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广播
1.不家暴,不冷暴力,有事沟通,好好说话,不骂人不讽刺不动手打人。给孩子营造一个人性的理智的成长环境,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2.给孩子做饭。做饭的时候不摔天杠地,不骂骂咧咧。
3.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给他一个书桌,辅导不辅导看他需要。
4.给孩子时间玩,玩的时候就放开了让他玩,信任他,给他自由的空间。当然,会给他看动画片。
5.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兑现。
6.不会刻意给他苦难教育、挫折教育,但是遇到事情也鼓励他迎难而上,不要怕,不要怂,让他知道背后有妈妈。
7.不会要求孩子承担超出年龄的压力,不会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但会鼓励他超越昨天的自己。
8.在他委屈受伤的时候抱着他,轻轻拍他的背,摸他的头。 让他知道他可以偶尔任性一下,要妈妈抱抱,在妈妈怀里撒娇,因为他是妈妈的宝贝。
9.如果他被人欺负了,教他打回去。
10.最后,放他走。
来自:豆瓣广播
1987年,上海有个电视剧叫《好爸爸坏爸爸》,描述了一个性格偏急的上海爸爸:做饭洗衣很积极,但急起来也打儿子。主题曲歌词原文有如下句子:
“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亲来骂是爱,还是那个好爸爸!”
考虑到上海向来得风气之先,这剧里父亲还是个正面形象,却依然宣扬爸爸打骂孩子,“打是亲骂是爱”是合理的。大概这种“只要是为了你好,怎么都是合理的”,就是长一辈父母的普遍心理?
《饮食男女》里,郎雄扮的朱师傅最后在家宴上说:
“家所以为家,就在于还有这么一点彼此的顾忌。”
但若这顾忌是亲子之间彼此都有的,亲子关系怕还好些:父母顾忌孩子的感受,孩子顾忌父母的感受。
但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父母,情感不太敏锐,而且已经拒绝改变了:他们会觉得父母单方面控制是合理的。
而许多孩子也默认如此的情景:也许恰因为自小长大,接受了如此的观念,这一代中国孩子脱离父母独立,都会经历点内疚的阵痛。
我有些朋友心地善良,又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长期控制乃是必然,总觉得再忍一忍便好:久而久之,父母自然会接受孩子独立的事实——然而许多父母的执念越老越重。再忍一忍,并没忍出什么结果来。
一个大家都不太乐意面对的现实是:孩子独立这事,迟早总会发生。越晚发生,彼此越不开心。
身体上不独立,精神上也早晚会跟家庭切割。
《我爱我家》里有一集,贾志国终于能分到房子时,如此抒发情绪:
“你也为我想想,我都四十多岁了。你说,我上班儿我看人脸色,我回家我还得看人脸色?是不是?单位的事我做不了主,家里的事儿我还做不了主?这是谁的主意呀?凭哪条啊?”
有点残忍,但挺真实。如果始终僵着,人还在家里,心早已不在了。折腾到这地步,又何必呢?
我自己的经验:越早跟父母经济上划清界限,越早独立,父母反而能有更多时间来做自我心理调整。久而久之,亲子感情反而并不会因为拉拉扯扯而变坏。
即:长痛不如短痛,独立了,分清了,未必就多影响父母亲子感情。
早点分清,也许反而能让彼此有时间调整好,找到新的感情定位。
反倒是久而久之,一直窝着憋着,彼此迁就着顾忌着,反而会让彼此的感情变坏:父母觉得孩子不再听话,孩子觉得父母怎么那么顽固?终于相看两厌。
当然了,总会有人说:经济上没法独立啊,离开了父母的资助,这个买不起,那个买不起……那这类就没法子,只好继续乖乖听父母话了。
自由从来是有代价的。除了少数开明的父母外,大多数年轻人,说到底就是做个选择题:
你是宁愿现在苦一点,给父母也给自己自由,将来还有个相对敞亮的关系;还是现在宽裕点,将来跟父母继续缠绕着,消磨彼此的耐心?
来自:豆瓣广播
在童年时,任何人都能伤害你。
任何都能对你指手画脚,呵斥你、否定你。
成年人之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倒还会虚与委蛇地客气一下。
基本能做到表面的尊重,譬如客客气气地说话,假装倾听之类。
转头对孩子就换了张脸。
因为孩子不算“人”,孩子力量小没有说话的份儿,没人真正在乎一个孩子的意见,有时也包括他们自己的父母。孩子总是被要求应该如何,他想如何不重要。
如果孩子给管束他的人制造了一点儿麻烦,那么常常就会大祸临头。打是打不过的,口舌上也毫无刻对抗的可能。
一些卑鄙无耻的成年人利用孩子对他无条件的信任,想方设法加以羞辱和逼迫,来发泄自己在成人世界的种种失落和积怨,也满足他终于凌驾他人之上的权力快感。
童年是可怕的,没有尊严,没有权力。
只能像宠物般作出可爱状,来博取成年人的关照。譬如:撒娇、甜甜地笑、说一些符合身份的天真的傻话、当然最重要是得显得合群些活泼些,让成年人疼爱你并在可以加害你时手下留情。
对于一些早慧的孩子来说,童年就是噩梦。
来自:豆瓣日记
婚后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从领证开始算,结婚四年。仪式的话,只有两年多。女儿快两岁了。 聊这事儿,我不打算鸡汤。 一、婚姻绝对是所有问题复杂化集中化的综合体 用我老婆的话来说,一个狮子男和一个射手女怎么可能适合结婚呢?我们应该做好兄弟呀。(她是个艺科生,世界观都是唯心主义的)。 领证之前,我们以天雷地火的姿态在交往。大龄男青年和大龄女青年的又一春,床笫燃情的热恋期,连“正想给你发消息就看到对话框...
来自:豆瓣日记
腾讯新闻:2017年3月18日,成都糖酒会盛大开幕。 一楼:这下又该有很多大学生被睡了。 不到三天,评论被官方删除。最终该条新闻的评论为零。 早上八点半,锦江宾馆abc出口全部被人群给包围。有人拖着皮箱,一看就是外地打头。还有更多的,是妆容精致,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孩。她们穿着高跟鞋,或者脚踏平把七八厘米的细高跟藏在口袋。四川人,天生个子矮小,唯独倚靠外增高才能解决其硬件不足。当人们行色匆忙走在红绿灯口、酒店门口、厕所排队等位换礼服的入口时,还有更多的人,身着便装,徘徊在各大酒店的外围,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希望一天的活能几十分钟内被定下来。 你只要随便往酒店门口一站,就会有外地口音飘过你的耳朵:美女做兼职吗?还接活吗?多少钱一天啊?到我这边儿来吧!这里更像是一个临时人才市场,大家都在挑选买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成交的机会。你也会听见很多四川年轻的口音,他们一旦往外吆喝,“日结!包饭!80,150...
来自:豆瓣日记
今天我所列举的,不是黄赌毒、音响、单反和显卡等玩意,是那些真正侵蚀精神和危及安全的东西。 文章有点长,希望你能耐心读下去。 暗网 我认识的一个网友,上周末在群里说自己在暗网被人盯上了。 问及原因,原来他和人发生争执,对方扬言能查到IP,并具体说出城市名,让他慌了。我们只能建议他报警,别无它法。 有许多文章曾科普过暗网,目前我们访问的绝大部分互联网内容,都停留在表面层,属于冰山一角。 Deep Web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即我们的私人博客或公司内网。最底层的Dark Net才是暗网,是互联网最隐私...
来自:豆瓣日记
不知道你化妆和不化妆差多少,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卸妆和不卸妆真的差很多! 我写过很多篇文章告诉大家如何美妆护肤,但是今天我却想和大家聊一聊有关于卸妆这个比化妆和保养还要更重要十倍百倍的课题。我可以大义凛然的一个月不擦护肤品,也可以十天半个月不化妆去上班,但是卸妆这件事,我一秒也不敢耽误。 毕竟日常美妆护肤再勤劳,在卸妆这件事情上掉链子的话,皮肤会变得越来越差,一系列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那句名言怎么说来着:“化妆本身不会导致皮肤变差,而妆后卸妆不干净才会!” 以前,化妆品的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成...
来自:豆瓣日记
巴塞罗那不完全游记 微博:@刘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我在前往巴塞罗那的长途飞机上,看了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他的午夜系列已经成为我雷打不动的旅行前导片)。他的色调选的极美,昏黄、光影交错、角落里闪着忽明忽暗的光。 故事是伍迪艾伦的老套路,有条不紊、目标明确的大都市人在慵懒美丽的欧洲小镇,释放心中的疯狂因子,展开了几段相互交织的荒诞艳遇,最终收拾好一切回归原本的生活。拿来与巴塞罗那展开对比的城市是纽约。笑了...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早早就订好了去看《海洋奇缘》零点场首映,因为这是一个与大海有关的故事,我最向往的地方。没想到,散场的时候,我一直在回味的,却是女主角莫阿娜的父亲、莫图鲁尼部落酋长图伊说的一句话。 当图伊带着莫阿娜,来到山顶上堆放着历任部落首领放置代表他们各自石头...
来自:豆瓣日记
从年后到刚放暑假,这学期养成了良好的使用护肤品习惯,即:考虑清楚再买,买了就好好用。 我皮肤没那么挑,年龄也不大,所以没有踩过雷的护肤品。只有没用的,或者没感觉的护肤品……东西也不乱用,买了一个就好好用。搞不懂那些一下子买几种乳液几种水的怎么用?当...
来自:豆瓣日记
text_joyce (微信公众号: joycezzzzzzzzz) 小时候是在村子里面长大的,我家就在一条小河的尽头,再前面就是看不到边的田野。 夏天是村子最美的时候,满眼绿色。我常常一手抓着西瓜,一手撑着头,等风来的时候看层层叠叠的麦浪。那时,我还没见过真正的海浪,现在...
来自:豆瓣日记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微博:@刘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写在前面:是之前在公众号发过的文章,没想到2016过得这么快还没来得及去任何地方呢,希望下个月有时间可以去度假~这篇文章可以看到长发时候的我:) ——————————————————...
来自:豆瓣日记
微信公众号:liuxiaobamboo_look 微博:@刘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预告了很久的高跟鞋系列终于搬运过来了:) 写这篇之前大家可以复习一下我曾经写过的“戏”说dress code|这都不懂,你怎么能穿着礼服去撕逼?(在我的公众号里)。在合适的场合穿对衣服,是...
来自:豆瓣日记
我坐标上海,住在风情颓靡的法租界里面,最好的一点是一出家门就被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笼罩,建筑老旧美丽,遍地小小的咖啡厅和bar,没有高楼林立,也没有魔都一贯的紧张气氛。 但缺点是老房子年久失修,装修精致的又特别昂贵,所以一开始就找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出租屋...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