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日记
一直都比较喜欢看纪录片,索性就简单记录一下自己看过的纪录片吧,不定期更新。 关于吃饭 吃饭真的是我日常比较喜欢干的事情之一。做饭的过程就像是用心创造一件艺术品,用各种烹饪方法将食物的味道通过色香味表现出来,让品尝到食物的人觉得很幸福,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情。各种原汁原味的食材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最后呈现出最让人有食欲的样子,这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1)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这个纪录片在中国非常有名气,讲述也很全面,每一道菜品后面都有一个很温馨的故事,而且还陆续推出...
来自:豆瓣日记
今天这篇文章,标题原本起《李健:书中自有everything》,这话来源歌手李健参加一个活动时的暖场发言,算是李式冷幽默。不了解背景的读者朋友,这话听起来不免轻佻。 1. 前几天,李健的粉丝拍到他有空间隙在看书,经过比对,应该就是班宇的《冬泳》。根据书形,结合最重要的封面边角,对得上。 这不是作秀,也是作秀不来的。 歌手里头,理想君所知就有不少热爱阅读,比如许巍、周云蓬、钟立风等等。 想起在公司流传的故事:多年前,某位后来非常知名的主持人打电话到编辑部,询问是否有某期《温故》。后来,这位主持人几...
来自:豆瓣日记
上个月写完了现代剧下篇(……的第一小节),这段时间在补老旧的TVB剧,有些很熟悉的情节,只记得感觉,不记得细节。一旦重温,会心一笑。看TVB的剧,有狗血有温情,时装剧所展现的社会百态,大多成为十来岁时候的我,对未来的想象。那时候觉得啊,长大了,我就能成为像主角们那样“光芒万丈”,即使没有光,我还能成为一个乐观和热心的人,在简单的生活里,同阳光玩游戏(雾…)。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我可能跟大多数普通角色一样每日如社畜般生活着,空虚、无聊,妒忌着主角,身上又有许多小贪念小自私却无心无胆行大恶。期待着某...
来自:豆瓣日记
本文首发澎湃·翻书党,链接为 2019书业盘点|世界史“风口”不再,社科出版将转向? 近年大陆纸书出版市场整体疲软,世界史图书(意指非原创性的引进版权历史类图书)的持续火热却使社科类图书的表现格外亮眼。笔者曾在 《2017书业盘点│严肃出版“黑马”:世界史图书的井喷》 一文中勾勒过这番“奇景”:包括世界史在内的引进版权社科图书阅读与编译门槛高、前期需要版税预付、受众与市场均有限,业界曾普遍认为这类图书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成本、控制定价,本应走专业书、项目书的路子,不料一时间竟成了市场的新宠儿。正...
来自:豆瓣日记
[视频] 日本变装节目《超级变变变》已经40岁了, 从1979年开播至今,始终长盛不衰, 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6。 中国粉丝更是纷纷留言, “超级变变变,就是我的童年啊!” “我想象力和脑洞的启蒙。” “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日本综艺, 每次都是一边捧着饭碗、一边守在电视机前。” 在这个节目中,所有报名者都是普通人, 他们要在3分钟里, 用身体去模仿各种东西, 啤酒泡沫、世界名画、草莓蛋糕、 甚至是浴室里的霉斑, 冠军更是有100万日元的奖励。 一条摄制组最近在东京采访到了 《超级变变变》的主持...
来自:豆瓣日记
80年代,中华大地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电影也借着这阵东风进入全盛时期。首先是第四代的反思作品打响头阵,随后第五代导演捧过接力棒,更是在国内外大放异彩。 于此同时,张瑜、陈冲、刘晓庆、潘虹、斯琴高娃,这“五朵金花”成为同期女演员中的佼佼者;80年代末,巩俐更是以黑马姿势降临,她们六位霸占着八九十年代的大小银幕,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巨星。 1980年上映了一部电影《庐山恋》,可能现在的观众并不熟悉,但如果问起你们的父辈,肯定知晓。 《庐山恋》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国影史,仅仅因为那一个吻,那一吻...
来自:豆瓣日记
豆瓣日记功能关闭期间写的一篇文,这几天把图配上了,可以发出来了。 我是一个活在八九十年代港产喜剧电影里的观众,不是因为这些电影更有质量或者更有深度,只是因为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是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产生了相当程度的雏鸟情结,所以成年后不是在反复地看以前看过的电影,就是在找没看过的同类型的电影。 推荐几部我喜欢的八九十年代港产喜剧给大家,我非常喜欢这些电影里没心没肺、胡闹欢乐又不失洋气的氛围,而且它们绝大多数都不算冗长,很适合打发时间。 我不会写影评,只能大致介绍一下我喜爱的这些老电影,毛估估三四...
来自:豆瓣日记
社科历史篇 本文首发孔夫子旧书网 1.《中国与日本:面对历史》,预计由活字文化·中信出版社出版 《China and Japan》 作者在国内最广负盛名的著作是《邓小平时代》一书,书中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做出了迷人的全景式描述,作者不但运用了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书中还有着为数众多、相当珍贵的独家访谈。这本书让人们记住了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的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 《中国与日本》是傅高义教授的重磅新著,全书以中日两...
来自:豆瓣日记
观影1200+,跟大拿比,少太多,但跟自己比,也算小有积累。慢慢地,尝试对私人观影史进行梳理。有感而发,分主题写综述,自觉很有乐趣。在此收集整理了一份我看过的“冷门佳片”片单,分为5篇,这是第四篇,推荐几部我喜欢的来自英/法/美/加/日的冷门电影。 本片单把“冷门”定义为:豆瓣观看人数不足1万(截止日期:2019-11-5)。豆瓣电影有三个“人数”指标:多少人评了分、多少人看过和多少人想看,我用的是“看过”的人数。 欧美片是我的观影启蒙,也是我的观影主力。最初是看着好莱坞的大众主流片快速奠定了一...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吐槽完智商明显下线的情侣观众,还是来认真的聊聊电影本身。阿婆的原著自不必说,这已经是《东快》改编的第三版电影,有吕美特1974年版珠玉在前,这部《东快》真的是有点对不起原著在推理文学史上的地位。 核心问题在于两点,整部电影能够明显感到导演兼主演试图突出塑造波洛的侦探形象,可惜用力太过,整部戏为了大幅增加波洛的戏份,削弱了大多数配角的角色塑造,可是讲道理,《东快》的精髓,却恰恰在于群戏的众生相,如果太...
来自:豆瓣日记
提起苏轼,你会想到什么? 是学生时代,被古诗词支配的恐惧; 还是王菲轻吟低唱的那首《明月几时有》; 亦或是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东坡肉、东坡肘子。 作为在语文课本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人之一,尽管苏轼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快一千年了,但这位历史名人却似乎依旧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有人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但是相比于教科书或是影视剧里的文人形象,历史上的苏轼,要更加有趣得多。 不信? 请看这部央视出品的高分神作—— 苏东坡 豆瓣8.7。 这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苏东坡的人文历史纪录片。 ...
来自:豆瓣日记
当文字无法表达时,音乐就会响起。 ——霍夫曼 我常以为,电影原声其实就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电影里的每一个微妙情绪都可以用音乐来传递。好的电影原声可以为电影加分,甚至让电影跻身经典之列,反之亦然。所以每次在欣赏一部电影时,除了叙事和表演,我最在意的便是电影音乐了。下面就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些电影原声音乐,堪称记忆里的难忘旋律,与大家一起分享。 1,天堂电影院 ...
来自:豆瓣日记
观影1200+,跟大拿比,少太多,但跟自己比,也算小有积累。慢慢地,尝试对私人观影史进行梳理。有感而发,分主题写综述,自觉很有乐趣。在此收集整理了一份我看过的“冷门佳片”片单,分为5篇,这是第二篇,推荐几部我喜欢的来自前苏东欧的冷门电影。 本片单把“冷门”定义为:豆瓣观看人数不足1万(截止日期:2019-11-5)。豆瓣电影有三个“人数”指标:多少人评了分、多少人看过和多少人想看,我用的是“看过”的人数。 70后的成长环境让我从小熟识前苏东欧的文艺作品,刻印下了一份难以磨灭的亲切感。亲切不是因为...
来自:豆瓣广播
糯米饭做了好多次,没有一个人说不好吃,今天分享给大家。
1、把糯米煮饭(水比平时煮饭少放点点。)
2、虾米泡10分钟左右准备好。
3、腊肠(二肥八瘦)、火腿、牛肉丸、胡萝片、青椒都却成丁准备好。牛肉或猪肉切粒准备好,葱准备好,一点点姜末准备好。
4、油(不要放太多,而且必须要锅热,如果有花椒放点,青花椒更佳,或者几滴花椒油都行,前两者香了之后要拿出来)—姜末—腊肠(把油炸出来60%)—青椒—胡萝卜—牛肉丸—火腿—牛肉(猪肉)粒—虾米—适量酱油。
5、以上东西差不多熟,有很强的香气出来的时候把糯米饭放进去,在锅里不断的翻炒,把粘在一起的糯米尽量分开,这样入味。(可以试吃一点,如果没有味不够,适量加点盐)
6、放葱,改用小火,可以放点点胡椒粉之类的,然后盖住锅盖30秒左右,翻炒几遍,再盖上锅盖闷1分钟。
7、出锅。
来自:豆瓣广播
太难了,我感觉我能写出来二十佳!之后可能还会写,排名不分先后
《nana》
我到底有多喜欢娜娜,请移步到我这篇影评《十二年后,再看娜娜,仿佛胸口被一枪击中搬》,这是一部影响我爱情观的动画,在我少女时期直至现在产生了深深地冲击。
《进击的巨人》
开始看的时候被刺激还略带血腥的剧情所吸引,越往后看才越发现,这是一部有关于良知、人性和世界观等等等等的佳作,很多人说之所以现在国内被禁是因为作者的政治倾向问题,纯属放屁,如果因为这个而不看一部佳作是你的损失。
《钢之炼金术师FA》
我看的是FA版本的,片尾的ed曲曲好听,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动画真的好看到爆炸,也真的只有女性作者才能把感情写的如此细腻,爱德华和阿尔方斯之间的兄弟情以及对失去的亲人的那种强烈执念而有了这部番开始的故事,之后的故事有多好看,我不多说自己去看。
《银之匙》
同样也来自荒川弘。
不同于钢炼,这一部讲述的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一个日本农业高中的故事,豆瓣虽然没那么火,但是真的是用一个一个小故事慢慢的感动你,关于主角和自己所饲养的动物之间的驯养关系,或人和人之间纯洁的友情都是好看点,目前动画出了两季,都非常好看。
《魔法少女小圆》
没看之前觉得,这种画风,你确定不是一部搞笑魔法少女番?看完之后才发现,我被它的外表迷惑了,实打实的虐心,一个女孩子为了拯救另一个女孩子到底可以做到怎样的牺牲?等价交换这种事真的存在吗?不多说,去看小圆吧,绝对虐哭你。
《大剑》
原作八木教广,人和人之间的羁绊到底能有多深?为了猎杀妖魔,甘愿牺牲自己。人性的考研到底又多沉重,去看吧,对了op和ed我都非常喜欢,也是绝对可以虐哭你的一部番。
《工作细胞》
软萌的画风,但是其内核实际是一部科普番,我们身体内部的细胞究竟是怎样工作的,才可以让我们人类这样一个复杂的生物保持每天的健康状态?细胞和细胞之间也有爱啊!
《剑风传奇》
三浦建太郎你到底什么时候画完漫画,都等了几十年了!!!!
主角们可不可以不要再这么相爱相杀了!格里菲斯你是不是回不到从前了,总之关于人性关于生存,关于到底什么是活着的意义,这里都能找到,不是被命运压垮身板,而是要时刻反抗命运带给你的深渊。
《宝石之国》
我到底有多爱你?
你不回来我就把你深爱的“孩子们”挫骨扬灰,怎么,还是不肯回来,那我继续这样做。
ps:所有的bgm都好听都好听。
《动物狂想曲》
也算是10年代的番吧,是我去年看的唯二惊喜番,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之间的对立何尝不像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呢,大灰狼爱上了兔子,真的是不敢想,可是就这么发生了,第一季刚看完,漫画更新至今不敢看完,不是不好看,是怕看完了就没了,乖乖的等第二季了。
来自:豆瓣日记
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前言里写道:「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而读名人传记便有这样的用处,它不仅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志气,还能增长智慧。其实真正永久流传于世的,除了伟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辉。 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个人认为较好的五十种人物传记,入选这个书单的标准首先是我购买过的书,目的是「读完这些书」,因为暂时不打算买新书了,其次才看它是不是好书。倘若你读过更好的传记,也可以帮我补充,我将在博客里不定期更新和修订。 一、人类学家 1、《 实验室里的诗人:列维-施特劳斯 》 《列维-施特劳斯-实验室里的诗人》 这本《实验室里的诗人》是结构主义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传记,也是作者帕特里克·威肯评价他的一个尝试。本书以长镜头的形式追随列维·斯特劳斯从巴黎到圣保罗,再深入巴西内陆印第安人部落里,并讲述了他如何逃离维基政府统治下的法国而流寓纽约,并如...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