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舌尖上的土狼
来自: 舌尖上的土狼 (上海) 2018-06-21 03:32:50创建   2024-10-15 17:39:38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1,译到末尾还是很受感动的。 2,翻译需要的感同身受太难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使原作,也是言有尽意无穷。 3,有两处,拿不准,本想去问身边的日本人。但想到也不见得就能准确意会,作罢。因人而译。恐怕去问作者本人,也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概念。 4,日本男性作家心里太过细腻。如夏目,川端,志贺没想到更是。!突然意识到并没有读过多少日本女性作家。也不是没读过,如江国香织,林理真子,吉本芭芭娜…但并没有那么突出的感受。女性作家的笔触更多地在叙述一种事实。 5,首译,未修。 6, 原文链接 在山手线时,被电...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整部《天龙八部》,是要到“剧饮千杯男儿事”一回,乔峰出场,气象方才为之一变,一扫前文扭捏,情节上大开大阖,文气渐渐雄壮。 当日乔峰跟段誉在松鹤楼头初见、会饮、纵酒,各自痛饮四十大碗。 段誉不胜酒力,暗暗以六脉神剑心法把酒逼出体外,乔峰却是真喝,“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我想我该是得了甲流又好了吧。 那天烧得跟个红包似的巴巴地跑去发热门诊瞧病。 大夫瞄两眼,见是无孕女青年一枚,口齿清晰头脑清楚,拳头上能立人,胳膊上能跑马,算定死不了,遂开点药打发了回来。 如此烧了两天,毕竟贱命一条,便也好了。 病中拥被大卧,睡睡醒醒...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库贝利克的布拉格之春90年版 《Ma Vlast (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讴歌祖国、讴歌民族解放、讴歌自由的交响诗篇,是本人最爱的古典音乐篇章。原来自己只听最好听的沃尔塔瓦河一段,从捷克回来后,认真把整个交响诗听了好多遍,而且听了好几个版本,觉得自己可以理解的东西更多了。当然,最打动人的版本当属1990年5月12日的布拉格之春音乐会现场录音,库贝利克于布拉格市民会馆斯美塔那音乐厅指挥捷克爱乐乐团(另外也特别喜欢库贝利克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版本,更加精致)。而在布...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追求永恒的荒谬 ——评《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我最先看的,是这个记录片相关的书,那时候我还上大一,我和我的同学一起看了这本书,那时的印象倒也很震撼,因为我也不曾想过,自然的力量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塞浦路斯内战遗弃的海滨度假胜地,30多年就只剩下房子架子,就连切尔诺贝利这种严重灾害影响过的土地,20多年下来,比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丰富性还好。从这部片子中,更是深化了这种人类所做的一切和大自然比起来差的太远的印...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半年前写的《诗经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93422/)无心插柳,受到诸多好评。承蒙大家喜爱,这也给予我继续写作的动力。现将楚辞取名理出,以供飨鉴。 因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故普遍认为楚辞适合取男名。其实在古代,名字的性别色彩较淡,譬如韩嫣、陈琳皆为男子名,伏寿、曹节却是女子名。通观《楚辞》,行文相当之瑰丽,《诗经》开现实主义之源,而《楚辞》创浪漫主义之宗,这其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 笔者不才,对于开头提到的四本书也略有涉猎,通读下来,诗经和楚辞适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单名,现在人口多,单名易...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不算评价,只是一些零碎的个人观后感。 《大明王朝1566》应当算是一部历史同人剧,既是同人,就不像一些说史的书籍影视是用作者的思想去解读前人的历史,而是借前人的身份作为演员,去出演作者头脑中想说的事情。 如导演张黎所说,拍剧就是为了“资治”,《雍正王朝》定的调子是“当家难”,《走向共和》则是“找出路”。《大明王朝1566》没有明说,只说是退回去了些但也更务实。但我想,这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剧中有很多对...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你听说过……《蚂蚁与蟋蟀》的故事吗? 同样都喜欢唱歌的蚂蚁和蟋蟀,在炎热的夏天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蚂蚁辛勤地工作,搬运、积存过冬的食物,而蟋蟀则执着地每日开嗓练声,唱歌跳舞,不务劳作。到了寒冷的冬天,蚂蚁窝在温暖的蚁穴里,一边招待无粮过冬的蟋蟀...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我非常非常喜欢是枝裕和拍摄关于家庭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中心思想不外乎:你了解你的家人吗?不,你不了解;你和家人很亲密吗?嘛,也不那么亲密。但是在互相不了解也不甚亲密的模式下,人们作为家人仍然相互温暖着彼此。那么理解是枝裕和的作品,到底该着眼于“我们根本不了解家人”的悲凉,还是着眼于“即使如此,家人还是爱着彼此”的温馨,我说不上来。我觉得是枝裕和也说不上来。生活就是这样,一忽儿悲凉,一忽儿温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昨晚临睡前,无意中在手机上点开豆瓣,发现首页传来这样的提示:你在2007年10月18日注册豆瓣,已经与豆瓣相伴十年。回顾这十年,真可谓是时光如矢,于是下定决心,要抽时间写一篇纪念文章。 十年前的此时,我正值人生的最低谷,处于失业、失恋和失意的三重状态之中,但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豆瓣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注册的,在那些百无聊赖的时光里,更新自己过往的书影音库,将每天读的书、看的电影和听的音...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舌尖上的土狼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