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王大江
来自: 王大江 (郑州) 2018-06-19 18:48:14创建   2021-01-01 23:33:14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知名不具 455人喜欢
2017-9 前两天看到新闻说《半生缘》电视剧要翻拍了,定了蒋欣演曼桢,可是看林心如版的电视剧还像是在昨天,百度了一下发现是2003年播的,竟然已经过去十四年了。十四年是什么概念,在《半生缘》的开头就写着“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十四年,是曼桢和世钧从认识到相恋到分开到重逢加起来的时间,也是我从第一次读《半生缘》到写完这篇文字的时间。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第...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单刀小马 16人喜欢
他是外星人寄存在地球的孩子,从小就拥有强大的超能力,他被父母嫌弃,被社会忌惮,甚至还被抓去做活体实验…即使这样,他依然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的超能力惩恶扬善,但从不装逼xx侠,当他被心爱的姑娘误解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最后,他毅然放弃了超能力:和拥抱自己心爱的姑娘相比,世界和平根本不值一提。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叫霹雳贝贝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骡马人 54人喜欢
现在去北医三院看病,如果不是急诊,见到医生的几率恐怕比彩票还低——今天去,下周才能约到医生。 晚清以来,西风渐强,科学主义(被错误的被等同于西化)也日益占据统治地位。在医学界也表现为西医对中医的排斥。1929年的“废除中医案”并没有彻底打倒中医,反倒让原本松散的中医团体组织了起来,并自称国医,主动拥抱国家体制和科学话语,于是,中医科学化也成为中医从业者的策略和共识。虽然西医也确立另外一种话语秩序,...
回复
来自:豆瓣音乐评论
吕不言 21人喜欢
对大多数人来说,黄明志是个陌生的名字。听说过他的人,又多半是只读过有关他的负面新闻,而不是听过他的音乐。的确,黄明志为人颇具争议,台湾媒体《报道者》说他是活在报纸社会版而不是娱乐版的歌手,真是一点没错。可他音乐上的才华又不可小视,不然如何征服苛刻评委,入围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候选?如果因为他牵扯的事件而错过他的作品,岂不可惜? 1983年5月6日,黄明志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麻坡。因为名字叫明志,所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evis 3人喜欢
做一本,一套,绝不营销,绝不低头,绝不花哨,绝不请人bb有多好的书。 觉悟和理想都是:我就是要赔本做你管得着吗! 立志!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无尘 13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李小补 21人喜欢
在中国,长期浸淫在市场里的投资者,都要感谢丁圣元老师。丁老师翻译了《期货市场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技术》以及后来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三本技术分析方面的巨著,可以说,无论是西方的各种技术指标,还是源于日本的蜡烛图技术,我们熟悉和使用的背后,都有丁老师的功劳。 我要说的三篇,就分别是这三本书的序言。三篇序言依次作于1994年、1997年和2010年,跨度不小,从中可以明显看到丁老师对技术分析看法的变化。 在...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枫林仙 3人喜欢
[video src="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2MTYyODA4.html"]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西天中土 1人喜欢
「階級與本土」 編者的話 香港近幾年本土意識熾熱。由天星、皇后碼頭的反清拆,到各式歷史建築的保育行動,以至最近針對「自由行」、「雙非嬰」、「限奶令」等的爭議,在在顯示出保護香港本土文化、維護香港特質,已經成為一個香港當下最熱門的文化政治議題。上一期本刊選登的幾篇文章,從回顧十年來七一遊行的角度,不約而同地多少也觸及到本土的議題。今期我們會延伸這個討論,但主題是帶入一個「階級」的視角,把當下香港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d 伊斯兰评论 1人喜欢
目录 >>>>《伊斯兰评论》 2013年 第 1&2 期(总第3&4期) 主题论文:沙里亚与菲格海 [英] 诺曼•考尔德 著 王立秋 译 沙里亚 [美] 瓦埃勒•哈拉格 著 王立秋 译 什么是沙里亚? [英] 约瑟夫•沙赫特 [匈] 伊格纳兹•戈尔德戚厄 著 王立秋 译 菲格海 [美] 玛利亚•柯蒂斯 著 王立秋 译 菲格海,伊斯兰的教法法学 [美] 安德鲁•马奇 著 马睿智 译 伊斯兰法研究文献指南 [荷] 约尔根•尼森 著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西天中土 1人喜欢
破周報編輯部.A — 週四 文/蘇盈如 40、50、60歲,在香港、中國、台灣長大,藝術評論、策展或文化研究為背景的男性,加上陳韻與蔣亦凡執行,共同組織「西天中土」計畫。透過展覽、出版、放電影、搞論壇、任藝術家派駐異地、組織者訪探,以中國作為平台,讓兩個正在發爐的農業大國,其當代藝術及思想界互相認識對話,再向天竺(今印度)取經,發掘異於歐美論述的亞洲語言與現代化的可能。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及策展...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alan风扇 7884人喜欢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010-68579889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邮编:1...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荒诞 6012人喜欢
以上全为google搜索所得,有的实在找不到原出处,知道的童鞋可以告诉一声我改过来。 喜欢这个帖子的童鞋,转发的时候希望能爱惜一下LZ用绳命玩伪装的精神,注明下出处,谢谢! --------------------------------------------------------------------------------------------- 如何伪装成一个经济学家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47609/ 如何伪装成一个哲学家 http://www.douban.com/note/193322760/ 如何伪装成一个社会...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童书插图,画了两年,已出版,欢迎交流纠错,转载注明出处,请不要商用:) (参考文献资料:87版《红楼梦》,孙温《红楼梦》,戴敦邦《红楼梦》,《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红楼梦植物图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Akhmatova11 1人喜欢
突尼斯,埃及:当东风横扫西方傲慢的时候 东风压倒了西风。当西方已经变得游手好闲和日暮西山的时候,那些仍然相信自己是世界主宰的“国际社会”难道还要继续教所有地球人什么才是好的管理和领导吗?那些政府养着的专家,那些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的代议制度的卫道士们(他们所要维护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已经是腐朽者的乐园)跑到突尼斯人和埃及人这样伟大民族的面前,为的是教导这些野蛮人什么才是“民主”。当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我...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西方文学理论 20人喜欢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11期 作者:[英]斯图亚特?霍尔 著 王晓曼 译 孙乐强 校 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在英刊《新左翼评论》第61期(2010年1—2月号)上发表文章,以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苏伊士运河事件为线索,回顾了英国第一代新左翼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匈牙利事件”和“苏伊士运河事件”是分水岭,标志着政治冰冻期的结束,新左翼在这个事件的余波中诞生,试图在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和英美的帝国主义...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海之岚 163人喜欢
本相册图表类图片,均来自《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15602/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海之岚 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海之岚 0人喜欢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4 15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王大江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