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einai
来自: einai 2018-06-21 07:08:15创建   2024-12-22 20:54:27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历史背景   太平洋战争的种子早在1898年就种下了。取得日清战争(中方称中日甲午战争)胜利的日本在索要中国辽东未果的情况下,继续大幅向周边扩张,继而影响到在太平洋地区已占有一席之地的俄、美、英、法、德等方的利益,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大力唆使日本对俄开战,并最终击败俄国取得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的脚步却受到美国的限制,美国通过1898年的美西战争,占领了菲律宾,并吞并夏威夷王国,大大刺激...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为奴十二年》电影剧本 文/[美国]约翰·里德利 译/吉晓倩 字幕:1841年 (淡入) 内景,联排房屋/书房,日,1841年4月初 特写:一双黑色的手拆开一袋包装精美的小提琴弦。 镜头切至这双手给小提琴装弦。小提琴算不上高档货,但是也相当不错。 镜头切至书房的广角摄影。一个年近而立的男人所罗门·诺瑟普手持小提琴坐在椅子上。所罗门的风度举止优雅出众。但是他似乎也很能吃苦耐劳。 此人是从事过一段时间体力劳动的。 所罗...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作者简介】张笑川,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1993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年留校任教。2004年获南开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13至2014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這本《掙扎的帝國》是哈佛大學推出的,由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編“帝制中國”系列的明代卷。這系列叢書從2007年推出第一本,到2009年全部出齊,由幾位學者分別參與撰寫: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負責秦漢、兩晉南北朝跟隋唐,迪特‧庫恩(Dieter Kuhn)負責宋朝,卜正民負責本書,最後由羅威廉(William T. Rowe)擔綱清朝部分。這系列雖然也都是採取分工制,但在卜正民主編統籌的情況下,有著統一的風格。首先,當然傳統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作者简介】胡川安,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曾於日本、巴黎、美國、中國和加拿大生活過。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國立臺灣大學考古學與歷史學碩士,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現為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著有《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史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日益碎片化了。断代与断代、领域与领域之间,沟壑纵横。上世纪夏曾佑、钱穆、吕思勉等学者,还能在通读乙部要籍后,以一己之力纂写通史。如今即便是写比较全面的断代史,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新材料和新观念不断涌现、研究著作汗牛充栋的情况下,研究者只好各自为政。清史学界内部,更是直接分裂为汉文派和满文派,学术分歧加上政治影射,至今聚讼不休。 专业化、精细化确实带来了史学进步,费正清(J. K...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族群转向与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 梁展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1月23...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与社会学同游》、《社会学的邀请》是不错的两本书,可以从这里开始看。看完了你能大致了解一点社会学是怎样一门学科,都研究点啥。主要就是找点感觉。 然后你可以看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林耀华的《金翼》,黄树民的《林村的故事》,吴毅的《小镇喧嚣》。(吴毅老师曾经和我们聊,说他写完这本书后,很多文学杂志找他约稿,以为吴毅是个小说家呢!可见这书,是很好读的。不过书后面有约占全书1/5的分析,非专业人士就不必...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博士二年级这一年,最艰难的事情就是要准备博士资格考试(Qualifiying Exam),也就是通过之后才可以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开始撰写研究论文。如果不通过,对不起,你前几年的课程只能帮你拿一个硕士学位。当然我现在还在准备阶段,还有四个月才考,因此整理了此文也就当是修改论文开题的思路了。 为了帮助大家撰写论文,我们人文社科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每个系都开设有自己的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以帮助研究更好地撰写论文。 我们系负责上这门课程的容老师...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中国奇谭 - 鹅鹅鹅》并非意识流,其实有非常明确的主题和隐喻:通过一个送鹅货郎在压迫中失去自我的志怪故事,隐喻了许多 ”被压迫者“ 在被压迫中失去自我、沦为压迫者的现实故事。标题里的 “鹅” 隐喻非常清晰,“鹅” 就是 “我”。 大家好,我是白头豕,今天...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本文原发于谢镇远主编《私家历史》第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9月] ...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扎南的广播:

最近看赵玉平老师讲课时,他提到了关于保持亲密关系的4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指导意义。结合我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启发。 第一点,一起吃东西。分享食物是可以增加信任激素的,在远古时期,吃饱是人生首要大事,食物是非常稀缺珍贵的资源。如果一个人愿意跟你分享食物,就意味着对方是值得依赖的。家里养过小狗的朋友都懂,怎么跟它们培养感情呢?很简单,经常给点东西吃。给得多了,小狗就会将你跟食物建立起连接。看到你,就知道有食物吃了。你能喂饱它,帮它维持生命,它能不信任你吗? 跟小朋友玩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来一些小朋友玩,他们年纪还小,其实记不住到底谁是谁。但是有一个小朋友每次来我家玩,都认得我。我做了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特别可爱,所以每次有零食就喂给他,有水果也给他吃。小朋友就是这么简单的,你给他好吃的,他就跟你玩了,天天跟在你后面。 以前我对中国的酒桌文化是嗤之以鼻的,谈生意就好好谈嘛,为什么非要假装很熟然后去吃饭,太虚伪了。但是现在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有时候一顿饭真的是建立信任的好手段。出去找生意,你要谈客户,人家不信任你,就没法成单了对不对,那怎么办呢?还是请吃饭,大家一起吃好,喝好,开开心心的,信任就有了。 平时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到了过年大家都会习惯性聚到一起去吃顿饭,聊聊往事。一顿饭过后,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的亲密度都增加了不少。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为什么热恋期的情侣,都喜欢你喂我吃饭,我喂你喝汤,两个人喝一杯奶茶。因为这些都是信任你的表现,做这些行为可以让他们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更加甜蜜幸福。 第二点,一起流汗。并不是真的让你们两个人一起去出汗,而是说两个人一起去共患难,经历一些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老一辈的人感情很好,因为他们真的是一起饿过肚子,拼过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认识一个人,你们哪有什么机会一起共苦呢。大家见面了就乐呵去玩,去K歌,去蹦迪。不是说这样的关系就不好,只是艰难时期培养的感情会更加牢固。之前我跟女朋友租房被房东给坑了,那时候真的很坎坷,身体不舒服,现金又压在房东那里,白天还得去上班。 就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一点一点去收集证据,上网查怎么写起诉状,辩论过程需要注意什么?最后,我们成功胜诉了。这里我们是没有请律师,仅仅是依靠我们自己。通过这次胜诉,我们得到了成长,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的知识,知道了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之间建立起了很深的情感链接和默契。 大家可能会想,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苦难去经历呀。我有一个建议,你们可以去爬山。爬山本身也是一个克服苦难的过程,你们有目标,就是登顶,你们也有阻碍,就是爬山的过程会很累。当你们登顶的时候,就会很满足了。有机会你们可以去观察一个细节,就是普通的员工聚餐,大家吃完之后如果拍照的话,都是很安分地保持着彼此的社交距离,不会靠得太近。 但如果是那种有一定运动强度的聚会,比如爬山,打球等等,你会发现,结束之后的拍照,大家往往都是勾肩搭背的。因为一起流过汗,共过患难后,亲密度和信任度都会上升,社交距离也就可以靠得更近了。 第三点,一起拍照片,照片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还是情绪的容器,它能够保存你在拍照那一刻的情绪。我不清楚大家是否有拍照留念的习惯,我以前也不习惯,觉得好矫情。但是现在跟女朋友去旅游,或者去一个有趣好玩的地方时,就会拍照了。照片是一个延迟产生效果的东西,就是当下拍了,晒朋友圈了,好像就没啥作用了。 其实它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你过了几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当时拍的照片,会唤醒当时你的快乐情绪。有一次家里停电,路由器断电,电脑玩不了,手机也没啥信号,电视也看不了,非常无聊。于是当时我们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翻手机的照片,翻到了我们刚在一起没多久时的照片,有合照,有出去玩的照片,有拍美食的照片。针对每一张照片,我们都能回忆很多很多情绪。比如去第一次一起吃饭时,当时彼此的感受是什么,都在想什么,有什么丢人的事情,这一切都通过一张照片给唤醒起来了。 第四点,一起闲聊,反复去聊无意义的感悟。不谈工作,不谈房子,不谈车子,就聊无意义的东西。哈佛大学曾经调查了五千多人,看他们在关系中感到舒服的时刻都有哪些。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有提及到就是闲聊,跟朋友也好,跟伴侣也好,适当的闲聊时刻,有助于滋润关系。今年国庆回老家喝喜酒时,就顺便去了初中同学的家里坐一下。当时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回忆了初中的往事,又聊到一些生活上的感悟,又各自聊了彼此对于成家立业的想法。我们从下午一点聊到了五点,都还是意犹未尽很过瘾。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前些日子开会的时候遇到中研院近代史所的老师,向我们推荐他们新做的“近代史数位资料库”,只需简单注册,即完全开放获取。前些日子他们网站出了点问题,现在修好了,我去逛了一下。真的是感动到泪流满面啊。如此便捷的数位化工具,以后做研究会轻松多少啊。且让我...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笑圣逐风 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李细珠 (政治史研究室) 作者:李细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960 更新时间:2011年04月03日 李细珠 湖南安仁人,1967年6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1989、1992、1997年,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相继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出站留所工作,任副研究员。2006年8月,晋升研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自译,仅供参考 德语版链接: Stationenlernen: Die Epochen Vom Barock zum Expressionismus 友情链接: 一些德语文学书单 1、巴洛克 (1600-1720) · 对立概念:今生与来世,“把握当下及时行乐”与“记住你终有一死” · 宫廷作为文化中心,一批语言协会成立 · 诗歌创作从拉丁语向母语过渡 代表作家: · 马丁·奥皮茨《德国诗学》(1624) · 汉斯·雅各布·克里斯托夫·冯·格里美豪森《痴儿西木传》(1668) 2、启蒙运动(1720-1785) “启蒙就是人类从自身造成的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 (康德) ·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 · 理性 · 敢于认识!(康德);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 对进步的乐观信念和对道德的高要求,引向新的价值和美德体系的制定。 代表作家: ·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爱米丽娅·迦洛蒂》(17...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程广云和他逝去的江湖 ——写在哲学系五周年之际 梅剑华 我们已经不适应这个江湖了,因为我们太念旧了! ——《喋血双雄》 记忆总在不断的回顾和新的经历中被改写,尤其是关于人的记忆,纠缠太多道德、利益、品味的考量,而变得飘忽不定。我想在对程广云老师的印象还没有改变之前(天知道还会不会有所改变),先记下一笔,为流逝的岁月做一个见证罢。 初入京城 2003年暑假,在武汉漂流的我报考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在那段考研的日子里,一个闯荡江湖的朋友飞鹰来到武汉“隐居”,白天他跟我到自习室看书,看女孩;我读西方哲学史、推荐他看陈嘉映老师的《感人、关切、艺术》;晚上休息的时候我跟他去健身房锻炼、练习散打。夜半回到家里,一个人跑到楼顶上打沙袋。考试结束了,我没有回家,选择在武汉岳家嘴的出租房里过了一个人的春节。2004年3月8日初试成绩出来了,我以一分之差败北,失去了以往的理想气慨,决定申请调剂。在这期...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第二期评论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72693/ ) (第三期评论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88242/?_dtcc=1 ) (第四期评论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15643/?tab=likes#likes ) (第六期+第七期评论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43021/?_dtcc=1 ) 听闻《声生不息》播出,我的心情自然是无比激动。很早之前,我便对这个节目怀有极高的期待,主要原因毫无疑问...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021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做“明清档案的历史遗存百年刊布与研究展望”专题讲座,系统地回顾了百余年来明清档案搜集整理的历史进程。本笔记依据李国荣先生的讲座实录整理而成,仅供各位同道参考。 一、 明清档案与国运沧桑 历经千百年朝代更迭和战火,元以前纸质档案已是很少。目前仅西藏档案馆保存的元代档案、辽宁省档案馆保存数件唐代档案。 1860年英法联军,圆明园惨遭浩劫,损毁“满汉两层所存档册不下千余册。”1900年八国联军,各部院衙门200余年档案被损毁。 ...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待业期间想要强化一下业务能力,于是想系统地看一下这一套史料,大概一搜,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版,卷数册数也很多,简单地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人。 成书 筹办夷务始末成书于晚清,是清政府下令编纂的一套外交档案汇编,主要目的是资政参考。所谓三朝指的是道光(约1820-1850)、咸丰(约1851-1861)、同治(1862-1874)三朝。开始编纂是在咸丰初年,成书是在光绪六年(1880年)。 其中: 道光朝80卷,由内阁...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李文杰 | 给晚清史料排个序 2017-09-17 文汇学人 近代史料量的拓展...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作者:史遇春 孝钦皇太后(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训政时期,军机大权慢慢都集中到了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手中。 所谓训政,需要解释一下: 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为“训政”。 当日,在掌握权力之后,奕劻最喜欢的,就是敛财。 权且不说其具体敛财的事件,就关于奕劻的评价来看,便可知一二: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说: 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即隆裕太后,清德宗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大学士孙家鼎...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einai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