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辉
创建于2018-12-06
组长:九乡渔父
马迎辉,1978年生,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A类),博士生导师。
2009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取得博士学位,2010-2012年在复旦大学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9年任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2020年1月正式入职浙江大学哲学系。
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史、心性哲学、现象学与精神分析思潮以及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等。
主持课题
1.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反思”(2011)
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与胡塞尔共同思考先验现象学:以时间构造为主导线索”(2012)
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视野中的精神分析思潮研究”(2019)
专著
1.《先验性的界限》(2018)
2.《时间性与思的哲学》(2020)
论文
(一)现象学基本问题
1.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2009)
2.反思、拆解与自身思义——一种一时间性为线索的考察(2010)
3.趋同与原意向(2010)
4.滞留的双重意向性与直观原则(2010)
5.胡塞尔的双重意向性与《观念》(2011)
6.意向与原进程——胡塞尔时间构造中的结构问题(2011)
7.意向与时间化(2012)
8.范畴代现与实显性问题(2012)
9.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时间性与本我论——一种建基关系的考察(2013)
10.还原与构造——《现象学的观念》释义(2013)
11.范畴、现象学还原与被给予性(2014)
12.胡塞尔论能意—所意——一种基于“显现”之先天可能性的研究(2014)
13.意向性、绝对流与先验现象学(2014)
14.意识、反思与自身觉知——胡塞尔意识结构探赜(2014)
15.质料与生命现象学(2014)
16.胡塞尔论“物”与物象化(2015)
17.胡塞尔与“笛卡尔主义”(2015)
18.意向性:从立义到意向流形(2015)
19.绝对流的构造何以可能?——从扎哈维/布劳之争谈起(2015)
20.梅洛-庞蒂论“沉默的我思”(2016)
21.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真理与明见性问题(2016)
22.意向性、身体与存在——论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的继承与发展(2016)
23.镜像关系中的海德格尔与胡塞尔(2017)
24.生活世界与超越论现象学——兼论胡塞尔对海德格尔“哲学人类学”的批评(2017)
25.存在,还是善的存在?——论海德格尔对存在之“思”的曲解(2017)
26.思与生命——从胡塞尔到米歇尔·亨利(2017)
27.胡塞尔与柏拉图(2017)
28.论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中的他人构造问题(2017)
29.海德格尔与思的哲学的建基——一项以“形式”问题为基点的考察(2018)
30.他者现象学何以可能:列维纳斯与胡塞尔(2018)
31.萨特论意向性与自我的建构(2018)
32.家与存在:一项现象学的研究(2019)
33.此在的本性之维:论何谓实际存在(2019)
34.差异、时间性与存在——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2019)
35.存在问题: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再论“镜像关系”何以可能(2020)
36.情动、原对象与现象学(2020)
37.原自我的生成何以可能?——从心体建构的角度看(2020)
38.从现象学视角看记忆的不同面向(2020)
39.胡塞尔与法国现象学(2021)
40.胡塞尔的内时间研究与超越论现象学(2021)
(二)现象学与精神分析
1.胡塞尔、弗洛伊德论“无意识”(2015)
2.压抑、替代与发生(2017)
3.我性,还是它性——胡塞尔、弗洛伊德论“本我”(2018)
4.欲望与主体的建构——从拉康与现象学的关系看(2018)
5.直观:想象变更,还是既视结构?——再论胡塞尔、弗洛伊德的超越论构造(2018)
6.一种新的哲学批判何以可能?——拉康与胡塞尔(2020)
(三)现象学与马克思及西马思潮
1.感觉与感知——阿多诺对胡塞尔批判的一项微观考察(2012)
2.观念抽象与“这里的这个”——反思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抽象理论的批判(2012)
3.范畴直观与现象学的悖论——反思阿多诺对范畴直观的批判(2014)
4.青年卢卡奇与现象学——从物化意识开始(2016)
5.内在历史性的生成:胡塞尔与卢卡奇的殊途同归(2016)
6.论现象学与马克思的内在关联——以“剩余存在”问题为中心(2017)
7.超越论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2018)
8.阿多诺与现象学(2019)
9.发现性、绝对存在与意识批判——再论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关联
(信息更新至2021.6.9)
2009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取得博士学位,2010-2012年在复旦大学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9年任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2020年1月正式入职浙江大学哲学系。
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史、心性哲学、现象学与精神分析思潮以及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等。
主持课题
1.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反思”(2011)
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与胡塞尔共同思考先验现象学:以时间构造为主导线索”(2012)
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视野中的精神分析思潮研究”(2019)
专著
1.《先验性的界限》(2018)
2.《时间性与思的哲学》(2020)
论文
(一)现象学基本问题
1.胡塞尔早期现象学中的内感知与反思(2009)
2.反思、拆解与自身思义——一种一时间性为线索的考察(2010)
3.趋同与原意向(2010)
4.滞留的双重意向性与直观原则(2010)
5.胡塞尔的双重意向性与《观念》(2011)
6.意向与原进程——胡塞尔时间构造中的结构问题(2011)
7.意向与时间化(2012)
8.范畴代现与实显性问题(2012)
9.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时间性与本我论——一种建基关系的考察(2013)
10.还原与构造——《现象学的观念》释义(2013)
11.范畴、现象学还原与被给予性(2014)
12.胡塞尔论能意—所意——一种基于“显现”之先天可能性的研究(2014)
13.意向性、绝对流与先验现象学(2014)
14.意识、反思与自身觉知——胡塞尔意识结构探赜(2014)
15.质料与生命现象学(2014)
16.胡塞尔论“物”与物象化(2015)
17.胡塞尔与“笛卡尔主义”(2015)
18.意向性:从立义到意向流形(2015)
19.绝对流的构造何以可能?——从扎哈维/布劳之争谈起(2015)
20.梅洛-庞蒂论“沉默的我思”(2016)
21.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真理与明见性问题(2016)
22.意向性、身体与存在——论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的继承与发展(2016)
23.镜像关系中的海德格尔与胡塞尔(2017)
24.生活世界与超越论现象学——兼论胡塞尔对海德格尔“哲学人类学”的批评(2017)
25.存在,还是善的存在?——论海德格尔对存在之“思”的曲解(2017)
26.思与生命——从胡塞尔到米歇尔·亨利(2017)
27.胡塞尔与柏拉图(2017)
28.论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中的他人构造问题(2017)
29.海德格尔与思的哲学的建基——一项以“形式”问题为基点的考察(2018)
30.他者现象学何以可能:列维纳斯与胡塞尔(2018)
31.萨特论意向性与自我的建构(2018)
32.家与存在:一项现象学的研究(2019)
33.此在的本性之维:论何谓实际存在(2019)
34.差异、时间性与存在——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2019)
35.存在问题: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再论“镜像关系”何以可能(2020)
36.情动、原对象与现象学(2020)
37.原自我的生成何以可能?——从心体建构的角度看(2020)
38.从现象学视角看记忆的不同面向(2020)
39.胡塞尔与法国现象学(2021)
40.胡塞尔的内时间研究与超越论现象学(2021)
(二)现象学与精神分析
1.胡塞尔、弗洛伊德论“无意识”(2015)
2.压抑、替代与发生(2017)
3.我性,还是它性——胡塞尔、弗洛伊德论“本我”(2018)
4.欲望与主体的建构——从拉康与现象学的关系看(2018)
5.直观:想象变更,还是既视结构?——再论胡塞尔、弗洛伊德的超越论构造(2018)
6.一种新的哲学批判何以可能?——拉康与胡塞尔(2020)
(三)现象学与马克思及西马思潮
1.感觉与感知——阿多诺对胡塞尔批判的一项微观考察(2012)
2.观念抽象与“这里的这个”——反思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抽象理论的批判(2012)
3.范畴直观与现象学的悖论——反思阿多诺对范畴直观的批判(2014)
4.青年卢卡奇与现象学——从物化意识开始(2016)
5.内在历史性的生成:胡塞尔与卢卡奇的殊途同归(2016)
6.论现象学与马克思的内在关联——以“剩余存在”问题为中心(2017)
7.超越论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2018)
8.阿多诺与现象学(2019)
9.发现性、绝对存在与意识批判——再论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关联
(信息更新至2021.6.9)
发言规则 2022-01-24 更新
-
1
请勿发布《社区指导原则》不允许的内容
为共同维护社区的良好氛围,请务必遵守发言规则。社区管理员将删除已发布的违规内容,并对发布者做出禁言、封禁、移出小组等相应处罚。
• 违反中国或豆瓣用户所在地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内容;
• 针对种族、国家、民族、宗教、性别、年龄、地缘、性取向、生理特征的歧视和仇恨言论;
• 激进时政、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 使用不雅词句、辱骂、骚扰他人或其他不友善的行为;
• 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 威胁他人或豆瓣用户的人身、财产等安全的行为;
• 滥用产品功能,破坏产品生态及氛围,如恶意攻击小组组长或管理员的正常管理行为等。
欢迎你来马迎辉小组
组员你好,发言前请先了解本组最新的发言规则
讨论 | 作者 | 回复 | 最后回复 |
书讯:《时间性与思的哲学:与胡塞尔共同思考超越论现象学》 | 九乡渔父 | 15 | 2023-05-08 |
好喜欢马老师 | 阴极射线管 | 5 | 2022-11-07 |
马迎辉:胡塞尔的内时间研究与超越论现象学 | 九乡渔父 | 2021-06-09 | |
马迎辉:差异、时间性与存在——对经典现象学奠基的一项尝试 | 九乡渔父 | 2020-04-03 | |
马迎辉:压抑、替代与发生——在胡塞尔与弗洛伊德之间重写“... | 九乡渔父 | 1 | 2019-10-03 |
马迎辉:意向性——从立义到意向流形 (2015) | 九乡渔父 | 2018-12-07 |
这个小组的成员也喜欢去
马舍雷(Pierre Macher... (123)
Hans-Hermann Hoppe (94)
倪梁康 (1232)
让·吕克·马里翁 (140)
Ernst Troeltsch (63)
普罗提诺 (131)
陈亚军 (62)
尼古拉·哈特曼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