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本文2021年1月刊发于「全现在」旗下专注性别议题的「水瓶纪元」栏目。目前,「水瓶纪元」已经消失,这里是一份存档。 提起约会软件,或许有许多人会讪笑起来:一直以来,约会软件的“约炮”功能都声名在外,对一些人来讲,使用交友软件,不是一件可以坦率讲出来的事...
来自:豆瓣日记
下面整理列出我关心的领域的顶级期刊。我打算有空的时候浏览目录,如果有感兴趣的标题,就看看摘要,留意一下作者。觉得重要的文章再看正文。大部分期刊一年出四期,感兴趣的文章可能只占十分之一,还是有时间翻阅一部分期刊、读少数重要文章的。浏览时要想:什么是重要的问题?什么是重要的见解?很多文章研究的问题我不关心,很多领域的细节进展我不需要知道。这份期刊列表有我个人兴趣的取舍,比如经济学只列出了少数几种期刊。 读学术文章的方法可参考: 《Grad School Essentials》 了解世事仅靠读学术文章和著作是不够的,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当事人的评论和回忆录,跟有亲身经历、工作经历的人交流,自己去实地调研,上手做相关的工作。 想起多年前读到钱穆先生写的《 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 》: “略观大义,士大夫之学也。”如用“约”的工夫,便须先从“大”处着眼,这是相互为用的两面。读书既主守约,则选择不可不审。读...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24号凌晨,探长刷了《复仇者联盟4》首映,许多场面探长都是第一次见: 所有人都早早的入场,没有迟到,没有摄屏,没有接电话和说话。 全程各种梗和人物的出现,场内都有恰到好处的反应,掌声和哭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黄石》与美国保守主义 好的文艺作品既让人沉醉,还引人深思。《西部世界》就是通过讲述一个科幻故事,来探讨“什么是人”、“人何以为人”的哲学问题。在这方面,《黄石》毫不逊色。这部剧不只是农场主与各方势力周旋这么简单,从更深层次看,它是一部美国保守主义小传。 保守主义的两张面孔 历史上,千千万万个大小农场主是美国的立国之基。他们建立殖民地、开拓荒原,把北美大陆纳入人类文明版图;他们维护社区,主导地方政...
来自:豆瓣日记
1. 纪录片 1.1 矩阵故障 A Glitch in the Matrix (2021) 《矩阵故障》 在日常中痴迷于小概率事件出现的规律模式;自从发现父辈只会重复报纸上的观点后,认定众生皆假我独真;14岁青少年在 mindcraft 里寻找小学时代的乡愁而落泪;马斯克火星殖民计划与《宇宙威龙》的联系;从柏拉图洞穴的倒影虚像哲学探讨,到菲利普·迪克的法国讲座多元世界体验创作谈(虚假中的真情为之重点),再到以虚拟现实为由而行凶的二十一世纪法律抗辩新词 The Matrix Defense (对...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其实以前看过不少杜琪峰的电影,只不过那时候不懂电影,不懂故事,不懂情义,充其量也就是记住了一些电影的名字,情节什么的也基本上忘记得干干净净,后来看得多了一点,某天偶尔一百度,惊呼:原来这些片子都是杜琪峰的作品啊!细数一下,我看过:大块头与大智慧、龙凤斗、暗花、审死官、东方三侠、瘦身男女、向左走向右走、百年好合(不要问我为啥哟这么多都是刘德华主演的片子,我会告诉里家里长辈是华仔的“脑残粉”...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看了很多关于情节的推测,我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阿mike是卧底基本已经成为大家共识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最后枪战里,到底哪些人知道阿信没死,哪些人不知道。 我觉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得将自己置身于角色本身,用自己面临当时处境的思考来理解角色的行为。 先说阿鬼,收到上头命令后他要做两件事,一是确认阿信确实勾了二嫂,换句话说,上头得到这个消息的来源和渠道是否正确;二是假如阿信做了,...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钢铁侠3》的豆瓣影评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这是一部好电影,但不是一部好的钢铁侠电影。” 这句话在《蜘蛛侠3:英雄无归》里可以反过来:“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但却是一部完美的蜘蛛侠电影。” 2007年,八岁的我第一次在电影频道看到了《蜘蛛侠1》这部电影,此后...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在电影里,老教父的儿子桑迪诺被描写成一位鲁莽、自大、易怒、没头脑又性欲旺盛的二愣子。 然后,在一次得知自己妹妹被再次家暴后,急急上门教训妹夫的途中,被塔塔利亚家族的人埋伏于汽车收费站。 最终,这位有勇无谋的角色被机关枪打成了筛子。 其实马里奥·普佐在...
来自:豆瓣日记
发在MONO的文,留底禁转。 原址:http://mmmono.com/item/237211/ AV的兴起要依仗1980年代录像带技术的普及,随着色情产品消费从公开走向私密,软色情一去不返,硬色情飞扬跋扈。但在AV出现之前,所有蠢蠢欲动的窥视癖和发泄欲同样必须有其投射对象。 ▲看粉色电影关乎一种乡愁 2015年春季的某天,我的一位朋友借着好奇心走进东京池袋北口一家专门放映三级片的桃色影院,与同伴作为在场仅有的两名女性观看了三部团鬼六(日本著...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一八一〇至一八四〇年,在欧洲和北美科学与哲学界出现了对于视觉主观性的大量研究与讨论。人们不再用暗箱模式来理解视觉,对视觉的物理光学解释模式此时让位于生理学解释模式。身体不再是一个透明的窗口,而是一个自身带着其物质属性的能动介质。人类的知觉与认识在...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是美国著名艺术史家,视觉艺术、电影、摄影研究专家。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现代艺术与理论夏皮罗讲席教授(Meyer Schapiro Professor of Modern Art and Theo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区域出版公司”(Zone Books)的创始人之一...
来自:豆瓣日记
在存在中,在光的境遇中,存在者映出其侧影,却失去其面容。(Lé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 0. 在拜占庭圣像画中,画师通常用特殊颜料将壁画的背景涂成金色或银色,让圣像向外显光,而不描画这些圣像的影子——在圣像画的逻辑中,由于不是由别处的光源照亮,这面圣像之墙上的人物不应投下任何阴影,只以光的强弱区分彼此;而阴影的不在场意味着圣像中的人物虽然是光的呈现者,却并不栖居于此。 今天,圣像的神性早已解魅,不过这种解魅并不是由于它所发出的光的神性消湮,而是因为它作为光源的地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作者简介】沈语冰,1965年生,浙江余杭人。就学于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学习法律、哲学和文学,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西方现代美学、现当代艺术史和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
来自:豆瓣相册
Alexander Wang的设计中,对细节的追求是很重要的特色,例如对边沿的处理就非常精细。他的作品充斥着自由、不羁以及对奢华生活的不屑和对自身所好的偏执。【LOOKBOOK】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FIRST青年电影展还没结束一部叫《中邪》的国产恐怖片就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多的讨论,(看过的人都被吓得不轻)。 这部超小成本的电影(一共花了7万,其中两万拿给男主角治腰伤了),不仅仅突破了“国产恐怖片不恐怖”的荒谬现实,更用新意和创意带给观众惊喜(其实是惊...
来自:豆瓣日记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是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也是黑帮社会的真实写照。 2009年8月4日凌晨,出现在九龙香格里拉酒店门外的新义安猛人李泰龙,被多名凶徒以七人车撞至重伤,而后再遭狂斩丧命,事件震动江湖。 李泰龙绰号“泰龙”,1968年生于香港,是黑帮新义安“十杰”之一,也是帮中“四二六双花红棍”(顶级打手),为人嚣张跋扈,人称“尖东霸王”。 因为和功夫巨星李小龙名字一字之差,李泰龙年幼时就对李小龙非常崇拜,翻来覆去的看李小龙的电影,并且十几岁就加入武行,开始习武。 刚满十八岁,李泰龙就加入了...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