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安心澄
来自: 安心澄 2016-05-22 01:21:12创建   2020-03-27 08:00:07更新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Seventeen》 作者:艾小羊 来源:我是艾小羊(ID:qingchangaixiaoyang)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参加综艺,Papi酱给人生中重要的关系做了一个排序,按重要程度分别是: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她解释排序理由:自己跟自己相处时间最长,伴侣其次,而孩子和父母,都是陪伴人生不长不短一段行程的人。 这个排序被网友顶上了热搜,大家觉得Papi酱的三观很赞。 但我同事王小喵刚生了二胎,看了就很气,说如果都这样,谁还愿意生孩子,一个个长大都成了白眼狼。 把父母排在最后,是不是白眼...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当“原生家庭”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提及,“父母皆祸害”的观点渐渐形成了声势。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雷磊在海绵演讲分享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年轻人网络社区里,充满了很多人对于原生家庭的口诛笔伐,像“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口号也大行其道。但囿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认识工具的匮乏,原生家庭这个理由正在遭遇滥用。 雷磊演讲视频链接: 雷磊: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像样的爱情和友情,有的只是欲望和古惑仔www.365yg.com 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真实故事计划的雷磊。 有一个有钱的爸爸并不全然都是好事 2015...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不知为什么,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 常常会想起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 在中国南方那个可爱城市的一个寂寞的下午,黑暗中年少的我感动地流出了泪水。 后来, 我读过这样的影评: “就在那样的阳光和土地上,就在斜斜举着一根树枝的稻草人被风吹起衣衫的瞬间,上帝温柔的怜悯已悄然降临。” 在最黑暗失落的时刻, 真实的情感如温柔的怜悯, 重新赋予了生命和力量。 后来, 我也看了很多类似的电影 Talk to Her, In July....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独立思考不是建立在会写议论文的基础上的。懂得罗列论点、铺呈论据也不意味着就懂得真正的议论文创作。但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鼓励我们创作议论文,鼓励我们通过辨证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思辨能力真正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剥离出来却是因为对西方思想的吸收,而西方的思辨能力又是建立在对实践科学和辨证哲学的基础上。我们却把思辨能力的学习建立在对论据的陈列、对格式的关注之上。尽管我们教育的主旨是好的,但它的侧重点和学习顺序以及具体落实都偏离了实际目的。所以我们的议论文教育生产不出大批量的思辨人才。但是,我想提的是在当代教育中备受冷落的记叙文教育。 记叙文在当代教育失宠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国民教育中对独立思考的钟爱,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创造,那么议论文创作必定是文化课中的首选;另一个是因为记叙文本身的属性——一种不严格的体裁,散落在四处的记叙文要素,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随意穿插,而且不能作为引经据典的创...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电影《芳华》的热映赚足了大家的眼泪,而读过严歌苓《芳华》原著的朋友就会知道,相比电影里的情节,原著中的人物和现实要更加的丰富和残酷,通过文字好像更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人性间的牵绊。 为什么有时候文字的力量会更强大?千万文字组成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故事是日常所有这些信息碎片的连接方式,本来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故事让这些碎片连接在一起就有了意义。 文/郝景芳 人类为什么需要故事? 从七万年前智人的“八卦”,到荷马史诗的吟唱,到庄子的寓言,到莎士比亚,到维多克·雨果,...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去年夏天我在一堂课上发言,需要站到讲台边上去。 整个发言气氛其实还不错,于是我想试着和同学互动。我提问了坐在第一排的男同学,询问他关于我先前发言的看法。 他愣一愣,看了一眼我身后的黑板,又看了看我,用很笃定的语气说,“我没有在听你说什么,我刚刚就在看你的腿了。” 后排的同学们轻快又暧昧地笑起来。 我不知道他出于什么目的说这样的话——是为了化解尴尬,还是显示自己的幽默,还是其他什么目的,我也不知道别的女性在这种场合被说了这种话会是什么心情,但当时站在台上的我,只有一个感觉。 我在被“观看”。 他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上篇写《林黛玉为什么讨厌李商隐》,很多豆油说,我把宝钗看低了。这是一篇之前写过的旧文,重新修改发出来。 十二金钗,也是我们对内心12种人性角落的反省。 ——题记 一 黛玉为什么精彩 黛玉是属于老庄的——生命本身一次自我完成,注重的是“真性情”和“深情不可亵渎”。黛玉不担待任何虚情假意。好多人喜欢黛玉,是因为她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出的自我——喜欢就理,不喜欢就绝不假笑逢迎。 比如那么高贵的北靖王,送给宝玉那么珍贵的手串,宝玉得了宝一样想着给黛玉留着,可黛玉却一句“什么臭男人的东西,不稀罕”。她也不屑...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弗朗索瓦丝·萨冈是一种微笑,忧郁的微笑,像谜一样的微笑,排遣的微笑,但也是快乐的微笑。”前法国总理拉法兰在萨冈去世后这样说。 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1935-2004)在13年前的今天离开了这个世界,孑然一身,像舞厅里被遗留下来的那一个,而她精灵而慷慨的气质却还以旋转的舞态弥留在世。 她那股永远不服老的气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她曾引用的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的一句诗不谋而合: “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你并不是那悲苦,因为最穷困的嘴唇也会把你显露。” 人们会像谈起爱情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 童年 】 我爸妈结婚晚,要孩子更晚,我妈身子虚,为了保胎,吃了我爷爷开的九十八付中药,终于安然无恙的生下了我。据说我出生时极其白胖可爱,惹得一群护士阿姨都跑进产房看,人人争着抱我。我爸高兴的不知所措,骑车从医院门前一个大陡坡全速冲下去,直奔商店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我刚解释了一句,他们就大喊:“城管打人啦!” 这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第215个故事 一 毕业那年,我面临着考研和找工作两种选择。稳妥起见,我一边报考国内顶尖的医学高校,一边参加北方某省的公务员考试。 后来考研失败,从小对我寄予厚望的父亲很失望,说:“我梦到你一事无成,在港口打鱼,日晒雨淋,十分落魄。我去看你,你都没脸见我。”听完父亲的话,我很沮丧。 只剩下考公这一条路,我顶住压力准备笔试。公务员考试报考岗位中,几乎没有和我这个中医专业对口的职位,无奈之下,我选择了不限专业、学历、工作经验的行政执法岗,也就是城管。 做完几大箱子的题目,终于在笔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入围面试。参加完面试,我还是不敢抱太大希望,准备找其他工作。因为城管这个职位只招三个人,却有数百人竞争。 结果,我竟然以单位所在辖区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突围,事实上,我的成绩足以考上这个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岗位。 毕业后,我收拾行囊去上班,吃...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金庸的小说里为角色取了那么多寓意高深的名字,他自己的笔名却简单的让人费解,金庸不过是来自他的真名查良镛,将一个镛字拆解开来而已。我初中数学老师姓申,笔名中一,据他解释就是将申字拆开,金庸先生居然和一个小县城的数学老师用一个套路。 金庸用过一个笔名叫姚嘉衣,据说是因为他的女神夏梦给他说了一句话,开玩笑说他是姚家阿姨,这个笔名只用来写影评,因为他的梦中情人夏梦是电影明星。 夏梦 在他自己的武侠小说里,他把《书剑恩仇录》里的红花会大当家的取名陈家洛,这是夏梦摄影师的名字,他还写了一个人物叫余鱼同,暗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说:“我觉得每个父母,即便处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也会从孩子身上找到力量。” 最难熬的日子里,什么事情给你的生活带来转机? 不同的处境,“转机”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有时它需要被动忍耐,有时它需要主动寻求突破。这里有很多人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和被他们称之为“转机”的时刻。希望它们能给你力量。 暴走机车男: 考研失败那一天,我发了一条“想死,立刻”的朋友圈,屏蔽家人,然后把自己关在公寓里,拉上所有窗帘,不敢给隔壁城市的父母打电话。 晚上十一点,我家门铃被按响,爸妈站在门外,带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砰砰砰,二师兄,大事不好了,大师兄死了。 “天庭内部消息:孙悟空暴毙,死因不明。南天门已介入。”两个小时后,一条消息在网上爆炸式流传,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这个消息的独家来源是大V网红、情感专家“高老庄高小姐”,曾经出版过《我与元帅那三年》,在全网最大直播平台上有自己的节目,解答网友的情感困惑,不时会发一些取经四人组的花边现状。 天庭没有发表任何声明。 青春燃向的文艺作品,大致都有一个基本盘:在被记忆美化得草长莺飞的回忆中,必有一个快乐成长的少年时代,然而这个少年时代必折戟于血色的浪漫,大多是写一个深爱的人的非正常死亡,或者是青梅竹马的爱人,或者是阳光明媚的玩伴,或者是和蔼可亲的师长。死去的灵魂成了少年心中的朱砂痣,然后青春于此产生裂痕,少年从此长大成人,故事从这里开始叙述,以上内容都以闪回形式提及。 那些死亡象征着你少年时代的结束,事实上多数人的少年时代应该没有什么戏剧化的死亡,只不过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ayings: 今天的故事,来自 9 年前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幸存下来的人。 昨晚,九寨沟发生了 7.0 级地震。无数人和我一样,想起了 9 年前的汶川。 截至今天下午 1 点,九寨沟地震已造成 19 人遇难,247 人受伤。网上有条信息戳到了很多人: 在今天的故事里,一些经受过劫难的人,讲述了他们的感受和这些年的变化。 一个读者的十多个亲人被埋在青川的废墟,今天回家路上,她看到进出九寨沟的应急救援车,恍如隔世。 知乎上有个匿名回答,删掉了关于汶川地震的回忆,只留下一句话,大意是说: 为什么他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每个人都该认真选择明天 这样才不会后悔 21年前的夏末,写了这篇文发在《中外少年》上。今天看到大家都在说高考,想起几年前《成都商报》的老友找我要过这篇发在高考特辑上,我还认认真真的给考生写了寄语:人生的每一步,不论大小轻重,无非是向前走。 多年过后再读旧文,到结尾处不由汗颜于17岁时候的自己,那么单纯的勇敢。更汗颜于如今的自己,也许再不可能那么单纯的勇敢了吧。少年意气,小清新,当年的《中外少年》发表了我和其他一些年轻的作者无数这类文章,别人看了怎么想无所谓,对自己来说全都成了青春(天真幼稚却也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上海这城市,有着太快的变异速度,以及吞噬过去、遗忘一切的本能,它在无形中偷走大部分人的人生,而替换成一些千篇一律的片断和定语。 那天早晨6点多醒了,并不想起也睡不着,便躺在床上品咂梦的余味。梦里依稀是爷爷。他和我说话,他衰老,委顿在地上变成灰,随风而逝,尘埃飘在我脸上。我不是第一次梦见亲人,但每次他们都是离我而去或死去。我分不清他们的脸,那些脸荒芜得没有意义,仿佛是陌生的面具套着一个个熟悉的灵魂,但我又能清楚地感知他们与我的亲缘,他们的“消失”令我在梦醒后依然心下凄然。 我已习惯在想象或梦境中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烽少(来自豆瓣) 请原谅我文笔不够优美 不会堆砌华丽的词藻来吸引你的注意 然而希望你不要因此怀疑我的诚意 这一点正如在我身体里流的是血液而不是蕃茄酱一样毋庸置疑。 当我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此刻正冥思苦想,搜索枯肠地写这封情书的时候,请你不要说你什么都想要,就是不要我给你写的这一封情书。 总的来说这些年我过的是一种比较贫瘠荒芜的生活,留在身边的朋友不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更是没有几个,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孤独的陪伴以及聚少离多的生活。心中徒有美梦以及各种自以为浪漫美好的想法,却在现实生活中被它们抛弃在外,又如同一个人被囚禁在一间小房子里,我望着窗外,感受着世界的运转,四季的更替,人们的欢声笑语,却无法真的融入其中。 我以为自己已经对所有事物看淡了,也不奢望特别的事情发生了,然而我心里清楚其实内心深处仍有期待渴望,甚至有的时候比以往更加强烈。只是许多时...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今天的风沙实在太大了,中午吃饭之后,我因为还要去教书,所以没有许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许多年前,去湘西凤凰旅行时经过听涛山,给我们做导游的当地人指着山上骄傲地说:“沈从文先生葬在这里呢!”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很快就能看见一块巨形石碑,色做五彩,状若云霞。走近了一看,上面写着沈从文的名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背面则镌刻着妻妹张充和为他亲手撰写的挽联: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这是嵌字格,嵌入了“从文让人”四个字,寥寥十六个字,恰好是沈从文一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这些书信,完整地记录了一段三角恋情。这不是一场争风吃醋的情场角逐,也不是一种消闲解闷的两性游戏,这是一种在相互敬慕的基础上升华出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或曰,是一阵骤然在爱情上找到喷发口的澎湃诗情。 我们终于读到了这些原本不是写给我们的书信。 这些几十年前的旧信,读来却很是新鲜。这首先自然是因为,其三位作者均为本世纪欧洲杰出的大诗人。诗人以写诗为业,但诗人的书信无疑也是其创作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书信尤其是情书,与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即情感的真诚袒露。诗贵在真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从今天起,我们把中国三明治关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观察记录整合成新的专题,起名叫“症常青年”。原因有二:一是当下报道青年文化的内容平台,通常只关注“青年亚文化”,纹身、金属、公路……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抓眼球,而大多数“正常青年”的群体却被选择性忽视,好像他们没有故事。中国三明治一直专注记录普通中国人故事,将长期关注正常青年群体,报道他们的思考、趋势和新变化。 原因之二,是正常青年也有时代症,在中国,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症状。这就是“症常青年”的来源。 我们无意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只为商业客户提供洞...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困难时期的家庭生活,无非围绕着吃展开,偏偏又没什么吃的。 一茶碗棉油,炒菜要用一个月。一小罐猪油——我们那里叫腥油,要吃一个冬天。说起猪油,小时也吃过不少,白白的,凝结在小油罐里,炒菜时用勺子挖一点放油锅里,味道特别冲;冬天,用猪油冲开水泡煎饼,特别香;直接把白白的猪油抹到煎饼上,嘎巴嘎巴地吃,也香;又或者把粗盐用猪油炒了,泡粗盐水喝,也是很香的。没什么可吃的年代,人们总会变着法儿弄出许多“美味”来。现在的人喜欢吃猪油拌饭,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 奶奶怕腥,不吃猪油,只好用棉油开小灶。 冬天冷,她要等到太阳晒满院子才起床,而爸爸妈妈早就起来弄饭吃了。奶奶半卧在外屋的床上,看着爸爸妈妈吃完才下床,棉袄半披着,扣子也不系,自己在小炉子上做饭。因为有气管炎,妈妈怕她害冻,提醒她系上棉袄扣子,她不听,还说敞着棉袄坐炉子跟前,胸口才暖和。她自己做饭炒菜,倒不怎么吝啬用油。菜熟了,也不起锅,直接拿筷子在...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安心澄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