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Lil_LONG
来自: Lil_LONG (广州) 2018-06-20 00:31:48创建   2022-09-20 23:59:45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本文首发在我的公众号:laforetimage 青森日系同好会,欢迎大家关注来玩! 看女装版请戳这里:日本本土日系女装购买指南 我已经很久没在国内买衣服了,2017年我的衣服几乎都在我5次日本旅行中买齐。 常常有人问,为什么你要去日本买男装? 个人觉得,日系男装受欧美时装影响极大,但又融入了温柔,内秀,休闲的亚洲审美,很匹配亚洲人的气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日系服装剪裁适合亚洲人的身材,不会像很多欧美男装,穿上以后不是袖子长了就是腰太宽,总觉得哪里不对。 拿本人来说,身高不高,体重偏轻,穿上欧美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前段时间,一张名为《独生子》的照片,在网上瞬间击中了很多人。 你会突然意识到,父母的养老问题,不远了。 虽然有人在这条下面留言说,“总吓唬我们独生子女干什么?8090的父母5060,现在还没到亚历山大的时候,现在就当头一棒,是告诉我们别活了,再活着就是遭罪吗?该怎么养怎么养呗。将来老了如果有靠谱的养老机构,病了有专业的医疗机构,不唯利是图不过度医疗,床前尽孝不见得要24小时端屎端尿才算。” 但更多的人显然已经被生活“教育”过了,很有共鸣。 有个@果妈大佳佳 说:“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妈住院,我爸发烧...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013年初,某个阴沉沉的午后,当我正坐在公交车上瑟瑟发抖,感叹这个我人生度过的最煎熬的冬天之时,旁边的人说,最近还挺暖和的。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京,我对这座城市所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冷。 上月底我又来到南京,这一次“火炉”终于发挥出它的威力——从下飞机开始,每一个本地人在与我们打完招呼之后的第一句话都是,怎么样,今天热吧。 出租车司机说,今年南京的夏天从今天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十月底,然后冬天就来了,循环往复:算你们运气不好。 “不过可以晚上在这条路上骑车啊,人又少,梧桐树又好看,也凉快,”他指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如果你第一次来南京,一定会惊讶于这座城市的包容度。爱吃甜的南京人并不排斥咸味的存在,如今的南京美食里也有许多外来物。我开玩笑说南京人很「佛系」,他们说这是南京人的硬(en)正(zen)胎气,皇城脚下就是要稳。 先前问南京本地的朋友开了一些南京小吃的推荐单子,不知怎么地,「去南京吃小吃」这件事一直在脑内循环,生日的时候甚至被许在了愿望里,大概南京也感知到了我的这份心意,终于在 2018 年的第一个月,我完成了这件「大事」。尽管如此,我也不过只在这 48 个小时内达成了南京小吃 list 里的三分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南京的美食中,我最喜欢的头三是皮肚面、砂锅和小馄饨(dùn)。这其中先把小馄饨拿出来写,一是对于另外两个心头好,感觉我还写不好对它们的喜欢;另一个原因则是某天下午在喝完一碗小馄饨后,我顿然发现,似乎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我都有喝过馄饨。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毕竟馄饨也是主食的一种,跟吃米饭一样。 只是很多时候,“喝馄饨”对于南京人来说似乎已不仅是填饱肚子的一个行为,它更像是一种消遣,一个有点乐趣的谈资,尤其对于我这种在外地待了几年的南京人来说,每每吃上一顿本地小食,都像是很特意的一次品尝。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关于江南的食物,和那个地方一样,有着万种的风情。小巧、精致、甜蜜,让人想念。 乾隆多次下江南,赏美景,品美食,也是不无理由的。据说北京的著名小吃——卤煮火烧,也是由乾隆带回的苏菜厨子由淮阳口味的苏造肉所衍变而来。 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的美食,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苏州,每天吃变换着各种造型的肉和面,依然有回来之后分外想念的店。 老西白点心店 白塔西路 吃到第一家也是我觉得最好吃的生煎,后几天一路吃下去几乎没有对手。外皮厚度适中,底部非常焦脆,内陷紧实(感恩吃不出肥肉感)带一些甜味,汁水也不油腻,配醋力荐。另外尝试了馄饨和汤包。馄饨小伙伴评价不错,对于我来说个头大了点,但汤头非常鲜,喝掉又让店家加了汤。汤包一致不推荐,皮太厚了虽然这可能是店家特色…以及是三款里最甜的一款。 杨招娣糕点 皮市街 只卖猪油赤豆糕和纯赤豆糕,中午开始卖完关门。我们去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内容说明: · 因为吾辈的记忆力有点渣, 所以本日志的原点是「用于备忘」 · 完全个人口味的我流评点, 理所当然的不适合所有人 · 玄学时间: 豆瓣的图片会自动压缩一部分色域(似乎会从AdobeRGB压缩到sRGB), 所以另外存了一份同样的内容在Lofter -------------------------------------------------------分割线------------------------------------------------------- 照片: · Lofter: http://harubu.lofter.com/post/daa03_cef7e4d · Douban: https://www.douban.com/people/Johnnight/status/1915993057/ 解说: · 01~03: 「老苏州大客堂」有很多种类的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前些日子,偶然听一个旅居纽约多年的家乡朋友跟我说,你知道吗,我最想念的食物是苏州的面。 短短一句话,便触动了情肠。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面好吃,兰州拉面,陕西臊子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等等,在面条的世界里,南方的面,似乎很难占有一席之地。 苏州?苏...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初版导语】这是之前在知乎上回答「去苏州玩如何安排行程」写的答案,放豆瓣存档。 之后准备修改一下,把攻略写全 可能不是最好的攻略,但一定不会坑。 2017.5.10大更新: - 苏州四号线开通,南北向贯穿古城区,经过【苏州站】【北寺塔】【察院场】(观前街)【乐桥】,直达吴江【同里】。可目前为止连地图应用都没有加入四号线的信息 - 【苏州好行车】开通,连接苏州各处旅游景点,单程5元 - 更新【双塔】【夜游网师园】 - 新增路线四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苏州,苏州大市下辖四县市: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四月底本来就要去苏州看戏的,因为加班,忍痛转了戏票,默默安慰自己,等拿到加班费,再去白相岂不更快活。 五一正是初夏,艺圃蔷薇恰逢花季,只这半月光景,错过一年再无。于是定了主意,在这暮春时分又入吴门,车子载我入城时,与平门相望,如逢故友。 到苏州大概十数次,从不觉得厌倦,还觉得没有看遍每个季节月份的风景,没有访遍每处隐逸幽藏的古迹,没有听遍每段迤逦悠扬的戏文,没有了解每个风致动人的旧闻。苏州于我,仿佛一个与旧时光旧人事相通相交的媒介,通过这城市保存的遗迹遗韵,我得以感知前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情趣,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4小时城市体验 这个标题简直大言不惭,住上一两个月也只能感受一座城市的皮毛,24小时,能干嘛? 但也许是一次繁忙出差的间隙,一次中转的短暂停留,一次即兴的短途旅行,有时你和一座城的缘分,也许只留得24小时。 其实,『24小时』,虽然不能探索城市的每个角落,但也够稍微领略一座城的精气神。 既然是『城市体验』,那你可以不用去每个知名景点去打卡,也不必在出发前打印厚厚的攻略,在另一个城市游走,可以很轻松。 苏州 苏州是我一次即兴且毫无规划的旅行。 始于对园林的向往,终了,带回的却不只有园林的记忆。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EX的台湾朋友最近在江浙游,游过杭州和南京后,被安利一定要来一次苏州,于是EX便把我推荐给了他。 认真说,我不是苏州土著,从13年6月到15年的6月,在苏州生活了小几年的时间,路痴做地陪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是介于接待过从北京、济宁以及衡水、徐州、福州、莆田的友人,也找苏州本地朋友们问过很多次推荐,逐渐积累出了些许小攻略。(再次强调:仅适合外地游客。日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请各位苏州土著多多见谅,勿喷。欢迎在评论中不断补充好吃的<(▰˘◡˘▰)>) 推荐吃和苏州必去的景点。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单纯记录在苏州的吃喝,不负责种草。 从15年来苏州,今年已经是第4年。 而我的体重也从开帖时胖了10+斤,变成了现在胖了20+斤。 有些店,还没等我更新就关门了,餐饮变化太快,希望加快更新速度,对得起钱包的纸票子和肚子上长的肉。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们看到感兴趣的店,去之前一定要大众点评一下,以免跑空腿哟~ no.26 🏠 阿木仔糖水工作室 🚕 金门路485号 和朋友按导航所指在剪金巷里穿梭摸索,愣是走过了也没发现。 周围还都是居民房,爷爷奶奶辈的本地人站巷子里拉家常,恍惚间在想地址是不是错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这个讲座的起源其实是几个朋友想去苏州玩,就问我有什么推荐的。因为他们知道我是个苏州迷,一年要去好几次苏州。今年三月和端午,我就在苏州。而苏州比较可看的就是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相信在座的朋友都听说过,甚至到过。就算你不知道,当地的导游也会详细的为你介绍。但这几个朋友比较挑剔,他们不想去看那些闻名遐迩的园林,他们问我,有没有人少,风景又好的可以看。我说有啊,这里我要不谦虚一下了。江浙沪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1 入伏前每天大雨瓢泼,雨打芭蕉。高树郁郁葱葱,白鹭飞飞停停。 留园冠云楼上一杯清茶,“云窟”洞门垂下三朵紫薇花。 曲折庭院依稀浮现,小径分叉让人紧张。 2 范宗沛大提琴《水色》,评弹如在水上吟,悠悠念道: 想你千里迢迢真是难得到,我把那一杯水酒表慰情。 与你是一别无料到有两载外,害得我么望穿双眼遥无音。 这小曲亦真亦幻,晃晃悠悠,连绵惆怅。 3 《浮生六记》翻开一页。写的是沧浪亭边的沈三白与芸娘,俩人过的是小日子理想:“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冬日漫漫长夜,容易冷也经常饿。手边喜欢放一本和食物有关的书,时不时就翻一翻,解馋或者说借来果腹。虽然事实证明这根本就是在自虐——明明是越看越饿,越看越馋。不过至少有一点无疑,这些与美食有关的字真的暖人心。 《寒夜客来》是我喜欢的美食书之一,已经好几年的冬天,睡前枕边书里都少不了它。且先不谈作者笔下的美食有多诱人,光是翻着旧黄朴质的书页,就很容易被扑面而来的一丝陈腐香气带入其中,为食物的美味垂涎,也为旧时光的味道着迷。 同样吸引我的是书名。作者在序言中提及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无论如何,要避开游客,即使你也是游客。 《红楼梦》里讲苏州,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里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此话不假,古往今来,吟咏苏州的诗句太多,偏姑苏城又似园林,本是小小一座,这几年虽不断外扩,但古城区总归是小小一块地方,装不下那么多游客。 烟花三月下江南,下的是谁的江南?无论是逛园子还是游街巷,总归要有些闲情逸致,人头不能遮了景,但在旅游城市,想找点清净,几乎是一种“非分之想”。 落脚处选在了北寺塔附近,这一处也颇有意思,在一个十字路口,往一边走是白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苏州还是可爱的,园林修整一新,怡园狮子林拙政园虎丘我都到了一下,印象比以前好。城内街道也清洁了,河水也不臭了,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街上安静,玄妙观正在修理,排骨血汤店没有了,这一点我很不满意,据说搬到吴苑那一带去了,我没有吃到排骨,只吃了朱鸿兴的虾蟹面和汤包。 ——1956年,宗和写给充和的信中一段 这一段话透露出的信息不少,比如56年时,园林是被保护的,文中的四个园林也是对外开放的。以及当年的玄妙观一带也有许多小吃,苏州人老话里有一句吃煞观前街,就是所指。宗和所说的四个园林,并不是随口,这几个...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颍原真吾 159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溪流到海 42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声明:写攻略只是为了玩着方便,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以随意(全文或片段均可)转走,不用发豆油了(有点回复不过来了),祝大家玩的愉快。 3.18 版本更新后增加了3个新的旅行地点,3张新的稀有明信片,具体图片请点击 【图鉴篇】 查看 新版本可以收集到芒果并且完成【5.慧眼名人】这个称号了 新的旅行地点分别是:北方-仙台市-五大堂-结缘桥,西方-岛根县-出云大社,东方-石川县-金泽城-兼六园。 ———————————————————————— 写了玄学攻略2图鉴篇, 点这里看 ,写了科学攻略3数据篇, ...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天才+英雄 848人喜欢
十年老友,值得拥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1 质地 《我爱我家》本身,剧极厚重。不洒狗血又举重若轻。尤其是前四十集。 后八十集,志新走了,剧情多少有些写飘了,更向荒诞喜剧走了。但前四十集,极其扎实,就是20世纪90年代家长里短的写照。好玩,又接地气。 您可以具体回想一下,《我爱我家》哪个角色都有一身的毛病,但哪个角色能让你真的讨厌起来不想看?没有吧?还不是每次见了都乐,都觉得身上自有魅力? 这就是圆润感。是臻于大成的感觉。 好笑只是我爱我家的表象。不是堆包袱就好笑的。包袱也得稳当,也得铺垫翻得是模样。 冯小刚早年跟王朔他们弄《甲方乙方》...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76 77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Lil_LONG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