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不流ᝰ
来自: 不流ᝰ (合肥) 2018-06-20 00:14:26创建   2024-09-27 05:28:13更新
9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Cristina Campo, 意大利作家,一生只出版了两本小书:《童话与神秘》(1962)和《长笛与地毯》(1971)。最初接触到她是在书店里偶然翻到 Gli Imperdonabili, 收录了前述两书,以及关于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约翰·多恩,西蒙·薇依,普鲁斯特等作家的评论。In medio coeli(在天空中央)出自《长笛与地毯》,最初读到时被其中关于童年、记忆、风景与诗的片段深深打动:「……并不找寻如何接近那无以言表的,而是将其作为唯一的存在给出,如梦一般:指向小径上松树的手势,有雪落下的袖子。」Gli Imperdonabili 英译 The Unforgivable: And Other Writings 于2024年在 NYRB Classics 出版,法译 Les Impardonnables 于2023年由 Gallimard 出版。翻译时参考了法语译本。 门扉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自昨日发表“野犬文学赏”征集后,目前已经收到稿件16篇,感谢各位支持。 万字以内的小说比赛,在国内的比赛环境中是稀少的。在杳无人烟的旷野之中寻找,走得很远了,也只见到零星几只孤影。于我而言,能够阅读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创立“野犬文学赏”,是为了读到更好的同时代短篇作品,仅此而已。 以一万字为上限,下至一千字,体裁为小说,题材不设过多限制。以下为征集原文: 【稿件要求】 题材不限。除了一般所谓的反映现实的小说之外,科学幻想小说、神怪小说、推理小说、侦探小说、传记小说、历史小说等等皆可。 原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想以印象派绘画和古典主义绘画的不同来对应于不流的《雾岛夜随》带给我的阅读体验。通过绘画来说文学,一是因自于我的职业,另外一点是在这样的比较中,我们既可以说绘画又可以说文学。 在古典主义绘画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们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非常集中地表达...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想到柏格森的绵延,无论如何,那种涌动的,不断创造不断前进,未知的,不依托空间的,时时刻刻更新的绵延,想要分岔的能指符号,与能指下的翻涌的所指,想要存在的渴望,都会被故事的进程所打破,如《盲鸟》里的我眼睁睁看着老妇人帮我包裹,无论如何,老妇人都会帮我裹紧,而我看着她的动作,思绪弥漫,绵延开来,却依然会被纱布最后裹紧,打断绵延,被叙述的力量拉到窗前。十篇小说中,不论“我”如何变换,一次次拉长语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不认识不流这个人,压根没听说过,在我拿到这个册子之前,他在我的生命中从未留下过一点痕迹。他就这样在我的面前凭空生长出来,通过装帧精美的封面和不明所以的装逼式书名吸引到了我的眼球。 欢呼吧,后浪的美编们!这是你们的一次胜利,它证明了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可行的,并为难以预料的"以后"(参考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下场)提供了一条可以延之步履蹒跚地走下去的路子。 欢呼吧,会长先生!(希望不会因此被拉黑)您在我这里...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小说人物时常处于卡夫卡式的窘迫境况,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不断地来回滑动、游离,一边默默承受时间所施加的暴力,一边又不断寻找反抗的机会。 琐碎细微的描述文字、巨细靡遗的心理分析、富有层次的叙事节奏,写出了现实的奇幻性与奇幻的现实性。 作者善于营造静谧和暧昧的氛围,从不经意的日常小事切入,着力捕捉和呈现意识与环境在人物身上的作用原理,试图唤起读者微妙的情感共鸣。 《雾岛夜随》是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本文于2019年12月31日发表在界面新闻, 日记标题是我初定的文章标题,最后发表版改为《欧尔班时代,一个匈牙利文科生的困境》,部分内容经过编删。以下是完整版,文末附采访后记。) 这个秋天,当世界各地的大学正忙着迎接新生的时候,匈牙利却有一所大学——像运送难民一般——将几百名师生从布达佩斯运往维也纳。 中欧大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以下简称CEU),这所由匈牙利裔美国金融家乔治·索罗斯于1991年创立的学校,正在遭遇母国的驱逐。过去近30年中,它曾被视为东欧...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书见:30位独立书店者说》,雅倩 主编,金城出版社,2019.6 都是熟面孔。店,乃至于人。尽管编选口味不尽相同,也是苦心可见,亮点远多过微瑕。在此致敬。 于我而言此书最大的价值是:关于书店,在纸页上读到了当面聊不到的东西。书业人有千般姿态,但书店人往往低调(孙谦可能是最早站到台前的一员),他们和他们的店能存活至今,无不拥有独家精彩,久久搁置蒙尘实在可惜。需要更多的舞台,不止TED一席,可能以书论书、谈书...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即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父亲。塔尔科夫斯基电影中强烈的诗性也许正来自他的父亲。在许多影片中,导演使用了父亲的诗歌,比如《乡愁》、《镜子》和《潜行者》。电影《乡愁》里出现的诗:《小时候有一次我生病》、《目光渐弱——我的力量...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小说正在诞生。1912年,卡夫卡创作《变形记》。1913年,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出版。1916年和1922年,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尤利西斯》出版。 除了卡夫卡的短篇,现代小说似乎还受到现实主义小说长篇累牍的束缚迈不开脚,简约的美学尚未诞生。诚然在此之前,契诃夫已经在写作中实践“简洁”的艺术,但那只是一种写法,尚未升华到美学。 节俭的实践需要等到下半世纪,一种叫“极简...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黄萝卜蹲的广播:

上海超级全景,站在东方明珠上拍出的1950亿像素的照片,街上的行人表情清晰可辨。国外网友都惊呆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不流 【1,不重蝴蝶】 | 这首歌呀,属于早晨、属于四五点 太阳在睡,蝙蝠在做梦,流着口水 蝙蝠是男孩变的,蝴蝶就是女孩 女巫的花园里面,有三百斤的蝴蝶 | 一颗露珠里头,挂着昨天的日出 蝴蝶女已经散步,踩弯一千水曲柳 一颗露珠里头,藏着上次哭的秘密 蝴蝶女伸手,从里面掏出一个地球 ------------------------------------------------------------------- 【2,不吃花椒】 | 这首歌呀,属于中午十一点九十九 肚子哭了半...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哈喽大家好,我是Nico小姐姐。 之前我发布的一个日记《 中国的性教育有多落后? 》被很多友邻推荐和收藏了(先谢谢大家对小姐姐的肯定),真的也是没想到阅读量涨到这个我从未想过的数字。接着小姐姐收到了友邻的豆油,会有像是问我关于性教育的相关问题或是性知识科普的内容推荐等等。 其实之前有看过不少适合未成年人甚至是成年人也该看的性知识科普短片,所以我决定把他们整理出来。也算是对那些认可我的友邻们的一个资源帖吧~ 抛出问题,解决问题。对。 (也说不上是解决,至少算是一个行动?) 有些视频是B站上面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钥匙和碑的故事 来竹峰寺的头两天,我睡得足足的。从来没那么困过。那阵子心里烦闷,所谓“闷向心头瞌睡多”,有它的道理。山中的夜静极了。连虫鸟啼鸣也是静的一部分。头两天,只是睡。白天也睡。白天,寺院中浮动着和煦的阳光,庭中石桌石凳,白得耀眼,像自身发出洁白的柔光。屋瓦渐渐被晒暖。这是春夏之间。我躺在一间仅有一床一桌的客房的床上,想象自己是个养病的病人,虚弱又安详。多少年没睡过那样的好觉了。像往一个深潭里悠悠下沉,有时开眼看看水面动荡的光影,又闭上。睡到下午四点多,实在不好意思了,起来吃了点面条,...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我在成都玉林一个老小区住,楼上女人天天跳绳,一到晚上屋顶咚咚响,足足半小时不停歇。我是如何知道的?她曾下楼专门对我道过歉,我说没事不影响。我真不介意,对我来说就像是下班回家的一个电视节目,她很准时,每次我一上床,她就开跳,像是约好一般。她有那种很棒的屁股。作为一个被打扰的居民我却像是在偷窃那噪音一样。持续了一阵子。 后来我离开四川,回了北京居住,女友住我那里,她也跳绳,也是每天晚上跳,也跳半小时,更可怕的是,她也去楼下给邻居道了歉,而我从未与她讲过此事。这次不知为何我有点介怀,每当她跳,就躲到客厅关上卧室门,严禁我看,熟悉的咚咚声响起,我便没心思做任何事情。跳绳这件事我越来越没法正当地去理解,感觉做了亏心事一样,有必要向她坦白。 终于有一天晚上,咚咚声变得如雷贯耳,我没发忍受,打算起身拉开卧室门,跟她直说,却一个翻身看到跳绳安静躺在我右手床头柜上,外面咚咚继续着,我心里一下没了着落,跳起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doufen 0.5.1 beta 版发布。新增日志Traceback。 最新豆瓣备份工具请移步:《 豆坟:豆瓣账号备份及「里豆瓣」计划 》,也是本人作品 2018年9月21日,确认豆坟暗搓搓使用的接口已经被豆瓣封了。现在豆坟已经无法使用了。我看看能不能再抢救一下 注意:豆坟备份过程中可能会触发帐户异常,需要注册手机短信激活。如果帐户绑定的手机无法发送短信,请谨慎使用该软件! 豆坟是用来备份你豆瓣帐号数据的软件,目前支持备份关注列表、黑名单、书影音、广播(回应)、日记、我的喜欢(仅日记和相册)...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当译文君从编辑那里看到这场名为“ ‘斜杠青年’ 纳博科夫”的主题读书会时,先是“毫不露怯地假装”大加赞赏:“啊!真棒的主题啊!赞美你!”,然后赶紧坐回电脑前先搜一下“斜杠青年”到底又是个什么新玩意儿…… 感谢“简书”上看到的这张图: 于是,我就想当然的认为,既然是讲纳博科夫这个“斜杠青年”(或者中年、老年),必然要讲他写小说、写诗、写文学评论、做翻译,以及那最著名的蝴蝶专家的多重身份。 所以,当听到嘉宾、《纳博科夫传》译者刘佳林老师谈到他所定义的“斜杠青年纳博科夫”时,真是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魚山飯寬 2757人喜欢
彼之幻境,可窺吾園。(2014~2020)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特别冗长建议别读 -,-) (1)V发表于论坛的一则随记: 雪山不是活的,它的肉是石块和水。一个至始至终的惰性物,抽象,嗜睡。一种昆虫的状态。局部崩溃——遭到一种注视。 “隐而不露,自负,阴郁,自惭形秽,富于暗示“——要记住这些是雪山的反面,甚至在它投下的阴影里也无法滋生。 受到雪山感召的人有很多,但能登上真正巅峰的却凤毛麟角。高处的不适宜和稀薄注定了每个登山者都是一只盛满死亡痛苦的器皿,即使在雪山之外的地方也是如此。一次攀登足以造成多处愈合缓慢的冻伤。人们成为爱好者,收藏者,遁世者,坚毅者,反思者,冰雪学家;登山是他们从不同出发点启程前往的朝圣之旅,是痛苦所指,是他们挑选出来的一个生命部件。不过人们大部分时候住在气候温和的低地。与生命的其他部件结合起来看,登山的艰苦卓绝像一阵骤然突发的胀痛,或是众多短暂快乐与刺激中的一种。只有小部分的人进入了前人从未涉足的荒凉之地,足以让他们跻身于伟大...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最近在各种地方淘到的诗,还没读完,边读边翻译一些喜欢的,它们都太棒太棒太棒(词穷hhh)啦。 墨尔本的夏天就这么过去了。能和这些诗相遇可能本身就是件有诗意的事情,可惜我还没有捕捉它的能力,也不知道该去谢谢谁。诗就像隐形的巨人行走在相隔遥远的大地上——诗人们会赞同这样的想象吗?诗是否真的能写在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上,还是应当像枪声一样刻在石头面朝大地的那一面上? 一些密集的,但大体上是柔和(总有事情让我分心)的刺痛感。合上书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还会有一些轻轻跃着的亢奋感,因为太轻盈,都辨识不出里面的自由啦(>w<)~ (以下两首是我老师先从西班牙语译成英文然后我再译成中文的w) 无题 弗朗西斯科·埃尔南德斯 (墨西哥) 因为他们的无数罪行, 水会淹死, 火势会在火堆中消失, 气体室的空气将过期 地球将被活埋 没有人会把最后一小撮自己扔进去 无题 贾拉鲁丁·鲁米(墨西哥) 像鱼一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chef忽然说:“你知道吗,在1973年,还是1793年有那么一次,我们的人和邻国的人打仗,他们有一万人,我们的人只有两千五,但最后还是我们赢了,因为我们的骁勇善战是人人都知道的,包括敌人也知道。” 过一会儿他又说:“我在哪读到过一句话:‘这个国家延续了两百年时间,其间战火未歇。’ 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做饭的时候,拖地的时候,嘴巴就一直在那说,连自己都不知道。太好听了,让人印象深刻,有种,别人管那叫诗意还是什么,就是会给人那么一种感觉。这个国家延续了两百年时间,其间战火未歇,总之我说来说去,渐渐的就把它的意思明白了好多次。” 我听着他说这些话。他对我说:“你身子在这里,心不在这里,跟个傻子一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苏联粉喜欢转头去翻过去的零碎,除了恋旧癖和追逐平行时空的另一种可能性外,也因为苏联确实创造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拿动画一项来说,苏联动画片绝对是可算在艺术上获得过广泛国际认可的单项。 尽管1924年吉加·维尔托夫创作11分钟动画短片《Soviet Toys》被认为是苏联第一部动画电影,但真正让动画成为文艺工作重中之重的事件还是发生在1931年,那年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美国动画电影节,美国人带来了沃尔特·迪士尼的作品让苏联观众看呆了,这些观众里就包括斯大林。观影结束后领袖做出指示,他认为苏联也应该发展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地 球 最 后 的 夜 晚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导演:毕赣 编剧:毕赣 主演:汤唯/黄觉/张艾嘉/李鸿其/陈永忠/罗飞扬/曾美慧孜/段钧豪/谢理循/齐溪/明道/龙泽治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 法国 前言 《地球最后的夜晚》终于在戛纳揭开神秘的面纱,至此,这部备受国内外观众期待的华语影片第一次得以以完整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出生于1989年的毕赣在戛纳这座名利场亦属新人,在匆忙完成影片拷贝后,他马不停蹄地现身蔚蓝海岸,在大银幕上营造了一场无比真实的梦境...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87 88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不流ᝰ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