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WarII
评语:@“民族社会主义的成功,元首的横空出世,在德国历史上从无先例⋯⋯这些历史事件和史无前例的政治事件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德国人由于倾向于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也就是秘教,才终于以这种方式理解民族社会主义为何会成功。” ——阿尔弗雷德·罗森贝格,1941 @“恐怖总是潜伏于魔法世界的底层,’神圣’始终混合着恐怖。” ——恩斯特·谢尔特的秘术著作《魔法:历史、理论和实践》(1923)希特勒在某一页的这句下方划了线 ———- ——-———- ——-———- ——-———- ——-———- ——-———- @1909年8月的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奥地利神秘学家约尔格·兰茨·冯·利本费尔斯在维也纳的办公室。来人面色苍白,衣着破旧,他颇有礼貌地介绍了自己,并问是否可以买几本兰茨自己出版的杂志《奥斯塔拉》的过刊。 兰茨在中欧地区不遗余力地推广“雅利安智慧学”,这种深奥的学说预言北欧“神人”创造的业已失落的雅利安文明会重现世界。照兰茨的说法,他的《奥斯塔拉》杂志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种族科学杂志⋯⋯与社会主义和女权主义革命者做斗争,维护高贵的雅利安种族不致衰落”。来人的样子令人同情,举止诚挚,感动之余,兰茨免费送了那人几本《奥斯塔拉》的过刊,还给了他两个克朗,让他坐有轨电车回家。照兰茨1951年的回忆录所说,来人正是阿道夫·希特勒。 ———- ——-———- ——-———- ——-———- ——-———- ——-— @犹太人和⋯⋯投机分子变得富有,吸取民脂民膏,犹如置身“应许之地”⋯⋯德国似乎成了迷途的羔羊。除役的前线士兵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家人免受饥饿困顿之苦⋯⋯各个地区都在罢工、暴乱,德国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世界天翻地覆!⋯⋯前线士兵和部分体面的民众领导了一场几乎毫无希望的抗击这股风潮的斗争。庆祝议会制就像是在狂欢。出现了差不多35个党派和派别,让人民无所适从。巫师的手法可真高明!缺乏政治敏感度的德国人民,踉踉跄跄地朝着各式各样的鬼火走去,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病得不轻。 ==== 【## 画家看法不可谓是完全错误的 ##】 @“每一种世界观都是基于想象力的基础-合成方法之上的”。希特勒强调,“想象力最丰富的人是世界的主人,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创造现实,而不会成为一个不扎实不定型的实证论的奴隶。纯粹的实证论者类似于熵,会使宇宙能量完全贬值,而富有想象力者,魔法师,才是熵的真正焦点,才是世界焕然一新、世界重塑的、生命新生的真正焦点”。 ==== 【## 失去了“想象力”,世界会失去活力和创造性##】 ———- ——-———- ——-———- ——-———- ——-———- ——-— @“失业的军官和士兵、知识分子和工人⋯⋯民族社会主义就在这一代人中间扎根。他们中最好的人⋯⋯在火堆边取暖,那摇曳的火光扭曲了当代德国的阴暗环境。因此,他们之中便发展出了⋯⋯‘政治运动的神秘主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一片土地会上演这么多的‘奇迹’,召唤出这么多的幽灵,用磁疗法治愈过这么多的疾病,解读过这么多的星象。一场名副其实的迷信狂潮席卷了这个国家,所有利用人类的愚蠢谋生的人都认为千禧年已经到来。” ——康拉德·海登(1945) @1924年,占星师艾尔斯贝特·艾伯汀注意到,希特勒“在面前有人群时,就觉得如鱼得水⋯⋯他在讲台上更像个灵媒,是更高端力量的无意识工具”。 自由派记者鲁道夫·奥尔登也同意这种说法。希特勒是个厉害的魔法师,和他相比,其他纳粹领导人只不过是低水平的“‘灵媒’,是元首权力的掮客”。 劳施宁也认为希特勒是个“灵媒”,拥有“魔鬼般的力量”,能使“人成为他的工具”。 荣格认为,“有两种类型的独裁者,即酋长型和巫医型,希特勒属于后者。他是个灵媒”。荣格还说,德国的政策并不是制定出来的,而是“通过希特勒显现出来的。他是古代诸神的传声筒”。 @批评人士和支持者都在希特勒身上感受到了魔力。劳施宁回忆道: “只要希特勒在,我就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到自己被他迷住了,过后才会摆脱这种感觉,就像是催眠。”他是个“巫医”,能把人带回到“野蛮的状态⋯⋯萨满的鼓围绕着希特勒砰砰敲响”。 希特勒的外交政策顾问卡尔·豪斯霍费尔的儿子阿尔布莱希特·豪斯霍费尔回忆道:“希特勒就像唱机上播放的唱片,能将他那非凡的能量传递给你。”如果觉得“特别疲惫”,他就会“坐下来,变成一个简简单单的好人”。 奥托·史特拉瑟说希特勒是个通灵者,“和公众面对面的时候”会进入出神状态。那是他真正伟大的时刻,被一股神秘力量裹挟而去,对自己肩负真正的使命毫不怀疑。希特勒就像无线接收器,能“像扬声器一样宣告最隐秘的欲望、难以令人接受的本能、整个民族的苦难和个体的反抗,而意识肯定无法让他做到这一点”。 @希特勒在谈到他的偶像卡尔·吕格时所说: “只有经由话语的魔力,才能将宗教和政治方面层出不穷的历史本质整合到一起。谁若是回避情绪、闭上嘴巴,就无法让天堂来体现他的意志。” 希特勒相信,像“魔法师念咒语”一样重复同样的信息就能使之成为现实。 海登表示同意,即希特勒“拥有简化复杂想法的能力⋯⋯他的宣传部门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某些句子重复来重复去且不会使之流于平庸”。 ==== 【## 通过积极的思想和信念可以影响现实结果,画家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性:1945年那样的“绝境”他确实相信自己,并且战斗到了最后时刻 ##】 ———- ——-———- ——-———- ——-———- ——-———- ——-— @“我们正在为最终形态的信仰而奋斗⋯⋯但把孩子从他们熟悉的世界里连根拔起,使他们在尚未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就面对信仰问题,这种做法并不正确⋯⋯信仰必须自行成长;你只能替它扫清道路,而不能对它发号施令。” ——据费利克斯·克尔斯滕称为海因里希·希姆莱所说 “和伊斯兰教一样,日本的国教中也不存在恐怖主义,相反,有对幸福的承诺。简而言之,宗教中的这种恐怖主义只是犹太教义的产物,基督教使之普及开来,其结果是在人的头脑中造成了动荡和困扰。” ——阿道夫·希特 @希姆莱:“天主教会和犹太人这两大世界性的势力”都在“争夺领导地位⋯⋯联手对付日耳曼人。我们已经清除了其中一个势力[犹太人],至少是从德国赶了出去;战争结束之后,就会和另一个算账⋯⋯然后,我们会剥夺这些教士的职权,到时候,无论是上帝还是圣母马利亚都帮不了他们”。 @他“内心里虔信宗教,或至少寻求信教的通透”。希特勒当然也相信人类需要信仰和信念。他说,人需要迷信,“因为神性的概念使大多数人有机会将自己对超自然现实的感受具体化。我们为什么非要摧毁他们感受内心神性的那种奇妙力量呢?” 希特勒还说,宗教和迷信都是必要的,这样人民就可以解释“他们无法预见、无法对付的那些出人意料的事件”。 @希特勒声称“人类的太阳期即将结束”,正如“昔日北欧民族不朽的预言”所预知的那样。他还说:“世界不断自我更新,旧秩序同它的神一起消亡。” 劳施宁的说法可能经过了美化,这一点得到了希特勒在1920年代初的观点佐证,希特勒说雅利安人“有一个共同的符号:太阳的象征。他们所有的崇拜都建立在光之上,你可以找到这种象征,生火的方式,十字架。你不仅可以在这里[德国]发现万字符形状的十字架,也可以发现印度和日本的寺庙柱子上也刻着同样的[符号]。那是雅利安文化曾经建立的共同体所用的万字符”。 ———- ——-———- ——-———- ——-———- ——-———- ——-— @“由于[犹太人]从不耕种土地,只是将其视为可资利用的财产⋯⋯他那吸血般的暴虐行为就越来越厉害,以至于情况对他不利起来⋯⋯最后不仅是受犹太人压迫的人民的自由终结了,这个靠各民族而活的寄生虫也完蛋了。受害者一死,吸血鬼迟早也会亡。 犹太人总是在寻找新的健康的社会,这样就可以长期以此为食。把这些[犹太吸血鬼中的]任何一个赶走都没什么意义”,因为“这么做的一大结果是,别的同样大小、同样破破烂烂的吸血鬼很快就会过来”。犹太人就像死不了的吸血鬼,就需要“腐烂的气味、尸体的恶臭,羸弱不堪,缺乏抵抗力,屈服于自我,病态,堕落!它无论在哪里扎下根,都会继续腐化的进程! 只有“在那样的条件下”,犹太人才能“靠着寄生存在下去” ——阿道夫·希特勒 @照纳粹生物学教师的官方杂志的创办者、编辑恩斯特·雷曼的说法: “只有将人类重新融入大自然的整体之中,我们的种族才会恢复力量。那才是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深层目的和真正的本质”。 @希特勒:老式的人的发展会受阻。所有的创造力都会集中在新人身上。这两类人将很快分道扬镳。一类会沦为低等人种,另一类会远超如今的人。我会把这两类人称为神人和群居动物。 ———- ——-———- ——-———- ——-———- ——-———- ——-— @“你知道我是从现实层面来思考的,我不想让我们陷入某种精神错乱而把新式[奇迹]武器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认为它们现在应该在宣传中扮演如此突出的角色。” ——阿尔伯特·施佩尔(1944年8月) @施佩尔解释说,“关于V-1,让我们惊讶的是它[对英国人]造成的心理影响”,但这影响不会特别严重。至于V-2的心理效果,他继续说道,也是“一言难尽的⋯⋯我只能说⋯⋯我们的新武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施佩尔的警告得到了数星期后收到的英美两国报道的证实,报道认为“V-2的军事价值”——以及V-3打到纽约的可能性——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只能认为那是德国人“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 【## 施佩尔很客观 ##】
评语:作者非常之偏颇,“不写/弱化对手对手阵营在二战付出“,和苏系宣传材料有一拼 —————— @42年2⽉ ,阿尔伯特,施佩尔接管该部后,问题才开始得到解决。在希特勒的 ⽀ 持下,施佩尔实施中央集权式的规划,他通过组建 ⼀ 系列的 ⾼ 级委员会,整合了政府官员 、 军官和主要企业家。不断加深的军事危机也有助于强制企业遵守决定。结果是引 ⼈瞩 ⽬ 的: 1944年的坦克和飞机产量是1941年的四倍。这个 ⾃ 夸的 “ 军备奇迹 ” 之所以产 ⽣ ,在于产品线数量的急剧减少,将⽣产集中到可采 ⽤“ 福特制 ” 的 ⼤ 型⼯⼚ ,以及更 ⾼ 效技术的运 ⽤ 。例如,新型超快速射击M G 42机关枪是由廉价的冲压部件制成的,早期使 ⽤ 的 ⾼ 精度加 ⼯ 部件被弃 ⽤ 。尽管如此,军备奇迹的真正关键是施佩尔本 ⼈冷酷⽆情的政治驱动⼒ ,以及他使⽤强制措施取得成果的意愿 @德军指挥官推迟了代号为堡垒 ( Z i t a d e l l e ) 的库尔斯克进攻战,以等待更多新型虎式和豹式坦克的到来,他们将依赖这些强有 ⼒ 的战车实现突破。在精准情报的帮助下,红军利 ⽤ 这次拖延,修筑了极其坚固的防御阵地。
评语:@据说,他每天晚上至少要读1本书,有时更多,几乎从不间断,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我与希特勒一些仍在世的随从进行过交谈。我从中了解到,希特勒晚上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年。 某个晚上爱娃,布劳恩打扰了希特勒的读书时光,于是他大发脾气,好好训斥了一通。她红着脸,沿着走廊跑了出去。杜林自己也非常小心翼翼。在每天彻底关闭贝格霍夫别墅之前,他都会在别墅外散步,直到希特勒书房的灯熄灭。希特勒好几次都读到了黎明破晓,地平线上泛起了亮光。贝格霍夫的女仆安妮• 布莱姆(Anni Plaim)记得希特勒在二楼书房的门外挂着一块牌子,上书 : “ 请保持绝对的安静。” @当一个人‘ 付出’时,他同时也在‘获取’。”他曾说,“而我从书中获取我之所需。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非常丰富的“阅读” 体验: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地读,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地看。但这些人不能被称为 “ 优质读者” 。他们心中有许多 “ 知识 ” 这不假,但他们的大脑无法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筛选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是一门艺术,但这些人并不具备这项能力。有的内容要牢记,而另一些—— 如果可能——则无须阅读。 — 阿道夫 • 希特勒 ==== 【## 我如何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怎么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能因为人家失败了,就否定人家全部 ##】 @希特勒说,读书就好像收集“ 石子”,把它们当作“马赛克”,用以填补既成的思维体系。他还研究了图书的目录,甚至索引,然后收集精选章节作 “ 有用 ” 的信息而储藏起来。有时,他也会先从结论看起,以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读全书。他建议读者先磨炼自己“ 快速” 分辨信息的能力:哪些对自己有帮助,哪些则只需要泛泛了解即可。 “ 一旦他以这种方式获取知识,与自己的想象图景相互调和,他就能够剔除错误的知识,有效地补充新的知识,脑中的图景也会更加清晰。如果他的阅读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在他突然面对人生难题、经历考验时,他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判断标准,同时调动几十年来收集的与问题相关的具体内容,最终把问题解决掉。若不行,他会重新思考,直至问题被解决。” ———- ——-———- ——-———- ——-———- ——-———- ——-———- @希特勒曾回忆说:“就为了投寄一些明信片,我得经常穿梭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之中。” @多年后,希特勒仍能回忆起这段淬炼精神意志的日子。“1915年冬天,我内心的斗争已经尘埃落定,” 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 “ 最后无疑是我的意志做了主宰。如果在最初的日子我是快乐开心地面对这些极端的情况,那此时的我就是冷静且坚毅的了。” @连队中士马克斯•阿曼(Max Amann)回忆说,希特勒是个坚决果断而又古怪的人,但同时也非常无私。阿曼说,每当自己发现连队预算有所盈余时,他就把这些钱给希特勒,因为这名奥地利士兵显得手头很拮据。可是,希特勒会先向他表示感谢,然后建议他把这些钱给那些更需要的人。 同样,当阿曼要向上级推荐提拔希特勒时,这位下士也会拒绝。他说,不戴士官臂章的话,自己才更能赢得尊重。在阿曼看来,他的无私显得有些极端。 “半夜3点钟虽然总有人在值勤,”阿曼回忆道, “ 但当我叫“ 通信兵’ 时,除了希特勒,没人会跳出来。当我说‘又是你’ 时,他会回答:“ 让他们睡吧,我没事。’” ———- ——-———- ——-———- ——-———- ——-———- ——-— @他希冀成为世界之王的想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是他 “对权力的渴望” 。因为藏在其中的是一种神圣的信念:他终将以此洗刷掉自己身上所有的罪恶。 — 迪特里希• 埃卡特"! 舞台剧版《培尔• 金特》(Peer Gynt)引言 @兰茨贝格监狱的汉斯 • 卡兰巴赫 (H a n s K a l l e n b a c h ) 先生回忆说,监狱晚上原本有灯火管制——“ 用电限制” (Stromsperre),但因为希特勒有夜间读书的习惯,他房间的限制被取消了。“只有一个房间亮着灯,时常到很晚。那亮灯的正是元首的房间。” 卡兰巴赫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夜间这些孤寂的时刻,希特勒都伏在书桌上,秉烛夜读。他正在为德国的复兴而忙碌。” 除了有这样的用电权限外,监狱的守卫在见到希特勒时要以“胜利万岁!” 进行问候。面对这样宽松的环境、如此礼貌的看守,这位被监禁的名人打算写本书。 ==== 【## 这不是监禁,是临时闭关修习 ##】 @“ 希特勒先生在兰茨伯格宣布,他已经放弃对国家社会主义的领导。” 7月的 《人民信使报》(Vlkischer Kurier)这样报道,“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目前他无法担任实际职务,也没有精力进行超负荷工作。” 报纸特别指出,希特勒正忙于撰写一本“ 大部头著作”,说他希望有“ 足够的时间” 来完成。 希特勒改变的不光是自己晚间阅读的习惯,就连创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1923年12月时,他写的是 《 清算 》 ; 1924年春天拓展为 《 与谎言 、 愚蠢和懦弱奋战的四年半》;而到了夏季,他要写的已经是如狄更斯那般复杂的史诗级作品了。希特勒对赫斯说,他这么做是因为“此前的章节已经衔接不上了”。现在,希特勒扮演的是自己生命世界里的英雄。 希特勒将这段在兰茨贝格监狱的经历描述成“国家资助的高等教育”。他欣然将其看作读完积压的书籍的机会。“就个人而言,审判后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希特勒在给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的信中写道,“ 我终于有时间再次读书学习。而此前我连市面上出了哪些民族主义新书都不甚了解。” ==== 【## 这是一个“意志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人,且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 ##】 @希特勒在了解了这位印度领袖后,当时便怒发冲冠。“ 人们对他的敬仰在我眼中完全是一种堕落的行为!” 希特勒说道。他说,德国人骨子里的战斗性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水火不容的。 === 【## 民族性上确实如此,虽然都是雅利安人,但是已经不是1个文化了 ##】 ———- ——-———- ——-———- ——-———- ——-———- ——-— @“政治就是进行中的历史,历史本身其实是斗争后的幸存者对自己获得成功的生存经历的叙述。我特别选用了 ‘ 斗争后的幸存者’ 这一说法。实际上,不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人们都会为了获得每日所需的面包而努力。这是一种永恒的抗争,人们总要面对数不清的阻碍。它跟生与死之间永不停歇的斗争是一样的。 人类同野兽一样,并不十分了解自己为什么要活在这世上,但生命本身有着要活下去的本能。最原始的野兽无法….最原始的野兽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存,而更高等的生命还会关注自己的妻儿。而且,他们也会关心整个种族的存亡。 ==== 【## 社会结构是复数形态的,斗争和合作是2个极端,真实的历史在2者间波动 ##】 ———- ——-———- ——-———- ——-———- ——-———- ——-— @希特勒的亲信汉斯• 弗兰克说,希特勒曾告诉过他,自己在一战前线揣着叔本华的代表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The Worldas Willand Representation)。很难想象,那位在奥斯本的 《 柏林 》 上留下泥渍和蜡迹的年轻下士,会设法在法国北部的战壕中携带甚至阅读叔本华的这部巨著。 @里芬斯塔尔回忆道,当时希特勒被淹没在摄政王广场公寓成排的图书中。“为了弥补不足,我做了很大努力。” 他悠然地对她说,“年轻的时候,我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教育。但是,我每天晚上都要读一到两本书,即便夜已经很深了。” 他说,阅读是他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他为公开演讲选取有用材料的方式。“当一个人“付出’ 时,他同时也在“获取’。而我从书中获取我之所需。” 他说。当里芬斯塔尔询问他最喜欢读谁的书时,据说他的回答是“ 叔本华”。 “ 不是尼采吗?” 里芬斯塔尔问道。“ 我并没有读太多尼采的书。” 里芬斯塔尔这样回忆希特勒的原话,“他更像是艺术家,而非哲学家 ; 他不像叔本华一样有那么澄澈的理解力。当然,我是把尼采视作天才的。他的作品恐怕拥有德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言辞,但他不是我的导师。” ———- ——-———- ——-———- ——-———- ——-———- ——-— @海伦• 汉夫施丹格尔 (H e l e n e H a n f s t a e n g l ) 回忆道,希特勒常说自己曾沉迷于罗马天主教,说他是怎样把桌布披在肩头,站在厨房的凳子上,长篇大论地给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兄弟姐妹布道的。保拉也曾回忆说,有一次哥哥告诉她:“我相信上帝在保护着我。”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存在直觉能力,它使我们感受到那个我们称之为‘ 上帝’ 的力量。 教会则利用这种潜藏在内心的力量去惩罚怀疑教会的人。 @在科学领域走得足够远的人,他会习惯于行走在奇迹间,永不停歇。 “能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显示出人类比动物更为优越,最有力的证据恐怕是人类已经领悟到创造性力量的存在。” 希特勒曾评述道,“ 如果你用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过 :你便会理解为什么只有人类能掌握这些法则。” 我发现他在讨论细胞生物学、永生状态及人类知识的章节里做了大量标注。“我一生经历的奋斗、忍耐 、抗争等,都是因为肉体在创造成就。我用身体中10亿倍的细胞作为回报,与这世界擦出一点火花。我希望回到地球机体中去。我的精神属于整个宇宙。” @希特勒:“ 我们充其量只能了解到形成生命表象的法则,或者最多让这种法则服务于我们。但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为什么这些法则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我们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不允许我们看到其他层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何人类发明了全知全能的上帝来供自己崇拜。” ==== 【## 人类有限的知识和见识,面对无限丰富的宇宙,只有“惊叹”, 神就是自然 ##】 @希特勒多次对有关“ 特殊人才” 的段落做了批注。他用下划线勾画出: 天才是 “ 独一无二的创造物 ” 。他又用双竖线在旁边画出这样的段落 : 天才是 “ 上天力量的具体物质形态” ;对一般人来说,它既“ 不可理解” ,又 “ 不易被发掘” @希特勒曾在批注中标记出: “所有的思想和精神,不论对错,都会像病菌一样传播。它们超脱于内心思考的韵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获得了巨大力量。思想会传染,个人从无可辩驳的观察 、 从高度集中的精神中所凝聚成的思想,可以引发爆炸式的连锁反应。这就像雪崩的起因,是因为一只小鸟踩到了山顶的积雪” @在舍特所著的 《 魔力 》 一书中,希特勒在第69页旁边画了一条粗竖线,在这一页舍特写道 : “过去伟大的文明若没有伟大的思想支撑,是难以想象的;这些思想通过那些具有想象力的个体得以存在;这些个体不是现实世界的“ 奴隶”,而是能够通过想象勾勒出一个世界,并借助他们的人格力量实现它。舍特将这种具有创造力的天才称作 “ 真正的超能态 ” (true ektropic)。他们能量充沛,具有魔力,足以左右世界的进程。 每位天才都具备这种能力,而且所有不再只是简单“听天由命’ 的民族也都拥有这种能力。 人们总说,欧洲人具有完备的“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和“对事实的感知能力’,等等。” 舍特写道,“但仔细观察可发现,他们对“现实’ 和‘事实’ 熟视无睹,而他们手中持有的更多的还是空洞的形象。实际上,我们眼中的唯物主义和理性主义,与更深层次的现实和事实是相反的。 ” @希特勒就是舍特所说 “ 超能态” 式的人——不是叔本华所说的那种意志力的天才,也不是尼采宣扬的超越善恶的 “ 新人类”. 1939年8月22日,星期二上午,希特勒召集参谋部开会。50个人集中坐在大厅里的两排椅子上。希特勒告诉他们,入侵波兰的时机已到。在详细部属军队作战计划之前,他首先阐明,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最终结果并不取决于军事装备,亦非依靠精心策划的战略,而是由人格力量所决定的。希特勒基于对当前政治局势的细致观察,列举了个人因素对此次行动的影响。墨索里尼可以被考虑在内,将被发展为同盟者。而西班牙的佛朗哥暂不能被考虑,因为他可能因西班牙内战而保持中立。“ 至于英法两国,没有此类角色,目前也没有哪位领导人物会对这件事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希特勒同下属们讨论这个问题时说,他早就知道这些敌人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我们的敌人水平低下,” 希特勒宣称,“没有重要的人物,没有杰出的大师,也没有实干家。” 希特勒自己倒是一个可变化自如的力量,他将凭借个人意志和人格决定事件的进程。“从根本上讲,这场战争取决于我,取决于我的存在,受制于我在政治方面的作为。” 希特勒说,“再进一步讲,未来不会再有像我这样享有全体德国人民的信赖,也可能不会再出现像我这样拥有此等权力的人。因此,我的存在就是重要的筹码。” 哈尔德个子不高、身体结实、沉默寡言且一本正经,有着一双坚毅的蓝眼睛。他极其不喜欢希特勒,但他1年前接受了现在的这一职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这么做是要确保希特勒不再做 “ 任何破坏性的事 ” 。现在他发现,自己正在做的这份记录前所未有: 目标:消灭波兰— 根除其有生力量。 这不是重新划定国界线,也不是开辟疆域。这是不断通过新途径彻底铲除敌人,使之不再崛起。 攻击理由:任何理由均可。 永远不会有人质疑胜利者的进攻理由。这与正义与否毫无关系。只有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 ——-———- ——-———- ——-———- ——-———- ——-— @虔诚的信徒说,最黑暗的时刻意味着破晓的临近。 —-托马斯• 卡萊尔(Thomas Carlyle) 《腓特烈大帝传》 @今晚,戈培尔带给希特勒一本卡莱尔的《腓特烈大帝传》,正好当作国家英雄日的礼物。希特勒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回忆起卡莱尔提出的 “ 超凡人物理论”。他说,这种超凡人物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且为后世的领袖们提供了鼓励。“ 我们也应该立下这样的志向,做当下的表率。” 希特勒说,“后人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压力和危险时,都能以我们为榜样,正如我们今日以历史英雄力楷模一般。” @到1761年年末,腓特烈大帝的帝国在欧洲各列强的围攻下濒于崩溃。奥地利 、 法国 、 俄国这几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他,优势十分明显。普鲁士的城市不是被攻占了,就是被毁灭了。在一封1762年1月18日写给阿尔让侯爵 ( M a r q u i s d ' A r g e n s ) 的信中,腓特烈大帝表达了自己轻生的念头。他说, “ 一个小玻璃管 ” 便可以结束这一切。但同时他也希望奇迹出现,从而使整个境况发生改变。“若命运女神无法眷顾我,那么无疑我将沉沦毁灭。 唯有命运才能让我脱离苦海。我要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宇宙 — — 仿佛站在另一个遥远星球上进行观察。于是,所有事物在我眼中都显得无限渺小,而敌人竟为了如此小事大费周折,实属庸人自扰,我替他们感到悲哀。” 腓特烈大帝继续说,他在自己的藏书中找到了庇护之所。“ 我读了不少东西,” 他写道, “ 几乎贪婪到想一又气读完,这让我的痛苦有所减轻。如果不是那些书,我的忧郁症恐怕早就将我送进精神病院了。总之,亲爱的侯爵,我们活在动荡和绝望之中。” 在信的结尾,腓特烈大帝将自己描绘成一个 “ 舞台英雄,永远处在危险之中,永远濒于毁灭之际” 。他只希望 “ 结局早点到来。假如结局幸运,我们将不会再记得其他一切” 。
评语:@和国防军的第一次交锋必定是充满危险的。这支军队 每战都喜欢精心策划、先发制人,旨在造成尽可能大的冲击。由此 可以得出推论, 挺过第一次交锋的对手都经受过了德国人所能实现的最强打击 ==== 【## 陈咬金三板斧砍不死,那就玄了 ##】 @德国作为一个强国,其实力的基础始终是它的陆军。由于地处欧洲中央,边境基本上无险可守,资源又远远少于其邻国,德国没有资本执行可能在长远带来胜利的战略。 因为从任何潜在战争的第一天起,德国在边境上面临的威胁就远远超过美国,所以无论诞生了多少才华横溢的核物理学家,像曼哈顿计划这样风险大、周期长的研究项目都不太可能在这个国家诞生并获得拨款。 这就是德国人从未真正大力发展远程轰炸机的原因— 战略轰炸也许有效,但它无疑需要时间;这也是德国海军从未全力开展破交战的原因——无论破交战在长期能对英国人构成多大威胁,它都不是一种为了快速见效而设计的战略。 只有陆军人仍然有可能贏得一次足以拆散敌对联盟的决定性胜利。 ===== 【##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虽然火力自始至终都是基本要素— 从在巴尔巴赫的苏军阵地上砸开缺又,到对苏军的撤离舰队降下弹雨— 但德军胜利的真正关键还是其战役机动。虽然德军只动用了一个装甲师,但我们还是要再次指出,这个师也不需要推进多远。 在这个装甲师完成浅近的左勾拳之后,半岛上的苏军主力就只能 “ 走进战俘营了 ” ,而国防军证明了自己依然具备德国军队的传统优点: 能够独立思考的军官团, 具有高度干劲和热情的士兵, 以及几个世纪以来都令其获益匪浅的进攻精神。 奔向刻赤的闪电追击是一次令人钦佩的行动,可与布吕歇尔在滑铁卢之战后奔向巴黎门户的追击相比。在这两个战例中,指挥官都要求部队以最大努力突进一段不长的距离,结果都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国防军的默认战法就是运动战(Bewegungs krieg),一种天生具有侵略性的战争方式。“建立稳固防线只能被视作回归攻击性运动战过程中的临时步骤。” 在1942年年初,当东线的德国军队还在为生存而战时,《军事周刊》就如此断言。早在那个时候,作者就期待德军的各个部队本着攻击精神开展防御作战, “ 这类作战应该表现为一系列成功的反击。” 。国防军有可能输掉在苏联的这场战争,但即使要失败,也应该败在机动战中,而不是干坐在战壕里或龟缩在筑垒防线后面等死。 ———- ——-———- ——-———- ——-———- ——-———- ——-———- @马肯森还认为,“ 苏联红军的领导人不惜冒任何风险。他们做出宏大而明确的决策,然后就竭尽所能来执行。此外,指挥官和士兵的韧性也远强于上一年。苏联红军的装甲兵和骑兵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死战到底的意志。” 最后马肯森总结道,这一仗看似赢得轻松,但是亲身经历战斗的人都知道,它是“ 我们拼尽了最后一分力气” 才赢下来的 @实际 上 到 了 1 9 4 2 年 已 经 存 在 两 支 德 国 国 防 军 : 一 支 以 装 甲 师 和 摩 托 化 师 为核心建立起 来的精锐打击部 队,和一 支除了静态防御 阵地防御外几乎百无一用的 低 级 步 兵 军 队 @冯• 克莱斯特元帅在战后这样评论,“与主要目标相比, 占领斯大林格勒是次要的。它的意义仅仅在于,它是顿 河和伏尔 加河之间的瓶颈 地带中一个方便防守的位置,我 们可以在那里阻挡从东面 过来的俄军对我军侧翼 的攻击......” 他语带苦涩地补充说,“起初斯大林格勒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地图 上 的一个名字 。” @从作战行动的角度来看,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不如说它是一个位于伏尔加河西岸的狭长而坚固的桥头堡。德军根本无法对它实施围攻— 在它身后是一条大河,河对岸有一支庞大的炮兵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战斗,而在这些炮兵身后是幅员辽阔、安全稳固,而且正在快速工业化的苏联腹地。 在这场战争中,国防军并不是第一次闯入这样的死胡同。要想继续前进,就不能不陷入城市战的泥潭。在德军指挥机构中,自希特勒以下,包括哈尔德、总参谋部人员和前线指挥官在内,所有人都明白城市战意味着什么。他们钟爱的战爭方式 — 运动战 ( B e w e g u n g s k r i e g ) 将不可避免地退化为阵地战 ( S t e l l u n g s k r i e g ) ,最终变为堡垒战(Festungs krieg):缓慢而血腥地攻打拥有坚固工事的区域。事实上,希特勒和他的幕僚在1942年设计出一整套复杂的战役流程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没有人乐于接受在一片建筑密集区域对付整一个苏联集团军的任务,至少保卢斯将军肯定不想这么做。但另一方面,德军又不能简单地绕过斯大林格勒,就这样止步于城下也是不可能的 — — 毕竟保卢斯和霍特正双双处于漫长而脆弱的战线末端。 @希特勒给保卢斯发了一道 正式的“ 元首令”: 我很清楚斯大林格勒战斗的艰辛和我军战斗力量的衰减。但是由于伏尔加河浮冰的缘故,俄国人的困难比我们更大。如果我军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将来就264可以少流很多血。因此,我期待各级官兵和过去的很多时候一样,再一次拿出他们曾经展现过的勇气和闯劲 (S c h n e i d ),在火炮厂和炼钢厂地带冲杀到伏尔加河边,占领这几处城区。 ==== 【## 天才和傻子是一线之隔,难救难在这个线当时看不出 ##】 @ 虽然归咎于希特勒是个很诱人的想法,但如此强调个人作用的解释终究是太过简单化了。这些问题与其说是个人决策造成的,不如说是系统性问题的结果。它们是以有限资源在辽阔的苏联国土上进行战争的代价。在这片战场上,军事行动所涉及的距离实在太长,因此产生问题是必然的。在这场战争中,作战行动朝着离心作战发展的趋势至少已经出现过两次。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三个集团军群在大德意志和波兰境内的集结地域排出了紧密的队形。但是在作战开始后,由于北方集团军群基本上朝着正北方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列宁格勒进军,而南方集团军群通过喀尔巴阡-普里皮亚季瓶颈地带进入乌克兰的广阔原野,几个星期之内战线就拉长了将近一倍。各集团军群之间越来越大的空隙在战斗过程中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希特勒在8月中旬将装甲部队调到北方和南方侧翼就是为了解决整个总参谋部都看出来的问题。这一举措的结果就是9月在基辅的大规模包围战。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1942年夏末。看一看哈尔德在这段日子的战争日记就能真切感受到他的愤怒。他以前也和希特勒有过争执,但是他对7月23日的第45号指令的反应与以往大不相同。他批评说,“就连希特勒这样的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出,把机动部队堆砌在罗斯托夫周边是毫无意义的。” “ 始终存在的低估敌军能力的倾向正在逐渐发展为各种怪诞的形式,而且已经变得很危险了。这让人越来越无法忍受。任何人都不能说这里做过什么严肃的工作。这种所谓的 ‘ 指挥 ’ 的特点是对即时产生的印象做出病态的反应,完全没有关于指挥体制及其局限性的判断力。” 118几天以后,他又以嘲弄的又吻将约德尔将军和元首在国防军总司令部的私人幕僚称作“ 光鲜的团体”,并将希特勒在高加索会战开局阶段的战术决策斥为“瞎胡闹,而他自己也知道” ==== 【## 作战体系没有“接触”过苏联这种情况,需要游牧民族的经验 ##】 ———- ——-———- ——-———- ——-———- ——-———- ——-— @克劳塞维茨运用了他的全部才学来讨论最微妙的问题:什么时候应该将进攻战役继续下去,什么时候又该停止。对指挥官来说,有许多需要他判断和权衡的因素: 这么说吧,他必须推测:敌人的军队经我第一次打击后,是会坚定意志,更为顽强地进行抵抗,还是好像一个博洛尼亚瓶一样只要伤及其表面,立刻就会粉碎;需要推测敌人战区内一些补给来源地被封锁和一些交通线被切断后,会在多大程度上削弱和瘫痪敌人;要推测敌人在遭到沉重打击后会因为伤病而一蹶不振,还是会像一头受了伤的公牛那样狂怒起来;要推测其他国家会感到恐惧还是义愤,是否有哪些政治联盟会解体或建立起来。 事实上,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统帅 “ 宁愿在远离目标的地方停下来,而不愿 意冒 险离目标太近;而有些具有出色的勇敢和高度的进取精神的统帅常常又超过 了目标,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 ==== 【## 智慧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什么时候该继续前进。“上头”也许能击溃本来很难的敌人,但是不能一直靠“很有精神”,想一想项羽吧:总有你一击不破的,那就是你的末日 ##】 @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悖论,而它或许特别适合用于1942年的战局:一支进攻中的军队可以连战连捷,粉碎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股敌军,但是它必须认识到,每前进一步都会使自己锐气渐消,失去那些起初令自己所向披靡的特性。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进攻?克劳塞维获承认,任何人都不曾看到过明明白白地标示着 “ 项点” 的预警征兆,但他也指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可能性: “ 甚至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进攻者在进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虽然已经精疲力竭,却还是像拉着沉重东西上山的马一样,感到继续前进比停下来的困难还要少些。” 在1942年,就有不少像这样赶马上山的人,其中之一是第40装甲军的参谋长卡尔•瓦格纳将军。瓦格纳看出了不少征兆: “送到前线的补给越来越稀少,只能勉强满足最低需求;部队的混乱程度有增 无减;分散在广大的区域中;许多单位完全失去了机动能力;敌人的抵抗不断增强, 而且掌握了空中优势 ;我军战斗力明显衰退,装备故障频出,士兵们丧失了战斗 意 志,因为战斗从先前的速战速胜转变沟按部就班的缓慢形式,这对他们打击很 大。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司令部变得神经质而且不断犯错,总是担心后方和侧翼, 总是喊着要士兵们拿出勇气的空话,却不愿投入他们所支配的必要战斗资源。” 事实上,瓦格纳指出,“如果指挥机关只能依赖士兵的勇气打仗,那么它一定做错了什么”。“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1942年秋季德军的状况。确实有什么地方出错了。国防军就像一匹拉着重物上山的马一样,早就应该停下脚步,却还在不断前进。 @当天王星行动最终发动时,德军总司令部对它丝毫不感意外。如今人们都对苏军的Ma cknp o B Ka (伪装)技巧津津乐道:假冒的电台发出大量通信,预备队在不具决定性的地段穿梭往返,造成正在准备进攻的假象,而真正的行动细节就连突击部队也要到最后一刻才能知道。但这些技巧这一次似乎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任何一个德国军官都明白,在长长的顿河侧翼随时可能爆发危险。希特勒和哈尔德早在8月就讨论过这一点,并提到了俄国内战期间斯大林在顿河下游战斗中表现出的指挥艺术。苏军的准备工作是显而易见的,也被德军记录在案。“ 但是在这个战例中,预先的警告似乎并没有转化成预先的准备,国防军基本上没有针对苏军可能的进攻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此时德军深陷斯大林格勒泥潭的事实造成的。就在苏军进攻的前夜,保卢斯还筹划着在这座城市里继续进攻。也许当时在德军总司令部里,包括希特勒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某种听天由命的想法,认为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过德军之所以缺乏针对性准备,还有另一个原因 : 此时他们的选择已经很有限了。国防军究竟能如何应对这种威胁 ? 从第六集团军抽调更多步兵部署到侧翼吗?根本抽不出来。从斯大林格勒全面撤退吗?不要说在政治上不可能,考虑到第六集团军此时有限的机动能力,这样的行动执行起来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难得多。把机动部队解放出来,准备打一场机动战吗?仅存的燃油连进行战术机动都勉强。也许面对某些作战态势,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 ==== 【## 经济和资源的先天劣势 还是会“不自觉的”限制“可选项”,而且很可能是中了“诱敌深入” ##】 @苏联红军终于扭转了战局。三年来,德国国防军就像一个严厉的教师,给邻国军队上了几十堂违背自己意愿的运动战课,并且给几乎所有学生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数。此时,“这位教师” 却突然发现自己也需要进学校修习了。这所学校里没有选修课,事实上也不能选择课程或专业。和许多新生一样,“ 这位教师” 也感到自己很难跟上教授的进度。这是一个由苏联军队率先开拓的陌生研究领域,在国防军眼里全都是莫名其妙的内容。它叫做“ 连续作战” ==== 【## 资源问题无解 ##】 @尽管有着种种现代技术的装点,作战原则却还是老一套,而它们都深深扎根于普鲁士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历史。就对传统德式兵法弱点的认识而言,隆美尔也许是国防军里现代色彩最浓的将军,但听他是怎么描述自己和自己的作战艺术的: “塞德利茨和齐滕的时代回来了。我们必须从骑兵的角度看待战争— 像指挥骑兵中队一样指挥坦克部队。要从行驶的坦克上发号施令,就像过去坐在马鞍上发 号施 令一 样。” 这些名字——塞德利 茨、齐滕、布吕 歇尔、毛奇和其他十来位 名将— 在德军对这场正在进行的战争的分析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尽管隆美尔 没有自比塞德利茨,却自有其他人乐于代劳。他自己的 情报主任梅林津上校就曾 经 形 容 他 是 “ 装 甲 军 的 塞 德 利 茨 ” , 1 9 4 0 年 6 月 从 非 洲 战区 广 播 的 一 个 电 台 节 目也宣称:“ 元首的个人信条是,‘ 任何没有击败我的事物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这也是在我们这里指挥作战的塞德利茨与他的勇士们发出的战斗口号。”
评语:@宣战后,最高苏维埃随后发布的一项紧急法令 (6月22日)宣布国家当前处于战争时期,并规定了方面军和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在“国家和地方防务” 上的执法和行政职权,如果没有军事委员会,则由当地的军事指挥官负责。该法令与《宪法》第49条相符,以战时法令——戒严令— 的形式颁布。6月23日, 6月6日批准但还未实施的弹药生产计划立即付诸实施,不过很快发现计划产量完全不够。 更有远见的举措是成立疏散委员会,组建决定由中央委员会正式做出,并于6月24日公布。橡皮图章式的例行公事用了一个多星期,初步的行政动员还远未完成,最根本的全国总动员直到第二个周末 ( 6月29日 ) 党和政府联署了一份训令后才开始。文中就那些尚未完成的事发出严正警告: 尽管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某些党组织、 地方苏维埃、 工会、 共青团以及他们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危险,不明白战争已经彻底地改变了形势,我们的祖国正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我们务必尽快、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调整到赢得战争上来。 带走所有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个车头、一辆卡车、一公斤面包、 一升汽油,集体农场必须带走他们的牲畜......所有物资不分贵贱,包括黑色金属、面包和燃料,带不走的一律销毁 @相对于大批草率无能的指挥员,力数不多但能力出众的指挥员群体正在浮现:战略家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 、 科涅夫 、 瓦图京这类野战指挥员,沃罗诺夫和戈沃罗夫这样的专家,卡图科夫 、 罗特米斯特洛夫和波格丹诺夫这样精力充沛的装甲兵指挥员,以及航空兵诺维科夫,这些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每天都能从中学到更多东西。斯大林通过国防委员会和N K V D控制着他们,确保他们忠于并且只忠于他。 ———- ——-———- ——-———- ——-———- ——-———- ——-———- @苏德两国真正开战后,盖伦才在利用苏联战俘时展现出他令人惊讶的才能,他极其熟练地招募那些愿意与德军合作的俘虏,把他们派遣到苏联战线后方,其中甚至有不少人潜伏进苏联的重要岗位〔翻开盖伦的文件袋,你可以看到厚厚一摞关于苏联的情报:“V人” (即盖伦手下的间谍的报告),苏联工业统计数据,详细编制的苏联作战序列,对缴获邮件仔细而有价值的分析, “ 无线电游戏” 曲折复杂的踪迹,假电合和伪电报员为捕捉苏联间谍而玩的“ 无线电游戏” ,每个档案袋都装满了关于苏联实力、增援计划、调遣和战役准备的资料卷宗)。 高歌猛进的日子里俘虏了不少政委、 高级政委和高级党务官员 ( 都是莫斯科政权组织体系中的人)。在盖伦的诱哄之下,这些变节的政委们站到德国这一边,受领间谍任务后就被谨慎地派遣到苏联战线后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都带上了德军的 “ 情报 ” ,还备有从德军手里 “ 勇敢逃脱” 的故事。“ 故事 ” 当然是假的,“情报” 也是盖伦为他们伪造的,但这两样东西却成功帮助其中不少人重新得到自己人的信任,甚至回到莫斯科中央任职 ( 该行动代号为 “ 火烈鸟”)。正是通过这些潜伏在苏联统帅部的“ 线人”,盖伦很快收到了关于1942年夏季苏联绝密会议的“高层” 报告。同时,盖伦的这些手段也使得许多俘虏回到部队、参谋部、党组织和驻场军代表站,在前线后方建立分布广泛的线人和间谍网。 收集敌军意图和实力的情报时,盖伦也没有忽视那些传统手段。1942年3月—4月间,他极富耐心地对全部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碎片进行卡片索引分析,获取了极具价值的情报。利用对苏联国内情报(报纸、公开的会谈和对广播的解读 ) 和国外情报 ( 例如德国驻安卡拉武官和日本驻古比雪夫武官提供的线索)的分析,各方面的线索都指向南方— 苏联将在这里发动大规模进攻。4月底,“瓦利” 指挥部(Stab Walli)一个非常专业的德国情报截获与破译机构提交了一份苏共中央委员诺先科(Nossenko)与《红星报》编辑的对话,重点提到苏联意图从德军手中夺取战争主动权,将于5月1日前后转入进攻。正是在这一天,斯大林发表了乐观的“ 五一节指示” ,暗示战争将在1942年内结束。所有这些来自间谍和监听的信息都被装进东线外军处的一个特别档案袋 — — “ 进攻哈尔科夫: 致国防部” ———- ——-———- ——-———- ——-———- ——-———- ——-— @高度集权的体制依旧未变,主要问题是中央的决策与前线实际要求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在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可以召集 “ 全面” 与“临时” 两种会议,但无论是哪种,最后总是他做出决策。沙波什尼科夫退休后 ( 他的退休是国防委员会的正式决定 )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走上斯大林这套指挥体系的最高层 : 华西列夫斯基掌管总参谋部,朱可夫则成为斯大林的副手,这并非正式职务,朱可夫的正式职务是副国防委员。随着“最高统帅部代表” 大量外派,大本营开始逐步下放指挥权: 此前各方面军总是抱怨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的许多指示与前线实际情况相悖,这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成立初期的战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缺乏对敌我双方实际力量、位置、运动路线的了解,苏联各兵团总是被零散使用,或从行进间加入战斗。最高统帅部不会听取方面军司令员的意见,方面军司令员(尤其是戈尔多夫这样的)也不会听取下属各集团军司令员的意见,如此一来,出问题也就在所难免。理论上说,这种高度集权的指挥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协调各个方面军,并经由最高统帅部的固定班子来合理安排各项资源的投放优先级,包括人力、各型武器装备、后勤支援、 大规模调动、政治宣传、支援设施,必要的话,海空军支援也不在话下。然而实际上,斯大林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来协调各方面军的行动,而且直接干预方面军的作战指挥,譬如直接向布良斯克方面军下达坦克反冲击的详细命令。 @经历了一年多前所未见的惨败之后,苏联红军又一次陷入失败和绝望的泥沼。然而,他们已经开始演变为更有效、更现代化的战争机器。红军缓慢地吸收着战争的经验教训,痛苦地消化着在装备、训练和指挥方面学到的东西。1941年12月—1942年4月这段独特的经历,成为苏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现在,红军开始意识到前线自主指挥的重要性, 1942年初秋,这一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对“一长制” 的讨论,以及整个红军向传统军队的转变都显示了这一点:经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时期之后,不少高级将领开始探索“资产阶级军队” 的情况,并开始寻求自主决策。 ———- ——-———- ——-———- ——-———- ——-———- ——-— @ 9月12日这天的主题是开会。朱可夫到莫斯科面见斯大林,保卢斯则去了文尼察的元首大本营。在克里姆林宫,朱可夫见到同样被斯大林召来的华西列夫斯基。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还需要些什么才能突破德军“ 走廊” ,与东南方面军建立联系呢 ? 斯大林反问道。朱可夫答道 : 至少要1个得到充分加强的野战集团军 、 1个坦克军 、 3个坦克旅 、 不少于400门榴弹炮,还要有一个齐装满员的空军集团军。华西列夫斯基对此也表示赞同。这时,斯大林打开了自己一幅标有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位置的地图,对着它沉思良久。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也离开会议桌,在屋子的一个角落轻声谈论着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案。斯大林突然抬起头问道:“ ‘ 其他’ 解决方案指什么?” 朱可夫显然被斯大林敏锐的听觉吓了一跳。斯大林继续说道:“ 你们到总参谋部去,认真考虑斯大林格勒方面到底还有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考虑从哪里抽调哪些军队去增援斯大林格勒,也别忘了高加索前线。我们明晚9点还在这里见面。” 9月13日,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谋部待了一整天,认真考察这一 “ 其他” 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这将是一场“ 大规模” 行动,它不会在局部进攻上白白消耗新锐的预备队和新装备。很明显,斯大林格勒的走向肯定会对未来战局造成根本性影响,从地图上看,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显然正投入所有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从而被牢牢吸引在这一狭窄地段上,而德军在顿河沿线的漫长侧翼仅由弱小的仆从国的师据守。 在这短短一天里,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不可能拿出完整详细的作战计划,但他们决定告诉斯大林,对德军的任何“根本性打击” 都必须指向斯大林格勒德军的侧翼— 他们的侧翼由罗马尼亚军队掩护。初步测算显示,苏联各师和他们的装备迟至11月中旬才能准备就绪并抵达位置。但另一方面,这些战略预备队包括机械化和坦克力量,它们装备新生产的T- 34坦克,所以苏联统帅部可以将它们投入“更重大的任务” 中去。 9月13日晚,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带着说明材料回到克里姆林宫,22时,他们拜会了斯大林。斯大林在自己的房间里接待他们,他十分罕见地握了,两人的手。 斯大林很快改变话题,问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打算汇报些什么,谁来汇报。华西列夫斯基说,自己和朱可夫的观点完全一致,所以谁汇报都是一样的。斯大林检视二人呈上来的地图,问道:“ 这是你们的吗 ? ” 华西列夫斯基答复说这其实是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发动反击的总体方案。斯大林又问:在谢拉菲莫维奇集中如此多的兵力意味着什么?华西列夫斯基答道: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方面军,组建这个方面军就是为了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直插斯大林格勒区域德军的战役后方。斯大林接着提醒他们:苏联统帅部手中的兵力不足以组织如此规模的一场进攻,对此,朱可夫指出,据计算,这样一场进攻可以在45天内准备齐全。斯大林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缩小战役的规模,改为沿顿河一线南北对进,会不会更好?朱可夫表示反对:倘若如此,德军统帅部可以很轻松地快速调动斯大林格勒周围的装甲兵阻击苏联的进攻,如果苏联军队在顿河以西发动进攻,德军就来不及机动反击,也来不及调动预备队。 为打消斯大林对调集各突击集团军的保留意见,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向他解释道 : 这场战役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突破敌军防线,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并建立坚固的对外包围圈,将被围德军与其后方隔绝开来;第二阶段,歼灭被围德军并击退外围德军对苏联包围圈的进攻。至此,斯大林只剩下最后一个要求:整个计划必须考虑周全,并权衡可用的资源 ———- ——-———- ——-———- ——-———- ——-———- ——-— @希特勒相信俄国人业已完蛋,一切都结束了,这种错觉部分源于戈林8月28日在文尼察所做的报告,他宣称斯大林格勒的敌人再末部署任何像样的力量。戈林这一观点的基础是第4航空队的冯 • 里希特霍芬将军视察斯大林格勒后得出的结论。 东线外军处的盖伦描绘了不一样的画面: 苏联方面还有预备队 (东线外军处估计有70多个步兵师和80多个坦克兵团 ) ,并且正在集结。苏联产出的武器装备中包括大量T- 34及K V坦克。与此同时,德军正可怕地散布在黑海至里海之间: 顿河下游的 B 集团军群侧翼绵长且缺乏掩护 (保卢斯9月12日向希特勒指出了这一点),A集团军群北翼正跨过格罗兹尼向里海推进,他们沿伏尔加河下游的深远侧翼急需掩护。如果想要防备俄国人沿1920年“首创” 的进攻路线— 跨过顿河进行突击— 发起反攻,德军现在要做的便是快速拿下斯大林格勒。然而,这个“解决方案” 只能将更多德军部队拖入这场令人震惊的消耗战,一个又一个师被卷了进去。 @9月底,哈尔德将军指出“ 渐次消耗” 正把德国第6集团军捆在斯大林格勒 : 连队缩减到60人,同样损失惨重的装甲部队卷入 “ 死结 ” ,在完全不适合它们的巷战中被烧毁。库尔特• 蔡茨勒上将接替被免职的哈尔德出任总参谋长,他几乎是一上任就主张叫停在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保卢斯对第6集团军的短缺及苏军防御的恢复能力满腹怨言,他似乎也正有此意,但保卢斯得到不算隐晦的暗示,拿下斯大林格勒后,还有大事等着他— 这层意思由刚被提拔的施蒙特传达,他的工作是激发保卢斯正在衰减的积极性。保卢斯要求增援3个师,得到的却是专程从德国空运来的若干工兵营,他们前来协助进行杀伤大量德军步兵的逐屋争夺战。除了强行突破工厂区,保卢斯没有构想其他解决方案,但他对待不同意见非常粗暴,保卢斯解除了冯• 维特斯海姆将军(第14装甲军军长 ) 和冯 • 施韦德勒将军 ( 第4军军长 ) 的职务,因为他们对他的战役指挥提出了批评。
评语:@如果希特勒变得沮丧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他丝毫没有沮丧的表现。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坚持要回到新德意志大臣花园,检查一个精美的建筑模型。那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城市模型,希特勒长久以来希望在林茨建立一个这样的美丽城市。林获是一个漂亮的奥地利小镇,坐落在多瑙河畔,希特勒称那是他的家园 (实际上,希特勒就是出生在离这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即使柏林被轰炸得面目全非,苏军的大炮不断地轰炸着德意志大臣花园,希特勒仍然思考着“伟大林茨” 的蓝图,不时测量建筑物的比例,长久地凝视着模型。 @希特勒是一个善于描绘各种幻想和神话的人,这也许正是他之所以能够登上权力宝座的重要原因 @冯•施道芬堡刺杀希特勒事件之后,希特勒不再信任这批军事官员,而且在德国空军节节败退之后,希特勒开始认为戈林是个小丑。希特勒只相信由忠心的警卫旗队看守的这个小地堡才是安全之地 ———- ——-———- ——-———- ——-———- ——-———- ——-———- @海因利希•戳夫曼曾经说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希特勒曾经对爱娃•勃劳恩动过真情。“对于他来说,爱娃不过是个可爱的小玩艺,她缺乏逻辑性,头脑愚笨,只是长得漂亮而已—一但是,或许正因为如此,希特勒才能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直以来都在追寻的宁静和放松。” 1943年,希特勒告诉斯佩尔,很快他身边就只会剩下2个忠实的朋友了— —他的宠物布隆迪和爱娃• 勃劳恩。 @希特勒没有任何要杀他的意思。两人的谈话非常冷淡,斯佩尔试图解释自己抗命行事的原因,不过希特勒显然对此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斯佩尔对海军司令邓尼茨的看法,此时斯佩尔马上意识到希特勤正在考患接班人的问题。希特勒还让斯佩尔在柏林和布彻斯加德之间选择一处作为自杀之地,斯佩尔回答说如果自己要自杀,肯定会选择柏林,而不是一个“度假胜地”。希特勒还谈到了爱娃,爱娃希望能死在他身边。希特勒对斯佩尔说: “相信我,斯佩尔。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很容易的事,只要短短几秒钟,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 @艾利赫形容我是“无所畏惧的战士”。我并非“无所畏惧”,任何扬言自己什么都不怕的人都是在说谎。我只是能将内心的恐惧压制到某种程度,尽量不让其凸显出来。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着各种痛苦、危险、可怕的场景,每次听到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我就会不禁回想起这些场面,心里感到深深的苦闷和煎熬。但和其他优秀的士兵一样,我还没到心理崩溃的地步。我还在咬牙坚持着,尽可能摒弃那些恐惧的念头,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实在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 @ 玛格达•戈培尔在写给她大儿子的信中,也持同样的看法 :“不同于那个幼稚愚蠢的女人,我们的理想是伟大而光荣的,我们所追求的是一切美丽、神圣、高贵、纯洁的事物。但当元首和国家社会主义党逝去后,余下的世界不值得我们任何的留恋。” ———- ——-———- ——-———- ——-———- ——-———- ——-— @亚瑟•阿克斯曼是希特勒的核心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虽然世界对他扭曲的价值观可能会有所评价,但是不能说他对他们不诚实。他从未考虑过要自杀,而且在战斗中从不害怕。阿克斯曼也是惟——位逃出苏军铁桶般包围的纳粹高官。虽然他在魏登戴姆大桥上受了伤,但他还是设法找到了逃出柏林的路,到达了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在那里他参加了重新组建起来的希特勸青年团,他们在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里还一直坚持斗争。阿克斯曼最后还是在英美情报部门精心设置的圈套下被抓到了。他的审问者发现他所做的供词除了在时间方面有点错误以外,在各个细节方面都是准确的。战后我去拜访了他,而且我们还做了几次长时间的谈话。他承认“犯了错误”,但是他从未说过希特勒的坏话。阿克斯曼于1996年逝世
评语:@刚一宣布战争爆发,我的父母就囤了5公斤糖和几公斤燕麦。秋季,他们腌了30 ~ 40公斤白菜, 这便有了菜叶和菜茎。 这使我们得以熬过严格的食物配给制。而那些只得到125克面包配给的人,面包吃完后一无所有,就这样死掉了。有关部门凭配给证分发食物—— 扁豆、面粉和某种油脂,尽管只是一点点。 (#有时候太平时期不要嘲笑囤积癖的老 人) @一个名叫A.巴久克的士兵在书信中更强调了祖耶夫那份令人痛心的报告的严重性:“ 我们吃所有能吃的东西• ...[包括]树叶和松果。我们煮马骨,啃上面的肉。我还没有提及树皮— 我们周围的树木,树皮都被剥掉了 。 所有昆虫 、 蠕虫和青蛙都成了食物。 桦树汁帮了大忙 , 但到 5 月中旬 , 桦树汁也没有了, 我们遭受的苦难一直持续到6月底。” 尽管补给物资严重匮乏,突击第2集团军为逃脱覆灭的厄运,仍继续进行着殊死战斗 , 例如 , 集团军辖下的步兵第 4 6 师和步兵第 2 5 、 第 5 7 旅在 6 月 1 9 日的一场进攻中,与第59集团军骑兵第25 师取得短暂联系,从而建立起一条300米宽的走廊,一些苏军士兵借此逃脱。 红军士兵巴久克再次描述了战场的情形:“ 死亡谷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本无法想象。一道连贯的火墙,咆哮和嘶吼此起彼伏,人肉焚烧发出令人震惊的恶臭...• 数千人冲入这条烈焰通道。我们都认为死在火海中也比被德国人俘虏强。但只有那些尚能行走的人尝试突围。许多人要么因为饥饿瘫倒在地,要么由于负伤而无法行走,只能一直躺在那里。” 事实和亲历者清楚地表明,对于突击第2集团军的悲剧,大部分责任应由斯大林领导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他最亲信的部下承担。他们错误地判断了1941年年底的军事战略态势,给各方面军下达了不切实际的任务,他们对此难辞其咎 (#斯大林学习到了现实,通过hard way,后来更是学习到靠自己指挥是不够打败德3的) ———- ——-———- ——-———- ——-———- ——-———- ——-———- @苏军将领之间爆发争吵。苏联元帅格奥尔吉.朱可夫,这位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 , 斯大林格勒的英雄 , 被派来在沃尔霍夫方面军与莫斯科之间进行“ 协调” 。 他用保密线路拨通了步兵第 1 36 师师长西蒙尼亚克将军。 西蒙尼亚克沟什么不对锡尼亚维诺高地发起进攻 ? 纳粹设在高地上的阵地正阻挡住突击第2 集团军。 “ 和突击第 2 集团军不对高地发起进攻的原因一样 , ” 西蒙尼亚克回答道 , “ 高地接近地穿过一片沼泽 。 损失会很大 , 战果却很小 。 ” “托派分子!消极革命者!”朱可夫喊道:“ 您手下都是些懦夫!谁不愿参加战斗就把他赶出去!” 西蒙尼亚克愤怒地回答道,第67集团军没有谁是懦夫。 “机灵鬼,” 朱可夫厉声说道,“我命令您夺取高地!” “ 元帅同志 ! ” 西蒙尼亚克回答道 : “ 我们的集团军由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戈沃罗夫将军指挥 , 我接受他的命令 。 ” 朱可夫挂断了电话 。 西蒙尼亚克没有接到进攻锡尼亚维诺高地的命令 ———- ——-———- ——-———- ——-———- ——-———- ——-— @但据芬兰方面的记述,芬兰军队共计 50万人,约半数部署在卡累利阿地峡 , 但该地区的陆军技术装备数量远远少于苏方的估计 。 1944年 5月 , 双方的步兵力量大致相当 , 但苏军空中力量对芬兰军队占有优势,两个方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共有1500架战机,而芬兰人只有350架战机 (苏方的估计)。 6月9 日8点,他的几位军指挥员以火炮和迫击炮对芬兰步兵师的防御发起持续10小时的破坏性炮击。 与此同时 , 苏军战机也对敌防御发起打击。 一名芬兰战俘对炮击效果的印象: 我这辈子都会记住今天。我不知道我的神经能否承受住这场炮击。无休止的雷鸣从6点30分开始。看上去就像是世界上所有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 朝我们狠狠砸下。首先出现的是飞机。它们的数量比我在先前战争期间看到的还要多。俄国人的飞机实施了轰炸和扫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寝颤。随后,炮击开始了, 这是一种我们前所未见的力量。炮击持续了一整天。一切都乱了套,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戈沃罗夫的部队所拥有的数量优势是他贏得维堡战役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就苏军取得的初期胜利而言 , 他在战略 、 战役和战术上达成的突然性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这种突然性使芬兰人无法利用他们设在卡累利阿地峡强大的防御,并导致他们相对较快地撤离、弃守维堡。 但是,这种情况在戈沃罗夫的进攻战役后期阶段发生了变化。有所准备的芬兰人在维堡北面、西北面,并沿武奥克萨水系构设起更加强大的防御 。 失去突然性这个因素后, 6 月 2 1 日, 戈沃罗夫后发起的进攻遭遇挫败 , 再也没能恢复 。 这番失利 , 加之红军在白俄罗斯和西鸟克兰蔚为壮观的进展,到7月中旬,斯大林和大本营都不愿将宝贵的兵力资源浪费在此时显然已成为军事行动的次要战区之处。因此,戈沃罗夫的进攻行动戛然而止 , 他的部队开始向南调动 , 投入波罗的海地区的战斗 ———- ——-———- ——-———- ——-———- ——-———- ——-— @1941年战争初期,北(列宁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是红军得以阻挡住德国人看似势不可挡的“巴巴罗萨” 大潮的第一支部队。红军在城市接近地实施了顽强但代价高昂的防御,在列宁格勤南郊阻挡住德国军队,虽然这座城市几乎被完全封锁,但红军粉碎了德国人从东面彻底包围列宁格勒的企图。 1941年11月,红军在季赫温和沃尔霍夫对德国军队发起战争期间首次成功的反攻。在此过程中,他们消耗了德国“北方” 集团军群的有生力量,迫使德国人在整个列宁格勒地区转入防御。这番壮举驳斥了德国人长期以来对红军的士气 、 斗志和耐力所持的错误看法,打乱了希特勒的“巴巴罗萨” 计划。 @德军在1941年9月和10月出人意料地未能攻克列宁格勒,这一失败具有深远的战略影响。 首先, “闪电战” 理论在列宁格勒遭遇挫败,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尚属首次,强化了7月和8月斯摩棱斯克所发生的情况,并预示出当年12月将在莫斯科发生的事。 其次,“ 北方” 集团军群未能夺取列宁格勒,迫使希特 勒大幅修改了他的“巴巴罗萨” 战略。以一场突袭攻克列宁格勒,尔后将部队调往其他方向的策略宣告破产,1941年7月至12月苏军在列宁格勒的殊死抵抗迫使德军以16个师又2个旅增援“北方” 集团军群,其中7个师调自“中央” 集团军群。此举削弱了德军向莫斯科发起很可能深具致命性的主要突击。在这场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德军部署在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北的部队,其32 % 的力量,包括几乎两个完整的装甲集群,都被牵制在西北方向或与之毗邻的战斗中
评语:@红军本应在1942 年年底完成扩大、重建和再装备 ,当然 , 德国人在此期间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当这场打击在1941年6 月22日骤然而至时,红军各快速军的兵力接近计划编制的寥寥无几 @德国军队不仅达成了战略突然性, 而且正如早期军事理论家们预料的那样 , 实施了令人震惊的快速纵深突破,这种突破进一步加深、延长了防御方的瓦解并导致后者士气低落,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胜利孕育胜利。 边境地区近100 个过度拉伸的师被打垮、遭歼灭或实力說减至原来的一半。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下意识的反应是下令立即发动反攻,前方地域的 1 0 个机械化军在没有情报 、 谁备 、 防空 、 充足补给或协同的情况下投人战斗 , 结果被悉数歼灭 @红军越来越认识到放弃战争第一阶段那种浪费兵力的作战方式的必要性。最明显的是,就连苏联很快也会(而且的确如此) 发生人力短缺。 同样重要的是, 1 9 4 1 年至 1 9 4 2 年挥霍浪费的作战方式 , 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不可避免 , 但大多无济于事。生命的消耗与取得的战果,以及苏联人迫切希望的结果之间通常没有什么关系 ———- ——-———- ——-———- ——-———- ——-———- ——-———- ——- @成为公理的是,在力量、时间和( 或)方向等方面(有时候也包括方法)的战役突然性是进攻战役的基本要素。 条令规定,精心制定的大规模欺骗是每一场战役准备的强制组成部分。1 若不采取欺骗行动,敌人就会削弱消极地带的力量以加强防御,面对敌人强大的防御, 苏军无法达成一场快速突破。 进攻取得胜利的关键是速度,倘若无法从一开始就获得突击速度 , 就不能让敌人发生动摇并被迫陷入越来越迟钝的被动状态 , 战斗会像去年的奥廖尔战役那样沦为一场消耗战——伤亡巨大,毫无进展。更好的做法是 , 第一梯队承受重大的损失以确保迅速达成突破 , 这样一来 , 战役发展梯队便可通过快速的、 代价低廉的 、 决定性的战役机动完成歼灭敌军的任务。 几乎所有的 1 9 4 4 年战役中, 第一梯队都能创造条件使方面军快速集群迅速投入交战并向敌纵深发展,大多在战役首日,有时候在战役次日, 但很少更晚,这无疑标志着红军取得了成功 @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提出或做出的一切战役决定都具有政治影响 。 那些觉得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受到轻视的高级指挥官很少会保持安静,还有些人只是出于对相关决定的反对就大吵大闹。 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比德尔• 史密斯曾恼怒地说过 :“ 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大胆的事情。 我们总是要设法应对至少 1 7 个人, 所以我们必须妥协 , 妥协永远不会产生大胆... ... 我们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下定决心 ? ”
评语:@希特勒绝非不善谋划之人。相反,他才略过人,但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 @希特勒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拒绝“及时止损”,即使胜利的概率越来越小,他还是固执地继续进攻 ———- ——-———- ——-———- ——-———- ——-———- ——-———- ——- @塞克特的新国防军规模不大,仅有4000名军官和9.6万名士兵,他希望将这支队伍打造成由合格的教官和指挥官构建而成的特种兵团,一旦机会出现,就可以迅速将其扩充为一支坚强雄厚的军队。这支队伍采用新的章程,以高水平的训练使官兵的斗志和技能熟练程度远超旧式军队。 @对于被强制剥夺现代化武器的德军来说,现代训练本来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但塞克特通过制定许多隐秘的计划,让军官们有机会经历更广泛的历练,让老兵们不至于出现懈怠。许多参谋和技术人员被外派到日本、中国、南美国家、波罗的海国家和苏联,并在那里获得实际操作坦克的机会;一些军官通过参与民航运输获取飞行相关的经验;那些已经被遣散的军人也能在德国的许多非官方组织中继续军事训练,并通过各种秘密手段保存用于训练的额外武器。 @相对于“一战”战胜国在数量上压制德国军队的一贯战略,塞克特更倾向于在质量上胜过对手。他的国防军信奉机动性至上,基本观点是:在现代新式武器战术条件下,一支移动迅速,出击迅猛的新式军队的战斗力是远远超过规模庞大的旧式军队的。 ———- ——-———- ——-———- ——-———- ——-———- ——-———- ——- @哈尔德:希特勒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虽然不会完全漠视所有战略规则,但他经常对这些规则表示怀疑。 希特勒经常告诫下属:理性和知识没有用处,不屈的意志和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才是走向胜利的终点。 ———- ——-———- ——-———- ——-———- ——-———- ——-———- ——- @希特勒对高级指挥官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最终危险会来自苏联,因此在西线必须获胜。但是英法一意孤行,断然拒绝他的和议,远远地躲在防御工事后面,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对德国攻击。德国能忍受这种局面多久?虽然现在有优势,但六个月后就可能荡然无存。“越往后形势越复杂,越对我们不利。”即西线有着令人不安的隐患:“我们有阿喀琉斯之踵,一个致命弱点——鲁尔……如果英国和法国穿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入鲁尔,我们将处于最大的危险中,这可能导致德国抵抗力量的瘫痪。”必须先发制人以消除这一祸患。 但即便是希特勒,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胜的信心。他将这次进攻形容为“赌博”,是“在胜利与毁灭之间”的选择。此外,他以一个颇为消极的预言结束了训话——“在这场战争中,我将傲然矗立或颓然倒下。如果人民蒙受耻辱,我也绝不苟活”。 @命运总是会眷顾敢于冒险的人,并重重地惩罚反应迟钝,方法陈旧的人。 @希特勒曾发布命令,要将红军中普遍盛行的这种决定性的精神意志灌输给德军将士。我们力争在精神层面效仿苏军,苏军则向我们借鉴战术,借鉴的效果还不错。苏军的训练十分死板,因为伤亡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军队总是盲目地执行命令。 @蒂佩尔斯基希评论说:“打乱他们的计划并不难,因为他们太过死板。他们需要很多时间来改变他们的计划,特别是在行动中。根据我的经验,我经常发现,他们的进攻可以被果断的反击所阻止并击退,甚至败给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对手——只要能够立刻抓住反击机会,就能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苏军往往会在出乎意料的强大和顽强的抵抗面前感到震惊甚至恐惧,而在意识到自己拥有优势时他们则会表现得非常大胆。他们往往会在受到威胁时有意识地寻求安全,就像野生动物一样。也许,这正是他们的空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虽然他们操作技术精湛,机械设计也不输敌人,但空军毕竟是一支强调进攻性和侵略性的部队,这与他们的性格相悖。不过,想要击败他们,就必须拥有高超的指挥,一流的训练,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意志。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做到以少胜多。”
评语:@他自己也曾在1942年时说过,“我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努力去说服他人” @克里斯玛(charisma) 在韦伯看来,“克里斯玛型领导”是一种特定的统治方式,而不是一种大众明星或政客所具备的个人品质。韦伯认为,克里斯玛型领导者必须具备强烈的“传教士”特质,几乎可以算得上一个准宗教人物。这类领导者的追随者所寻求的,不仅仅是减税或更好的医疗保障,还有更广泛的精神救赎。克里斯玛型领导者很难在正常的官僚机构中出现,他是被个人使命感所驱动。从这些方面来看,希特勒就是典型的“克里斯玛型领导者”。 ———- ——-———- ——-———- ——-———- ——-———- ——-———- ——- @但无可争议的是,他的确是一名英勇的战士。1916年10月,希特勒在索姆河战役中负伤。两年后,他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提名授予他这一勋章的是犹太军官雨果·古特曼,而步兵团司令埃梅里希·冯·戈丁则在官方推荐信中表示:“作为一名通信员,无论是在堑壕战还是在运动战中,他[即希特勒]都是沉着冷静、刚毅坚忍的典范。他时刻准备着,自愿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传递消息。” ———- ——-———- ——-———- ——-———- ——-———- ——-———- ——- @曾经在1922年听过希特勒演讲的库尔特·吕德克写道:“希特勒恳切地伸出双手,铁青色的双眼中燃烧着激情的火焰,恳求的言辞充满胁迫的力量,看起来狂热极了。他的话就像鞭子一样。当他说到德国所遭受的耻辱时,我恨不得马上扑向敌人。他对德国人勇气的呼唤就像是战斗的召唤,他所传播的信仰就是神圣的真理。他就像是又一个路德。我忘记了一切,只记住了他。环顾四周,我发现他的吸引力已经将成千上万的听众团结在了一起。” @希特勒经常被指责为“演员”,但其早期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却在于,在啤酒馆的支持者都认为他是完全“真诚的”。例如,埃米尔·克莱因就曾说:“当我第一次在皇家啤酒馆[慕尼黑的一个大型啤酒馆]见到希特勒发表演讲时,他散发着一种克里斯玛,能够让人们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而今天,当有人说他是一个演员时,我不得不说,如果德国人在战争中始终这样看他,那么他们真都是愚蠢至极……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希特勒坚信他能够实现自己所宣扬的一切。他实实在在地相信自己……并且,最重要的是,所有与我一起的人,众多在各地的政党会议上听过他演讲的人,都相信他。他们只能相信他,因为显然他也相信自己。他的话语充满坚定,而这正是那时所稀缺的。” @很多人在希特勒的演讲中看到了他真挚的情感,而这正是他散发克里斯玛吸引力的一个必要前提。1920年1月,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统治着波兰大部分纳粹占领区的汉斯·弗朗克在听了希特勒的演讲之后深受感染。他说:“希特勒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真诚,他不会试图让你相信那些连他自己都不完全相信的东西……在演讲的停顿之处,当他用右手向后捋头发时,他蓝色的眼睛闪烁着激情的光芒……一切都发自内心,他引发了我们所有人的共鸣……他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丰富的经历让他能清楚地理解那些正在经历痛苦、期待一个计划的人的共同愿望……不仅如此,他还给所有曾经经历毁灭的人指明了道路,一条唯一的道路,那就是通过勇气、信念、行动准备、勤奋工作和奉献,从前所未有的深渊中艰难地重新开始,实现一个伟大光辉的共同目标。虽然我不是一名党派成员,但从那天晚上开始,我便确信,如果有人能够掌握德国的命运,那个人一定是希特勒。” @戈林说:“1922年10月或11月的一个星期天,我作为旁观者参加了一次抗议示威。在活动的最后,人们开始呼喊希特勒的名字,请他出来讲话。我以前曾经听人提到过他,也很想听听他会怎么说。但他拒绝发言,而我当时恰好站在他附近,听到了他拒绝的理由……他认为发动背后没有力量支撑的抗议是毫无意义的。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 出于好奇,几天后,戈林去听了希特勒的演讲。“希特勒谈到了《凡尔赛条约》。他说,只有在权力的支持下,抗议才能成功。这一信念简直就像是从我灵魂深处逐字逐句道出的一样。”戈林由此决定找机会直接和希特勒见面。“一开始,我只是想看看是否能为他提供一些帮助。他很快就见了我。在我介绍完自己之后,他说,我们的见面是命运的非凡转折。我们马上就开始谈论那些我们所关心的话题——我们祖国的战败……《凡尔赛条约》。我告诉他,在我看来,对抗《凡尔赛条约》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为此,我和我所拥有的一切全都凭他调遣。” @戈林的证词表明,希特勒并不需要去说服他相信什么,因为他们对德国的问题已经有了同样的看法。这是对希特勒早期“克里斯玛”的深刻解读,其本质在于,希特勒让戈林(和其他很多人)获得了十足的强化感,肯定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正确的 ———- ——-———- ——-———- ——-———- ——-———- ——-———- ——- @与希特勒同时代的夏尔·戴高乐认为,对于政治领导人来说,制造“距离”是至关重要的。戴高乐写道:“首先,没有神秘感就没有威望,因为熟悉会滋生轻蔑。所有宗教都有它们的至圣之地,没有人是其贴身男仆的英雄。领导人的行为举止和精神活动必须始终保有某些其他人不能完全理解的部分,能让他们感到困惑,能刺激他们并吸引住他们……对那些将要承担于凡人来说过于沉重的负担的人而言,与威望相伴随的,是超然、个性和冷静……他[领导人]必须接受孤独,即法盖所说的‘优秀之人的不幸’。” ———- ——-———- ——-———- ——-———- ——-———- ——-———- ——- @阿尔贝特·施佩尔写道:“希特勒表现出来的自信打消了我所有的疑虑。在那些日子里,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力量,会毫不迟疑地接受并巧妙地应对那些最疯狂的任务的考验。” @亨德森发现,一个答案是元首的追随者对其直觉的信心。“我经常问那些与希特勒接触最为密切的人,他的主要特质是什么。而我所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敏感的直觉。” @几周前,希特勒曾经在巴黎进行了一次早间旅行。通过他在当时表达的观点,我们可以洞察他在法国沦陷之后的心态。那天,在参观完万神庙、歌剧院和拿破仑墓等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后,希特勒告诉阿尔贝特·施佩尔,他“常常在想我们是否不必摧毁巴黎”,因为这座城市太漂亮了,简直可以和柏林相媲美。但现在,他决定不毁灭法国的首都,是因为有一天柏林的伟大将使巴黎 “相形见绌……”。施佩尔认为,这些话表明了希特勒“具有多重人格,既一直深知自己的责任,又冷酷无情,是一个憎恨人类的虚无主义者” @希特勒的空军副官尼古劳斯·冯·贝洛回忆说,希特勒“从未流露过软弱的迹象,也从未显示过他觉得形势是毫无希望的……看到他设法对挫折给予积极评价,甚至成功说服了那些与他密切合作的人,我被他深深吸引了”。 在某种程度上,希特勒是用他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的方法做到这一点的,那就是盯着别人眼睛看的时间比正常情况下更长,在那一刻让人感受到静止,没有丝毫的怀疑,直接散发着个人吸引力而博得忠诚。但现在,站在希特勒面前的每一位军官都知道,他们眼前的这个人在过去三年中带领德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即使是现在,在德国最近遭遇了失败的情况下,这些胜利也没有被遗忘。
评语:@移民总是把民族中最勇敢、最坚强、最果敢、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给带走了。 胆小鬼和病秧子则宁死在家里,也没有勇气去陌生地方自谋生路。不管是贫穷、不幸、还是政治压迫、宗教舒服这些强加于人的负担,总是那些最健壮的、最具反抗精神的人才能狗起来反抗。 ———- ——-———- ——-———- ——-———- ——-———- ——-———- ——- @军队传统的价值所在不是来自于成功的镇压了示威,而是取得战场胜利的荣耀。 @国家经济作为国计民生中纯粹次要的事物最终还是要和一个强大国家的永存联系在一起。在铁犁的前面要有一把利剑,而在经济的前面则需要一支军队。 ———- ——-———- ——-———- ——-———- ——-———- ——-———- ——-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通过中立的立场当作政治谈判的原则而发迹的,而只有通过战斗。 @要是美国在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那么不管英国还是德国成为战胜国,那么美国都将被视为2流的大国。 @人们要完全获得自由不是靠祈求,也不是靠欺骗,更不是通过劳作和勤奋,唯一是要通过战斗,而且还要通过自己去战斗。 同时,非常有可能的是,意志会比行动更加重要。在明智的联盟政策框架内,国家常常会取得不是和他们在武器方面所取得的业绩相比同样的成就。只不过命运会错过一个勇敢的投身其中,但不总是根据行动的能力范围,而常常会按照意愿大小的国家。 即使是世界大战所展示的一系列国家是如果好很少通过他们军事的成就,而更多通过应用果敢来站稳立场,通过坚定不拔坚持到底才取得了非凡的政治成绩。无论如何,就算是大家都想要结束这个受奴役的阶段,德国都必须要尝试积极的加入强国行列,为的是在将来参与欧洲大国政治的日常活动。 这样的参与暗含极大的冒险的指责是正确的。 可是,毕竟人们会真的相信,不承担风险难道会完全得到自由吗?或者人们认为,世界历史那一次行动是不和冒险联系在一起的吗?难道弗里德里希打底第一次西里西亚之战的决定就没有和冒险有关?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事情都是不确定的。而只有死亡才显得有那么一点确定性。 因此恰恰就是这最后一搏才不是最困难的,反正这才是有那一天所需要做的。 @最后的顶多常常会处于对未来不明朗的状态,所以: 对可能或者不可能成功的信心也就常常是建立在人类所认识到的因素基础之上。考虑这些因素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任务。然后对审查的结果也必须要做出决定。 这个决定要来源于自己的看法,并且给予这样的看法要相信可能实现的成功。我之所以能够采取政治上坚定果敢的行动,是因为其出发点不是100%有把握,就像医生给我收入,其出发点本来就不必非得成功。 这很符合伟人的性格:怀疑自我,为了成功全力以赴,在必要的时候,要对所有情况考虑非常成熟后才会采取行动。 ———- ——-———- ——-———- ——-———- ——-———- ——-———- ——- @英国有一个明确的外交政策目标,这通过所存在的事 和一个庞大帝国的形成而得到了证赏 。 要是没有明确的意 愿’没有人会想到会打造出一个曾经的世界帝国 。 当然这并 不是说这个国家巾的每一个人每天去工作都想着这 个伟大 的外交政策目标,可渐渐地这个目标就会完全自然而然地被 全体人民所掌握,以至于每个人有意识的行动本身就会符合 这个目标的基本条理,并且实际上也是有利于他们的。这样 的一个民族在本质上就会逐渐地普遍带有政治目标的烙 印,并且今天英国人的骄傲则无升于罗马人曾经的骄傲 。 @ 今日英国伟大归功于正确性,像毛奇说的那样:幸运只属于有本事的人。 一个民族的本事绝不只是种族品质,也在于他们品质所附加的能力和灵巧。一个像古代罗马帝国一样伟大的世界帝国,或者说就是今天的大英帝国 , 永远都是最高尚的民族品质和最明确的政 治目标所融合的结果 。 要是缺少这两个因素中的一个,那么结果首先就是软弱,并且最终也许就是失败 。 @
评语:@5月10 日,希特勒将古德里安召到柏林,讨论坦克生产问题,汇报结束以后,古德里安再次敦促希特勒取消在俄国发动进攻的计划,以便节约资源保卫西欧。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威廉• 凯特尔元帅强调,出于政治原因,这次攻击势在必行——德国无法承受陷入被动的局面,必须发动进攻来打消其盟友和国内民众的疑虑 古德里安讥讽地说 :“ 无论我们能否占领库尔斯克 , 对于全世界来说 , 都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我再重复一遍我的问题:我们今年究竟为什么非要在东线发动攻击?〞希特勒的回答少见地坦诚:“你说的一点儿世没错,我一想到这次进攻就反胃” ———- ——-———- ——-———- ——-———- ——-———- ——-———- ——- @1943 年7月12日进攻奥廖尔突出部时, 这些德国人并没有特别惊讶。 五天后苏联人跨过北顿涅茨河和米乌斯河时,他们也不感到意外。虽然德国陆车总司令部和战地指挥官们曾经发现过苏联在顿巴斯的突击迫在眉睫的明显征兆,但是他们很可能想不到这儿场进攻的力度和速度,以及在顿巴斯和奥廖尔周围出现的大批新說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团,他们以为这些军队早已在库尔斯克的战火中消耗殆尽。不过,以苏联这儿场进攻战役的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而言,最令德国人意外的是,库尔斯克的守军在几天之内就能从绝望的防御转入全面的进攻。红军承受国防军最大限度的打击之后,仍然有能力实现这一点,这样的能力是德国人在“ 堡垒〝行动中一无所获的最佳证明。很快,德国人的挫败感将会演变成恐慌 ———- ——-———- ——-———- ——-———- ——-———- ——-———- ——- @德国发起194 3年战役的根据是下列儿条重要假设: 1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苏联防线,一场经过周密准备的闪击战总是能够达成突破并发展胜利。 2. 德国在参谋工作、战术和武器方面的优势,足以抵消苏联任何形式的数量优势:红军的能力远远不足以实施现代战场上必不可少的复杂协同动作。 3. 具体来说,除非利用冬季或其他恶劣气象条件,红车没有能力发动进攻战役并达到预期目标。 4. 即便苏联能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德国人娴熟的运动战反击能力也总能破坏并制止这样的进攻。 用事后的眼光看,从1941年到1942年,甚至直到1943年3月, 上述所有假设都普遍成立,却在四个月后被事实证明只是痴心安想。出现这样的判断失误,首要原因并不是德国武装力量本身出了问题,191 3年它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比前几年更加优秀。德年指挥官,尤其是武装党卫队的指挥官,经过前儿年的战斗考验已经成长起来。“ 虎” 式和“豹” 式坦克即便没能按照希特勒的期望成为坚不可摧的制胜法宝,也确实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器。 @冯• 曼施泰肉接着指责希特勒是这场战役失败的罪魁祸首,他明确表示: 〝由于等待我们自己的新式坦克交付使用,本集凶军群直到7月初才终于能够实施“ 堡垒’ 行动,而这时已经走失了先发制人发动进攻的基本优势。〝 @海因里希同样表达自己对希特勒推迟这场战役的批评: 权且不论希特勒的“堡垒” 战役计划是否有利可图,如果实施这个计划的条件到4 月底已变得不再有利,那么发起时间的拖延和未能集中必要的兵力就是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虽然军队的官兵们已经付出最大努力来争取让这场进攻有获胜的机会,但是俄国三个方面军的兵力... •和他们的防御准备,还是足以保证这场进攻必然以失败告终,除非俄国年队领导层或者其军人的士气彻底崩溃 @海因里希总结它失败的根源是希特勒的战役计划: 东线陆军受领的任务是坚守当时的战线, 并防止占有极大优势的敌人将一场局部进攻战役扩大为全面的总攻。 在冬季遭受损失之后, 东线陆军对这样的任务感到力不从心。东线陆军如何制定战役目标对于整场战争的结果举足轻重,本不应该建立在政治 、 经济和国家声望等因素的基础上, 但这些因素却是希特勒根据战略局面的恶化趋势 ,下令坚守当时战线的依据 。 从战略角度看 , 为了保护西线陆年的后方不受侵犯,同时保证统帅部调道本方兵力的军事行动自由,并不一定要坚守当时的防线。要实现这两个目标, 当务之急是利用当时所剩不多的时间削弱苏联; 而要实现这一点,也不应该被动地应付现有作战局面,而是主动创造更有利的局面 。 希特勒的想法是趁敌人做好准各之前出其不意,一旦事实证明不可能达成突然性,就用更强大的技术型作战装备来弥补德国的劣势。经验证明这种想法并不能为像“ 堡垒〝这样重大的战役英定可靠基础。面对巴为一切突发事件做好准备的优势政人,只有改变战役的实施方式,才能获得胜利。还必须放弃僵化的阵地防御,转而采用运动防御,以适当的退却来阳挡优势政人的进攻,直至一次战役反突击的机会自然出现。同时,与坚守固定防线相比,东线陆军可以在运动防御中更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现有兵力 ———- ——-———- ——-———- ——-———- ——-———- ——-———- ——- @军队经常会被指控在准备打上一场战争。虽然这通常只是个动机不纯的谎言,但是失败的一方确实会比胜利一方更倾向于反思自己的设想,并修改自己军队的流程。具体到苏德战争的背景当中,德国人由于从19 41年6 月到1943 年 3月连战连捷,自然会坚持认为自己比对手优越。相反,红军在每场失败之后, 都会系统地反省自己的表现。截至1943 年,苏联在理论、组织和预期目标等方面,都比德国高级领导层更贴近战场的实际情况 无论是从防御角度来看,还是从进攻角度来看,19 43 年7 月和8月的几场战役都是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实施的第一批现代化战役。虽然苏联在单个武器系统方面缺乏技术优势,但是它在战争中第一次学会怎样把诸军兵种打造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事实证明这对进攻中的德国人是致命的。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这种整合工作经常粗制滥造,并导致人员和武器的重大损失。 在这场战争的后续阶段,苏联人基本上是在不断完善自己在库尔斯克、與廖尓和哈尔科夫首次实践的理论、军队结构和流程。
评语:@唯有对逝者来说,战争才算走到了尽头 —-希腊格言 @像冯• 布芬恩一样, 施佩尔出身富有的名门望族。虽贵为男爵,但他毫无骄纵之气 。 施佩尔喜欢与那些年轻有抱负的火箭科学家交流思想 , 例如天纳 • 冯 • 布劳恩。 他羡幕 “ 这些年轻人可以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 , 潜心追求那些看似难以实现的想法” @ 纳粹的V系列武器让盟军感到十分不安。如果他们完成得再早一些, 战况有可能大为不同。欧洲盟军总司令德怀特• D. 艾森豪威尔将军解释道: 〝假如德国在6 个月前成功研制并使用这些新型武器,进攻欧洲很可能变得极为困难,甚至毫无胜算。” @ 假如我们能够抛开虚伪的自尊心 , 转而利用来白德国的科技信息 , 我们就能从中获益良多, 继续推进德国中断的项目。” 帕特写道。德国科学家“ 必将在我们的喷气式引擎和飞机研究项目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 此事关乎国家安全问题,自尊和颜面毫无立足之地。 @德国毀灭战车对科学与工程的利用程度着实令人惊叹。当今社会需要学习德国的地方不胜校举。 - W. S. 法伦 法恩伯物英国皇家航空研究中心主任 ———- ——-———- ——-———- ——-———- ——-———- ——-———- ——- @苏联此时正争分夺秒,想要抢在美国前面为战争作好准备. ” 1948 年 , 在陆军军械部的赞助下 , 多恩伯格在一份秘密预算申请中写道 。 “ 美国必须建立一个研发项目,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多恩伯格指出, “ 即使该项目看似有悖于美国的经济目标和美国的武器发展传统,也必须手以批准设立。 @ 在公开證责 “回形针行动” 的科学家中,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成为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 在一封代表科学家联合会慷慨激品的信中 , 他向杜售门总统疾呼:“我们认为, 这些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他们之前在德国身份显赫 , 要么是纳粹党员, 要么是纳粹支持者 , 这一事实让我们不得不仔细付度其中的利害关系:这些人是否为美国公民的合格人选 , 他们是否能够在美国工业、 科学和教育机构担当重任 ? ” @只有统帅才能理解某些事情的重要性,他要独自征服和战胜所有困难。 一支军队如果没有首領就如同 一群乌合之众。 - 拿破 仓 •波 拿巴 @一次, 有记者问他是否 “ 手1 9 42 年 ” 加人了纳粹党 , 冯 • 布劳恩宁愿放弃科学家力求精确的职业形象,也没有去纠正这个错误。反之, 冯• 布劳恩“不无遗憾” 地表示, 他是“ 被迫” 加入该觉派。他从未提到自己在1933 年加人了觉卫军的骑兵队,1944年成为觉卫军军官,身穿臂章上有“5” 字符的党卫军制服 , 头戴骷髅头标志的军帽 。
评语:@7月5日晚上,摩德尔的部队在波尼里以西突入苏联的第一道防御地带达8千米(6英里),正面宽度接近15千米(12英里)。但是,德军因此也损失了其20%的装甲部队,投入的300辆战车和突击炮大约损失了200辆,伤亡人数更是逼近2万。德军第9军团司令部以审慎乐观的态度来看接下来的战事:第一天战况良好,尽管红军的抵抗非常顽强,其阵地也正如摩德尔的侦察兵所报告的那样不易攻破。苏联所期待的消耗战正在展开。一位评论家如是描述:“敌军对每一处的进攻都早有防备,每一处的防守都坚如磐石。对方早已预料到这次进攻,每一个苏联战俘的供词都能证实这一点。” @陷入泥沼或触雷瘫痪的装甲车成了苏联炮兵的活靶,这正是在此埋设地雷的目的。炮弹如狂风暴雨倾泻而下,由于视野开阔,给德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尤其是工兵。在接下来的混乱中,德军损失了大约36辆豹式战车。这样混乱的局面几乎超出了德军工兵可以处理的极限,他们疯狂地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才清理出一条道路可使战车继续向前,去支援士气颓靡的步兵。有意思的是,当战车可以往前推进时,一个“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的炮兵军官如此评论:“我们的战车呢?……它们陷在泥地里动弹不得……突然之间战车出现在我们后面,越来越多的战车:它们的炮管很长,是一种全新的型号。哦,好耶,是新型豹式战车!结果,战车又遇上同样的情形,我们的热情随即又跌到了谷底。” ———- ——-———- ——-———- ——-———- ——-———- ——-———- ——- @如果普罗科洛夫卡的战斗真如柯涅夫所描述的那样,是“德军装甲部队的哀歌”,那么“卫城作战”就标志着苏联空军时代的到来。自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空军第一次与德国空军几乎势均力敌,尽管离最终的胜利尚有很长一段路,苏联空军已令希特勒的空军折了双翼,并且重新掌握了本国领空的主导权。 @ 7月8日,在炙热的烈日下,第20装甲师的掷弹兵们在萨摩都罗夫卡村附近陷入了苦战。不到一小时,第112装甲掷弹兵团第5连的所有军官都已阵亡或负伤。尽管如此,掷弹兵们仍然穿过农田,夺下战壕并且挖掘新的工事。这次行动打掉了几个营。 对面的斜坡上是苏联第3战防炮旅。此外,T-34战车都进入地下掩体。他们的侧翼由一支步兵营掩护,该营装备了战防枪,尽管结构简单,但在近距离同样对战车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向前冲过几百码之后,德国掷弹兵纷纷趴在地上动弹不得。苏军几百门火炮都集中在这一块狭小的区域,根本没有办法穿越。只有战车能在这火网中前进。 “苏联炮兵任由它们驶至500码,然后是400码。在这个距离下,即使是虎式战车也无法在苏联战防炮的攻击下幸免” ———- ——-———- ——-———- ——-———- ——-———- ——-———- ——- @ 1943年7月13日,这是攸关第三帝国命运的一天。希特勒找曼斯坦和克鲁格到他东普鲁士(East Prussia)的总部——“狼穴”(Wolfsschanze)——举行会议。 英美联军登陆西西里之后,盟军入侵欧洲南部其他地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希特勒以一段简单的声明迎接南方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的司令官:“我必须防止这种事发生。因此我需要派部队到意大利和巴尔干。既然除了将第1装甲师从法国调往伯罗奔尼撒半岛(Peloponnese)之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抽调部队,我们只好从库尔斯克前线抽调。因此,我不得不取消‘卫城作战’。”
评语:@苏联的军事哲学是:只有坦克和大炮(及其操作人员)是真正宝贵和需要善加对待的战争资源,步兵只是用来填充战线的“铅笔”。只需要数量不需要质量。苏联方面军作战日志的记录员,每天都认真写下坦克的数量变化,对步兵战力的多寡却漠不关心。对步兵素质的低要求,倒成了俄国人的某种优势:即使在后方人力逐渐枯竭的情况下,至少还能保证步兵的补充速度。反正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立刻弄来当步兵。 ———- ——-———- ——-———- ——-———- ——-———- ——-———- ——- @切尔卡瑟战役实际上是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国装甲部队最大规模的一次集结,聚拢了全德国大部分的装甲精英,重型坦克的投入比率甚至远远超过了库尔斯克会战。而这些重型坦克依然占据着绝对的技术优势——这种优势仅限于装甲坚固和火力强大之类。德国重型坦克容易出故障和战场通过能力有限的劣势也暴露无遗。作为一次仓促展开的反击战,德国装甲部队的战备率低下得可怕。10个装甲师连同一些独立营团,同时能用的坦克和强击炮,战役期间竟然没能达到400辆。当然苏军的情况也同样尴尬,各坦克部队投入战斗时就已经呈严重缺额状态。 @切尔卡瑟战役后,俄国军队的一些固有弱点将被克服。将投入真正可以和德国重型坦克正面较量的T-34/85坦克和“斯大林2”坦克,结束自1943年以来德军保持太久的坦克技术优势。苏联军队的兵力和武器数量优势也会更大(这得益于曼施坦因等人放弃的大量地盘),会有更好的通讯能力、指挥能力。甚至俄国步兵也将在1944年夏季之前接受相对凑合的训练。这样俄国人就能连续取得真正围歼德国重兵集团的重大胜利——比切尔卡瑟更货真价实的一系列胜利
评语:@曼施坦因:希特勒缺乏经验的军事能力,而这是他用直觉代替不了的 @1941年6月22日突袭,完全达成战略突然性。 第二天战果却未及预期,原因既不是敌人的动向,也不是我军队伍和指挥官的失误,而是此前未能预料的地形困难程度。 ———- ——-———- ——-———- ——-———- ——-———- ——-———- ——- @希特勒有个怪癖,就是最喜欢夸大战局的局部危机,并且借此机会干涉战役指挥。 @德军可以在扫荡行动或者必要的时候以战术突破达成包围敌军的意图。在这2种情况下,突破的不对都要冒着被敌人反包围的危险,希特勒难以忍受这样的风险。但克劳塞维茨对此包围行动的评论仍然使用:“我们现在讨论的夺取彻底胜利······而不是仅仅赢得一场战斗。要夺取这样的大捷,要么就实施迂回包抄,或者从敌军后方实施进攻,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决定胜负的条件” @1941.8.18-22 基辅,而不是莫斯科。 希特勒提出这个战役目标钱曾经多次提出又自我否定。即将来临的战役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莫斯科以及拱卫莫斯科的军队,而是“夺取克里米亚,夺取顿巴斯工业区和煤矿产区,并且切断高加索石油”。 这一局面恰如克劳塞维茨所说:“真正伟大的功绩并不是制定一个出色的战役计划,最困难的在于作战过程中,坚定的贯彻我们为自己制定的原则。” 实质上,根据这些命令,德军不仅按计划歼灭苏军第5集团军,而且还在嫉妒切尔卡瑟-罗姆地区内包围了苏军另外3个集团军。这是最大的包围圈,尽管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在德国战役计划框架中,这一次要行动却吞噬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导致的军无法占领莫斯科,这才是德国最初的战役目标。 ———- ——-———- ——-———- ——-———- ——-———- ——-———- ——- @得承认,希特勒打算1年之内政府苏联的企图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的军在冬季来临前,在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以西停止进攻,还可以说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 @欧根亲王的名言,曾经腓特烈印象深刻:不断反思你自己的技艺、你所承担的任务,同时借鉴那些名将的表现。这是提高思考问题的反应速度的唯一方法,因为需要在特殊的情况下立即做出决定,而且还要做出恰当的决定。
评语:@1943-45美国驻莫斯科大使埃夫里尔·哈里曼: 作为战争领袖,斯大林……很受民众的爱戴,他这个人能够把苏联团结在一起,这毫无疑问……我认为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斯大林死后发生的一切,没有什么能够让我改变这个看法的……我想强调的是,我对作为国家在危难时期的领袖的斯大林抱有崇高的敬意,这种危难时期属于那种一个人就可以造成很大不同的历史时刻。这绝不会减少我对他的残酷行为的反感;但是,我必须向你说明,他另外还有建设性的一面 @在哈里曼看来,斯大林思想敏锐,但绝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个精明圆滑、注重实际的人,他知道怎样利用权力杠杆取得满意的效果。斯大林喜欢在谈判中直来直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软硬兼施;尽管如此,他作为个人还是非常随和的。在社交场合,斯大林对每个人都会表示关心,会跟每个人干杯,但他不像他的某些副手,他从来不会喝醉或失去自我控制: 他理解细节和对细节施加影响的能力都非常强。他对整个战争机器的需要非常敏感……在与他进行谈判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他对情况极为了解。他对于他认为很重要的那种类型的装备非常熟悉。他知道他所需要的枪炮的口径,知道他的道路和桥梁可以承载的坦克重量,知道他需要用来制造飞机的金属类型的细节。这些都不是官僚的特点,而是一个有着超强能力与精力的战争领袖的特点 @一种常见的看法是,尽管斯大林的统治总体上是极其可怕的,但他作为独裁者的缺点成了他作为战争领袖的优点。例如,理查德·奥弗里在他的经典之作《同盟国为什么赢了》中,对斯大林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斯大林用强大的意志影响着苏联的战争努力,激发起周围人们的斗志并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在此过程中,他要求他的受到围困的人民做出巨大的牺牲,而他们也做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他为中心形成的个人崇拜,使他在战时具备了这样的号召力。很难想象,当时的其他任何苏联领导人能够让全体人民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斯大林崇拜对于苏联的战争努力来说是必需的,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对战时体制的残酷性的揭露不应该使我们无视这样的事实:为了胜利,斯大林对苏联的掌控可能利大于弊 ———- ——-———- ——-———- ——-———- ——-———- ——-———- ——- @当时已经60多岁的斯大林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在整个战争期间,他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对他的下级的要求也一样。他的总参谋部的军官们每天要向他汇报三次战略形势。他要求汇报准确无误,而且他能够迅速发现其中前后矛盾和错误的地方。他对于事实、姓名和面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乐于倾听意见,但要求提出意见的人紧扣主题、简明扼要 @ 1945年3月,在对来访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的讲话中,斯大林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德国和德国人的憎恨: 现在我们在痛揍德国人,而许多人都认为德国人永远没有能力再对我们构成威胁了。事情不是这样的。我憎恨德国人。但这不应当蒙蔽一个人对德国人的判断。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当然还包括优秀而勇敢的士兵。要消灭德国人是不可能的,他们还会存在下去。我们在跟德国人战斗,并且要战斗到底。但是我们也必须记住,我们的盟友会尽力拯救德国人,会跟他们达成协议。我们对德国人不会心慈手软,但我们的盟友会。所以我们斯拉夫人必须做好准备,防止德国人再次起来侵略我们。 ———- ——-———- ——-———- ——-———- ——-———- ——-———- ——- @在1939年9月7日与共产国际领导人格奥尔吉·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的会谈中,斯大林披露了他自己对这场战争以及对波兰问题的考虑: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集团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战争……目的是重新划分世界并统治世界!在我们看来,它们互相残杀、彼此削弱没什么不好。最好是借德国之手去动摇那些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希特勒在动摇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尽管他既不理解也不想这样干……我们可以设法让双方互相争斗,并且让他们打得尽可能猛烈些。互不侵犯条约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德国。下次我们会鼓动另一边……以前……波兰是一个不受外国控制的民族国家,所以,革命者保卫它,防止它被瓜分和奴役。现在,[波兰]是一个法西斯国家,它压迫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等等。在目前的形势下,该国的灭亡将意味着要与之斗争的资产阶级法西斯国家又少了一个!由于波兰的溃败,我们把社会主义体制扩展到新的领土和居民中有什么不好呢? @正如在战争中担任帝国总参谋长的陆军元帅阿伦·布鲁克(Alan Brooke)后来提到斯大林的那样: 斯大林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只考虑事实……计划、假设、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这些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但他总是准备好面对现实,即使是在不愉快的时候。 ———- ——-———- ——-———- ——-———- ——-———- ——-———- ——- @ 1945年3月,他告诉来访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说: 大家都在赞扬我们红军,是的,它应该得到这样的赞扬。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客人将来不会对红军感到失望。问题在于,红军现在有将近1200万人。这些人远远不是天使。战争已经使得这些人的心肠变硬了。他们中许多人已经在战斗中跋涉了2000公里,从斯大林格勒到捷克斯洛伐克的中部。他们一路上见到了太多的让人悲伤的事情,见到了太多的暴行。因此,如果我们的人在你们的国家行为不当,不要感到奇怪。我们知道,有些没什么头脑的士兵的行为是丢人的,他们纠缠并侮辱姑娘和妇女。让我们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朋友现在就知道这一点,这样他们对红军的赞扬就不会变成失望了” 1945年4月,在跟铁托和南斯拉夫的同志们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斯大林说得就更直白了: 你们当然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你们明白人的灵魂、人的心理是个多么复杂的东西?那么,好吧,想象一下,一个人从斯大林格勒打到了贝尔格莱德,离开了自己遭到蹂躏的故土有几千公里,跨过了自己同志和最亲爱的人的尸体。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正常的反应?在有过如此可怕的经历之后,他找女人有那么糟糕吗?你们把红军想得太完美了。而它并不完美,也不可能是完美的……重要的是它在跟德国人战斗… ———- ——-———- ——-———- ——-———- ——-———- ——-———- ——- @与波兰共产党领导人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的会谈中,斯大林对自己的西方盟友公开表示了不满: 不要相信在英国人和美国人之间存在分歧。他们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他们的情报人员在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从事反对我们的活动……他们的特务在到处散布消息,说现在随时都会跟我们爆发战争。他们是在胡说;我完全可以肯定,绝不会发生战争。他们没有能力对我们发动战争。他们的军队已经被和平鼓动解除了武装……决定过去这场战争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军队。他们的情报活动的目标是这样的:首先,他们在试图恫吓我们,想要迫使我们在有关日本、巴尔干和赔偿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上做出让步。其次,[他们想要]把我们与我们的盟友——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拆散开来……再过30年左右,他们是不是想再来一场战争,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尤其是美国。它在大洋的彼岸,对战争的后果毫不在乎。他们放过德国的做法就证明了这一点。放过侵略者就是想要另一场战争 @1945年11月,因为莫洛托夫允许在苏联发表丘吉尔的讲话,斯大林批评他说: 我认为发表丘吉尔称颂苏联和斯大林的讲话是错误的。丘吉尔需要用这些颂辞来减轻他的犯罪感并掩饰他对苏联的敌意,尤其是要掩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和他的那些来自工党的门徒们是英美法反苏集团的组织者。我们发表这一类的讲话,只是在给这些先生们帮忙。我们现在有相当多的高级官员一得到丘吉尔、杜鲁门、拜恩斯的夸奖就愚蠢地欣喜若狂……我认为这种态度是危险的,因为它扩大了外国人在本国的影响。必须与对外国人的奴颜婢膝进行坚决的斗争。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发表这一类的讲话,我们就只能培养奴才和摇尾乞怜的人。苏联的领导者用不着外国人的夸奖,这一点不用我说。就我自己而言,这类夸奖只会让我心烦 @可以把斯大林对莫洛托夫和米高扬的指责,与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记载的他对自己政治局同志的一段被广泛引用的话联系起来:“你们就像小猫一样瞎了眼,要是没有我,帝国主义者就会把你们掐死。” ———- ——-———- ——-———- ——-———- ——-———- ——-———- ——- @他告诉周恩来,“朝鲜的这场战争已经暴露出美国人的弱点。24个国家的军队不可能把朝鲜的这场战争长期打下去,因为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在这件事上也不可能指望取得成功。”这是在失败面前的典型的斯大林式的大话。他还以同样的语气继续说道: 美国人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在朝鲜战争之后。毕竟他们的实力主要在于空中力量和原子弹……美国不可能打败小小的朝鲜。在跟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必须要坚定……已经两年了,美国还是不能征服小小的朝鲜……他们想要征服世界,却连小小的朝鲜也征服不了。这些美国人打仗真是不行。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之后,他们已经失去了从事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他们在把希望寄托在原子弹和空中力量上。但靠它们是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要赢得战争需要步兵,而他们没有步兵;他们现有的步兵又不经打。他们现在在跟小小的朝鲜作战,而美国国内的人民已经在哭泣了。如果他们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会怎么样呢?到那个时候,也许每个人都会哭泣吧 @ 温斯顿·丘吉尔:“斯大林总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睿智、冷静、对事情不抱幻想……是个讲话直截了当甚至有点生硬的人……带有那种能够化解问题的幽默感,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印度大使梅农来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斯大林的“朴素、精明和无情”: 他的一切都很朴素——他的衣着、房间、举止、说话的方式……这是一个靠他的意志……为共产主义保住了苏联、为世界保住了共产主义的人;要是没有他,无论是苏联还是共产主义都抵挡不了希特勒的进攻。这是一个不仅在他自己的国家,而且被世界各地的无数人民都当作“一切进步人士的领袖和导师”的人;他的肖像在每一个俄罗斯家庭都占据着圣像的位置;在苏联,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的听众都会起立鼓掌欢呼,经久不息;迄今为止,过度的赞扬对他来说就如同水溅在鸭背上一样不起作用,没有留下炫耀或装腔作势的痕迹。尔泰在流亡多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受到了一群崇拜者的欢迎。当有朋友问他对于成为人民的偶像是否感到高兴的时候,他回答说,“是的,可是当我的头颅出现在断头台上的时候,也会有同样多的人来”。斯大林也会毫不犹豫地表达这样的想法。这令我想到他的第二个品质……他的精明,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说话的时候,同样也表现在他沉默的时候。他谢绝参与我们有关解决朝鲜问题甚至是一般有关朝鲜问题的讨论……也许他觉得他已经到了只考虑根本问题,而把细节问题交给自己心腹部下的阶段……他的无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两次提到道德说教对恶人毫无作用。甘地说的“心灵的转变”对斯大林毫无意义。当斯大林引用农夫拒绝感化狼的隐喻时,他指的也许正是甘地执着于对道德因素的考虑。我打电报给我的政府说,这代表着斯大林哲学的本质 @特勒也承认斯大林在决定战争胜负方面的重要地位。 “与丘吉尔相比,斯大林是个巨人,”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夕,希特勒私下里对戈培尔说,“除了几本书和议会里的油腔滑调的演讲之外,丘吉尔的一生拿不出什么可以给人看的东西。斯大林就不同了。抛开他信奉的原则不谈,他对一个1.7亿人口的国家无疑是进行了整顿,使之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做好了准备。如果斯大林有朝一日落到我的手里,我有可能会饶他一命,也许还会把他流放到某个疗养胜地;如果是丘吉尔和罗斯福,就会被绞死。”
评语:@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投入德国国防军,大举入侵苏联,行动代号〝巴巴罗萨” ,力图击败苏联红军,征服这个国家,推翻约瑟夫• 斯大林 的政权。6月22日至7月10日间,德军深入苏联国士500千米,击毙或俘 虏 100万名红军士兵,前出到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西岸,这样一来就实现 了 “ 巴巴罗萨计划” 的首要设想:若能抢在红军撤至两条河流后方安全处之 前 击败 并歼 灭其 主 力, 第 三帝 国 就 赢 得 了胜 利。 苏 联 红 军 现 在 已 经被 “ 打垮 〞,希特勒和大多数德国人都预计几周内就能赢得全面胜利。 然而,斯摩棱斯克地域的后续战斗挫败了德国人速胜的企图。渡过 西 德维纳河和 第聂伯河后,德军遭遇了苏军五个新饼集团军,这令他们猝不及 防 。经过一番激战,德国人歼买了其中两个集团军,重创了另外两个,并 将 三个集团军的残部包围在斯摩校斯克地域,但他们未能 迅速赢得胜利。 相反,在莫吉廖夫和斯摩校斯克陷入合围的苏军拒不投降,7月、8月和9月初 ,他们一直在顾强抵抗,苏军先投入五个,随后总共投入七个新动员的集团军,发起两场大规模反攻,以一场场反冲击和反突击削弱德军的力量和意 志 。虽说人员和装备损失巨大,但苏军这些激烈的行动导致 “ 巴巴罗萨行动〞偏离了原定方向,甚至没等斯摩校斯克地域的战斗结 束,希特勒便推迟 了 向莫斯科的进军,命令他的军队转身向南,在基辅地域打击“ 更容易得手 的目标〞。德国军队在斯摩楼斯克的〝脱轨” ,最终成为“巴巴罗萨行动”的 关键转折点 ———- ——-———- ——-———- ——-———- ——-———- ——-———- ——- @在写给盟友墨素里尼的一封先知先觉的信中,就连希特勒也开始意识到苏联令人敬畏的实力和龙大的资源,以及苏军士兵狂热的英雄主义,他得出结论,德国再也不能推迟进攻,“否则我们就将输掉这场战争” ———- ——-———- ——-———- ——-———- ——-———- ——-———- ——- @ 苏军坦克部队没能蔬得胜利不是因为装备或武器欠佳,而是指挥员能力 不 够所致,他们缺乏机动战的经验。旅、师和军级指挥员根本无法解决作战任 务。在很大程度上,这涉及各兵种的协同 @中 央 集 团 军 样 渡 过 第 聂 伯 河 并 深 入 斯 摩 校 斯 克 地 域 , 是 该 集团 军 群 在 边 境 地区嬴得惊人的胜利并迅速前出到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的一个合理延续。 在 博克看来,第7、第18装甲师在列佩利和先诺地域轻而易举地击败苏军机械 化 第5、第7军同样令人鼓舞,因为这场战斗几乎没有延误霍特和古德里安装甲 集群的推 进。 不过,这些胜 利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苏军五个新镜集 团军出现在 西 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东岸给德 军各指挥部(如果不能说柏林的话)造成的震惊。根据“巴巴罗萨计划” 的预测,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另外,苏军这些新 镜力量的 出现, 也表明实现“巴巴罗萨计划” 的目标需要从事更多战斗。更糟 糕 的是,德军到达这些河流防线时,铁木辛哥诸集团军的积极应对也令德军指 挥官们深 感意外。铁木辛哥的〝反攻〞虽然拙劣且无效,但还是给德军官兵留 下 了深刻印象。不过,霍特和古德里安辖内力量随后轻松奔向斯摩棱斯克地域 的事实,致使大多数德军官兵 仍将 第聂伯河西面和东面的战斗视为不过是通往黄 斯科和最终 胜利途中的 “ 诸多障碍” 之一而己。 从 苏联人 的角度看,铁 木辛 哥沿第聂伯 河构设的防御已无可挽回地被敌人 撕碎,西方面军彻底陷入混乱,他现在面临着挽救辖内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 某 处恢复一道稳定防线的艰巨任务,只有获得大本营的积极协助,他才能做到 这一点。铁木辛哥凭直觉意识到,斯摩校斯克的战事决定的可能不仅仅是西方 向 总 指挥 部的 命 运, 也 许 还 包 括 苏 联 的 气 数 ———- ——-———- ——-———- ——-———- ——-———- ——-———- ——- @ 巴巴罗萨行动” 头七周,希特勒的军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毁灭性浪潮席 卷苏联广阔的边境地区。7月中旬,虽然德国军队似乎仍能保持其前进势头, 但 在如此遥远的路程上几乎持续不桥的战斗给其部队造成的耗损不断侵蚀其实 力,导致这股洪流的势头明显减弱。总之,苏联辽阔的领士,红军和民众频频实施的殊死抵抗,逐渐给德国侵略者造成严重损失。斯摩棱斯克地域激烈的拉 锯 战期间,这些因素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希特勒、他的高级指挥官们和德 军 官兵对此心知肚明,越来越焦虑的德国人竭力证明他们的闪电战并未结束。 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有充分的理由为德军迄今为止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并乐 观 地认为仍能实现既定目标。截至7月15日,莱布的北方集团军群已渡过卢加 河下游,离列宁格勒仅98千米,五天前,芬兰人加入希特勒的“圣战” ,在卡 累利阿地峽和拉多加湖北端发动进攻。因此,德芬军队现在从南北两面对以列 宁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构成致命威胁。沿至关重要的莫斯科方向,博克的中 央 集团军样儿乎将苏军三个集团军大部和铁木辛哥西方向总指挥部的核心力量 包围在斯摩校斯克地域,他的装甲矛头位于斯摩楼斯克以东50千米的亚尔采沃处,距离莫斯科322 千米。南面,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位于基辅西部门 户,淮备在乌曼地域围歼另外两个苏军集团军并攻向第聂伯河弯曲部。 ———- ——-———- ——-———- ——-———- ——-———- ——-———- ——- @德国人对7月份作战行动的结果深感失望 ,特别是对没能全歼被围的苏年部队这一点: 一大群俄国人被包围在斯摩校斯克地域。两个野战集团军......守住包围 圈 的三面,同时,我们的坦克在亚尔来天附近封锁包围国出又。这场行动叉一 次 没能取得成功。俄国军队在夜间突出包国圈向东逃窜 苏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的殊死防 御和进攻行动,也在物质和心理方面给 德国军队造成了沉重 打击。除大幅增加德国人的伤亡外,苏军持续不断的行动 还牵制并消耗了中央 集团军群辖内部队,特别是其装甲和摩托化师。在这段时期提交的一份关于战斗影响的报告中,博克写道: 我 现 在 被 迫 将 集 团 军 群 预 备队 中 尚 具 战 斗 力 的 师 悉 数 投 入 战 斗 ...... • 我 们 需 要 投 入 每一个士兵......尽管损失严重...... 敌人每天都在数个地段发起进攻,因而到目前 为止,根本无法重组部队并前调预备队。如果我们不能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个地方对 俄国人施以毁灭性打击,冬季到来前完成彻底消灭他们的任务会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湿韦尔、斯摩校斯克、罗斯拉夫利的斗争给铁木辛哥和苏联大本 营留下的印象完全不同。在他们看来,虽然红军丢失了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沿 岸预有准备的防御,也没能遏止德军攻占湿书尔、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 利,但他们设法救出了四个集团军(第16、第19、第20、第22 集团军)被围部 队 大部,并沿从大卢基南延到斯摩楼斯克以东,再延伸至布良斯克以西杰斯纳 河的整条战线重新建立起一道坚固而又连费的防线。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 中,他们给中央集团军群辖内部队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对其装甲师和摩托 化师的步兵力量。简言之,大本营确信,发起更大规模猛烈反攻的决定正在奏 效。另外,鉴于红军尚有大批未投入战斗的预备队集团军,以及德军实力显而 易 见地日趋虚弱,大本营决心继续以消耗战对付中央集团军群,而且坚信自身力量最终能遏止,甚至可能歼灭博克集团军群 ———- ——-———- ——-———- ——-———- ——-———- ——-———- ——- @8月份第三周结束 时,斯摩校斯克以东战线的情况变 得极其危急,以至于博克在日记中写道: 现在看来, (东部战线)坚守不了太久。我被迫将辛辛苦苦拼凑起来的预 备力量分散出去,希望在我战线后方发起的进攻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安全,以 免 防线遺突破。赢 得诸多胜利后,倘若东线战役的良机在我集团军群修淡的防御作战中 悄 然流失,这不是我的责任 @希特勒不愿冒险突破苏军看 似最强大的防御径直奔向莫斯科,而是选择对方抵抗较弱、己方损失较小的路 径,对苏军沿西方向防御之侧翼遂行打击。8月份第三周结束时,虽然博克、古 德 里安和其他高级将领强烈反对,但希特勒的决定正在取得重大战果,这首先是 因为元首赢得了这场猫鼠游戏。此时,古德里安不仅打垮中央方面军, 还构 成 将预备队方面军与据守基辅接近地的西南方面军隔开的威胁。与此同时, 第3 装 甲集样的施图梅集群以低廉的代价给铁木辛哥西方面军右翼造成严重破 坏, 重 创苏军第2集团年,并迫使第20集团军停止参加西方面军雄心勃勃的反攻
评语:@曼施泰因是个大胆而又精于计算的战略家,他很清楚,只有在进攻的最初几周内彻底打垮俄国人,这场被称为“巴巴罗萨”的战争赌博才有可能获胜。他知道他的前辈克劳塞维茨早已知道的事实:这个广袤的国家不可能被征服和占领。充其量有可能做到的是,通过突然袭击,对这个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实施迅速而又猛烈的打击,推翻其政权,打垮这个国家的领导层,从而瘫痪其庞大的军事潜力。这是唯一有可能使战争获胜的办法,否则,这场战争在当年夏天就可能输掉。 @这场战争的头几天已经提供了一个经验和警告:只要采用突袭瘫痪敌人的指挥系统,胜利就将是必然的;反之,只要敌人获得实施抵抗的时间,他们的士兵就会顽强地战斗到底 @很久以前,古德里安将军曾制订下装甲战基本戒条:“集中,不要分散!”曼施泰因如今添加了第二条:“一支深入敌后的装甲部队,其安全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机动。” ———- ——-———- ——-———- ——-———- ——-———- ——-———- ——- @ 朱可夫元帅在1949年曾说过这样一番后,显然是在一次演讲中:“德国人估计,被他们歼灭的苏军部队总数达到了330个师。他们认为我们手上已没有可用的预备队,并据此认为在莫斯科只会遇到由工人仓促组建的民兵队伍。这就是希特勒孤注一掷,发起对我们首都的最终攻击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我可以透露一个重要的细节,迄今为止这一直是个秘密。据称被歼灭的330个师的报告是我们故意抛出的,通过一个中立国家的武官交给了德国,我们知道这位武官与德国情报机构有联系。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希特勒反对他的总参谋部。据我们所知,德国的那些将领都建议部队应该像1914年那样,就地掘壕据守,以便过冬。 可是,对我们有利的是,德国人不应该放弃他们对莫斯科的意图,而应该继续前进至平坦的森林地带,我们在那里能给他们造成最终的失败。 斯大林同志完全支持我的这个看法,他甚至准备冒上首都失陷的风险。因此,一连四天,我们在莫斯科郊外只投入了民兵部队参与战斗。德国人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只剩下这些民兵部队来对抗他们经验丰富、屡战屡胜的部队了。 @朱可夫在对苏军军官的一次讲话中说:“德国人在莫斯科的失败是因为他们没能确保足够的、规格合适的火车,以便将物资和预备队不受冰雪和泥泞妨碍,大量运送至前线。莫斯科地区拥有全苏联最好、最全面的铁路网。” ———- ——-———- ——-———- ——-———- ——-———- ——-———- ——- @列宁格勒是俄国欧洲部分的一颗宝石。普希金在一首诗中曾说过:“诺夫哥罗德是父亲,基辅是母亲,莫斯科是心脏,圣彼得堡则是俄罗斯帝国的头颅。 @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大帝也表达过这个意思,他曾说过:“将军们需要的不光是勇气,还必须有点运气。 @“德军统帅部最大的错误是,列宁格勒只是在夏季被围困了。最大的自然障碍,例如湖泊、河流以及沼泽,在夏季成了德军合围部队的组成部分,但在冬季,随着拉多加湖和涅瓦河的结冻,它们却成了出色的交通线及包围圈上巨大的缺口。通过这些缺口,补给物资和援兵可以在冬季的几个月中被运入城内。另外,在东面,只要芬兰人不越过卡累利阿地峡的旧边境,列宁格勒就还保留着一条50英里宽的通道,直通拉多加湖。结果,国防委员日丹诺夫得以在冰冻的拉多加湖上构建起一条“生命之路”——包括公路和铁路支线,与摩尔曼斯克铁路线相连接。沿着这条冰上生命线,列宁格勒从拉多加湖的东岸获得了补给。突然,列宁格勒已不再是被封闭的状态:德国人的包围圈被“冰将军”打破了!” ———- ——-———- ——-———- ——-———- ——-———- ——-———- ——- @ “恭喜我吗?可为了什么呢,大将先生?”曼施泰因惊奇地问道。布施故意停顿了片刻,然后读出了他刚刚从元首大本营收到的电报:“冯·曼施泰因将军出任第11集团军司令,本命令立即生效。” 第11集团军!这意味着战线的最南端,也是“南方”集团军群的最南端。几个小时前,第11集团军司令冯·朔贝特大将搭乘的鹳式侦察机试图迫降,结果落在俄国人的一片雷区中。朔贝特和他的飞行员被炸成了碎片。 曼施泰因怀着复杂的心情接受了这一任命。集团军司令,这当然是一名军官职业生涯的最高成就,但出任集团军司令也意味着对亲自指导一线部队的放弃:曼施泰因依然对亲临指挥野战部队情有独钟” @曼施泰因,这位冷静、清醒的战略家,立即意识到上层对第11集团军的要求太多了。尽管他接手的是一支出色的部队,他知道自己麾下的师都很好,也最具自我牺牲精神,但无法指望部队能完成远远超出他们能力的任务。 ———- ——-———- ——-———- ——-———- ——-———- ——-———- ——- @1941年12月20日,忧心忡忡的古德里安飞往东普鲁士的元首大本营,去谒见希特勒。古德里安想说服他批准将德军防线后撤至更为有利的位置,如果必要的话,就大幅度后撤 @ 希特勒激情四溢地试图说服古德里安:“就算我批准撤退,部队也无险可据。他们会一路奔逃。霜冻、厚厚的积雪以及结了冰的道路意味着重武器先被抛弃,接下来,他们连步枪也会丢掉,最后,他们什么也不会剩下。不,必须守住阵地。交通要道和补给中心必须像要塞那样被守住。部队必须原地据守,他们应该挖掘阵地,不得后撤一步。” 古德里安回答道:“我的元首,俄国的地面现在已冻结到四英尺深,没人能在那里挖掘战壕。”“那您就应该用迫击炮在地面上炸出弹坑。”希特勒反驳道,“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在佛兰德斯所做的那样。” 古德里安再次试图纠正希特勒:“佛兰德斯的地面比较软,可在俄国,地面硬得像石头,炮弹造成的弹坑不超过四英寸深,大小像个洗脸盆。另外,各部队既没有足够的迫击炮,更重要的是,也没有多余的炮弹供他们进行这样的尝试。我的部队里,每个师只剩下四门重榴弹炮,每门炮不到50发炮弹,而要守卫的前线却宽达20英里。”没等希特勒插话,古德里安继续说道:“在这种不适宜的地形上进行阵地战,将会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消耗战。我们将损失大批的军官和士官,我们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而得不到任何好处。这些损失将是无可弥补的。 “狼穴”的希特勒掩体内,一阵死一般的沉寂。希特勒也沉默了。随即,他凑近古德里安,用恳求的语气说道:“难道您认为弗雷德里克大帝的掷弹兵自己愿意阵亡吗?但国王有正当的理由要求他们付出牺牲。我认为我也有正当的理由要求每一个德国士兵牺牲自己的生命。” 古德里安立即意识到,希特勒抛出这个夸张的对比,只是为了回避问题。古德里安所谈的不是牺牲,而是无谓的牺牲。因此,他平静地说道:“我们的士兵已经证明,他们愿意付出牺牲。但这种牺牲的要求应该在最终证明是合理的情况下才能被提出。我看不出其合理性,我的元首。” 从在场人员脸上惊恐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认为希特勒就要发作了。但他没有。他反而以近乎轻柔的声音说道:“我知道您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您是如何身先士卒率领部队的。但正因如此,您所看见的东西都受到距离太过靠近的影响。您对部下太过同情,以至于丧失了判断能力。在较远的距离上,看问题会更加清晰。为了守住前线,任何牺牲都不值一提。因为,如果我们守不住防线,中央集团军群的各部就将丧失。 ———- ——-———- ——-———- ——-———- ——-———- ——-———- ——- @读到第6集团军作战参谋长的电文时,冯·曼施泰因元帅意识到,毫无疑问,第6集团军再也无法执行任何军事行动了。曼施泰因写道:“鉴于该集团军已不再能牵制任何数量可观的敌军部队,我在1月24日通过电话与希特勒进行了一番长谈,试图让他批准该集团军投降,不幸的是,这完全是徒劳。这一刻,直到这一刻,第6集团军牵制敌军的任务结束了。这一行动挽救了德国的5个集团军。 @“曼施泰因试图用电话所做的事情,冯·齐策维茨少校则想通过与希特勒的当面会晤来完成。按照陆军总司令部的命令,齐策维茨于1月20日飞出了包围圈。1月23日,蔡茨勒将军带他去见希特勒。这次会晤非常重要。以下是齐策维茨本人对此的记述: 我们到达元首大本营后,蔡茨勒将军立即被叫了进去,我则在接待室里等待。过了一会,门开了,我被叫了进去。我报到后,希特勒走过来迎接我,并用双手紧紧握住我的右手,说道:’您来自一个悲惨的环境。’宽敞的房间里灯光昏暗。壁炉前是一张大大的圆桌,桌子周围摆放着靠背椅,右侧还有一张长桌子,上方点着灯,桌上摊放着一张巨大的东线态势图。后面坐着两名速记员,以便将会议上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来。除了蔡茨勒将军,在场的只有施蒙特将军和空军及陆军的联络官。希特勒示意我坐在态势图旁的一张凳子上,自己也在我对面坐了下来。其他人则在屋内的黑暗处落座。只有陆军联络官站在地图桌的另一端。 希特勒开始说话了,一次次地指着地图。他谈起了一个设想,派一个配备着新式坦克(豹式坦克)的装甲营直接发起进攻,冲向斯大林格勒,用这种方式运送补给,并为第6集团军提供坦克增援。我听得目瞪口呆。一个装甲营将发起一次成功的进攻,跨越数百英里强敌据守的土地,完成一整个装甲集团军都未能完成的壮举。希特勒的话头中断时,我趁机描述起第6集团军的艰苦状况。我列举了事例,读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纸条上记录的数字。我谈到了饥饿、冻伤、不充足的补给以及被抛弃感;还谈到了伤员和缺乏医疗用品。最后,我这样说道:‘我的元首,请允许我指出,斯大林格勒的士兵们已无法奉命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了,因为他们既没有进行战斗的体力,也没有最后一颗子弹了。’希特勒惊讶地注视着我,但我感觉到他已明白了我的意思。然后他说道:‘一个人恢复起来非常快。’这番话说完,我就被请了出去。
评语:@“在理念之战中,被杀害的却是人。 ——斯坦尼斯瓦夫·耶日·莱茨(Stanisław Jerzy Lec)” @中立几乎总是帮助侵略性的食肉动物,而不是受害者。正如印度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V.K.克里希南·梅农(V.K.Krishna Menon)曾经讥讽道:“从来就没有所谓积极的中立,就像没有吃草的老虎。” ———- ——-———- ——-———- ——-———- ——-———- ——-———- ——-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德军的攻势虽然被遏制,但还没有彻底失败。此役之后,德军再也没能发动过一次目标明确、可持续的进攻。正如一个战场生还者约阿希姆·维德尔(Joachim Wieder)所说:“第6集团军在夏季向伏尔加河挺进,对胜利充满信心!如今它的残骸被暴风雪吹得七零八落。这群士兵曾经是骄傲的征服者,踏遍了整个欧洲。他们来自德国各地,却注定要在遥远的土地上毁灭,默默地忍受着痛苦。他们步履蹒跚,可怜巴巴地度过东线的残暴严冬。” ———- ——-———- ——-———- ——-———- ——-———- ——-———- ——- @“炼金术士们在寻找黄金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他许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阿瑟·叔本华” @ 二战期间的六位主要领导人中,只有轴心国的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遭遇过暗杀,其中许多阴谋来自他们自己的军队。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在被解除职务前夕,描述了元首已经变得多么孤立:“希特勒……认为在办公桌后面的自己比站在前线的指挥官看得更清楚。他忽略了一个事实:过于详细的军事态势图上标注的很多内容显然已经过时了。而且从他所处的距离来看,希特勒根本不可能判断出现场应该采取哪些适当且必要的行动。” @显然,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独裁政府,并不足以为其提供必需的准备和智慧,以赢得一场全球战争,至少与政党之间结成联盟以赢得选举的经验相比是这样。希特勒在1939年9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未尝制订摧毁英国、苏联和美国战争能力的全盘方案,而击败它们对实现他的意识形态目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关键影响。 问题不仅在于战争爆发时,德国军队和经济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希特勒的全球战争梦,而且他永远无法获得实现这些宏伟目标的物质手段。希特勒未能成功哄骗或胁迫其他国家民众,包括盟友和数百万占领区的欧洲人,来帮助他实现夙愿。希特勒总是不顾逻辑和现实,沉浸在妄想中冒险投机,寄希望于还远在地平线之外的所谓奇迹武器;目空一切地谈论“生存空间”,却从来不考虑任何有关农业政策和工业生产的关键信息;他在不了解苏联或美国历史传统的情况下处理种族和文化问题,还被反犹仇恨蒙蔽双眼,无视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对欧洲文化和科学所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 作为一个战略家,希特勒的主要缺点是依靠狂热来推动自己的白日梦,只有在驳斥对其政策的合理反对意见时,才会诉诸逻辑。这让我们想起修昔底德的古老警告:“人类习惯于将他们所渴望的寄托于漫不经心的希望,用至高无上的理性把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推到一旁” 第三帝国几乎没有接管并有效利用欧洲的军火企业,就连霸占捷克斯柯达工厂的方式也显得笨拙不堪。希特勒总是沉迷于消灭犹太人,这在军事上既不合理,又野蛮残忍。瑞典或西班牙等中立国家只是基于他表现出来的强大能力和危险程度,才与之建立合作关系。拿破仑曾说:“我们通过胜利获得的那些盟友,一旦听到失败传言,就会转而反对我们。”他关于所谓朋友的悲观论断正体现了希特勒——也是所有独裁者——的困境。 任何军事统帅都会犯错误,但并不是人人——尤其是在允许旁人监督并提出批评意见的情况下——都像希特勒那样犯下致命的错误。就连亚历山大大帝也赞成打道回府,不再深入印度。条顿堡森林战役后,奥古斯都最终同意不再试图吞并德意志,及莱茵河、多瑙河以北的周边地区 ———- ——-———- ——-———- ——-———- ——-———- ——-———- ——- @乔治·巴顿将军为了美军能够保持精良装备,在欧战最后几天公开宣称:“另一场战争无可避免。只要人类还存在,就会有战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争之间创造一个更长的和平阶段。
评语:@施佩尔:大多数建筑师都会把各种不同的想法先写在纸上,然后看一看哪种想法最适合进一步细化扩展。希特勒的典型做法是认为首先闪现出的想法就是直觉上正确的想法,并且毫不犹豫地把它画下来。 @希特勒认为政治即是艺术。他也许将大厅里那扇展现永恒的、不可战胜的“德国”大自然的巨大窗户看作是自己的油画;把窗户下面那张他和手下将军们用来研究地图、长达14英尺的翁特斯伯格山大理石橡木桌看作是自己的画架(这件家具也令人想起了中世纪大厅里的高桌,庄园主就坐在桌前用餐、办公、断案)。 @我不得不反复强调这点,每次和希特勒聊天都能强有力地吸引我,希特勒那令人振奋的活力,超强的意志力,迷人美好的热情温暖……那些凝视与聆听的时刻使我变得充实深刻起来。无论是在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或其他领域里,他在权衡利弊、综合考量,提出并解决问题时都体现出了强大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他从不像大多数学者和哲学家那样顽固、狭隘、无趣,或是仅仅坐而论道。 @1944年年末,戈尔迪去了东边。可以在元首指挥部“狼穴”里拜见希特勒的女人只有两位,戈尔迪便是其中的一位。实际上她那次“狼穴”之行的真正目的是应希特勒之邀,给他们的两只德国牧羊犬配种,这是他们两人都喜欢的犬种。戈尔迪通过马丁·鲍曼得到了她那只爱犬;希特勒也通过此人获得了他那只牧羊犬布隆迪。 ———- ——-———- ——-———- ——-———- ——-———- ——-———- ——- @事业刚刚起步时,有一次希特勒和麦克斯·阿曼(他的出版商)在这片大山里登山漫游,当时他们还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吃。后者开玩笑地说:“要是我们发了财就在这里建造家园。”据说希特勒这样回答:“我永远不会发财,但是有一天我的同胞会在这里给我盖一间房子。”希特勒的梦想,就像他曾经抱有的其他梦想一样,终于实现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最初梦想。
评语:@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阐明了对苏联领导层的看法:“永远不要忘记,当今苏联的统治者是双手沾满鲜血的罪犯……此外,不要忘记这些统治者属于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罕见地兼具野蛮的残忍与超乎想象的欺诈天赋,如今比以往更渴望对全世界进行血腥的压迫。” @斯大林对希特勒迅速而惊人的成功深感不安——这并非他所期望的局面。得知法国投降的消息时,赫鲁晓夫和他待在一起。“他像出租车司机一样来回踱步。”赫鲁晓夫回忆道,“他诅咒了法国人。他诅咒了英国人。他们怎么能被希特勒打败并向其投降呢?”斯大林还透露了他的隐忧:这将让希特勒“腾出手来对付我们” ———- ——-———- ——-———- ——-———- ——-———- ——-———- ——- @这位德国独裁者,曼施坦因指出,“完全不择手段,非常聪明,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 希特勒毫不犹豫地反驳哈尔德和其他将领,告诉他们说,他作为在上次大战中上过前线的步兵,比他们这些职业军官拥有更好的军事直觉。虽然曼施坦因欣赏希特勒对军事技术和其他方面的见解,但希特勒远不能令他信服。 “总的来说,他欠缺的恰恰就是基于经验的军事能力,而这不是他的’直觉’所能够替代的。” 曼施坦因写道。 @“一个优秀的民族痛苦地挤在一个过于狭小的区域中,而对文明毫无贡献的乌合之众却占据了世界上最富饶的、广袤无垠的土地,这太不合常理了。”希特勒宣称,“我们必须创造有利于我们民族繁衍的条件,同时还要修建一座防范苏联洪水的堤坝”。希特勒还说,他的征服野心不过是反映了自然法则。“你今天伤害俄罗斯人,是为了不给他们伤害我们的机会。上帝不会厚此薄彼。” @希特勒承认,有人可能会问他怎么能把这么多人置于悲惨的境地,或者“元首怎么能去摧毁圣彼得堡这样的城市”。对此,希特勒的答复是:他早就发现生活是一场“残酷的斗争”,而且“我生来就属于另一类人”。他声称,他不愿看到任何人受苦,“但我意识到我们的民族正面临危险,于是对我而言,情感只能让位于最冰冷的理性”。 @纽伦堡审判后在监狱服刑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在1960年8月24日写道:“为了狂热的种族灭绝政策,希特勒甚至打算牺牲他的征服计划。”
评语:@ 英国的军事情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盖世太保内幕》这本书所提供的信息。 该书出版于1940年,由已被流放的前盖世太保官员汉斯于尔根·科勒所著,他对他的前任老板海德里希这样描述道: 第三帝国无所不能的警察执行官……如果没有他,希姆莱就只不过是一个糊涂的傻瓜……他是那个真正推动所有事情的人——虽在幕后,却始终操作娴熟——他是在王位后面真正掌权的人,他操纵着一切,追随着自己黑暗的目标。海德里希又年轻又聪明……总而言之,他是纳粹警察的残酷、专职和无情的首长;是个实干家,树立了目标就绝不动摇……尽管他本人易冲动,又鲁莽轻率,但他在暗中却始终在清醒、冷酷地算计着,而且他知道,他觊觎的权力已经是他的了。他的残忍和突然爆发的怒气,与他永不停歇的活动一样,都在他这个人身上表现得高度自律。 ———- ——-———- ——-———- ——-———- ——-———- ——-———- ——- @在海德里希升职后,他“极大地成长了……他的上级经常给予他认可和好评。他乐于助人,且向人们表明他们可以依赖他……每得到一点认可的信号,他的热情就增加一点,他的傲慢也是如此……野心毫无疑问是海德里希最强烈的特征。他想要成就一些东西,而其他人则应该感到惊叹” @他童年的朋友埃里希·舒尔茨在短暂地来访哈雷途中见到海德里希的时候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由于他的野心和能力,我们都很确定他会在海军中走得挺远。他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他的冲动总是要得到更多,要做得更好,要去往更高的地方。在还是一名中尉的时候,他就已经梦想着成为海军上将了。“ @他的室友贝克说,海德里希每天都锻炼,且在周末的时候在树林里骑马和慢跑: 他想要当一个五项全能运动员。他以令人吃惊的能量做每件事,却大大地高估了自己的天赋和技能……他那时就已经梦想着得到奥林匹克的桂冠了,而且在将自己的成就夸上天的时候也毫不感到惭愧。当他没有收到参加国防军体育锦标赛通知的时候,他觉得完全是被误判了。根据在锦标赛上取得的成绩,他向我“证明”他本来是可以赢得五项全能的…… @飞行需要大胆精准的操作,因此常和冒险、英雄般的勇气和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在大众的想象中,英勇的飞行员代表着人类对现代技术挑战的掌控。像是“红色男爵”这样的战时形象就具体表现了这一想象。海德里希自己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上飞行课,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名飞行员参与了对挪威和苏联前线的数次空袭。 @他在海军通信学校的教官古斯塔夫·克莱坎普回忆道,海德里希的“天赋、知识和能力都超出一般水平”。克莱坎普还说,海德里希“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很肯定、有野心,并且能在他的上级面前有利地展示自己的成就” ———- ——-———- ——-———- ——-———- ——-———- ——-———- ——- @海德里希强调,若是不严格执行这项任务,元首的目标和意图就得不到实现。必须对失败主义所产生的威胁采取“无情的”方式:“任何破坏德国人民的团结、颠覆其斗争意志的行为都必须被无情镇压。要立即逮捕一切对德国人民的胜利表示怀疑或质疑战争合理性的人,这一点尤为关键。”但在同时,海德里希也呼吁,如果是在前线失去了家人,或是有其他“可以理解的”原因导致了个人焦虑,这样的德国人若是对政权表示批评则应得到宽大处理。在此类情况下,仅仅有过一次错误、一次个人警告或其他形式“威慑”的罪犯,还足以重新融入民族共同体当中。同时,必须要让这个人知道,如果他或她被发现重复这样的行为,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重犯者、惯犯和出于意识形态信仰而犯罪的人,不应该指望得到仁慈处理。 @在苏联,大屠杀范围的扩大源自一个颠倒的逻辑。这个逻辑在海德里希和希姆莱的脑海中已经成熟,并且在一线的很多军官也都认同这个逻辑: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了自卫才伤害之前的(可能还有将来的)那些受害者的。如果他们让这些孩子生存下来,他们便会采取报复行动。女性则会生下更多的孩子。老人会讲述这个故事。只有通过一次可怕的最终清算,才能终结德国过去的不幸——据说本来就是由犹太人造成了这不幸。这个方法虽然残酷,却是决定性的,将会对下一代德国人“有益”,他们将既不再需要处理以现有形式存在的犹太人问题,也不再需要解决将来“复仇者一代”的犹太人问题 ———- ——-———- ——-———- ——-———- ——-———- ——-———- ——- @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了珍珠港。四天以后,德国对美国宣战。希特勒认为这件事情并无风险,因为在至少一年时间内,美国武装部队都会被限制在太平洋,而他则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胜利地结束欧洲战争,并在同时畅通无阻地袭击美国在欧洲的海上运输。12月11日,在国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上,他正式宣布德国将支持日本并参加太平洋战争。国会成员,其中也包括海德里希,以狂热的掌声作为回应。 @(万湖会议)海德里希向他的来宾们描述了他设想中已在德国控制之下的犹太人的命运:“在最终解决方案的背景下,犹太人应当在恰当的指挥下被送去东方劳动。适合参加工作的犹太人,将被组成大型的单性别劳动营,边修路边往东行进。毫无疑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被自然原因消灭。”任何“最后还存活下来的人无疑将是最具抗性的分子”,这些“分子”将会“受到适当处置”,以防形成“新犹太人复兴的生殖细胞”,像“历史经验”已证实的那样。数百万名在一开始就被认定不能够工作的犹太人的命运要简单得多,尤其是老人和病人。他们将要遭受的命运是如此明显,甚至都没有讨论的必要。 @巴克深刻地塑造了海德里希关于德国占领政策在经济方面的想法。对这两个人来说,经济的重组与种族的问题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欧洲更“低等”的种族要为德国的需求服务。巴克比任何人都清楚,为了养活国内人口、军队、数目众多的战俘和奴工,德国对食品供应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可供调配的资源却越来越稀少。他在设计1941年春的所谓饥饿计划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计划就是,在东欧策划一场特大饥荒,从而杀掉苏联西部的全部城市人口,从食物链中清除掉多达三千万张“没用的嘴巴”。巴克对东方的设想与党卫军领导层在当年的“东方总计划”中阐述的想法完全契合,后者设想在占领区进行大规模种族清洗和重新定居,同时实施广泛的奴工计划,让犹太人和苏联战俘在东方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并一直工作到死去 @海德里希对纳粹党统治新日耳曼帝国的能力存在疑虑,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据他的妻子说,他对被派遣去制服斯拉夫人的纳粹党官员的能力感到非常担忧,并在私下里谴责这些东方的“金鸡”既腐败又低效。在东方的行政部门,高级职位的确是为老战士或是纳粹党的长期成员预留的,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和希特勒关系密切。唯一让他们够资格治理占领区的条件就是他们加入纳粹党的时间早,他们转而又带上自己信任的追随者,让他们担任行政人员。很多这些追随者都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而且又腐败,因此不适合在西欧工作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greatabel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Recycle (11人关注)
- SoftSkill (446人关注)
- WorldWarII (212人关注)
- Culture (38人关注)
- Method (2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