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爱好者私藏分级指南

★★★★★ = 超级值回票价中彩票的感觉
★★★★ = 能够值回票价,有可能会看第二遍。
★★★ = 水平尚可,但是应该不会看第二遍。
★★ = 呵呵,看第二遍?
★ = 。。。。。。 请绕道走开
☆=看完想掐死自己的冲动
首都剧场
没坐过两侧,看大家说,下次想试试内侧的。昨儿看的窝头,二楼倒数第三排,得往前探着身子看,不然演员的表情看不清,感觉有点儿远。不过能看清全场,台词什么都不影响听。
首都剧场坐过一楼40的票,公益专场,位置好,看着特别舒服。我那会儿也是,买了便宜的票,有空座儿就往前串串……
★国家大剧院
最便宜的票,幸好比较靠中间,但还是太高太远了,最好往中间坐,好歹看的比较正。幸好那次是看昆曲,要是话剧我估计效果不能很好。而且,国家大剧院地点太高,最便宜的票也不甚便宜,有时候买了觉得挺不值当的。
★梅兰芳大剧院
楼上看台太陡了,我买过一次最便宜的票,最后一排贴墙,站在上面儿都觉得眼晕。幸好那天人不多,往前串了几排。
★西城区文化馆
话剧场很好,但好像上的戏不太多。看的《有一种毒药》。整个场子不大,基本上无死角。我觉得前面离舞台有些近,不如选后面几排的位子,坐的稍微高一些,通观全局,非常不错。
★中央戏剧学院
我觉得是仅次于首都剧场的场地了。灯光音效都很有保障,舞台也是可旋转的。中戏的好处在于能看到一些外面不常演的戏,尤其是国外的一些经典剧作。前段时间看了《鬼魂奏鸣曲》《三姐妹》,演员都是科班出身,很学院化很严谨。顺便说,《三姐妹》的舞台布景是我看过的最漂亮的一场。
★蓬蒿
小剧场,真的很小。也就百十来个座位,有时候会觉得空间比较压抑。这个也是,坐在后排离着远点儿反而容易看出效果,不然离着演员太近。低价票有时候很便宜,大概30就能拿下
★九剧场
看《阴道独白》那次前面还加了一排垫子有人坐在地上。我买票那次是均价不用按号就坐。所以可以早到一些,挑个自己觉得好的位置。我喜欢第一排靠中间,因为上的戏一般比较先锋实验,有时候坐的越近,冲击力越强。
★长安大戏院
恩,这个其实是戏曲演出比较多了。坐过二楼最后一排,效果还好。去年坐过一楼,不过票是答题赢来的,还是坐二楼的时候多。
★京剧院畅春园
这个也似戏曲为主,看戏的理想场地,基本上买最便宜的票都看的舒服,而且票价便宜。不过好戏不是老有,得等。
(剧场介绍参考“绿剧人”小组、豆友M,再次感谢)
★★★★ = 能够值回票价,有可能会看第二遍。
★★★ = 水平尚可,但是应该不会看第二遍。
★★ = 呵呵,看第二遍?
★ = 。。。。。。 请绕道走开
☆=看完想掐死自己的冲动
首都剧场
没坐过两侧,看大家说,下次想试试内侧的。昨儿看的窝头,二楼倒数第三排,得往前探着身子看,不然演员的表情看不清,感觉有点儿远。不过能看清全场,台词什么都不影响听。
首都剧场坐过一楼40的票,公益专场,位置好,看着特别舒服。我那会儿也是,买了便宜的票,有空座儿就往前串串……
★国家大剧院
最便宜的票,幸好比较靠中间,但还是太高太远了,最好往中间坐,好歹看的比较正。幸好那次是看昆曲,要是话剧我估计效果不能很好。而且,国家大剧院地点太高,最便宜的票也不甚便宜,有时候买了觉得挺不值当的。
★梅兰芳大剧院
楼上看台太陡了,我买过一次最便宜的票,最后一排贴墙,站在上面儿都觉得眼晕。幸好那天人不多,往前串了几排。
★西城区文化馆
话剧场很好,但好像上的戏不太多。看的《有一种毒药》。整个场子不大,基本上无死角。我觉得前面离舞台有些近,不如选后面几排的位子,坐的稍微高一些,通观全局,非常不错。
★中央戏剧学院
我觉得是仅次于首都剧场的场地了。灯光音效都很有保障,舞台也是可旋转的。中戏的好处在于能看到一些外面不常演的戏,尤其是国外的一些经典剧作。前段时间看了《鬼魂奏鸣曲》《三姐妹》,演员都是科班出身,很学院化很严谨。顺便说,《三姐妹》的舞台布景是我看过的最漂亮的一场。
★蓬蒿
小剧场,真的很小。也就百十来个座位,有时候会觉得空间比较压抑。这个也是,坐在后排离着远点儿反而容易看出效果,不然离着演员太近。低价票有时候很便宜,大概30就能拿下
★九剧场
看《阴道独白》那次前面还加了一排垫子有人坐在地上。我买票那次是均价不用按号就坐。所以可以早到一些,挑个自己觉得好的位置。我喜欢第一排靠中间,因为上的戏一般比较先锋实验,有时候坐的越近,冲击力越强。
★长安大戏院
恩,这个其实是戏曲演出比较多了。坐过二楼最后一排,效果还好。去年坐过一楼,不过票是答题赢来的,还是坐二楼的时候多。
★京剧院畅春园
这个也似戏曲为主,看戏的理想场地,基本上买最便宜的票都看的舒服,而且票价便宜。不过好戏不是老有,得等。
(剧场介绍参考“绿剧人”小组、豆友M,再次感谢)
7
来自:豆瓣同城
类型: 话剧
导演: 杜宣/吴天任/夏淳/陈薪伊/赵丹/欧阳予倩/唐槐秋/王惠丽/丁小平/顾威/王晓鹰/笑毅/柏森/龚丽君/吕仰平/埃里克·拉卡斯卡德 Eric LACASCADE (法)/方沉/徐晓钟/吴汶聪
导演: 杜宣/吴天任/夏淳/陈薪伊/赵丹/欧阳予倩/唐槐秋/王惠丽/丁小平/顾威/王晓鹰/笑毅/柏森/龚丽君/吕仰平/埃里克·拉卡斯卡德 Eric LACASCADE (法)/方沉/徐晓钟/吴汶聪
评语:★★★★-4颗上次看雷雨已经是6年前了。今年适逢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也算是一种回归和纪念。坦率地讲,北京人艺《雷雨》过去几年争议非常大,相比于只有一个版本《茶馆》,雷雨被演绎重排解构的版本众多,也许是英雄迟暮,北京人艺经典版《雷雨》在当下有些水土不服。1933年,当年只有23岁南开将毕业曹禺,天才般写出《雷雨》,1936年演出震惊上海,被称为“雷雨年”。高度集中、十分尖锐的戏剧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极富特色鲜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精巧的戏剧结构。真相逐步揭开,戏剧冲突达到高潮,几个年轻的生命瞬间毁灭,充满悲剧性,算是很典型“三一律”古希腊悲剧结构,对于当年中国年幼戏剧历史而言,都是青春年华记忆……2020.10.30北京人艺
18
评语:☆☆☆☆ 4颗星 印象中,俄罗斯戏剧总是给人一种来自西伯利亚北风的冷峻气质,充满了对于历史反思的厚重感和对于人性探讨的严肃感。大开大合的格局决定复杂曲折的结局,悲天悯人的感同身受决定敬而远之的距离感。很难想象同样来自“战斗民族”编剧普图什金娜作品《她弥留之际》能以如此小切入口的轻喜剧形式出现,让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有种会心一笑的轻松和愉悦。 三个北京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王斑、夏立言和龚丽君,以及告别《甄嬛传》中的“浣碧”回归戏剧舞台的蓝盈莹,恰到好处糅合了爱情、死亡等宏大议题,又有催婚尽孝、临终关怀等现实问题,在治愈系喜剧框架里输出了温热情感力量。是的,它的故事很老套,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依旧有着打动我们人心最脆弱部分本初的温馨和善良。2019.1.7北京人艺
19
评语:☆☆☆☆ 4颗星 谢天谢地,赶上国话时隔数年后,强势回归复排《哥本哈根》首演。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熵的不确定性正是构成这个美好世界的基础……而故事本身完美阐释了哥本哈根精神,完全自由的判断和讨论,在结果确定情况下,关乎决定存在的关系限度,关乎人类自我观察盲点,关乎万物本质终极内核。 在1941年二战激战正酣之时,德国原子弹计划首席物理学家海森堡,与形同父子后来深度参与美国曼哈顿计划科学家波尔,在哥本哈根神秘会面。他们究竟聊了什么,无人知晓。这次会面真实意义、动机和意义,众说纷纭。但史学家普遍认为,谈话结果可能直接影响了两大参战集团在原子弹研制和付诸实战的走向。《哥本哈根》试图借助三个灵魂死后对话,猜测和还原这一历史瞬间。对于未来科技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生存影响,哥本哈根的误解究竟是一个偶然还是宿命,剧目本身并没有给出答案。对于生活,对于人类,对于世界超乎功利上的关注,仍旧是《哥本哈根》带给我们思考终极话题。2018.12.28国话小剧场
20
评语:★★★-3星 今年是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北京人艺年终压轴大戏,复排了三十年没有上演的田汉先生的代表作《名优之死》。以京剧名伶刘振声恪守梨园行本分,试图探讨了“当理想与现实碰撞,是人留艺死还是人死艺留”深刻问题,与其说是对历史纪念,更像是北京人艺自我思考的现实问题。时代的落寞,依旧停留光阴的棱角 遗憾的是,田汉先生所在时代,“三千年未变之大局”,传统和现实冲突被融入民族救亡图存的大格局。所谓答案相对单一明确。但如若但在当下视角,剥离非黑即白单一价值选择,更有值得思辨意义的空间。而守旧的是兢兢业业,求变的只是辜负时代的传统的思考,就更具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空间。2018.12.23 北京人艺
23
评语: ★★★-3星 以色列来华戏剧一向都是高质量的保证,之前人艺邀请展《耶路撒冷之鸽》《安魂曲》《乡村》都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冬至日来看以色列《冬天的葬礼》也确实是个不错选择。 作为以色列国宝级导演列文的遗作,把犹太人的独有气质作为着力点,冷峻、严肃又充满不经意之间乖巧的幽默感和形式感。善于剖析生命、死亡、灵魂相关的宏大命题,表面上世俗而琐碎的生活,不过是为人类这些终极思考提供的有趣的表象。 特别是《冬天的葬礼》,通过放屁这一荒诞不经形式,来解构探讨灵魂离体这一严肃人生仪式感的话题,让人忍俊不禁同时,感慨死亡、婚礼,被外在事物烘托的繁复的人生形式,究竟是为了当事人,还是为了围观者。作为导演,列文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却给足了写意留白思考空间。2018.12.22北京喜剧院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最新留言 · · · · · · ( 全部 )
默默2010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旅行攻略 (12人关注)
- 戏剧爱好者私藏分级指南 (3010人关注)
- 悬疑恐怖直播 (2人关注)
- 小众即是大众的杂书馆 (14人关注)
- 所谓过往,皆为历史
口味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