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義
创建于2019-12-18
组长:理一分殊
研究范围:
儒家思想
当代新儒学
中国哲学史
中西哲学比较
中国文化及其现代诠释
簡歷:
1987年我從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隨即轉到同校歷史系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1989年我又回到哲學系,並於1995年以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轉型為題完成博士學位。老實說,我唸研究院時從沒想過要當學者,以教研為終身事業。當時,唸書於我而言,只是智性與生活的豐盛之旅。然而其後我幸運地得以留在哲學系任教,從此注定走上學者的人生路。尤其幸運的是,我的博士論文獲得中大校友基金的年青學者論文獎,在經我全面修改後,終由中文大學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這書的出版不啻是對我選擇當學者的強心針。
在中大工作的這些年頭,教學與研究是我最大的滿足。我雖知擔任行政工作也是我份所當為,然卻從非我所願。是以2002至03學年,我能從日益繁重的工作崗位退下來,在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計劃的資助下赴美哈佛大學休假一年,對我實在是獲益良多、意義深遠。作為一個大學教員,我常念及孔子的幾句話以自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儒家思想
当代新儒学
中国哲学史
中西哲学比较
中国文化及其现代诠释
簡歷:
1987年我從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隨即轉到同校歷史系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1989年我又回到哲學系,並於1995年以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轉型為題完成博士學位。老實說,我唸研究院時從沒想過要當學者,以教研為終身事業。當時,唸書於我而言,只是智性與生活的豐盛之旅。然而其後我幸運地得以留在哲學系任教,從此注定走上學者的人生路。尤其幸運的是,我的博士論文獲得中大校友基金的年青學者論文獎,在經我全面修改後,終由中文大學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這書的出版不啻是對我選擇當學者的強心針。
在中大工作的這些年頭,教學與研究是我最大的滿足。我雖知擔任行政工作也是我份所當為,然卻從非我所願。是以2002至03學年,我能從日益繁重的工作崗位退下來,在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計劃的資助下赴美哈佛大學休假一年,對我實在是獲益良多、意義深遠。作為一個大學教員,我常念及孔子的幾句話以自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发言规则 2022-01-24 更新
-
1
请勿发布《社区指导原则》不允许的内容
为共同维护社区的良好氛围,请务必遵守发言规则。社区管理员将删除已发布的违规内容,并对发布者做出禁言、封禁、移出小组等相应处罚。
• 违反中国或豆瓣用户所在地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内容;
• 针对种族、国家、民族、宗教、性别、年龄、地缘、性取向、生理特征的歧视和仇恨言论;
• 激进时政、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 使用不雅词句、辱骂、骚扰他人或其他不友善的行为;
• 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 威胁他人或豆瓣用户的人身、财产等安全的行为;
• 滥用产品功能,破坏产品生态及氛围,如恶意攻击小组组长或管理员的正常管理行为等。
欢迎你来鄭宗義小组
组员你好,发言前请先了解本组最新的发言规则
讨论 | 作者 | 回复 | 最后回复 |
郑宗义:仁爱与兼爱——重探儒墨之是非 | 理一分殊 | 03-01 14:06 | |
郑宗义:哲学、历史与哲学史——对二十世中国哲学史撰写的省察 | 理一分殊 | 2023-02-07 | |
郑宗义:追忆刘述先老师 | 理一分殊 | 2022-10-12 | |
郑宗义:比论唐君毅、牟宗三的朱子哲学研究 | 理一分殊 | 2022-03-05 | |
郑宗义: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 理一分殊 | 2021-11-15 | |
鄭宗義:張載氣學評議 | 理一分殊 | 2021-08-25 | |
鄭宗義: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 | 理一分殊 | 2021-07-18 | |
鄭宗義:論明清之際儒學的一元化傾向 | 理一分殊 | 2021-03-06 | |
鄭宗義:本體分析與德性工夫——論宋明理學研究的兩條進路 | 理一分殊 | 2020-10-13 | |
鄭宗義:先秦儒家的政治本體論 | 理一分殊 | 2020-07-18 | |
鄭宗義: 惡之形上學——順唐君毅的開拓進一解 | 理一分殊 | 2020-06-15 | |
郑宗义:儒家对当前大陆最现实的贡献在教育 | 理一分殊 | 2020-05-03 |
友情小组
李明輝 (Ming-huei Lee) (83)
彭國翔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