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Mercury2001
来自: Mercury2001 (北京) 2018-06-19 20:49:09创建   2021-11-03 15:21:01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最早听闻郭强生老师,要远远早于他大名鼎鼎的作品《断代》。因为常常去台湾出差的关系,有机会读到他的短篇小说集《夜行之子》,可用“贪嗔痴爱、颠倒梦想”八个字来形容。 历经签约、策划、设计等种种环节,但这本书因题材原因,仍始终未能在大陆出版(当然那是另外...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曾经想过要去死。那是在对死亡感到迷惘茫然的医学系学生时代,脑海中总是有着许多各式各样想死的念头,盘旋不去。那时,每到夜晚我就像是患有强迫症般,逼着自己写文章,那些文字总是像在田野中奋力丢出的回旋镖,远远地飞出去,却又带着那想死的念头重新飞回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们都喜欢神话传说,总觉得每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都包含了很多、很深的东西。 和其他文学不一样,神话、传说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难免会“添油加酱”,每个说故事的人都变成传说的创作者。 就像我们都听过“嫦娥奔月”,但是每个人说的版本会所不同。蒋勋老师在叙述时,也许会着重在嫦娥的寂寞、孤独;换个人来说,可能就会着重在嫦娥和后羿的爱情。 这些源自我们祖先的神话传说,并不是一个人在写,而是在历史长河里的无数人共...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这是我的女神黎戈老师为我的女神佐野洋子所作的长序!!!做编辑的幸福时刻,大抵如此吧。 喜欢洋子女士的作品许多年。她是我遇到的最可爱、最有趣、最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了。代表作《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中文版本已经印刷了不止几百万册,再加上盗版,不知道感动过多少...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文/晏砚砚 1,遇见书 遇见一个人,如果对方面目姣好,那一定会引得人多注目一下,如果碰巧那好皮囊下又有个有趣的灵魂,岂不是幸运至极? 遇见一本书也一样。如果这本书有个赏心悦目的封面,谁能不喜欢呢?如果里面的内容又恰好一样装着一颗有趣的灵魂,岂不是物有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去年读《生吞》的时候就入了郑执的坑,这次小说集《仙症》一出来就买了,果然没有失望,满分推荐。《仙症》收录了五部短篇和一部中篇《森中有林》。我先看的《森中有林》,后再看的其他短篇。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把《森中有林》又读了一遍,发现之前忽略了很多细节。读完之后很想写点东西,但一直找不到思路,后来看到万顺啤酒屋的时候,我想也许可以从几段关系入手,试着理解这个短篇。 一, 廉加海与吕新开 读到第三章《春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一位作家老师告诉我,他的写作秘诀是“剔除形容词”;斯蒂芬·金也半开玩笑的强调“通往地狱之路是由副词铺就的”。因为“副词是专为胆怯的作者所创造的,副词会透露他们无法清楚明确表达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讲,我是个胆怯的写作者,远不及苏辛老师勇敢。 写作,是表达,传递那些无法言及的体悟与概念,需要精准叙述,冷静分析。即便是抒发最炽烈的情感,也应该厚积薄发,娓娓道来。繁复的辞藻,急切的阐释,都会削弱表达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鱼米富足之乡,也是高诵芬老人的故乡。她出生于杭州的世家大族高家,是当时的豪门千金。虽然当时的大小姐被囿于家中,但是她喜欢流连于厨房,陶醉下厨,日子倒也过得如鱼得水,我特别喜欢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这本书走红恐怕反映出的是大家对一种空洞、宏大话语的厌倦。就像项飙说的“今天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能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都比较无机、缥缈”。划线了不少句子,对我有启发的地方非常多,因为很多也是我在困惑、质疑或自我反省的东西。印象比较深的是项飙经常提到“有趣”“好玩”,少有地呈现了做学术“fun”“好奇”的重要性。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是在一种苦哈哈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能把哪一次恋爱称为我的初恋呢? 生命刚开始的那十几年,日子鹅黄淡绿,清晨的阳光在琅琅读书声中照上玻璃窗,金灿灿晃人眼睛。蜜蜂从窗口飞进来,落在我粉红色的圆扣上。路边白茅正在抽花,地丁花和蒲公英紫的紫...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没有为什么,就是你了— 就像一场暴雨将池塘中的鱼冲向陆地;就像一道闪电劈开古槐的树身;就像一颗陨石从天而降击中某人的头颅。 当我看到苏辛写到这里,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被残酷命运击中的无奈,一种无奈之后也要勇敢向前的生命力,这是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苏辛的书,充满温情与孤寂同时却也饱含力量。为自己的耕种,也为他人的视野,谋一片收获的金黄田野。我们,都是度光阴的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这本小书,始于四年前朋友间的对话。 2017年7月13日午后,在豆瓣上读到钱理群先生的专访,题目是“钱理群:我选择边缘化,是为了站在边缘位置讨论中心问题”,立刻转给了吴琦: R 钱理群好棒啊! 其实很多问题还可以展开,但是没有,不过仅仅就谈这些,也足够精彩。 57 我也看到了这个! 真正的知识分子啊。 刚见了晓宇,和他们的项目要开始做了,这种年轻人就很让人激动…… 然后两个人讨论起当下还有哪些仍在积极发声的公共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在去年第一次接触“YY文学”,听得多了,特别注意,进而想到,“Y”倒立过来便是“人”,既然有“YY文学”,是不是也应该有“人人文学”。“YY文学”证明的可能是一群人揪住自己头发拔离地面的妄想,而“人人文学”推崇的不过是每个人直面生活的真诚、勇气和自信。 在我近几年的阅读中,这一点比较明显地呈现在河南籍作家的书写中。有阎连科老师的“父辈”和“她们”,有梁鸿老师的“梁庄系列”和“神圣家族”,还有郑在欢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不管写小说或者其他,多多少少会编织出一些作者个人的秘密。 散文写作更加直白,基本上都会从自己写起,因为这部分最熟悉,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回忆时间里的碎片,这就有些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看你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你很成功吗,要我看你的经历? 功利的阅读潮流难以逆转。要知道很多人被要求看书是为了写好作文,忙着赶路的人自然不会留心路边的风景。好在人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声音发出,百转千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很幸运第一时间看到这本书。算是一个小小的友谊的见证。 人和人之间的友谊是不对等的,这我知道,有人在你那里是最好的朋友,但在对方那里,你不见得能算得上朋友。 我没有问过苏辛,我在她那里算不算朋友,但对于我来说她是我很重要的朋友。 我们就见过两次,虽然每次一聊电话就刹不住车,但打电话的次数并不多,平时若没什么事,也基本很少会有什么互动,但她还是以一种特殊的气场和状态存在于我的世界里。 苏辛自带一种天然...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2017年10月,作为丰子恺先生《此生多珍重》一书的编辑,苏辛和我一同受邀到四川省博物馆做主题分享会。那时她已经做完腿部康复手术,“称心如意”地穿上了心爱的长裙子。省博广场上,阳光熠熠生辉,苏辛摇摇晃晃地走在前面,黑色的裙摆随风轻扬。 分享会很成功。有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只在一个环境里活着,渐渐就会耳目闭塞,难以评估自身和周围的一切,会以为坏的事物格外坏,好的事物格外好。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苏辛新书叫《度光阴的人》,这本书我期待已久,因我曾经有幸读过其中的部分篇章,深为打动,一直盼着能读到全本。去年冬天,苏辛陪我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推广《桃花酿》的节目。我问她,你的新书到底什么时候出,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写一篇文章了,连标题都想好了。她...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其实这本书已经在我手上很久了,原书名叫《夏目漱石的来信》。因为这个书名,我专门买了MUJI的毛笔,浪费了很多A4纸,非常仪式感地写了很多书名,也选出了写好的、认为舒服的文字,后来,编辑没有动静了…… 版式的提交,版式老师也已经完成的灌版制作。就过了很久,...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01. 在人心最恐慌的那几天去了医院,也是宅了十几天后第一次出门。不是我不怕死,正是因为贪生怕死。 我本来宅在家,刷着微博,心系武汉,心情跟着大家一起跌宕起伏(时而感动流泪时而大骂XX),不料被体检报告吓得多了一层崩溃,揣着三项指数高于常人的报告,我一边抵御疫情,一边抵御绝望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不但会有病死的可能性,还有被自己吓死的可能,到时挂号就需要多加一门精神科了。 年前收到的体验报告,因医院放假推迟了手术,随着疫情的爆发,医院成了魔幻世界。寝食难安了几天,我又给医院打电话...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祭奠那逝去的悲伤 《从此学会隐藏悲伤》书名和封面第一眼让人感觉有压抑,很少见,却真诚坦白。失恋的人听到每首歌都像是唱给自己。悲伤的人自然会懂,越早承认越好,我们都很糟糕,过得也挺糟糕,打再多鸡血一样糟糕。 作者郑执在这本书写的第一幕就是他还清托欠两年高利贷。这两年他一人默默忍受,原来计划大醉或者痛哭一场,结果只是到街角吃了一碗鲜虾云吞面。我想起了自己以往的一幕,高考结束的那个下午,没有参加任何放...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选题缘起:从《文豪野犬》到《山月记》 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因为动画《文豪野犬》知道了作家中岛敦和他的《山月记》。在动画里,太宰治的光芒过于耀眼,削弱了身为主角的中岛敦的存在感;在现实中,《人间失格》的名气也远超《山月记》。那么动画的主角为什么是中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写下这篇文章是凌晨三点,我在读一部长篇小说的间隙忽然想到,我上个月曾答应要给郑执的新书《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写一篇书评,此事已经拖了大半个月之久。这令我想起去年自己出书的时候,也曾拜托一位朋友写书评给我,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他为我的书写一个字,为此我腹诽了很久。如今,我就如同那人一样,想必郑执此刻也满腹幽怨,像个小媳妇儿。看到这,你别怪我瞎度量别人的心胸,郑执对我而言不是别人,我们同年同月同...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提到“文艺复兴”,你会首先想到什么?是达·芬奇、拉斐尔、提香等大师的绘画,是米开朗基罗、多纳太罗的雕塑,是布鲁内列斯基的建筑,亦或者试但丁、拉伯雷、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的作品? 也许是我鼠目寸光,第一反应竟是想到了性解放,因性解放继而联系到了自由。想到性解放也不是空穴来风,读薄迦丘的《十日谈》的时候心灵受到一小波触动,这本书也被看作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看上去是一些男女避难时,消遣解闷...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白先勇先生最新的一部文集,里面收录的文章可以明晰地分为三辑,第一辑“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岳飞名句,总括其父白崇禧从戎从政的一生;第二辑“姹紫嫣红开遍”,以昆曲《牡丹亭》名句,叙写身边富有才情的诸多友朋;第三辑“蓦然回首”,以辛弃疾名句,辑录白先勇为其他作家的作品所作的序言或短评。 第一辑分量较重,篇幅也较大。白崇禧自十八岁参加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迁去台湾,期间参与了北伐、抗...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9 20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Mercury2001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