在,他们回到村里,我在外工作,我一年回家几次看他们。 常回家看看,是我对懂事父母的一点点回报。 家,是一个轮回,不原谅原生家庭,也是不原谅自己的出身吧。 接受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也就顺便接受了本不完美的生活真相。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每次跟人聊天,说起我是自由职业,对方都会感叹一句:你一定很自律! 也许在不了解的人看来,自由职业者的确需要非常自律,因为没有上司再来安排工作,也没有制度需要你去朝九晚六地打卡。如果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你很可能一觉睡到中午(冬天早上起床太难了),也可能熬夜看剧耽误工作。 我的另一半也常常说很佩服我,能够自己把生活和工作安排得很好,还能主动学习。每次他说我自律的时候,我都很困惑:我真的自律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 说起自律,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也不例外。自律,好像就是靠自制力,逼自己去做那些正确但是痛苦的事情,比如早起,比如健身,比如学习。 但我从来不会逼自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所以别人说我自律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他们不了解我。但我反过来观察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好像又的确是自律的: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地工作,保持规律的生活。在家给自己做健康简单的三餐,每天运动,把家里...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烟霭的广播:

我小时候借宿在我姨家里,小的时候以为姨啊,舅舅啊,就是那样的,长大才发现,人家的姨和舅舅才不是这样的。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最近才明白,所谓爱屋及乌,他们不喜欢你,本质是不喜欢你妈。他们不敢在成年人面前袒露这种不喜欢,便会不自觉的在小孩子面前袒露。所以,父母的兄弟姐妹情,是真情还是塑料情,孩子才最能体会到。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她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