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凤纹尊——潘浣钧
west(此人非彼人)
八字凤纹尊 佩尔斯模式(部分): 1物质 1.1物质性与结构(设计) 又名:(P0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9978/)?尊(P1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7884/)西周中期,高17.8cm,口径16.5cm,底径11.7cm。 材料:青铜(锡加铜) 可知数字:口径16.5厘米;低径11.7厘米;高17.8厘米 形状与结构: 整体有点像现在常见的花瓶,但体积没那么大。两边有虎头装饰,为浮雕。若把虎头所在栏归为颈,则颈高于腹;若把此栏归腹,则颈腹相当;过渡效果甚精彩。尊口宽,其半径为全尊最大。有明显底座,与腹部下栏凤纹装饰同高。 又就尊身(除底座)而言,有四栏装饰,由上至下分别用纹饰代表:凤纹、凤纹、直纹、凤纹。⑴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1.2装饰纹样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6764/ 纹样: 凤纹:共有三栏,上栏最大,凤鸟也最清晰,并且造型与下两栏不同。两只凤鸟在似于拱形的封闭空间相对对称,一共四对。此栏凤鸟尖喙,尾巴向上立,其中一羽毛被夸张,似于火焰,头昂起,头冠像箭头,有脚,身体尾部还有一短尾,也是向上翘,感觉是为了获得平衡感而设计,画面偏长。 中栏(过度栏)与下栏(尊腹底)造型无出入,只是大小问题,中栏较小。此二栏的鸟形明显长与上栏而矮于它。鸟身被突出,尾巴向横摆,冠也是明显的不同,向后,冠尖向前卷。由于是开放式的,有背对和面對两种对称。 底纹:均是云雷纹,但稍有出入,位置也不同,一是覆盖于凤鸟栏底部,一在外围,构成封闭的空间用。 直纹:在尊腹中央。 虎头:一对,对称,突出,但不足以做耳支撑双手拿起尊。 铭文:2行8字 “ꀅ作厥皇 考宝尊彝” “由此可知,此尊是ꀅ为其死去的父亲所作的祭器。”⑵ 用意明显 1.3物的生产: 青铜器: 1) 从铜到青铜:首先是知识的进步,包括原料的开采,这里意思是辨别矿物并懂得开采方法;金属冶炼技术,掌握化学反应以及原料的比例,以及铜液灌注、陶范的制造等摸索,都是原料大量耗损的过程;其次是知识的传承,在教育并不普及或说教育意识未曾有的阶段,意味着有专职的人代代从事这工作;然后是原来的开采,铜锡矿并不相邻,并且锡矿大多在偏远山区,对运输路线和开采地点的掌握从另一侧面反映政权的控制力范围,也可能反映商业范围,也可能反映政权之间交往合作的对象。 2) 冶炼方法:失蜡法的创作大概于属于春秋稍晚,印模法也差不多,况且观察对象有虎头装饰和明显的接痕,是范铸法无疑。,铸造步骤大概是:土制实心模—分块翻出外范—花纹刻画—刮泥模、分离泥模-阴干内外范并烘培-涂泥加固、浇铸、打磨。⑶ 3) 又虎头部件则采用二次铸造或者分铸法,由于未能看清,不作判断。 尊:尊并非一开始就有的礼用酒器,在商周时期在中原青铜器体系中出现,却在受其影响的东南青铜器体系中一直存在并发展,原地反而很快消失了。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6770/但是从时间上来说,讨论对象不一定就不属于中原体系的,如穆王时期的丰尊(凤纹尊)就是出土与陕西(P3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6785/);与观察对象极其相似的日本白鹤美术馆藏的效尊就传是出土于洛阳或长安(P4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6790/#next_photo)⑷。 尊的造型不仅这种,还有模仿动物的兽形尊,个人觉得差别太大,光以“尊”归类不太稳妥,此处不论。 2历史 物的社会史:“凤纹时代”与 礼的国度 1) 尊的凤纹本身的源流问题:参考陈公柔和张长寿论文《殷周青铜容器上的鸟纹的断代研究》,追溯上述两种凤鸟的时间,参照对比之后,认为陈张二人分类方案中的“小鸟纹”的第四种和第八种比较合理,该分类方法继承自李学勤。 P5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6907/ P6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6923/#next_photo 第四种,也就是观察对象的第二和第三栏的凤鸟纹,流行时间约是殷代晚期到西周中期(以扶风出土为例)。 第八种,即第一栏凤鸟,也是从殷中期开始到西周中期(提及丰尊)。 由于这两种提及的例子均是中原体系的,分期中有关地域问题考虑的不足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本文引用之。 另外,从图六可以看出,小鸟形纹饰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早,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该观察对象的纹饰并不创新。 并且,从图六的总结看来,所谓的“凤纹时代”——昭穆时期凤纹的样式并不多,反而成康较多;从新样式的出现来说,昭穆虽然不少,但殷墟时期也更多。 这个疑问的解答,大概是杨晓能在的《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中的说法比较合理。首先他讨论鸟纹的时候并没有单从青铜角度,有溯源至陶器、玉器;也有具体地指出其出土地方。他整本书的核心结论是史前是泛动物神崇拜,殷商时期,中原王朝通过礼器去加强政治控制力,除了固定的一套礼器之外,其实其他礼器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允许多神崇拜,固定的那套其实是共享、承认的意思。在讨论到大量凤纹在西周早中期出现的时候,他认为是有弱化兽面纹、以“天”取代“帝”的意义在裡面,青铜器从通神的媒介转换成社会等级划分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出发,“凤纹时代”大抵以是凤纹数量多和构型成熟美丽获名的。 2) 酒器的尊和礼器的尊 “司 尊 彝 掌 六 尊 六 彝 之 位 . 詔 其 酌 . 辨 其 用 . 與 其 實 .春 祠 . 夏 禴 . 祼 用 雞 彝 鳥 彝 . 皆 有 舟 . 其 朝 踐 用 兩 獻 尊其 再 獻 用 兩 象 尊 . 皆 有 罍 . 諸 臣 之 所 昨 也 . 秋 嘗 . 冬 烝. 祼 用 斝 彝 黃 彝 . 皆 有 舟 . 其 朝 獻 用 兩 著 尊 . 其 饋 獻 用兩 壺 尊 . 皆 有 罍 . 諸 臣 之 所 昨 也 . 凡 四 時 之 間 祀 . 追 享. 朝 享 . 祼 用 虎 彝 蜼 彝 . 皆 有 舟 . 其 朝 踐 用 兩 大 尊 . 其再 獻 用 兩 山 尊 . 皆 有 罍 . 諸 臣 之 所 昨 也 . 凡 六 彝 六 尊 之酌 . 鬱 齊 獻 酌 . 醴 齊 縮 酌 . 盎 齊 涗 酌 . 凡 酒 脩 酌 . 大 喪存 奠 彝 . 大 旅 亦 如 之 .” ——《周礼》 依照上一点的思路,西周初期才出现的尊是为了与原来的礼器分庭抗礼也是解释得过去的。上述引文,末尾响应了观察对象的铭文:大丧存尊彝。一来,也许说明这是一直留传下来的习惯,也有可能是通过制度确定下来,如下两组(召父丁爵 西周P7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7366/#next_photo -P8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50323/) (父癸鼎,商末P9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7830/ -P10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07247510/)⑸。又,对容器的要求如此繁琐,对容器所承载物的重视反而会弱化。 “酒 正 掌 酒 之 政 令 . 以 式 法 授 酒 材 . 凡 為 公 酒 者 . 亦 如之 . 辨 五 齊 之 名 . 一 曰 泛 齊 . 二 曰 醴 齊 . 三 曰 盎 齊 . 四曰 緹 齊 . 五 曰 沈 齊 . 辨 三 酒 之 物 . 一 曰 事 酒 . 二 曰 昔 酒. 三 曰 清 酒 . 辨 四 飲 之 物 . 一 曰 清 . 二 曰 醫 . 三 曰 漿 .四 曰 酏 . 掌 其 厚 薄 之 齊 . 以 共 王 之 四 飲 三 酒 之 饌 . 及 后世 子 之 飲 與 其 酒 . 凡 祭 祀 . 以 法 共 五 齊 三 酒 . 以 實 八 尊.”——《周礼》 这段就更加明显了,这八尊(尊贵意)裡面,酒反而只是占了三种。 殷商的酒器虽然宗教味道很浓,基于酒乃兴奋剂,他们的本质功能——承酒,因为酒的重要性显著,反倒比更讲究仪式制度的酒器更富有“酒器”的内涵。 杜邦模式: 物质性功能:盛酒容器 社会功能:增加“礼制”的作用,或者传统地说,维护礼制,维护等级秩序。 象征功能:尊荣 1) 从当时的环境来说,凤鸟纹的大量出现要么就是人为地去争夺兽面纹如饕餮的影响力,要么就是其地位有所提升,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追逐当时更尊贵的东西恐怕是贵族们的本能。所谓的四神或五玄,大概是旗鼓相当之时,但是朱雀在东方,也许是其更尊贵之意?虽然后来龙比凤尊,但也没有完全抹杀其地位。 2) 从现在来说,光是把原来的名字改成“八字凤纹尊”一词就说明人们更重视的是“凤纹”,书上甚至没有介绍八字的由来,而把解释放在“凤纹时代”和“尊”。而这套书一开始就标榜“皇家品位”,就更足以说明问题了。 ⑴“尊侈口,腹部下垂似袋,形体较宽,圈足浅窄。此尊颈部装饰凤鸟图案,颈肩过渡处亦为一周凤鸟纹,其上装饰一对浮雕虎头。上腹部为直条纹(旧称沟纹),下腹部仍为凤鸟纹,整件器物从上至下共有三层凤鸟纹装饰。”——http://www.dpm.org.cn/shtml/117/@/6911.html ⑵出自上引网站 ⑶参考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5-16页; ⑷参考《中国青铜器全集•西周•1》 ⑸截自《宋代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葑村读书会第三期 (JX)
- 2023年冬季学期葑村工作坊 (不是热水)
- 《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读书札记 (雲軾)
- 《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读书札记 (雲軾)
- 《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读书札记 (雲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