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少男的日记

一位少男
来自: 一位少男 (北京) 2014-11-26 15:40:49创建   2016-03-22 01:11:59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卡罗尔》是一部漂亮的电影。演员漂亮、摄影漂亮、音乐漂亮。 演员自不必说,大魔王凯特越来越老辣,和摄影机镜头的关系大概是金婚,镜头里的她没有瑕疵,金发红唇白肤都发出光来,又不脱离色彩平淡的背景,她真实地生活在故事里,但又美得有一丝虚幻。这也许就是导演的意图,让卡罗尔浮出来一点,她和特瑞斯的感情也就离俗世远了一点,所以脆弱又美丽。特瑞斯!鲁妮·玛拉,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就是龙纹身的女孩,那个黑暗又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最近两周的空闲时间几乎都贡献给了一部网络小说《苗疆蛊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有430多万字,600多天写成。也许是我少见多怪,毕竟已经忘记上次追看网络小说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当我看完最后一章,揉了揉酸痛干涩的眼睛,脑子空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直到两天后,才有了些许想法。 一部网络小说的文学价值,显然不是我这个未受过专业训练、不知文学理论的人能妄论的。但真正的专家会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进...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和老妈聊微信的时候才想自己很久没吃过洋芋饭了。洋芋就是土豆,虽然顶着个洋字,却感觉比土豆还土。洋芋饭的做法是焖,家乡话里叫“孔”,但这个动词在别处用得很少,几乎只和洋芋连用,孔一锅洋芋饭——焖,孔一锅洋芋——隔水蒸,然后就想不起来别的用法了。 虽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正如上帝他老人家的第一个命令“要有光”一样,美剧编辑在受训的时候接到的第一条指示想必是“要有爱”。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要创造的世界也就有了根基,不管再怎么无下限的折腾,也总会有观众们守在电视前痴痴买单。 Show Time旗下的《Shameless》(中译《无耻家庭》)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好剧《绝望的主妇》专注中产阶级的家长里短,《无耻家庭》则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的喜怒哀乐。剧中主要角色是甘里格一家,酒鬼父亲弗兰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父亲的工友再度从乡下给少年带来了礼物。捕兽夹被小心地包在几层旧报纸中,就像当初把一打鸡蛋捂在怀里一样仔细。但鸡蛋是暖的,而捕兽夹则是冰凉的。父亲在厨房里给少年演示了捕兽夹的威力,父亲手中的筷子在轻触机关后被猛然合拢的夹子咬成了两段,少年惊得倒退了一步,撞上了一把椅子,心脏砰砰乱跳了好一阵。第二天,少年怀着耻辱感拆去了自己做的绳套陷阱,小心翼翼把捕兽夹放在了鸡笼边,盖了薄薄一层浮土。随着金属的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少年对狐狸产生了无法抑制的爱意。起因要从那一打鸡蛋说起。 每年五月的第一个星期是学校的“科学周”,除了一年级,其他年级从周一到周五依次在学校礼堂里展示自己的科学项目。周五放学前,校长会在总结会上给各个年级的优秀项目颁奖,一年级的小屁孩们随后表演节目,少年读一年级时参加了合唱,而最近两年都是话剧,少年觉得一年级怯生生的小屁孩们演得实在糟糕,但获得的掌声却比那些优秀项目热烈得多。虽然少年自己不过四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要不咱俩还是离婚吧。”王太说。当时她坐在床上,脸上敷着面膜。王先生刚从卫生间出来,没有回答,径直走到床边坐下,摘了眼镜放到床头柜上,关台灯,蹬掉脚上的拖鞋,钻进了被窝。“嗯,明天我就叫老张准备文件,后天应该就可以去民政局了。”王太没再说话,顺手从床头柜上拿起杂志,随便翻到一页看了起来,面膜还得敷五分钟。 王先生和王太并不是真离婚,而是想再买套房。不管整件事儿本质上有多荒唐,但当周围的人都如此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凭借一句“时尚易逝,但风格永存”,可可•香奈儿女士不知道为自家品牌省了多少宣传推广费用。一年两季贩卖时尚的大牌不以引领时尚为傲,而是强调风格,这样的腔调自然受人青睐,买得起的自觉不跟风潮流而是打造个人风格,买不起的听到这句话也能淡定坦然。也正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有剧透。 阿尔•帕西诺扮演的老流氓瓦伦汀(瓦尔)在入狱前的枪战里误杀了老大的独子,后者始终无法释怀,便留得了瓦尔的铁哥们儿道克(克里斯托弗•沃肯饰)性命,只为让他在瓦尔蹲满大狱后再杀掉,为自己的儿子复仇。这一等,便是28年。 影片没有展示瓦尔和道克盛年时的风采,一开篇就是两个糟老头子。道克如今疾病缠身,每天在家画日出,不问世事。瓦尔还算硬朗,但看到阿尔•帕西诺老成这样,终究让人伤感。道克带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不开心先生随着大风来到家中。当时西弗正站在窗口吹风,四月的白天竟热得像夏天,西弗洗过澡后还觉得燥热,便站到窗前透气,心里埋怨天气预报不准,说好的雨没有一丝踪迹。正在这当口风就刮起来了,先是微微的,西弗感觉到皮肤在吹拂下迅速干燥舒爽,头发也随风波动,非常惬意。然后风猛然大了起来,西弗眼一迷,耳朵里是窗帘噼噼啪啪敲击玻璃的声音,等大风稍弱,他奋力把窗关上,转身就看见了站在客厅中央的不开心先生。 西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自从马特•达蒙不再露肉搏命,我就越发不待见他。看了他的编剧并主演的新片《应许之地》后,更觉前特工伯恩已经变成了浓汤宝一坨,三碗水烧开外加两份食材,再把达蒙放进去搅和搅和,一碗装模作样的好莱坞心灵鸡汤就出锅了。 《应许之地》里,马特•达蒙和同事代表某大公司去农村征地开采天然气。自然,大公司都是邪恶的,必要颠倒是非、掩盖真相只为攫取利益,同时,主角定是挣扎的,最后肯定良心发现、揭露事实成为英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英国黑色喜剧《观光者》里,女主角蒂娜是个和老母住在一起的老姑娘,好不容易遇到了男主角克里斯,难得俩人还情投意合,遂共乘男方的房车去旅游了。往下就不剧透了。让我感兴趣的是影片中蒂娜的设定。除了开头提到的和老母同住,蒂娜还痴迷织毛衣,并且拥有犬类心理学文凭和犬类保健文凭,家养的宠物小狗波比意外被她的织针戳死后就没有再养宠物。这样的设定不算有新意,但对于老姑娘这类角色,还有什么比陈腔滥调更能表现角...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感叹海明威对于狩猎和钓鱼的狂热时候,顺手在google里键入了famous writer和hobbies两个关键词,收获颇丰,时代杂志就有一篇同名的报道。 艾米丽•狄根森热爱烘焙,常把烤好的糕点放在篮子里从窗口吊到街头,分发给等候已久的小孩子们。马克•吐温的爱好非常Ge...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半年前在多看书城买了《海明威全集》,断断续续看到现在,读了差不多四分之一。最有名的那几本,《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从当年初读时的无感变成了心有戚戚。读过的其他几本带来的主要感慨却是:大师怎么这么热爱狩猎和钓鱼啊! 海明威曾两赴非洲打猎,所著的《非洲的青山》《曙光示真》《乞力马扎罗的雪》皆脱胎于这两次狩猎。近期读过了前两本,看得我无比焦躁。大师热爱狩猎,描写细致精确,只是在我...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早上从电视新闻里得知了波士顿马拉松遭受炸弹袭击的消息,直接就爆了粗口。无法想象比在马拉松终点线安放炸弹更下作的行为。在所有该被谴责的恐怖袭击里,波士顿马拉松事件的制造者再度突破了无耻的底线。 在一篇《跑者世界》网站上的文章里说到,马拉松是世界上唯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OFTER命题作文,哈哈~正好计划去台湾! 2011年初,农历春节期间,和朋友去越南旅游。我们从河内一路向南,其中古镇会安到海边小城芽庄这一段乘长途大巴,夕发朝至。 在会安的最后一天小雨清冷,白天去了郊外的景点,回程的船上被夹杂着雨点的河风吹得嘴唇青紫。下了船便直奔米粉店,往滚烫的米粉里加很多小米辣椒,呼哧呼哧刨进了肚里,这才觉得暖意从胃部蔓延到了全身。 越南沿用农历,同样隆重庆祝春节。乘坐的夜间大巴也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凭借《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加冕奥斯卡影后的詹妮弗•劳伦斯在电影中是如何登场的呢? 她一下子就跑到了镜头中间,拦住了正在晨跑的男主角布拉德利•库伯。是的,新科影后就这样跑向了小金人。 要说影视剧里最受欢迎的运动,非跑步莫属。从技术上讲,跑步省心省事,不需要道具组大动干戈,也不用对演员们进行专门训练;而且没有比跑步场景更经济的运动场面了;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等方面跑步有着别的运动无法比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译自《大西洋周刊》的文章,原文链接: http://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2/10/the-men-and-women-who-run-marathons-in-war-zones/263270/ 硝烟下的马拉松 本周末的芝加哥马拉松对一位士兵来说,标志着他告别战场返回家乡。这名士兵和其他数量...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马里奥今天又加班了,都怪导演轴劲儿上来了,最后一条怎么拍都过不了,弄得马里奥也很焦躁,自然就把脾气都发到了当天搭班的小乌龟身上,下脚没留情,踩得小乌龟吱哇乱叫。好不容易收了工,小乌龟大眼含泪地匆匆跑了。马里奥点了根烟,看着小乌龟迅速远去的背影,心...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我开始读简·奥斯汀的原因实在是过于简单和无奈。苦于网上错字连篇、支离破碎、有头无尾的中文电子书,偶然发现的“古登堡项目”(Gutenberg Project)无疑能让kindle物尽其用。古登堡项目旨在制作和发布免费高质量电子书,绝大部分作品是版权保护已经结束的老书。选择简·奥斯汀则是因为曾看过中文版《傲慢与偏见》和相关影视作品,在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原文的著作不会显得难以接近。 从3月10日开始,一直到8月15日的五个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我对腊肉的恨源自爸妈对腊肉深沉的爱。不光是我爸妈,他们那一辈人连同我爷爷奶奶辈也都对腌腊肉类充满了爱。这不难理解,经历过吃不饱和饮食单调的年代,长辈们对腌腊肉类必定满怀深情。能长期保存的特性确保了腊肉能源源不断地为单调的餐桌添一抹油光,对于清汤寡水的肚肠,腊肉提供的咸香油脂无疑像是寒冷冬日的阳光,为那个年代的长辈们提供了莫大的慰藉。一如我们对大白兔奶糖、酸梅粉等等零食的感情,腊肉在我爸妈眼里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离家之后,就很少吃到化油。 化油就是猪油,也有地方叫荤油。我喜欢化油这个叫法,因为从字面上就能领略到那白玉般的膏脂在炒锅里、清汤里、盛着素面的碗里慢慢融化的美妙。 最好的化油用猪腹部的板油炼成。那是一层白白厚厚的脂肪,要是亲眼见过,肯定会感受到它那副肥白外表带给人的富足感。把板油切块放在锅里,稍加一点水,慢慢熬煮。随着水分蒸发,猪油从切块的板油中熬了出来,板油剩下的部分又被析出的猪油炸得金黄。最...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一位少男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