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评语:作者为当今世界四大社会思想家之一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个历史体系,从其全部历史和独特的具体现实中加以考察。他还认为,应该把整个一体化的资本主义现实描述出来,探讨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的表现形式。本书附英文原文。
评语:该书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内部的阋墙之争主要来源于富有魅力的“新美国资本主义”和较为完善的“莱茵模式资本主义”之间的深刻分歧。其中,前者讲究的是个人成功、短期金融利润和金融媒体化,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所有讲英语的国家;后者追求的目标则与其相反,包括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
评语:主要介绍美国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作者认为“旧资本主义”以追求最佳利润为目的,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企业主说了算的“独裁主义”。“新资本主义”则以说服社会为目的,雇员、工会,甚至顾客和客户参与决策和管理。作者还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彼此补长取短,可使各自的经济顺利发展。
评语:这部著作在拉美和国际有较大影响。主要阐述了与“世界体系论”齐名的“依附论”。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新征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研究了不发达国家新的依附形式,即工业、技术依附,以及这种形式对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严重制约。
评语:详细介绍了韦伯和哈贝马斯等西方著名社会学家关于“晚期资本主义”的论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都生活在全是专业人员的官僚主义机构不断延伸的阴影下;官僚主义希望管理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全体居民;由国家调节的资本主义制度容易受到瓦解和政治化危机的影响。本书是在国际、国内有着广泛影响的当代学术名著。
评语:本书与西方那些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怀有必胜信念的各种学说相抗衡。通过对“我们新认识的”资本主义提出质疑,超越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传统理论,也超越了学科界限,对阶级演变和经济变革作了极为透彻的、富有创造性而又切合实际的反思,从多层次分析了“为什么女性主义者正在进行革命,而马克思主义者还必须等待革命”之类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为反对资本主义霸权学说,为经济多样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廓清了一片自由的空间。
评语:从不同视角、多层次透视了日德与英美经济模式的差异,特别是两种资本主义模式下公司的差别。该书的发表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学者和大众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评语:英国著名政治经济学专家苏珊·斯特兰奇的成名作。书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已成为一个巨大的赌场,每天卷入其中的资本之大,运转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毫无选择地被卷入其中。美元在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美国是这个赌场中的导演和决策人。该书的发表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学者和大众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热烈地讨论,尤其是对那些关心金融市场,诸如银行倒闭、金融欺骗、政治腐败、洗钞等问题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
评语:本书是对资本主义及其市场的另一种见解。从此书中,我们不仅能知悉资本主义能做什么,更能发现资本主义不能做什么;能知悉市场能做什么,更能发现市场不能做什么,并由此知悉社会、习俗、传统、道德等这些理性的保守主义的因素,这些曾被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归入历史的过时货的东西,对于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评语: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的二本著作《时代旋律的批判》、《心路历程半个世纪的审视》。
评语:作者根据意识形态遵循的新陈代谢规律,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像以往任何社会形态一样绝不是永久的社会形式。本书在抨击资本主义产生的无数似是而非的具体现象、思想方法和学术见解的同时,提出了诸多似非而是的见解和惊世震俗的观点,并由此得出结论:虽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其他很多地区日趋富裕,但从全人类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仍使少数人富裕而使绝大多数人贫穷。广受赞誉的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人类的负担。资本主义存在一种基本的悖论,即商品经济不为人服务,而人成为这个体系的附庸。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