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艺术
来自:豆瓣日记
壹心理创作者丨蘑菇姑姑 01 你是否也感受过抑郁? 这是一组漫画,作者吐槽了那些生活中暗黑时刻,看看是否戳中了你的心: 一周总有那么几天,觉得自己是废材。 工作不想做 ▼ 零食也不想吃 ▼ 收拾房间,你在逗我吗? ▼ 电视也不想看 游戏也不想玩儿 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觉也不想睡,早上起来能做什么 ▼ 这种跌入无边深渊的感觉,看起来十分令人心疼。 漫画作者艾丽是一个生于1985年的年轻姑娘,一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差点自杀, 她不过是用画出自己日常生活的方式,对抗着抑郁。 她说:“大部分时间里,我...
来自:豆瓣日记
编者按:这是一个被媒体称为“超级荷兰”的时代。在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潮中,荷兰这个低地国家涌现了大量开创性的建筑师,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现代建筑的面貌和走向。从贝尔拉格到阿姆斯特丹学派,从风格派到结构主义,从十次小组到库哈斯,从OMA到MVRDV、UNStudio等明星...
来自:豆瓣日记
最近文艺届发生一件有意思的事,我们尊敬的杨绛先生对张爱玲的评价被翻了出来。且不是什么正面的评价。她是这么说的,我摘录一点: 前天刘绪源赠我一本《翻书偶记》,序文是你的大笔,忙翻开细读,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 夏至(志)清很看中张爱玲,但是他后来对钱锺书说,在美初见张爱玲,吓了一跳,她举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现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
来自:豆瓣日记
阿兰·德波顿 三月了,大好的明媚春光催促着一颗想要外出旅行的心。人们对于旅行的态度各异。有的人会做好万无一失的旅行计划,有的人则会说走就走随遇而安。不同的人对于旅行也有着不同的感受,它或许让人放松,或许让人更加疲惫。 但还有一种感受是:旅行让人加深了自省和反思。阿兰·德波顿的旅行体验就属于这一种。奇妙的是,他的这些有趣的思考与爱德华·霍珀的画作里所传达的感情交织,让读者从视觉上更直观地体会。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是孤岛之间,又有什么相关性,相似性呢? 偏僻公共场所里的诗意 在伦敦通往曼彻斯特的...
来自:豆瓣日记
好友发信息过来说:“铃木清顺走了”。 我不相信。随即上网搜索关键词,并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的消息。 二十分钟后,再次刷屏时“映画監督の鈴木清順さん死去”的链接,接连出现在各个网站的主页。 才第一次发现,原来死亡,离我只有二十分钟的距离。 当然,铃木清顺并非今天(2月22日)离世,准确时间是在2017年2月13日下午7点32分。死亡病因的学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种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造成的疾病。想起铃木清顺烟不离手的癖好,对于这样人生的结尾,自然也就不那么诧异。而93岁的高龄,两千年...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算不上书评或读书笔记,只是随笔写写,没想到写得长了 雷切尔•卡逊诞辰100周年那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出了一本科幻小说,叫做《三体》,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小说中是一个情节推动点,在那个特殊年代,物理学家叶企泰被批斗了,他的女儿,原本研究恒星结构的叶文洁随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来到兴安岭林场去工作,看着被砍倒的三百年大树发呆。后来,她遇到了一个戴眼镜的瘦弱青年,兵团生产报的记者白沐霖。白沐霖指着树桩...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否则,便只有我们为它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 所以,在小说、电影和电视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局面——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在我看来,第一流的小说必须具备一个特质:情感的真实。 具备这一特质后,一部小说的情节不管多曲折、奇幻甚至荒诞,读起来都不会有堵塞感。 因而,钱钟书的《围城》未被...
来自:豆瓣日记
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美国作家,著有多部经典文学作品。1966年,代表作《冷血》出版,仅两周即登上美国畅销书榜第一位,且雄踞一年之久,这部“非虚构小说”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另有代表作《蒂凡尼的早餐》。 上榜理由:幼年身世坎坷,11岁开始文学创作。19...
来自:豆瓣日记
美人绘,是为浮世绘中一大类。 然而美人绘中的美人,一如浮世绘的画师,都是风流狷介,但浮沉俗世之间。 一个字:浪。 按,江户年间,上等的画师,学狩野派,学土佐派,去为将军画屏风、去为寺庙画墙壁;落拓一些的画师,许多还是从狩野派、土佐派中放逐出来的学徒,...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梅·萨藤在缅因海岸独自生活,以写作为业。她从抑郁症的泥潭中站了起来,然后说:“凤凰,是的,那种神话中的鸟,在火中化为灰烬,又从灰烬中重生……我会像凤凰一样从火中再生,更新一切,尤其是我心中的痛苦。” 她1912年生于比利时, 4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生活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她的父亲乔治 · 萨藤是一位科学史教授,她的母亲玛贝尔 · 萨藤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梅 · 萨藤自孩提时代起就对文学和诗歌有着浓郁的兴趣...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月亮与六便士》:肉体与灵魂的不同性别立场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的标题是什么意思?标题决定主题,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在本书译者苏福忠的前言里,称“月亮”指艺术,“六便士”指世俗价值观。还有说法是,“六便士”是英国币种中最小的,与月亮都是圆形的,两相对比,一个象征着圣洁,一个象征着尘埃。 我觉得在本书中,“月亮与六便士”的关系,更象征着“灵与肉”的关系。 “灵与肉”可以说是哲学中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
来自:豆瓣日记
Map of Florence. 1835. 编者按 | 桥和城墙对于佛罗伦萨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或许没有罗马的桥梁体系复杂,但在佛罗伦萨,桥的历史与城墙的扩建息息相关。踏上佛罗伦萨的桥,我们会看到这座城市绵延不息的生命力。阿尔诺河静静地流淌,悄然无息将她分为城内城外。 文...
来自:豆瓣日记
Hugh Ferriss(1889-1962)是一位美国著名绘图师和建筑师。Ferriss一生并没有显著的建筑设计作品,但他去世后却被曾经的同事形容为“影响了我们这一代的建筑师”。他也影响了美国的流行文化,蝙蝠侠漫画电影里面的哥谭市(Gotham City),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拿起一...
来自:豆瓣日记
意大利建筑界殿堂级人物斯卡帕的建筑,是以石头为主堆砌而成的诗,每一个凝结了时代记忆的细部,皆有如建筑之诗的语言重心,各自展现其独特的脉络。斯卡帕的设计可以看做是威尼斯文化、艺术的切片。所有被放入的元素虽属于过去,却脱离了传统转化为新的表现,由此通...
来自:豆瓣日记
(刊登于《方圆》杂志2017年1月下版) 早在青年时代,马尔克斯便像战场上的战士一样视死如归地发下誓言:要么写作,要么死去。《活着为了讲述》是马尔克斯晚年撰写的自传作品,着重回忆青年时代的美好过往、苦涩心酸以及不断学习写作的过程。可以说,他早年作品的写作细节都悉数藏在这本书中,比如首部重要作品《枯枝败叶》的写作灵感来自于何处,他受哪些作品影响更多,还有《百年孤独》中魔幻式的家庭史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在这本自传中,有三句话让我思考最多,所以我把她们写在这里。 一、“妈妈让我陪她去看房子”——关于首句...
来自:豆瓣日记
在成为摄影师之前,Bas Princen曾经在鹿特丹贝尔拉格学院学习建筑。建筑学背景使他有别于一般的建筑摄影师,他的作品多关注城市边缘地带,以及扩张中的城市对自然的侵占。日常场景在 Bas Princen 的镜头下常常显得荒凉而又陌生。 正如他所言:“摄影最有魅力的地方在...
来自:豆瓣日记
惟有看到那些天才的、但是原作者已经湮没无闻的作品,才会痛切地意识到:仅有天才是不够的,远远不够。在天才与名望之间山重水复、埋伏着各种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尤其是当今世界,经纪人、评论人、收藏家和画廊共同操纵着小众趣味,然后经由拍卖行和大众传媒,...
来自:豆瓣日记
朱利乌斯·舒尔曼(Julius Shulman)明丽的建筑摄影为二十世纪中期的众多现代主义建筑师带来了巨大声誉,其中包括赖特、埃罗·沙里宁等等。1910年出生的舒尔曼在大学毕业之后仍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却因偶然机会展露了建筑摄影的天赋。“我很幸运地在正确的时间,正...
来自:豆瓣日记
鲁文·达里奥的三原色 文/汪天艾 2016年2月6日,鲁文·达里奥逝世百年,尼加拉瓜国民议会在诗人落葬的教堂为他加冕“民族英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也都用学术会议和纪念仪式向这位尼加拉瓜诗人致敬。他的生命只延续了49年,却为二十世纪以降的西班牙语文...
来自:豆瓣日记
01 有一天,有个读者问我,你是如何忍受孤独的? 我很惊讶,心想哪里是忍受,明明是享受啊。 这些年我一个人做的事太多了。孤独的日常就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 朋友说,听起来有点凄凉哦。 我说,从没感觉到凄凉啊。也许被动意义...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