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她们的话题

兔纸灿
来自: 兔纸灿 2023-10-30 22:57:59创建   2024-05-01 14:08:17更新
女性写作没有拘泥于女性主义,女性作家也不是只谈论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不必苦大仇深,女性也不必完美无缺。女性本身就拥有无数种可能。
3 人关注
来自:豆瓣读书
8.6 (1372人评价)
作者: [英]德博拉·利维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8
评语:这部比第一部更为直白、愤怒。生活平静的假象被作者的文字凿出一个大窟窿,而女性的负担如雪一般从中纷纷落下。合上书的时候,我再一次听到了那位带着南非口音的女孩敲响了门——“你是谁?”“我是你。”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143人评价)
作者: 库索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0
评语:比居酒屋那本更为沉静、悠然,是咖啡馆独有的气质啊…像是能品尝出豆子和豆子间微妙的差异一般,在这本书的文字间总能嗅到生活独特的香气,“这里是一个‘人们生活的逗号和句号一样的存在’”。真的会很喜欢这样的书,最喜欢的地方在于看了以后什么都学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都不可能在这本书里出现。就像库索“浪费时间”在咖啡馆里听店主侃大山一样,也总有读者愿意“浪费时间”看两本她的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4 (560人评价)
作者: [日] 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22-5-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236人评价)
作者: [英]德博拉·利维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8
评语:作者在“comb”——“comb”,我们用这个词的时候总是期待内心的褶皱被熨平,得到某种宁静。但在这本书里,思绪慢慢梳理下来,呈现的却满是生活的苦涩与挣扎,是缜密的平静的叙述下,生活的百般滋味回荡在纷乱嘈杂的物品与对话中——文字又能如何消解呢。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1 (2185人评价)
作者: [美]玛吉·尼尔森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2-5-1
评语:斜门…怎么越读越喜欢!作者像发出了蓝色的电波,在寻找同类…所以在对上的一些短暂的瞬间,觉得自己和作者永恒地活在那些波光粼粼的碎片里。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2 (1972人评价)
作者: [英] 蕾切尔·卡斯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评语:在每一个标点与标点的停顿之间,都仿佛听到了沉默的尖叫和歇斯底里的怒吼。那步步紧逼的震动频率和足以戳穿耳膜的窒息仿佛一点一点把仅余的空气抽走。读完猛然发现,读的过程中听到的那些尖叫原来是从我的身体里传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1819人评价)
作者: 库索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1-3
评语:喜欢像大白米饭一样的文字,冒着热气,大口咽下,旁边摆着红色的炉火,和慢慢温着的酒。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0 (8915人评价)
作者: 杨素秋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1
评语:读得还挺感动的,人们不就是为了那些被延展的、看着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有一点点龟裂而读书吗…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795人评价)
作者: [巴西]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6
评语:我古怪的偏爱,不合群的审美,支离破碎的直觉,和晦暗难明的情绪全部指向了一个名字—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38人评价)
作者: 佐野洋子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4-3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1042人评价)
作者: (加)艾丽丝·门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
评语:写的是属于女性的普通的生活,但不知道怎么总觉得自己梦到过,在更遥远的记忆里,像飞机起飞时周围模糊不清的说话声,像小时候半梦半醒间总听不清的公鸡打鸣的声音。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955人评价)
作者: [美国] 裘帕·拉希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6
评语:太神奇了,写得太好了!像在丰饶的草地上狠狠地行走,“这是一个我可以在其中游荡、学习、遗忘、失败的空间。我也可以在这里满怀希望”。文中还附带了作者用意大利语写的小说,英语书写的像散步一般的闲适自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短有力的表达,像是突然拿起镰刀干脆利落地砍下繁杂的思绪。也许语言从来不是能够被一锤定音地定义的,她们是一个个画面的堆砌,永远模糊不清的轮廓,在像水雾一般的情感与思绪中逐渐滴落。She sliced into life, scrunched every page of life and swallowed their words.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6 (247人评价)
作者: Alice Munro
出版社: Knopf
出版年: 2012-11-13
评语:门罗写得太好了,是让人失语的好,是所有具体的景象都斑驳掉落但还是被留下的阴霾的色调和轮廓狠狠击中的好,是在她的文字里一不留神就会撞见自己生活的好。她实在太妙了,妙到甚至能从吐词发音里依稀捕捉到一丝隐隐约约的思绪,是甚至把情感藏到了单词的音节的节奏里。非常喜欢标题--Dear life,像是把庞大的复杂的生活拉到文字的对面,摊开纸张开始给它写信的感觉。她是让故事自己发生的作家,她确实不会写什么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故事,她只是在描述“现实”。我们说描述现实时总会下意识地夸大“苦痛”的部分,但是门罗却让这份苦痛从普通的故事的缝隙里漫不经心地泄露出来,等到回过味来的时候被一击即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961人评价)
作者: (美)苏珊·桑塔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评语:完了,我好爱,虽然好难读,虽然大多数时候都读不懂,但是我好爱。 很久没读到一个聪明到轻盈的作者写的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了。“聪明”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有些人的“聪明”就会像箭一样,轻而易举,但是破空而来。 如果说人的洞见,是照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闪光灯一闪而过,留下的对这个世界曝光过度的、模糊的、暧昧不清的影像;那么苏珊•桑塔格无疑是在这本书里靠着她惊人的直觉与敏锐不停地按下快门。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621人评价)
作者: Yiyun Li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年: 2019-2-5
评语:这本书里,李翊云更像是语言学家而非小说家,她要把所有词再造一遍去描述她的悲伤,因为“It’s so sad I have no other adjectives left”,除了“sad”。所以她把单词和语言模式陌生化,把他们掰开了揉碎了,和进自己的伤痛和止不住的缺口,然后再把他们摆出来给我们看。看着她无数次想挣脱出来,却又不得不回到那个满是棉絮的文字里。所以在这本书里,即使是毫无意义的儿歌,即使是蜂蜜奶油肉桂的香气,也是悲伤的。很想说一句“陈词滥调的温床”--祝愿她能宽恕自己。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6124人评价)
作者: [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23-5
评语:太强了杜布拉夫卡,读到最后一章噼里啪啦全部炸开的时候,才知道前面章节埋了那么多。用语言写语言的走失分离和认同感的缺失,也许这件事本身就像在路灯下试图踩自己的影子,能捕捉的只有落笔的地方……试图用语言去理解也是如此,太贪心的人总会一脚踏空。会喜欢带有现代性(?)意味的小说,破碎的踌躇的迷茫的,像是有人踩着不再合脚的拖鞋固执地在空旷的走廊发出“提提踏踏”的回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1 (829人评价)
作者: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1
评语:杜布拉夫卡这本比起小说,更像是词条,她一股脑地把她的魔法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但我更愿意称之为“长篇小说”。 她零散的破碎的叙述,是一场试图从自我连续的不容置疑的记忆中溜走的尝试。但在她无序的碎片下,却有更底层的东西相连着。 杜布拉夫卡在这本书里像是一个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缝隙之人,她甚至不敢用相片和文字构建线性的记忆,她只能把物品塞进这个博物馆里,期待他们自己会述说。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2030人评价)
作者: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23-5
评语:杜布拉夫卡是游走于缝隙之间的人,过于“轻”的文体却试图探讨过于“重”的话题。她所有边缘化的特质(女性,流亡,语言的失落,商品的侵略,对战争的耿耿于怀)像是高空中的钢丝一样,让她永远行走于坠落的边缘。所以她尝试稍稍脱离地心引力,让狐狸在文本间逃窜。她的书在互相解释彼此,但也在彼此逃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592人评价)
作者: 【美】高彦颐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5-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6 (1707人评价)
作者: 洪和廷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4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23人评价)
作者: 金草葉
出版社: 聯經
出版年: 2023-8-10
评语:金草叶是文笔温柔细腻到让人觉得广袤的作家。世界,是即使痛苦也要保留着自己的残缺,是即使不理解也会互相拥抱的人们,是即使语言和意义支离破碎还能彼此传递情感的朋友,是无法被知识拯救却被信任和怜悯拯救的星球。她让人相信,依然有人一遍遍捞起湖中无用的月亮,在现代社会的铜墙铁壁中凿出一小束光。“我不是勇敢、胆大的洛蒙人,但这些缺陷成就现在的我”--这是写给每一个拥有缺陷的人的童话。我永远溺爱写出这样的故事的金草叶女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0 (555人评价)
作者: 【美】高彦颐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5-1
评语:太爱作者了!!高老师敏锐的视角严密的逻辑和对女性的关怀让我忍不住想和她隔空拥抱!!! 对缠足的否定,也是对缠足女性的否定,是对她们所经历的真正的忽视。在被盖棺定论的宏大叙述中,缠足是一种象征,是巩固封建社会的象征,更是男性解放女性的象征,而女性永远只是孤立而单薄的等待被欣赏、被占有、被救赎的客体--他们把她从封建中解放出来,却又以进步束缚她。而作者捡起了被“历史规律”定义为例外、错误、噪音,从而被忽视的边角料,她让我们听见了她们的欲望和痛呼。“只要能够,我都努力想要站在她们的角度来观察她们的世界”。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2937人评价)
作者: 方方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1995-12-19
评语:结尾读得我头皮发麻……是生生死死的丛林,是扑面而来的潮湿感,是泥潭上伸出来的赤条条白花花的双臂--“我一直在阴间里老老实实做真正的死人”。模糊、暧昧,边界和原则都不再清晰可辨,在巨大的痛苦和生存面前,九个子女的人生像海浪一般交迭着起伏着错落着在短短的篇幅里席卷而来……我太震撼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8 (795人评价)
作者: [美]安·拉莫特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3-3
评语:是一本教写作技巧的书,但是神奇的是,更多的不是从作者所讲述的技巧而是从作者讲述技巧的方式中领悟到了一点如何写作。 在作者的絮絮叨叨中感受到了写作所依靠的更绵延且宽广的特质,是把脑海里所有的葫芦都按了下去以后还是会固执地冒出水面的瓢。 也感受到了作者和自己的某些相似之处(好啦就是阴暗批的气息) 本以为这样的作者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结果一看评论还真有人说她啰嗦……好吧,我承认,如果把写作的冲动比作一颗蛀牙的话,她不是合格的牙科医生会快准狠地处理它,她甚至会一脸慈爱地看着它说:“瞧这小家伙……让它再长会儿吧,还没有痛到你不得不开始处理它呢。”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3 (11654人评价)
作者: [韩] 闵智炯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3-5-25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兔纸灿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