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觉厉
来自:豆瓣日记
前几天我开玩笑说我最喜欢把吐蕃读成吐fan,然后等人纠正成吐bo,再微微笑一笑告诉他其实还是应该读吐fan,因为一二三四…… 有友邻想要知道为什么我说应该读吐fan,那么就简单地解释一下。 这是一个经典地所谓本来以为是这个,学了些东西以为是那个,再学发现还是应该是这个的例子。 需要说明一点,已故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先生的博客集《胭脂与焉支》有一章专门讲这个问题,应该比这篇日记更加深入。这本书很有意思,最近刚出了二版,据说印数已达7000册,对类似问题有兴趣的友邻可以考虑买一本。 回归正题,那么一二三四究竟是什么: 1、吐bo这个读音是晚清民国时代搞出来的新读音 在唐朝到民国之前的漫长的一千多年里,并没有什么人专门对吐蕃应该怎么读进行过任何讨论。中国古代有个传统,就是各路学者喜欢对经典中一些读法特殊的字作注,说这个字在这里应该怎么怎么读。不少字的相对奇怪的读音都有这样的来源,譬如冒顿有个唐初的注...
来自:豆瓣广播
看到有人说history是male-biased word窝也是笑了。且不说ἱστορία里面连h都没有只是rough breathing,和古英语的his没有关系,而且ἱστορία这个词根本就是feminine吗。振兴古典教育刻不容缓(滑稽。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