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一段文字让人苦笑。
来自:Percy稻草人(时光易老,而感情不衰。)
在《读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一段文字让人苦笑。 “《围城》里,钱钟书先生写道: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我们的社会确是万象更新,惟这一点变化不大。” 文中又有“据我所知,如今落到教育系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限本科生),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热爱教育事业,从小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到了教育系,才发现投错了门。做大学教师是天方夜谭;做中小学教师则是专业不对口,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的职位没有空缺;幼儿教师不但被幼儿教育专业学生霸占,还有性别歧视。到老少边穷地区和广大农村去倒是可以建功立业,可他们又不能背叛‘人往高处走’的世俗信条。第二类是报考热门专业落马的,他们一面抱怨自己命不好,一面把教育学专业贬得一无是处。第三类是把本科专业当跳板,另作他图的。考研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他们是一个普遍性的选择。可是真若是考了本专业的研才知道,科班出身的他们一点都不比那些门外汉来得更容易,若是考了其他系科的专业,则感觉到隔行如隔山。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悲叹,教育学的专业性在哪里,为什么那么差?” 读了这样的文字,我第一感觉是那调侃的语言很逗,接下来却感到这样的文字耐人寻味。我不由得惭愧起来,因为我这个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的确不知道教育学的专业性到底在哪里——于是我感到一种害怕,害怕有一天有人问我,什么是教育学?害怕有人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你这个专业是干嘛的?那个时候,我可能就只能一脸的“苦大仇深”。 几十年前,《围城》书中所描写的旧中国大学的景象,竟然如今日之翻版,让人吃惊,更让人深思。何日会改观呢?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书》杂志2025年第04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DeepSeek之读书 (_-Gabriel_-)
- 2025年第1期勘誤 (谷子)
- 读毛姆 (_-Gabriel_-)
- 《读书》杂志2024年回顾 (杂知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