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与灵香草
Sisyphus Yao
天一阁景区位于宁波市城区内,由天一阁藏书楼、宁波市博物馆和古典园林等三大部分构成,占地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堪称闹市中的一片静土。天一阁之所以闻名于世,是由于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此阁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创建于1561年至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阁内原藏书一万三千多卷,其中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还有不少是海内孤本。天一阁是我国现存的最为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在网上,就有不少网虫把自己建造的网上书库美誉为“天一阁”,以示其藏书之丰富。 “天一阁”之名,出自汉郑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制火”永保藏书安全。天一阁楼前有一水池,池下有暗沟与城中之月湖相通,使池水终年不竭,万一失火,可就近汲水抢救。后来范钦的后代逐步将藏书楼前造起假山水榭、亭台楼阁,修竹古樟、花草鱼池,使之成为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 我在16年前来到过天一阁门前,由于大雨如注,同行者不愿冒雨游览而作罢。今天刚一进园,老天仿佛是记得我曾经在此退却,要考验我的诚心一样,又是一阵狂风大雨,诺大的园中几乎见不到游人,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在望雨兴叹。雨中游园,又是如此幽静的时分,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望着那雨帘背后隐现的古典园林、曲径廻廊,猛一下让人怀疑是否走入了苏州的拙政园、还是狮子林? 我对天一阁早就比较熟悉,不是因为来过这里,而是因为熟知它的藏书绝招。古代藏书最为头痛的是如何防虫蛀?许多古典范本未能流传于世的原因就是无法抵御蠹虫的侵蚀。范钦早期的藏书也曾因虫蛀问题损失惨重,后来偶然发现唯独有一部《书经新说》第六卷在众残损的古籍中完好无损,这使他倍感奇怪,经仔细观察,发现书中夹有一株带有香味、说不出名称的小草。难道是这株小草起的防蛀作用?范钦记起这小草是他在广西读书时夹进书中作为书签用的。但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草?于是他修书给广西的友人求教,终于得知这种小草叫“芸香草”,广西人常把它放在衣柜里防止虫蠹衣物。正是由于天一阁采用了“芸香草”防蠹,才使得天一阁在众多古代藏书楼中一枝独秀,闻名天下。 故事到这里似乎该讲完了,其实不然!由于我是广西人,家嫂又是盛产这种香草的大瑶山中走出来的瑶家女,她的家中常年种植这种经济作物。我们无论是衣柜还是书橱,常年都没缺少过香草防蠹。所以我对这种小草的认识要比一般人多一分了解:广西香草属报春花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主产两广、两湖等地,尤以广西大瑶山的产量最大、质量最佳、名胜最响。这种香草又名“灵香草”、“零陵香”、“熏草”,就是没有“芸香草”的别名!而经查“芸香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云、贵、川、陕、甘等地,二者在外观上差异甚大,一为卵形叶片、一为狭长形叶条;而相同之处则为二者都含有挥发油成份,有一定香味,但芸香草的香味无论是持久性、浓烈性还是杀虫性都远远不及灵香草。那么天一阁究竟使用的是哪种香草呢?我这次到天一阁就是想亲眼看一看它的真实面目,可惜,找遍博物馆开放的几百间房屋,也没能望到它的踪影。真正的藏书楼内又不允许我等游客参观,服务人员又都是些一问三不知的主,真是令人遗憾!不过我想既然范钦是在广西得到的这种香草,那么应该是灵香草无疑。至于为什么在天一阁的介绍中一直都是用“芸香草”的名字,我猜测这可能是于浙江人听广西人发音“芸、灵”不分、并且查找了植物本草又确有一个“芸香草”;而无论是“芸香草”还是“灵香草”,浙江本土都不生长,无法辨伪,从而代代相传、以讹传讹所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天一阁让人好失望好失望喔 (Noel)
- 虞洋2011年5月江南巡演行程 (x這裡是左大侠x)
- 宁波部落圈子,欢迎加入~ (UIWOM)
- 天一阁是否适合发呆 (宁波单车爱好者)
- 我想起天一阁拍婚纱照 (梨涡浅笑)