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霸业
来自:圣开泰(春风得意马蹄疾)
偶然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 连接:http://cul.sohu.com/20070411/n249363040.shtml 很有想法,有点阴谋论的意思。里面讲整个三国实际是由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的幕后争雄。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解释了以前有疑惑的好多事情。 第一,诸葛亮的四个兄弟,除了诸葛均躬耕不仕,最后只在蜀国某一小职之外,其余三人,亮,瑾,诞,分别在蜀、吴、魏任要职。这个事实在古代算是比较难解释的,亲兄弟却分仕三主。以文章的观点来解释,是诸葛家族的霸业阴谋。而且从后来的结局看来,诸葛亮独揽蜀国大权,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独揽吴国大权,后被诛,诸葛均叛魏遭诛,似乎也能看出一点诸葛氏的野心。只是做的还不到位,败给了司马氏。(详情见原文) 第二,诸葛亮并不是全心要让蜀国强大。假使将诸葛亮看做做为一个要篡位的奸臣来看,他做的一些事情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做为一个要篡位的人,他需要做的事情一方面要除掉忠臣,削弱君主的势力,另一方面要保证国家强盛。这个平衡是很难做到的,然而诸葛亮做的很好。保证国家强盛,他做的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超水平发挥维持蜀国的内政外交。而削弱刘氏做的几乎不知不觉。 1,除掉庞统。这个原文解释的有些牵强,我亦不敢苟同。 2,除掉关羽,这个我认为还是比较明显的。诸葛亮入川带走了张飞,赵云却再也不还回去。给关羽留了一堆小喽啰,能守住荆州就不错了,还一个劲儿的督促关羽北伐,最终丧了关羽。 3,心腹孟达。文章中讲孟达是诸葛亮心腹。孟达投魏乃是诸葛亮安插进敌人内部的一颗棋子。照此很能讲通。第一,刘封不救关羽是孟达劝阻,一举可除刘封,关羽两个刘备的心腹。第二,诸葛安居平五路,其中孟达一路平的最是莫名其妙,可见诸葛亮深知孟达是诈降。第三,孟达后来的反魏是因为,诸葛瑾谋求荆州兵权不得(陆逊异军突起),荆川两路伐魏成画饼,不得不提前激活孟达这个暗棋以确保兵出两路;然而,司马懿的出现破掉了这一高招。 第三,帮助诸葛瑾在吴国提升地位。诸葛亮的战略是连吴抗曹,可是从荆州开始,诸葛亮的连吴政策就很不真诚,尤其在荆州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鲁肃来讨还荆州数次。诸葛亮都百般推阻。而诸葛瑾来讨还荆州时,诸葛亮却欲割给一半,虽后来明说是计,但倘若关羽真的割了三郡给东吴。势必第一,离间关羽刘备(丢了大哥的地盘),第二,诸葛瑾在吴国地位大幅上升,第三,诸葛瑾控制半边荆州兵权。倘若关羽不割,则可以使东吴迁怒关羽,不还荆州所带来的东吴武力夺荆州的后果是人人可以预料到的必然,诸葛亮带走荆州强将,基本上确定了荆州必丢的后果。但是丢荆州不一定损失关羽,所以要迁怒关羽保证东吴夺荆州的同时杀关羽。我猜想,东吴夺掉荆州的管理权凭借诸葛瑾的斡旋应该可以掌握,但是陆逊的出现打乱了整个战局。 这只是借文章中的观点做的一点小分析,原文写的很好,推荐大家一看。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一下番茄小说上的 《网文版三国演义》 (云)
- 可能司马懿本来就是女装大佬, (一瓶一钵去南海)
- 老三国的钟会挺可爱 (维sisi)
- 后知后觉,三国太香了 (6002)
- 三国地图大全,和大家一起分享 (艾茗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