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胖纸飞吧
来自: 胖纸飞吧 (北京) 2018-06-21 04:13:50创建   2025-02-27 19:59:00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希望你能够偶尔想起这个故事,并永远拥有怀有信仰: True love, together with all wonderful things, will find you in the end. 献给春天的早晨。 2012年,我刚来北京上大学,穿梭在一条条对路痴来说有些复杂的地铁线路之间,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站名,像每一个十八岁的人在偌大的城市前应有的那样茫然不解。我独独对金台夕照这个站名印象深刻。金台夕照,曾经燕京八景之一,虽然古迹不再,这四个字却在北京的地铁站名里卓然独立,好像这四个字,和故宫...
回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读书的时间比往年更充裕了。 今年读书的新感悟是,读书是很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途径,也是很好的让自己摈弃浮躁、沉静下来的方法。 今年的总结分成三部分:1.读书总结;2.读书习惯梳理和反思;3.书籍推荐。 第一部分:读书总结 年底盘点这一年来读过的书,是一个很好的整理自己读书路径、读书领域和读书广度、深度的过程。 今年重点阅读的领域还是历史,比较系统的是讲谈社的一套《中国的历史》,但十本书不是一气读完的,而是贯穿了近一年的时间。中间穿插了很多其他历史方面和其他领域的书籍。王明...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中国这么大,外语好的人其实有很多。但是如何将其变成一门谋生手段,拥有比上班更高的收入? ——题记 01 到今年年初,我硕士毕业五年了。回顾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从自由职业、进国企、跳槽去私企、辞职、回归自由职业到创业,我这个不喜欢体制的人终于实现了不上班的梦想。 按照父母的规划,我原本应该过着另一种人生:进体制,熬年头,早早相亲结婚,或许现在30岁了依然过着工资还不够自己花的生活。但我庆幸自己跳了出来,虽然跟很多牛人相比我的收入和成绩都不算什么,但我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做了同声传译,翻译出版了八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文_Clara写意 自信的和任性的 说起《百年孤独》,有一个轶事。曾经看过一个贾平凹的访谈,当记者问起这本书的时候,他说他从来没有读过,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有不少人有同样的答案和想法,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一窍不通,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志不在此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句话。 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y 千点墨 最近在备考,信心不足。原因有三,一是备考总体时间少;二是要看的书多,且全是要烧脑记忆的书;三是在有限备考时间中还要完成大量本职工作,备考时间只能压缩至休息时间,这还不保证在完成大量工作后,我还有足够的鸡血精力去看完那些烧脑的书。由此,自己在下决心参考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因为我无法保证我能够很好完成这次备考。 可人生就是要去挑战自己的不可能,如果不去努力做,你如何知道自己不可以?由此,我开始运用人事网书法,去搜索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存在以上三个原因的情况下,完成好这次备考任务的一些方法...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情人节晚上陪父母一起出去吃饭,点好菜上楼正好找了个空位坐下。等餐之际,父母聊得正欢,我回头撇到一对母子走上楼正急忙找位置坐。但是无奈因为过节的人多所以小小的一个餐厅已经没有座位了,于是这对母子就站在我们旁边等对过的快吃好的人能够腾出位置。餐厅的墙...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十一期间参加了东京藤幼儿园分享会,加上平时要上的中科院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这么多儿童教育的课程读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个中国家长都有不快乐的童年,因此都在拼了命的研究全球各种教育理念,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再牛逼的教育理念,...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昨天和苏先生饶有兴致地去看电影,本来是冲着《冰河世纪2》去的,没料到到了影院发现我们来的太晚没赶上最后一班档期。于是就转而看了距离放映时间最近的《心花路放》,虽然一向不怎么喜欢在电影院里看国产片儿,但是苏先生说朋友看了都认为不错。 电影的讲了一个略...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碎裂低音 680人喜欢
走过五大洲后,有了挑选照片的动力,选出100张带你看看我去过的地方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014.05.13.周二 看的第一集《老友记》是S10E01,两边听make out还有Mo甩贝壳脑袋。跟其他不小心养成的习惯一样,是被嘉硬逼着看的。那时候包在被子里,昏昏欲睡,还要被迫找笑点,着实难受得很。谁曾想,在接下来的年月,整整10季的《老友记》,反复看了已至少4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一件事情坚持21天就可以成习惯。我坚持了21天每晚孩子睡了以后在网上上英语课,开始很难,每天都想找理由不上课,逼自己坚持下来,21天后口语听力甩以前几条街。 怀孕生子,很多事情停滞下来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会被怀孕的身体反应以及孩子出生后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每次有朋友来香港,我都会有点头疼该带朋友去哪里吃东西即有香港风情,又合适他们的口味。但我发现众口难调之后,只好选下一些我自己喜欢去的店,写下这篇文章以供参考,希望你们来香港有空的时候,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美食。 另外想說,我個人覺得沒必要為了一碗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很多人混到现在一事无成,或自认为一事无成。还有很多人混到现在感觉很失败,或不成功。还有很多人混到现在就觉得过得没意思,过得很机械,过得已经不会思考和心动。我们羡慕着社会上每一个成功人士,羡慕着身边的有钱人,羡慕着身边每一辆呼啸而过的名车。我们时常有这样的念头:他妈的,我怎么混得这么差? 是啊,我怎么会混得这么差?当年班里(周围)不如我的那个家伙怎么现在这么发达? 收起你酸酸的目光,让我来告诉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在于和几个朋友讨论阿德勒的 超越自卑 这本书。 这本书我三番五次想要读完它,最终也没能达成这个目标。个人感觉作者对于社会联系的强调实在是太过了,给人一种危言耸听的感觉。分分钟貌似都在暗示着: 你丫要是脱离了群体,你这辈子就算是完了,臭屌丝等着孤独终老吧,呵呵哒。 这种论断究竟让多少感觉不擅长交际的人感到焦虑。一直以来,人们就被告知应该学会交际,建立自己的人脉网。大学生们往往被家长老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特别刚愎自用,或者叫盲目自信,总觉得自己特别牛逼,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傻叉,学什么都是眨眨眼就会了。因此,那段时间里,很多东西我都看不上,不管我是不是了解和知道,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学钢琴,以为自己很有天赋,稀里咣当的,也不怎么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孤独的人不睡觉 输入 awuya1990 搜索即可关注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以上信息 也许是人以类聚,我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是单身狗。 一次简单的高中同学聚会中,高中时候的班花,一个曾经清纯如今性感的姑娘说,她的父母非催着要马上要结婚,可她完全没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作者:Vamei,严禁转载。 《权力的游戏》是“冰与火之歌”系列的的第一部,也是HBO整个剧集的名字。在现有的系列中,作者乔治马丁已经构建了一个异常宏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分为西方大陆和东方大陆。西方大陆的北方是冰墙,隔开北方的冰雪世界。南方是七个公国组成的王国。而东方大陆则是辽阔的草原和沙漠。东方大陆有一些港口城市是自由城,构成联盟,并相对独立。整个系列的故事主要围绕西方大陆公国之一的史塔克家族展开。 论世界观之宏大,魔幻巨著中只有《魔戒》的“中土”世界可以和“冰与火”比肩。但《魔戒》有意脱离现实...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北漂5年:你要很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又到年末,开始失眠。凌晨4点醒来,辗转难安,开始回顾2016、2015、2014、2013、2012,北漂5年,自己的23岁到27岁。 一年前,28岁的作者常远聊到,自己在创公司的人了,对出版几年前写的青春成长感悟有所顾虑。今天又偶然读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很多人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人不坏,但是说话很难听,一句话就能把人噎死,如果你生气,他们会觉得,你这人怎么这么小心眼啊,怎么这么玻璃心啊,我要不是好心,要不是关心你,我才不会说呢。我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性子直,有什么说什么。 面对此等口出恶言、心地善良的人,很多人也只能憋到内伤。 有的人是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像前几天花少的那一幕,许晴犯了众怒,当郑爽问她喜欢哪一季,她说喜欢第一季,因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文/融小墨 最近读书甚少,但是每天在大量地读健身知识,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女孩子用的什么二十一日节食减肥法减掉的都是水分和肌肉根本不是脂肪,因为一个人有百分之五六十的重量都是水分,所以一吃饭体重立刻回来有的还要加倍奉还。 还知道了不吃主食就没有碳水化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我爸爸妈妈在我和妹妹上了大学以后就不再给我们生活费,让我们自己去打工赚生活费。我记得我妹妹刚去肯德基打工的时候,被炸薯条的那个筐烫伤了胳膊,小臂肿起了一条长长的水泡。晚上睡觉的时候妹妹跟我说“咱爸心疼的眼圈都红了,明天肯定不让我去了。”结果第二天早上,我爸站在门口拿着车钥匙说“我送你去上班!别坐公交车了。”我妹当时哭的那叫伤心。事后我曾经问过我爸,为什么一定要让她去!我爸说“等她毕业以后,老板...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小城市生活开销低,大城市赚的多花的也多。但实际上,小城市的商品物价并不低甚至要高于大城市,只有人力成本低一些。小城市开销低是因为有钱你也花不出去,或者说小城市的人的享受生活的方式都不怎么要钱(打麻将总输的除外……),从而降低了开销。说白了,完全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除了网游,整个第三产业也很不发达。 很多人拿什么青春拼搏之类的来说为啥要去大城市,最近知乎有个很火的问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每次有人对我说,只读纸书,对电子书无感,我都默默地想:爱读不读,谁还劝你? 经常也有人问我,旅行中在外面跑,竟然还读那么多书,这是纸书还是电子书?如果是纸书,不沉吗? 坦率来说,我是挺诧异这样的提问的。沉与不沉,首先是相对而言。而且每个人的负重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喜欢,就不会觉得沉,何况还有很多方法获得书籍,不见得一直背负,这样的问题,在我眼里,和问不相干的人“我男朋友到底喜不喜欢我”是类似的—...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胖纸飞吧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