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科 | 美学”的人

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ή;英语:Aesthetic)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
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刘文潭
台湾著名美学专家。攻研美学几十年,有现代美学、中西美学与艺术评论等论著多种。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主编,“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丛书”主编,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会员,韩国艺术哲学学会(KAPA)顾问。Comparative Philosophy英文杂志编委,《外国美学》编委,《中国艺术教育》编委,“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编委。
朱良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刘小枫
2009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杜道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古典文学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研究。
周宪
1954年出于南京、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上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著有《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1997)、《二十世纪西方美学》(1997)、《超越文学》(1997)、《崎岖的思路》(20O0)等。
彭锋
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美学会外国美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从事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现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和教学。
叶朗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
【没有查到中文版的两本书】
朗费德《审美态度》
朗费德《审美态度》是美的本质消失后单从审美心理学来结构一个美学原理的典型。朗菲德以三大部分组成了自己的体系:第一,把欧洲的心理美学理论综合起来予以体系化,具体来说,就是把闵斯特堡、普芙,布洛和心理距离理论,浮龙·李,谷鲁斯的内模仿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这三大学说综合起来,构成心理学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用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实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欧洲的心理美学。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泛化的美感论,这样会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整一,因此,朗菲德在用美国理论质询欧洲理论的不实之处和空泛之处的同时,把审美心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艺术方面,用艺术史的实例去证明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二是形式美方面,对欧洲审美心理作了形式美方面的引申,同时,一方面用形式美来完善了欧洲审美心理体系,另方面,形式美即在艺术之中,把美学的艺术方面结合了起来,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把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进来。因此,朗菲德的理论,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审美主体,这是基础;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证和艺术外化,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朗费德的《审美态度》还与朱光潜《谈美》形成一种对照,显示了中西美学在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同与异。
迪基《美学导论》
迪基《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之后,把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结合起来的典型,同时也是把美学史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的典型。此书是一个层套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性的灵活结构,这一结构还是两个层套,只是这两个层套没有主次之分,从古代看过来,凝结为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平向推开,为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六个方面构成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这一结构,有历史,有今天,有在时间上的演化,有在理论上的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理的类型。
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刘文潭
台湾著名美学专家。攻研美学几十年,有现代美学、中西美学与艺术评论等论著多种。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主编,“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丛书”主编,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会员,韩国艺术哲学学会(KAPA)顾问。Comparative Philosophy英文杂志编委,《外国美学》编委,《中国艺术教育》编委,“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编委。
朱良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刘小枫
2009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杜道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古典文学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研究。
周宪
1954年出于南京、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上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著有《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1997)、《二十世纪西方美学》(1997)、《超越文学》(1997)、《崎岖的思路》(20O0)等。
彭锋
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美学会外国美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从事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现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和教学。
叶朗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
【没有查到中文版的两本书】
朗费德《审美态度》
朗费德《审美态度》是美的本质消失后单从审美心理学来结构一个美学原理的典型。朗菲德以三大部分组成了自己的体系:第一,把欧洲的心理美学理论综合起来予以体系化,具体来说,就是把闵斯特堡、普芙,布洛和心理距离理论,浮龙·李,谷鲁斯的内模仿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这三大学说综合起来,构成心理学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用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实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欧洲的心理美学。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泛化的美感论,这样会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整一,因此,朗菲德在用美国理论质询欧洲理论的不实之处和空泛之处的同时,把审美心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艺术方面,用艺术史的实例去证明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二是形式美方面,对欧洲审美心理作了形式美方面的引申,同时,一方面用形式美来完善了欧洲审美心理体系,另方面,形式美即在艺术之中,把美学的艺术方面结合了起来,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把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进来。因此,朗菲德的理论,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审美主体,这是基础;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证和艺术外化,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朗费德的《审美态度》还与朱光潜《谈美》形成一种对照,显示了中西美学在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同与异。
迪基《美学导论》
迪基《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之后,把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结合起来的典型,同时也是把美学史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的典型。此书是一个层套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性的灵活结构,这一结构还是两个层套,只是这两个层套没有主次之分,从古代看过来,凝结为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平向推开,为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六个方面构成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这一结构,有历史,有今天,有在时间上的演化,有在理论上的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理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