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布罗茨基是少数几个横跨了英语——俄语两个世界的诗人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87年,在他47岁时,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 “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以及“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加缪之后又一位诺奖的年轻的获得者。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布罗茨基诗歌全集》是华语世界首次以“诗歌全集”形式译介布罗茨基,收录了布罗茨基用俄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英语译为俄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近日已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布罗茨基一生所信奉的信条:诗歌是人类语言的最高形式。
7月6日下午,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到了3位喜爱布罗茨基的诗人汪剑钊、臧棣和西渡,做客言几又·今日阅读北京中关村店,与读者一起感受布罗茨基诗歌中的力量。
报名方式见海报
嘉宾介绍:
汪剑钊,诗人、翻译家、评论家。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出版有著译《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比永远多一秒》《汪剑钊诗选》《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黄金在天空舞蹈——曼杰什坦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等数十种。
臧棣, 1964年4月生在北京。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宇宙是扁的》(2008)、《未名湖》(2010),《慧根丛书》(2011),《骑手和豆浆》(2015),《必要的天使》(2015),《慧根丛书》(英文诗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2017)等。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5),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2009),《人民文学》2018年度诗歌奖。2016年参加德国不莱梅诗歌节。2017年10月美国普林斯顿诗歌节。
西渡,诗人、诗歌批评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代开始写诗和发表诗作,1990年代开始兼事诗歌批评和诗学研究。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1998,文化艺术出版社)《草之家》(2002,新世界出版社)《连心锁》(2005,中国友谊出版出版公司)《鸟语林》(2010,海南出版社),诗论集《守望与倾听》(2000,中央编译出版社)《灵魂的未来》(2009,河南大学出版社)《读诗记》(2018,东方出版社中心),诗歌批评专著《壮烈风景——骆一禾论、骆一禾海子比较论》(2012,中国社会出版社)。
书籍介绍: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俄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英语译为俄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第一卷 (上)》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作者介绍:
作者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著名俄裔美籍诗人,他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思想开阔而坦荡,感情真挚而温和。他的诗充满了俄罗斯风味,特别是在流亡国外之后,怀乡更成为他的重要诗歌主题之一。在艺术上,他始终“贴近两位前辈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奥登”,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音韵的和谐。1987年,在他47岁时,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以及“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布罗茨基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